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更新时间:2024-02-06 00:54:2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6日发(作者:昨日的我)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洞,大胆说诞生活中的洞洞。(重点)

2.查找头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运用多种方法探究搭洞,感受嬉戏的乐趣。(难点)

活动预备:一张白纸、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爱好。提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吗?”“假如我在白纸上撕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呀?”“这是什么?”

小结:老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四周包得紧紧的,中间能穿过去的就是洞洞。”

二、幼儿沟通争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1.师:你见过洞洞吗?你在哪里看过洞洞?这些洞洞有什么用处?举手告知老师。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许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查找、探究自己头上的洞洞。

幼儿相互争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

提问:“刚刚小伴侣们说到我们头上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 发现漂亮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美丽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肯定要爱护好它们。”

四、探究用运用多种方法搭洞洞。

第 1 页 共 26 页

1.幼儿使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搭洞洞。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球,想跟小伴侣们玩钻洞洞的嬉戏,洞洞哪里来?小伴侣动动小脑筋用自己身体搭出来?”假如洞洞太小,皮球钻不过去“请小伴侣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皮球钻过去。”

小结:“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手指围一围,洞洞变出来;小脚围一围,洞洞变出来。”

2.老师示范,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小椅子搭洞洞。

师:老师感觉小伴侣的搭的洞洞还不够大,你们看老师与小椅子搭了一个洞洞,在哪里,请小伴侣上来指一指。(示意幼儿与地面与椅子一起连接成一个洞洞)你们也来试试与自己的小椅子搭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大洞洞,让老师钻洞洞。

小结:小手放在椅背上,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小脚放在椅背上,和地面围成一个大洞洞;小手撑住座位,弯腰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

3.幼儿查找同伴合作搭洞洞。

师:让我们与好伴侣一起合作搭个洞洞,想个好方法。

小结:小手拉一拉,搭成大洞洞;两只小手向上抬,搭成山洞洞;小脚并一并,又是一个大洞洞。

4.在我们的幼儿园也有许多洞洞,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2

活动目标:

1、能想出洞洞的不同玩法,进展走、跑、跳、钻、爬、投掷的力量。

2、学习在竞赛活动中遵守嬉戏规章。

3、在嬉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自主探究洞洞玩具玩法的欢乐。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

5、培育幼儿清晰表述和大胆表演的力量。

活动预备:

各种有洞的体育活动器具,如大纸箱、布袋、拱形门、套圈、铁圈、篮球架、沙包等分散放在场地四周;自制的有洞碉堡六个;音乐两段(一段较有力

第 2 页 共 26 页

度,节奏鲜亮,一段较抒情)。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听听音乐做洞洞

以洞洞魔术师的身份带幼儿在音乐中做动作,音乐响时,老师结合口令带领幼儿做踏步、上肢、下肢、扩胸、体转、跳动等运动,音乐一停,请幼儿立刻用身体做成各种洞洞并定格,老师简洁讲评,启发幼儿要想出不一样的身体洞洞,还可以和好伴侣合作做身体洞洞。

(评析:选择的背景音乐节奏鲜亮,力度较强,音乐本身就能感染幼儿动起来,加上语言提示,指令清楚,充分让幼儿的四肢、腰、背等部位的关节及肌肉得到熬炼,为下面活动做好了充分的预备。同时,让孩子们用身体自由做洞洞,活动开头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进展了幼儿的制造性,同时在和同伴结合做身体动作时他,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性。)

二、探究各种洞洞器具的玩法

1、自由玩洞洞玩具,初次探究不同玩法,满意玩的欲望。

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老师请幼儿在两排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同时让其他孩子学一学。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师:谁也玩的这种玩具,你是怎么玩的?

3、小结:不同的洞洞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样洞洞玩具也有不同的玩法。

4、幼儿其次次玩玩具,启发幼儿想出新的玩法,并能和同伴合作玩。

5、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新创意的幼儿介绍玩法。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究,让幼儿在探究洞洞玩具玩法的过程中明白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而同一玩具也有不同玩法的神秘,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自主探究出洞洞玩具新玩法后的欢乐,同时进展了幼儿的制造力,熬炼了幼儿的体能。)

三、综合练习:嬉戏:炸碉堡。

1、告知幼儿魔术师变成了解放军,要去完成炸敌人碉堡的任务

第 3 页 共 26 页

2、介绍嬉戏场地及玩法:跳过雷区,爬过隧道,钻过山洞,最终用炸药投向敌人的碉堡,比比哪对投中的炸药多就成功。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六队,进行竞赛

4、揭晓竞赛结果并颁奖

(评析:选用幼儿喜爱的解放军角色,进行炸碉堡嬉戏,不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嬉戏加大了活动量,进展了幼儿钻、爬、跳、投掷等动作,让幼儿在消遣时得到了身体熬炼,活动也推向了高潮。)

四、活动结束

1、随轻柔的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放松运动

2、老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活动器具,结束。

(评析:让幼儿参加场地的整理整理,有助于培育幼儿爱劳动的爱好和良好品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和洞洞做嬉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充分投入到了嬉戏情景中,加上我为幼儿预备的活动器具是纸箱、布袋、圈等材料都来自于幼儿身边,是幼儿较熟识的,孩子们玩时比较放得开。活动中,我能注意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制造性,让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玩法,如在玩纸箱时,有的想到了将纸箱当山洞爬,有的当滚筒滚,有的提着纸箱跳……这不仅熬炼了幼儿的体能,而且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大脑和肢体同时得到了进展。在活动中,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合作精神也得到较好的培育和体现,我的指导作用也能恰到好处的融合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小百科:洞是物体上穿通或深陷的部分。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3

设计意图:

洞洞是幼儿日常生活常见可寻的事物,老师通过环境布置和实物摆放让幼儿查找身体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洞洞延长至更开阔的世界,使幼儿从感官到发觉不断获得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学问,从愉悦的探寻和大胆叙述中了解洞洞对于我们生活的用处。

第 4 页 共 26 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感官查找身边的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共同找洞的乐趣。

2.鼓舞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感知内容。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力量。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预备:

1.活动室放置幼儿易于识别的洞洞实物若干(篮球架,口杯,书袋,垃圾桶)

2.不同类型的洞洞(如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图片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查找洞洞的嬉戏环节中老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出幼儿主动的查找身体,衣物和活动区中的洞洞,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作用。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感官主动探寻和获得基础阅历后,老师引导和鼓舞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熟识环境和幼儿,导入活动

(小伴侣们好,黄老师 非常愉快熟悉你们,今日特意邀请小伴侣和我一起来玩找洞洞的嬉戏,孩子们你们找找看,你的身体上有洞洞吗?它有什么用处?

2.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老师说孩子们(吃饭、看东西、闻气味、听声音、)的洞洞在哪里?孩子们能快速作出反应,激发出欢乐心情。

分析: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阅历不足,难以直接感受和叙述某一物品的外形和特征,老师在活动导入时以简洁的提问激发幼儿参加活动,通过嬉戏的形式,而且是每个幼儿都愿意并能够参加的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初步运用感官体验了找洞的乐趣,并为下一环节查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铺垫。

第 5 页 共 26 页

二、相互查找衣服上的洞洞,再次感知

1.幼儿相互查找自己衣服上的口袋,帽子,鞋子等物品的洞洞,进一步感知洞洞的用处和好玩。

(孩子们,我们的身体上的洞洞多好玩啊,现在请你们相互找找自己的衣服,鞋子,袜子上有洞洞吗?它们有什么用?好玩吗?)

2.请个别幼儿大胆叙述自己在衣物上发觉的洞洞,了解这些洞洞的基本用处。

分析:幼儿通过第一环节中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获得的愉悦体验和找洞乐趣后,幼儿的学习爱好已被激发出来,当老师请幼儿再次查找衣物上的洞时,幼儿能乐观主动奇怪 的去找寻和发觉自己和同伴身上的各类洞洞,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纽扣的洞,鞋子的洞,口袋的洞,)此时,老师应把握良好的提问契机,请个别观看力较强情愿表达的幼儿准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觉,体验胜利和相互共享阅历的喜悦。这也是本教学活动环节中的教学重点之一。

三、探寻发觉大胆叙述,体验找洞乐趣

1.激发幼儿自主找寻和发觉,体验师生找洞的乐趣

(孩子们,我们的身体,衣服上有这么多好玩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好玩的洞洞呢?)

将孩子四散开来,老师与孩子共同去查找活动室区域中有洞的实物,查找过程中,老师适当赐予提示和指导,鼓舞幼儿大胆探寻

2.鼓舞幼儿大胆叙述自己感知的内容,共享沟通

找寻结束后,请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叙述自己在找寻中发觉的内容,回顾和体验找洞的乐趣

3.感受与总结“好玩的洞洞

(老师依据幼儿叙述内容,逐一出示2-3种洞洞图片(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小结洞洞的好玩和在生活中的用处,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理解。

分析:本环节是活动中的一个重难点,重点在于提高了幼儿找寻洞洞的要

第 6 页 共 26 页

求,虽然同样的运用感官查找洞洞,从自己的五官到身体衣物再拓宽到生活学习的环境,感官的视野不断在扩大,于是幼儿找寻的范围和难度也相应提升,所以在本环节的找寻中老师应起到良好的支持,引导与合作,赐予幼儿提示和指导与幼儿一起探寻和发觉。本活动的难点:当幼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洞洞的感官体验后,老师应借助幼儿对洞洞的感官体验乐观引导和鼓舞幼儿将这种感受和发觉准时大胆的表述出来,关心幼儿对熟悉的洞洞用简洁的话归纳和总结,结合不同种类的洞洞图片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熟悉,了解洞洞在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用处,获得简洁的生活阅历和学问。

四、延长:“外面的洞洞更好玩”

(孩子们,我们在教室里身体上发觉这么多好玩的洞洞。在我们的操场上还有更多好玩好玩的洞洞,现在,我们抓紧动身吧!)

随着音乐,在老师搭建的门洞中孩子们排队钻洞离开活动室

活动结束

分析:打破界限,开阔视野,外面的世界总是很精彩,在幼儿的眼里也是,从自我到同伴到生活环境一层层推开我们视野能及的'地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总会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蚂蚁的洞,滑滑梯上的洞,水龙头上的洞都藏着许多的乐趣和奥妙,让孩子们更近距离的去感受生活中可 发现可触摸的洞,自我发觉和感受,远远赛过老师站在那里告知过他们的一切。

教学反思:

生活中小小的一事一物都能给孩子带来欢乐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从选取题材设计到组织实施并非那么顺当。比如在初次组织活动中第一环节是以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再推动其他教学环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生活阅历的缺乏幼儿的感官查找也比较有限,感受和叙述都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在教学实践和修改反思如下几点:

1、小班幼儿的生活认知才刚刚启蒙,在设计综合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进展特点,不以概念程式灌输,而是以嬉戏的形式激发其参加的爱好,以他们自身所熟识的身体,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的推动和加深对生活事物的熟悉。

第 7 页 共 26 页

2、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打破常规的先认知再感受后总结的教学形式,小班幼儿具象思维进展良好,老师在嬉戏环节设置可以让幼儿先感受先参加,在获得体验后师生共同学习归纳和小结。

3、嬉戏是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丰富的嬉戏中去感受,发觉和学习,潜移默化中身心去感受,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运用嬉戏环节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感受学习的欢乐,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胜利。

4、老师始终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老师应以这样乐观热忱的态度投身到幼儿的嬉戏活动中,支持幼儿参加,鼓舞与引导幼儿发觉,与幼儿一起去发觉生活中的隐秘与欢乐。

5、教育不是灌输和局限,而是让幼儿自主自由的去发觉和感受。在本教学活动中,老师不约束和限制幼儿发觉的每一处洞洞,只要是孩子自己发觉的,都应给与确定和鼓舞。而我们鼓舞幼儿所发觉的视野也不仅仅是自己或者身边,还有更宽阔的万物之间,所以在延长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推开了更大的一扇窗,鼓舞孩子们走出去大胆的找寻,只要是孩子自己找寻到的,就肯定是他心里最美妙和最欢乐的。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4

活动目标:

能用动作表达对钻、爬等动作的理解,进行表演并大胆叙述,在嬉戏情境中体验欢乐。

活动预备:

白板课件,各个动物头饰,自制绘本37本,黑黑的洞一个。

活动过程:

一、白板展现苹果上的洞,引导幼儿猜想,导入主题。

师:珍宝们,瞧,这儿黑黑的,有一个洞。那这个黑黑的洞洞会在哪呢?

师:原来是苹果上面黑黑的,有一个洞。

二、理解画面内容,运用动词学说简洁句子。

1、猜猜玩玩,学说: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

师:谁会在苹果的洞里呢?让我们认真看看,究竟是谁?

第 8 页 共 26 页

师:毛毛虫,它是怎么从洞里出来的.呀?

师小结: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老师用手做动作)

师:请你来说一说,演一演。(请2—3个幼儿)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毛毛虫,来说一说,钻一钻。(集体2遍,老师可以走到小伴侣中与他们一起互动)

2、展现沙滩洞,找找玩玩说说:黑黑的有个洞,螃蟹爬出来。

师:老师还发觉了一个黑黑的洞。瞧!这是哪啊?告知你们哦!这是沙滩,在大海的旁边啊就有漂亮的沙滩。沙滩上有什么呢?

师:黑黑的,有个洞,螃蟹怎么出来呢?(横着爬)

师:黑黑的,有个洞,螃蟹爬出来。(老师做螃蟹横着爬的动作)

师:请你来说一说,演一演。(请2—3个幼儿)

师:让我们连起来把螃蟹爬出洞的事情说一说,演一演。(集体2遍)

3、同时展现老鼠洞,井洞,蚂蚁洞,猜猜讲讲演演

(1)让幼儿自己发觉洞洞并说一说:黑黑的,有个洞……

师:刚刚我们发觉了这么多好玩的洞洞,那还有没有了呢?(白板出示洞洞)

师:原来还有那么多洞洞,他们都是谁的洞洞呢?又是怎么从洞里出来的?请你们回到位子上自己去找一找,用我们学过的句式说一说。

师:你 发现了什么洞?谁又从洞里怎么出来的呢?(请一位幼儿)

师:谁也 发现了这个洞,请你来说一说。(2位幼儿)请 发现这个洞的小伴侣一起来说一说。

师:你们还 发现了什么洞?请你来说一说。

师:谁也 发现了这个洞,请你来说一说。(2位幼儿)请 发现这个洞的小伴侣一起来说一说。

师:还有谁 发现了不同的洞?请你来说一说。(请一位幼儿)

师:谁也 发现了这个洞,请你来说一说。(2位幼儿)请 发现这个洞的小伴侣一起来说一说。

三、完整叙述。

第 9 页 共 26 页

1、回忆五个洞洞。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黑黑的洞,其实这些好玩的洞洞都藏在这本书里,书的名字叫《黑黑的,有一个洞》。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演一演这个好听的故事。

2、嬉戏“钻黑洞”。

师:老师这里有5只小动物,你想做那只动物?它是怎么从洞里出来的?

师:请小动物们轮番从黑黑的洞里出来,下面的小伴侣一起说一说。

四、结束。

没有表演的小伴侣我们可以在小舞台里面表演给其他小伴侣看。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嬉戏中的乐趣,情愿探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肯定了解。

2.材料预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嬉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老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老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索: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3)请幼儿查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4)老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老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老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老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嬉戏

(1)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老师:看谁的洞洞最牢固,可以让好伴侣的报纸球钻过去。

第 10 页 共 26 页

(2)请小伴侣想方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伴侣钻过去。

(3)请大家动脑筋和好伴侣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4)老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

3.延长活动

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关心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凳子)

活动反思:

探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这个活动的重点之一,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嬉戏变魔术,将每一次探究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爱好的嬉戏中;而把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精确 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嬉戏。

环节变洞洞。当我发觉一个孩子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和别人变得不一样时,立刻招呼其他幼儿来看看他是怎么变的,于是全部的孩子都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我在旁边不断地提示:动动你的小脑筋.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有一个孩子用双手交叉变成了洞,我立刻朝他点了点头,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说:你能再试试吗?孩子立刻心领神会,用脚变出了洞洞。在西宁,在我们争论到变出不一样的方法时.我留意让孩子示范的机会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动作,每当 发现一名孩子用身体的各部位变化有所不同时,立刻表扬,这下子孩子们的留意力都转移到设计不同的动作让小纸球穿过了。

环节玩洞洞。孩子们变出了洞洞,都等着我用纸球来检验洞洞是否牢固.我抓紧请孩子们分成两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对面,当一组变洞洞的时候另一组就把手中的报纸球从洞洞里扔过去,我做过示范后孩子们就特别投入地玩了起来。

在两次活动后我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设计层层递进,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乐观的状态,与老师协作默契。随着老师预设情景的不断深化,孩子们由游离于目标之外到对活动本身产生较高的爱好,从不熟识老师到情愿和老师一同想各种方法,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一再强调的让幼儿在自由探究、相互学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 11 页 共 26 页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异的发觉。认真看看,四周“有用的”、“无用的”、“有害的”,大大小小的洞洞令人目不暇接,真是非常好玩。探究活动“好玩的洞洞”在孩子们的发觉中应运而生。力图让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的过程中感受“洞”的趣味性、消遣性,获得更多有关“洞”的阅历,并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目标

1、体验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2、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3、观看力量、探究力量得到提高。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2、观看力量、探究力量得到提高。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肯定了解。

2.材料预备:

(1)带有洞洞的玩具及物品。

(2)CAI课件《各种各样的洞洞》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主题。

1、老师伸出双手问:“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呢?”

幼儿伸出小手回答:“在这里。”

2、请幼儿伸出小手玩“变变变”的嬉戏。

3、老师小手变出了一个洞导入主题。

老师将双手变成了望远镜放在眼睛上“我用望远镜看看你们的身体上有没

第 12 页 共 26 页

有洞洞?”

二、找洞洞。

1、请幼儿查找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其用处。

(1)师:“请在你们的身体上找一找,哪里有洞洞?这些洞洞可以干什么呢?”

(2)师:“假如没有这些洞洞行吗?为什么?”

2、请幼儿查找供应的物品上的洞洞,进行分类并点数。

(1)出示带有洞洞的物品幼儿观看。

提问:“看看老师带来了些物品,有多少呀?”“那么请你们每人选一件物品,把洞洞找出来。”

(2)幼儿查找供应的物品上的洞洞,分类说明。

3、老师小结。“大家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有用的洞洞。”

三、说洞洞。

1、老师提出新的问题:“除了这些东西有洞洞以外,还有什么上面也有洞洞呢?”

2、观看CAI课件《各种各样的`洞洞》,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洞洞及作用。

老师点击大屏幕:“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身上、玩具上、生活中的那些洞洞以外,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你们很难 发现的洞洞。想看吗?”

3、老师小结:“其实有许多的地方都有洞洞,这些洞洞都有它各自的用处。假如没有这些洞洞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利。”(点击图片——牙洞)师补充:“不过象这样的牙洞是没有用的,有害的,我们不能要”

四、嬉戏:变洞洞。

1、请幼儿探究用身体变洞洞。(各自变)

2、探究变出可以让老师钻过去的洞洞(合作变)

3、结束:幼儿钻洞洞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长:

1、开展健康活动: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关心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凳子)

第 13 页 共 26 页

2、活动区开展撕洞洞、穿洞洞、拼洞洞等嬉戏。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7

活动目标

1.喜爱探究身体的隐秘。

2.了解身上有洞的器官及其功能。

3.知道一些常见的爱护眼睛、鼻子等器官的方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干净卫生的方法。

5.引导幼儿乐于沟通,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育幼儿的平安意识。

活动预备

课件预备:“洞洞”组图;“身体的洞洞”图片;“爱护洞洞”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联系幼儿生活阅历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洞

——看看这是什么?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里有洞洞吗?

二、组织幼儿查找身上的洞了解身上有洞的器官及其功能

——我们身上有洞洞吗?它们在哪里?

——这些洞洞有什么作用呢?

三、让幼儿知道常见的爱护耳朵鼻子等器官的方法

—这些洞洞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应当怎么爱护它们呢?

四、出示组图让幼儿推断行为的正误说出正确的做法

——看 查看图片上的小伴侣在做什么?

——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活动反思: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力量,抓住幼儿爱好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爱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其次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阅历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暴露和需要隐蔽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爱护的重要性,把握一些自我爱护的方法。

第 14 页 共 26 页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8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感官查找身边的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共同找洞的乐趣。2.鼓舞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感知内容。教学预备:1.活动室放置幼儿易于识别的洞洞实物若干(篮球架,口杯,书袋,垃圾桶,,,)2.不同类型的洞洞(如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图片若干。设计意图:洞洞是幼儿日常生活常见可寻的事物,老师通过环境布置和实物摆放让幼儿查找身体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洞洞延长至更开阔的世界,使幼儿从感官到发觉不断获得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学问,从愉悦的探寻和大胆叙述中了解洞洞对于我们生活的用处。教学重点:1.在查找洞洞的嬉戏环节中老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出幼儿主动的查找身体,衣物和活动区中的洞洞,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作用。教学难点:1.幼儿通过感官主动探寻和获得基础阅历后,老师引导和鼓舞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熟识环境和幼儿,导入活动(小伴侣们好,黄老师 非常愉快熟悉你们,今日特意邀请小伴侣和我一起来玩找洞洞的嬉戏,孩子们你们找找看,你的身体上有洞洞吗?它有什么用处?2. 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老师说孩子们(吃饭、看东西、闻气味、听声音、)的洞洞在哪里?孩子们能快速作出反应,激发出欢乐心情。分析: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阅历不足,难以直接感受和叙述某一物品的外形和特征,老师在活动导入时以简洁的提问激发幼儿参加活动,通过嬉戏的形式,而且是每个幼儿都愿意并能够参加的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初步运用感官体验了找洞的乐趣,并为下一环节查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铺垫。二.相互查找衣服上的洞洞,再次感知1.幼儿相互查找自己衣服上的口袋,帽子,鞋子等物品的洞洞,进一步感知洞洞的用处和好玩。(孩子们,我们的身体上的洞洞多好玩啊,现在请你们相互找找自己的衣服,鞋子,袜子上有洞洞吗?它们有什么用?好玩吗?)2.请个别幼儿大胆叙述自己在衣物上发觉的洞洞,了解这些洞洞的基本用处。分析:幼儿通过第一环节中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获得的愉悦体验和找洞乐趣后,幼儿的学习爱好已被激发出来,当老师请幼儿再次查找衣物上的洞时,幼儿能乐观主动奇怪 的去找寻和发觉自己和同

第 15 页 共 26 页

伴身上的各类洞洞,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纽扣的洞,鞋子的洞,口袋的洞,)此时,老师应把握良好的提问契机,请个别观看力较强情愿表达的幼儿准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觉,体验胜利和相互共享阅历的喜悦。这也是本教学活动环节中的教学重点之一。三.探寻发觉大胆叙述,体验找洞乐趣1.激发幼儿自主找寻和发觉,体验师生找洞的乐趣(孩子们,我们的身体,衣服上有这么多好玩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好玩的洞洞呢?)--------*将孩子四散开来,老师与孩子共同去查找活动室区域中有洞的实物,查找过程中,老师适当赐予提示和指导,鼓舞幼儿大胆探寻*2.鼓舞幼儿大胆叙述自己感知的内容,共享沟通---------*找寻结束后,请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叙述自己在找寻中发觉的内容,回顾和体验找洞的乐趣*3.感受与总结“好玩的洞洞”(老师依据幼儿叙述内容,逐一出示2-3种洞洞图片(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小结洞洞的好玩和在生活中的用处,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理解。分析:本环节是活动中的一个重难点,重点在于提高了幼儿找寻洞洞的要求,虽然同样的运用感官查找洞洞,从自己的五官到身体衣物再拓宽到生活学习的环境,感官的视野不断在扩大,于是幼儿找寻的范围和难度也相应提升,所以在本环节的找寻中老师应起到良好的支持,引导与合作,赐予幼儿提示和指导与幼儿一起探寻和发觉。本活动的难点:当幼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洞洞的感官体验后,老师应借助幼儿对洞洞的感官体验乐观引导和鼓舞幼儿将这种感受和发觉准时大胆的表述出来,关心幼儿对熟悉的洞洞用简洁的话归纳和总结,结合不同种类的洞洞图片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熟悉,了解洞洞在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用处,获得简洁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四.延长:“外面的洞洞更好玩”(孩子们,我们在教室里身体上发觉这么多好玩的洞洞。在我们的操场上还有更多好玩好玩的洞洞,现在,我们抓紧动身吧!)-------*随着音乐,在老师搭建的门洞中孩子们排队钻洞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分析:打破界限,开阔视野,外面的世界总是很精彩,在幼儿的眼里也是,从自我到同伴到生活环境一层层推开我们视野能及的地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总会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蚂蚁的洞,滑滑梯上的洞,水龙头上的洞都藏着许多的乐趣和奥妙,让孩子们更近距离的去感受生活中可 发现可触摸的洞,

第 16 页 共 26 页

自我发觉和感受,远远赛过老师站在那里告知过他们的一切。。。教学反思和小结: 生活中小小的一事一物都能给孩子带来欢乐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从选取题材设计到组织实施并非那么顺当。比如在初次组织活动中第一环节是以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再推动其他教学环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生活阅历的缺乏幼儿的感官查找也比较有限,感受和叙述都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在教学实践和修改反思如下几点:1,小班幼儿的生活认知才刚刚启蒙,在设计综合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进展特点,不以概念程式灌输,而是以嬉戏的形式激发其参加的爱好,以他们自身所熟识的身体,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的推动和加深对生活事物的熟悉。2,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打破常规的先认知再感受后总结的教学形式,小班幼儿具象思维进展良好,老师在嬉戏环节设置可以让幼儿先感受先参加,在获得体验后师生共同学习归纳和小结。3,嬉戏是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丰富的嬉戏中去感受,发觉和学习,潜移默化中身心去感受,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运用嬉戏环节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感受学习的欢乐,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胜利。4,老师始终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老师应以这样乐观热忱的态度投身到幼儿的嬉戏活动中,支持幼儿参加,鼓舞与引导幼儿发觉,与幼儿一起去发觉生活中的隐秘与欢乐。5,教育不是灌输和局限,而是让幼儿自主自由的去发觉和感受。在本教学活动中,老师不约束和限制幼儿发觉的每一处洞洞,只要是孩子自己发觉的,都应给与确定和鼓舞。而我们鼓舞幼儿所发觉的视野也不仅仅是自己或者身边,还有更宽阔的万物之间,所以在延长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推开了更大的一扇窗,鼓舞孩子们走出去大胆的找寻,只要是孩子自己找寻到的,就肯定是他心里最美妙和最欢乐的。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嬉戏中的乐趣,情愿探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加嬉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嬉戏。

4、学会保持开心的心情,培育幼儿喜爱生活,欢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第 17 页 共 26 页

5、乐观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肯定了解。

2、材料预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嬉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老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老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索: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3)请幼儿查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4)老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老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老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老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嬉戏

(1)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老师:看谁的洞洞最牢固,可以让好伴侣的'报纸球钻过去。

(2)请小伴侣想方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伴侣钻过去。

(3)请大家动脑筋和好伴侣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4)老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

3、延长活动

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关心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凳子)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报纸上撕出洞洞,并添加想象变动物。

2.乐观参加撕纸活动,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乐于关心别人,体验洞洞变动物的乐趣。

第 18 页 共 26 页

活动重点

沿洞洞的边缘勾边,并借形想象变成动物。

活动难点

能够想方法将洞洞变大,如两个洞洞找伴侣。

活动预备

1.大张报纸长卷;黑、白水粉颜料、水粉笔、垃圾筐、刮画。

、绘本故事《报纸上的洞》。

3.轻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有洞的报纸,谈话导入。

提问:老师带来了一张报纸,和你们平常见过的报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这个有洞洞的报纸有什么用处呢?

2.依次播放故事图片,引导幼儿争论。

提问:丑小兔在哪里?它用有洞洞的报纸来做什么?

我们也来做一张有洞洞的报纸送给丑小兔吧?

3.老师引导幼儿尝试撕纸设计不一样的'洞洞。

(1)出示小工具,争论怎样能撕出洞洞。

提问:你可以怎样变出洞洞?除了小工具,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什么东西来使洞洞变得更大?

(2)老师示范两个或几个洞洞手拉手,可以变得更大。

4. 幼儿尝试撕纸变洞洞。

5.播放PPT,感知不同动物的特征。

6.洞洞变动物。

(1)老师引导幼儿观看撕出的洞洞,找出各种动物。

(2)老师示范勾边,添画变动物。

(3)幼儿尝试变动物 。

7.观赏评价幼儿作品。

第 19 页 共 26 页

你找到洞洞里藏着哪个动物?从哪里看出是这个动物?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11

幼儿园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班正在进行《洞洞王国》的主题活动,有一天,在晨间活动时,我们正在玩“钻山洞”的嬉戏,谈俊杰小伴侣说:“王老师,你看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变成洞洞的呀!”说完他还用手和身体做了几个“洞洞”的动作。其他小伴侣观察了,也都尝试着用身体成变各种“洞洞”, 发现孩子们这么感爱好,于是就生成了这一个活动。

在本活动中,我以孩子们感爱好的“洞洞”贯穿始终,设计了“看洞洞物品——说说身上的洞洞——用报纸钻过身体变的各种洞洞——和同伴合作用身体变成让小伴侣能钻过的洞”等环节,在嬉戏中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能乐观参加到活动中来。

活动目标:

1、观看发觉身边和身体上的“洞洞”,获得相关阅历,激发幼儿对“洞”的爱好。

2、尝试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增加肢体动作的制造力。

3、情愿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育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嬉戏的乐趣。

4、使小伴侣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学问。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并尝试解决如何让报纸钻过“洞洞”。

难点:让幼儿和同伴合作搭建出能让幼儿钻过的洞。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边物品上的“洞”和身体上的“洞”已经有一些了解。

2、材料预备:在教室一角布置好“洞洞展览会”(放上各种有洞的物品)

第 20 页 共 26 页

用大小不同的纸箱搭建出能让幼儿钻、爬的“洞”,报纸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到“洞洞王国”看各种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儿对洞的爱好。

1、师:“今日,老师要带领小伴侣到‘洞洞王国’去玩一玩, 听闻‘洞洞王国’里有个展览会,我们一起去 瞧一瞧都有些什么东西。”(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2、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洞洞展览会”,请幼儿观看展览会上的洞洞物品。(老师交代要求:认真观看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吗?“洞”在哪里?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么用?)

3、老师带领幼儿坐下后提问:“你刚才 发现了什么?他们上面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请幼儿拿着东西讲给小伴侣听,老师对幼儿的叙述进行评价。)

老师小结:原来“洞洞展览会”上展出的东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圆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们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处。

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各种“洞洞”,用报纸玩钻洞嬉戏。

1、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洞洞’,你们知道我们身体上也有‘洞洞’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这么多‘洞洞’,我们要爱护好身上的‘洞洞’。现在我想请小伴侣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洞,你能用我们的身体、小手和小脚也能变出“洞洞”吗?”鼓舞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请几名幼儿上来变洞洞)

3、用报纸玩钻洞嬉戏。

(1)师:“小伴侣真棒,能用身体变出这么多洞来,现在报纸想和我们玩钻洞洞的嬉戏”。

(介绍玩法)老师说:“变变变,变出一个大洞洞”,幼儿立刻想方法用身体变出一个大洞,且做木头人状。老师从中选出变“大洞”的小伴侣,请另

第 21 页 共 26 页

一名幼儿用报纸尝试钻洞洞。接着用同样的嬉戏方式再请幼儿变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请幼儿用报纸穿过。(老师留意观看幼儿的操作,准时确定幼儿的行为,鼓舞幼儿尝试转变报纸的外形以钻过不同的洞。)

(2)分组嬉戏。把幼儿分成两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钻洞,然后交换。

老师小结:报纸在钻大洞时大摇大摆,钻小洞时是怎样的?(变小、卷成一个细筒拧起来等)

三、幼儿合作变洞洞,幼儿玩钻洞洞嬉戏。

1、老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变洞洞的,现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伴侣一起合作变洞洞呢?”(幼儿合作变洞洞,老师观看,准时表扬合作的好的小伴侣。)

2、师:“现在我要来试验一下你们变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让小伴侣钻过,我说变变变,你们就相互合作变出洞洞,且做木头人状不能动。”(幼儿变出洞洞后请其他幼儿尝试钻进去)嬉戏可以进行几次。

四、尝试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让老师钻过,结束活动。

师:“小伴侣,你们能不能变出更大的洞让老师钻进去呢?”幼儿合作尝试变出更大的洞。老师选出最大的洞,老师当火车头,带领其他幼儿钻过。

师:“小伴侣,我们教室外面也有许多我们小伴侣一起拼搭的洞洞,我们一起再去钻一钻吧”幼儿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开出教室。

活动延长:

利用各种积木、轮胎和废旧的纸箱等,让幼儿搭建成各种大大小小的“洞洞”。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制造条件,给他们供应了宽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和关心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制造力,体验到胜利的欢乐。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12

活动目标:

第 22 页 共 26 页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乐观探究,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爱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展现PPT看图猜想,激起幼儿爱好。

师:咦!这两个小伴侣在看什么呢?

师: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师: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猜想)

二、探究身体里洞的隐秘。

1.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想。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师: 听闻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师:假如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爱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不要让它们受到损害。

三、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急性的、有害的。让我们去找找,发觉更多的洞洞吧!

第 23 页 共 26 页

教学反思: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力量,抓住幼儿爱好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爱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其次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阅历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暴露和需要隐蔽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爱护的重要性,把握一些自我爱护的方法。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 篇13

设计意图:

洞洞是幼儿日常生活常见可寻的事物,老师通过环境布置和实物摆放让幼儿查找身体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洞洞延长至更开阔的世界,使幼儿从感官到发觉不断获得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学问,从愉悦的探寻和大胆叙述中了解洞洞对于我们生活的用处。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感官查找身边的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共同找洞的乐趣。

2.鼓舞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感知内容。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力量。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预备:

1.活动室放置幼儿易于识别的洞洞实物若干(篮球架,口杯,书袋,垃圾桶)

2.不同类型的洞洞(如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图片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查找洞洞的嬉戏环节中老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出幼儿主动的查找身体,衣物和活动区中的洞洞,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作用。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感官主动探寻和获得基础阅历后,老师引导和鼓舞幼

第 24 页 共 26 页

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熟识环境和幼儿,导入活动

(小伴侣们好,黄老师 非常愉快熟悉你们,今日特意邀请小伴侣和我一起来玩找洞洞的嬉戏,孩子们你们找找看,你的身体上有洞洞吗?它有什么用处?

2.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老师说孩子们(吃饭、看东西、闻气味、听声音、)的洞洞在哪里?孩子们能快速作出反应,激发出欢乐心情。

分析: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阅历不足,难以直接感受和叙述某一物品的外形和特征,老师在活动导入时以简洁的提问激发幼儿参加活动,通过嬉戏的形式,而且是每个幼儿都愿意并能够参加的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初步运用感官体验了找洞的乐趣,并为下一环节查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铺垫。

二、相互查找衣服上的洞洞,再次感知

1.幼儿相互查找自己衣服上的口袋,帽子,鞋子等物品的洞洞,进一步感知洞洞的用处和好玩。

(孩子们,我们的身体上的洞洞多好玩啊,现在请你们相互找找自己的衣服,鞋子,袜子上有洞洞吗?它们有什么用?好玩吗?)

2.请个别幼儿大胆叙述自己在衣物上发觉的洞洞,了解这些洞洞的基本用处。

分析:幼儿通过第一环节中嬉戏“我的洞洞在哪里”获得的愉悦体验和找洞乐趣后,幼儿的学习爱好已被激发出来,当老师请幼儿再次查找衣物上的洞时,幼儿能乐观主动奇怪 的去找寻和发觉自己和同伴身上的各类洞洞,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纽扣的洞,鞋子的洞,口袋的洞,)此时,老师应把握良好的提问契机,请个别观看力较强情愿表达的幼儿准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觉,体验胜利和相互共享阅历的喜悦。这也是本教学活动环节中的教学重点之一。

三、探寻发觉大胆叙述,体验找洞乐趣

1.激发幼儿自主找寻和发觉,体验师生找洞的乐趣

第 25 页 共 26 页

(孩子们,我们的身体,衣服上有这么多好玩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好玩的洞洞呢?)

将孩子四散开来,老师与孩子共同去查找活动室区域中有洞的实物,查找过程中,老师适当赐予提示和指导,鼓舞幼儿大胆探寻

2.鼓舞幼儿大胆叙述自己感知的内容,共享沟通

找寻结束后,请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叙述自己在找寻中发觉的内容,回顾和体验找洞的乐趣

3.感受与总结“好玩的洞洞

(老师依据幼儿叙述内容,逐一出示2-3种洞洞图片(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小结洞洞的好玩和在生活中的用处,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理解。

分析:本环节是活动中的一个重难点,重点在于提高了幼儿找寻洞洞的要求,虽然同样的运用感官查找洞洞,从自己的五官到身体衣物再拓宽到生活学习的环境,感官的视野不断在扩大,于是幼儿找寻的范围和难度也相应提升,所以在本环节的找寻中老师应起到良好的支持,引导与合作,赐予幼儿提示和指导与幼儿一起探寻和发觉。本活动的难点:当幼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洞洞的感官体验后,老师应借助幼儿对洞洞的感官体验乐观引导和鼓舞幼儿将这种感受和发觉准时大胆的表述出来,关心幼儿对熟悉的洞洞用简洁的话归纳和总结,结合不同种类的洞洞图片加深幼儿对洞洞的熟悉,了解洞洞在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用处,获得简洁的生活阅历和学问。

第 26 页 共 26 页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本文发布于:2024-02-06 00:5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1520631364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pdf

标签:幼儿   洞洞   老师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