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发(作者:羊皮卷下载)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一」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死如归耳闻目左右梅止渴
手旁观雾里花叹为观止洋兴叹
惊鸿一骇人听闻垂帘政坐井天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海娃放牛,给八路军放哨,真是勇敢的孩子。
2.海娃机智勇敢,他能出色地完成送信任务。
3.鬼子非常凶恶,海娃临危不惧,把敌人带进了八选词填空。
三、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四、用下列词语造句。
视死如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视死如归、耳聪目明、左顾右盼、望梅止渴、袖手旁观、雾里看花。
叹为观止、望洋兴叹、惊鸿一瞥、骇人听闻、垂帘听政、坐井观天。
二、1不但而且2因为所以3即使也
三、1.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不用订这些东西。
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四1.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为国家而视死如归的好儿女,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2.小明上课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总是左顾右盼。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chā zuǐ fēn biàn fǔ mō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
hún huánɡ yì tǐ
二、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上面画“○”,并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2、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3、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
4、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一文的作者是,课文采用了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全文按照的思路,歌颂了
2、铁路沿线的一棵棵树好像一把把撑开的
3、爸爸的微笑,脸色变得他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那么,不,也不”
五、品味探究
1、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微笑”是因为。
(2)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
答案:1、(1)想到孩子们也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希望提供的白杨课后题,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三」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该书的作者______是______末期_____家,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是______末期秦的丞相。(8分)
2、解释句中加点字:(1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8分)
之至之市至之市,而忘操之
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①置之其坐: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8分)
①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6分)
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注释]①鬻(yù):卖;②陷:穿透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不自信也。”《韩非子》
1、解释加点的字:(10分)
誉之曰吾矛之利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
宁信度遂不得履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D、而忘操之
3、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4分)
又誉其矛曰其人弗能应也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4、翻译句子:(4分)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比较二:
(一)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二)刻舟求剑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6、解释加点字:(9分)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
何地不有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7、解释句中的“于”字:(4分)
仕于南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8、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4分)
A、其人自护其短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D、其人自护其短
9、翻译句子:(4分)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
①兔走触株古义:今义: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6分)
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②期(jī):一周年
4、选加点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8分)
①君遣之:A、打发B、派遣C、使D、送
②反以报君:A、返回B、反而C、回家D、谋反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A、何必B、安全C、怎么D、安足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A、市场B、闹市C、买D、卖
5、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马今至矣
千里马至者三
6、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贾:同“价”。
7、辨析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8分)
A、人莫知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愿子还而视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8、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4分)
A、臣有骏马欲卖之:__________________
B、愿子还而视之: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四」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正在林中拾柴,忽然传来几声凄历的狼嚎。
2.毕赖恩顾不得湍口气儿,马上对狼崽进行了抢救。
3.毕赖恩可以自由出入狼涡。
4.不久他将离开此地,以使北极狼能不受干拢地自由自在地生活。
答案:1.历(厉)2.湍(喘)3.涡(窝)4.拢(扰)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北极狼一直被认为是最冷酷凶残的野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狼常常回到木屋前嗥叫,声音缠绵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德国年轻的科学家毕赖恩孤胆深入原始森林地区探索北极狼的生存奥秘。
2.毕赖恩怎么会愿意看到狼熊两败俱伤呢?
你见过狼吗?是什么品种?和北极狼相比外形有什么不同?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狼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五」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扒手埋怨载重蛋卷
扒开埋藏记载卷子
二、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莫妙己救人然有序粗制造
天地落而失魂落司空见
围救一尘不得意忘明义
三、在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划线并改正。(4分)
1、马头上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未梢还打了一个结。
2、几分钟后,暴雨停竭,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3、如果不时刻警踢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消除。
4、海鸥被海上泻漏的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2、两只小鸟在枝头悄悄地说话。
3、年轻人啊,谁又能不犯错误?
4、牛羊像星星在身边闪光,牧草像绿云在脚下翻着波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红柳和胡杨被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当做燃料。(改成“把”字句)
2、我醒来知道不早了。爸爸已经在吃早点。(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如果不细细体会是很难领略到的。(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4、我们不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改为反问句)
六、修改病句。(4分)
1、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不能损坏生态环境。
2、祖国的主权需要我们来保卫。
七、根据原文填空。(14分)
1、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的奇案。
2、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并动,发出的响声。
3、古城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四无边,遂令东海变。
5、水光晴方好。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郑人买履(10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履遂宁置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置:度: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二)地球的清洁师(15分)
一天,地球的老人在一棵大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师报名处”几个字。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向地球老人作自我介绍。地球老人说:“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一个的讲。”
“我第一个报名的,我先讲!”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师,我能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人们从船上倒下来的剩饭、剩菜都吃掉,让海面变得干净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点点头说:“是,你是地球的清洁师。”
长着一身黑羽毛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长得丑陋,我专吃地面上的脏虫子,像蝇蛆啦,地蚕啦,我把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我能算一名地球的清洁师吗?”
地球老人微笑着说:“乌鸦也是地球的清洁师!”
这时,身上黑亮黑亮的、胸前还有六条腿的屎壳郎也说话了:“你们可能一听到我的名字便会捂起鼻子。我整天跟牛马粪便打交道,用牛粪、马粪做点心,没有我的话,那草原会出现粪山,牧场也要变得肮脏不堪。你们说,我算不算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笑着说:“屎壳郎也算地球的清洁师!”
大榆树晃了晃身子说:“说到地球的清洁师,可别忘了我。我会吸收空气中里的灰尘和有毒气体,使地球周围的空气总是干净、清新!”
地球老人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哪!”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蝇蛆肮脏不堪地蚕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丑陋清新清洁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8、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9、这篇短文意在说明什么?(3分)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六」
(一)
___________________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
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标题。
(二)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2分)
4.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王若飞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
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
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关系。
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玲珑: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参考答案:
1.(1)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健美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洒脱矫健的白马。
(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2.联想(第3小节);
3.第一段(第1—2小节)
第二段(第3—4小节)。
第三段(第5小节);
文章先写国画的美丽,再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最后写了“我”的决心。
4.反映了妈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5.一幅画
(二)参考答案:
1.己;佩;竞;向;撤;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5.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三)参考答案:
1.因王若飞道理讲得透,所以难友们顿时领悟到了爱护身体的重要性。
2.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
3.赞扬了王若飞不向恶劣环境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
4.总分关系;5.并列关系;6.狱中锻炼)
(四)参考答案:
(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七」
鸽子
鸽子,在天空飞着。人们把哨子拴在它的腿上,从天空里,便飞来悠杨的哨响。
天是晴朗的,只有一两片白云。鸽子在空中盘旋。鸽子的翻腾,从哨子发声的波折中,也可以听出来。
鸽子一群一群地飞着,在罗马的古堡上飞着,当但丁第一次和碧蒂相遇的时候,鸽子就在那儿飞着。
鸽子在天安门前飞着,在北京城刚刚建造起来的时候,它们就在着。
鸽子有凤头的,有黑翅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的。但,翅膀都同样的矫健。
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光。它会把食物用嘴吐出来喂养小鸽子。据说鸽子老了,它孵养的鸽子,也会来喂养它
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没有鹰那么会在高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却比它们都强
鸽子是最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在它完成最远的行程的时候,常常是在单独的情况下做的。
在这个远程的飞行里,它几乎是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就是不停地飞。不达目的地不停止。鸽子横渡海洋,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飞行。在海面上没有什么可吃的,海水也是不能喝的,半途也没有地方歇息,要是有岩石的地方,那已是到了海的那一边了
骆驼能征服沙漠,鸽子能征服天空
骆驼不会像马那样奔驰,鸽子也不像海燕那样遨游。但鸽子和骆驼相比,同样都有耐力。它们的耐力是坚强的,漫卷的黄沙和凶猛的台风在它们面前,都为之失色
它们的耐力,使它们总是能到达它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几乎找不到中途倒在沙里的骆驼,在海洋里,也看不到中途跌落的鸽子。
骆驼和鸽子,同样没有剑拔弩张的样子,它们的眼睛都含着羞怯的光。它们的眼睛,从不被沙子迷住,也从不怕狂风的吹打
骆驼的峰就是一座拱桥,它沟通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驼铃是最可靠的信使,最动人的信息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的手中
鸽哨又在我的头上响起来了,我听到它,并不感到它的声音不大,而是觉得整个天空都在它的声音里变小了
1.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鸽子有凤头的,有黑翅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的。”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列举法B.比喻C.排比
(2)“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没有鹰那么会在高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却比它们都强”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排比C.对比D.拟人
2.缩句练习。
(1)天空飞来悠扬的哨响。
(2)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目光。
3.从这篇文章,你了解到鸽子具有哪些特点?
4.如果你就是天空中飞翔的鸽子,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5.你一定见过美丽的鸽子,能根据你的观察把鸽子画下来吗?
参考答案:
1.(1)C(2)C
2.(略)
3.鸽子是最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在它完成最远的行程的时候,常常是在单独的情况下做的。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的手中
4.(略)
5.(略)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八」
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文中[ ]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②在文中________处,根据拼音或上下文语境,填上最恰当的字词。
③在文中处,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①爬动毕竟②须祈朦胧③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2.本文的线索、顺序是什么?
答案:以蝈蝈为线索,以人们心理变化为顺序来组织材料。
3.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与开头对应起来考虑)
答案:结尾出人意料。开头写买回蝈蝈,尤其是蝈蝈叫了以后,人们是那样的高兴,可是老人却把它给放了。其原因是作者留给人们思考的。
4.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本文写了三部分人,一是孙子、孙女,他们好奇、感受兴趣;二是父亲,在闷热的难以入睡的夜晚发出怨言;三是爷爷(白发老人),因为好奇买回蝈蝈,但受到孩子的启发,最后放掉蝈蝈。
5.“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老人为什么叹息?
答案:听了儿子的怨言,尤其听了孙子、孙女的议论,觉得虽是好心但有做错事的愧疚感。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九」
选字填空
檐、瞻仰檐
钮、纽扣电
爆、暴发动
佛、拂飘仿
效、郊率区
防、妨碍守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
1、几个人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
3、小明于1990年6月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肃立站立
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在那儿,一动不动。
读课文第二段,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乐队奏国歌。
升国旗,鸣礼炮。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十」
《猎人海力布》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1.看到他把老人fú qǐ( )来,我羞愧极了,很hòu huǐ( )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
2.他在国旗面前fā shì( ),一定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
3.妈妈告诉我,shuō huǎng( )可不是好孩子。
二、按要求仿写词语。
千真万确(带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世代代(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_,救________,得_________,劝________,最后变成________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重点段落品析。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
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根据要求写词语。
迟延近义词( )
镇定反义词( )
2.选择并填空。
选文采用了( )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
A动作
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扶起 后悔 2.发誓 3.说谎
二、千奇百怪 一清二白 前前后后 老老实实
三。
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
四、海力布 白蛇 宝石 乡亲们离开 石头 善良、舍己为人
五。
1.推迟 慌张
2.B 善良 舍己为人
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
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最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十一」
“打虎不中,会被虎伤。这几枪是怎么打的!”杨子荣扔掉步枪,全身绷紧得像石头,“再用大肚匣子射它一枪,愈近愈有把握,沉着,沉着”他一面紧张呼吸,一面盯着这个扑过来的凶恶敌人,只有十步距离了,老虎把前爪向地上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条前腿。老虎一受伤,就没有扑到杨子荣跟前,可是离杨子荣也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立起两条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直向杨子荣扑去。就在这一瞬间,杨子荣枪口对准了虎嘴,把枪内的子弹全打了出去,子弹通过老虎的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扑倒在雪地上,尾巴乱绞了一阵,死了!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选自的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杨子荣的。()(多选)
A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单选选)
A表重复词语的省略B表说话断断续续
C表语言的中断D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杨子荣扔掉步枪,全身绷紧得像石头。
B再用大肚匣子射它一枪,愈近愈有把握,沉着,沉着
C老虎一声狂吼,立起两条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直向杨子荣扑去。
4、这段话表现了杨子荣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答案:杨子荣打虎
1、点拨:这道题考查的是选文的作者及出处等。本文出自曲波的《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打虎》。
答案:《杨子荣打虎》曲波《林海雪原》
2、这道题的两个小题分别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方法和省略号的用法。选文中有对杨子荣的心理、神态和动作描写。两个沉着后的省略号肯定是省略了更多的沉着。
答案:(1)A C D(2)B
3、确定是不是比喻句,一定要根据比喻句的特点:看是不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答案:A
4、点拨:概括人物特点一定要联系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和主要事件。
答案:表现了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06:5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000912469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