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13 01:53:54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概成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题临安邸

[宋]陆游 [宋]林升

死去元知万事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

王师北定中原日, 暖风熏得游人醉,

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乃翁]你们的父亲。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阅读链接]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他在家里仍接受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歌。

A.悲伤痛心 B.悲愤讽刺

(1)朗读《示儿》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朗读《题临安邸》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1)《示儿》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题目中我能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诗

1 / 6

歌内容。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注释和资料,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挑战课外阅读。

池上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

不解②藏踪迹③,浮萍④一道开。

(注释)①小艇:用竹篙撑,使小船行进。②解:明白,懂得。③踪迹:走过后下的痕迹。①浮萍:一种浮游在水面的植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不解藏( cáng zàng)踪迹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偷采白莲回。 (______)

A.摘,取 B.开采

(2)浮萍一道开。 (_______)

A.把整体的东西分开 B.扩大,发展

[3]这首诗表现出作者( )。

A.对小孩子偷采白莲行为的谴责。

B.对小孩天真童趣的喜爱。

4.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这首诗既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画卷,又表现了戍边将士_______的思想感情。

5. 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 之情。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2 / 6

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散学:________ ②纸鸢:________

[2]这首诗前两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描绘了乡村特有的明媚春光;后两句写________。全诗洋溢着一种________的气氛。

[3]品读前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书愤①

[宋]陆游

早岁②那知世事艰③?中原北望④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⑤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④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⑤《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1]“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平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8. 课外阅读。

望天门①山

李白

天门中断②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3 / 6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④相对:互相争比。⑤孤帆:指一只小船。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1)填空。

A这首诗用“ ”描写山的险峻,用“ ”描写山的秀美。

B这首诗用“ ”描写水的湍急,用“ ”描写一叶孤舟。

(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8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

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乞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________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

[3]诗中叙述了_________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美好心愿。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 时鸣春涧中:____________

[3]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山涧的_________。

[4]“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11. 把诗句填写完整,并完成习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 (填季节)时的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用原句回答)。

[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1]补全诗歌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凉州词》前两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中的“_______”字直接揭示了诗人要表达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_______诗,从题目中的“_______”字可以看出来,远行的是___________(人名),他在_______(时间)要到_______(地名)去,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 / 6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兴奋 B.振兴 C.高兴 D.兴盛

[2]解释下列字词。

耘田:_______ 绩麻:_______ 解:_______

供:_______ 傍:_______ 阴:_______

[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6 / 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本文发布于:2024-01-13 01:5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5082033260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pdf

标签:诗人   古诗   阅读   首诗   诗歌   表达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