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4-01-12 20:14: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后勤保障工作总结)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总体规划

(2011~2020)

《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项目组

二〇一二年六月

.

前 言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名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3774.7hm2,其中,核心区1223.4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41%,缓冲区993.00hm2,占26.31%,实验区1558.27hm2,占41.28%。主要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

保护区成立以来,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海岛主要生境和自然景观相对稳定,生物物种基本保持正常生存、繁衍。但是,由于“保护区”建区之初,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未来发展前瞻性不足,造成“保护区”范围不完整,功能分区不尽科学合理,影响和制约了“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为了使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分更加科学合理,以利于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并保证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旅游业重点项目——“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的有序推进、国家海洋局批复的《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所确定的海岛保护与利用工程和“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唐山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的要求,唐山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启动了保护区调整工作,在对“保护区”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经综合论证确定了保护区调整方案,参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要求,编制了调整后的保护区总体规划。

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2~2020年,分两个阶段: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规划》难免存在各种纰漏,敬请批评指正。

《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项目组

二〇一二年六月

.

目 录

前 言 ......................................................................................................................................... - 1 -

第一章

1.1

1.2

1.3

1.3.1

1.3.2

1.4

第二章

2.1

2.1.1

2.1.2

2.1.3

2.2

2.2.1

2.2.2

2.2.3

2.2.4

第三章

3.1

3.1.1

3.1.2

3.1.3

3.2

3.2.1

3.2.2

3.2.3

3.3

3.3.1

3.3.2

3.3.3

第四章

4.1

4.1.1

4.1.2

4.1.3

4.2

4.2.1

总论 ..................................................................................................................... - 1 -

规划背景.............................................................................................................. - 1 -

规划依据.............................................................................................................. - 3 -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 - 4 -

指导思想.............................................................................................................. - 4 -

规划原则.............................................................................................................. - 4 -

规划期限.............................................................................................................. - 5 -

保护区概况.......................................................................................................... - 6 -

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发展状况 .......................................................................... - 7 -

环境条件.............................................................................................................. - 7 -

资源状况............................................................................................................ - 10 -

社会经济状况 .................................................................................................... - 18 -

现状评价............................................................................................................ - 20 -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 - 20 -

有效管理评价 .................................................................................................... - 23 -

保护价值............................................................................................................ - 24 -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 26 -

总体布局............................................................................................................ - 29 -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 - 29 -

保护区性质........................................................................................................ - 29 -

保护区类型........................................................................................................ - 29 -

保护对象............................................................................................................ - 29 -

规划目标............................................................................................................ - 30 -

总目标 ............................................................................................................... - 30 -

阶段目标............................................................................................................ - 30 -

具体目标............................................................................................................ - 31 -

保护区功能区划 ................................................................................................ - 32 -

区划原则............................................................................................................ - 32 -

区划依据............................................................................................................ - 33 -

功能区划............................................................................................................ - 33 -

规划内容............................................................................................................ - 38 -

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 ........................................................................................ - 38 -

自然保护管理 .................................................................................................... - 38 -

生态恢复............................................................................................................ - 39 -

防灾减灾............................................................................................................ - 41 -

科研与监测........................................................................................................ - 42 -

科学研究............................................................................................................ - 42 -

.

4.2.2 监测 ................................................................................................................... - 45 -

4.3 宣传教育............................................................................................................ - 46 -

4.3.1 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 ........................................................................................ - 46 -

4.3.2 宣传教育设施 .................................................................................................... - 47 -

4.4 社区发展与共建共管 ........................................................................................ - 48 -

4.4.1 社区共建共管 .................................................................................................... - 48 -

4.4.2 社区发展............................................................................................................ - 48 -

4.5 生态旅游............................................................................................................ - 49 -

4.5.1 基本要求............................................................................................................ - 49 -

4.5.2 旅游资源评价 .................................................................................................... - 49 -

4.5.3 环境容量............................................................................................................ - 50 -

4.5.4 旅游发展定位 .................................................................................................... - 51 -

4.5.5 功能分区............................................................................................................ - 51 -

4.5.6 生态旅游管理 .................................................................................................... - 53 -

4.6 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 ........................................................................................ - 53 -

4.6.1 管理处址工程 .................................................................................................... - 53 -

4.6.2 教学实习基地工程 ............................................................................................ - 54 -

4.6.3 配套工程............................................................................................................ - 54 -

4.7 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 - 54 -

4.7.1 机构设置............................................................................................................ - 54 -

4.7.2 人员编制............................................................................................................ - 56 -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事业费测算 .................................................................................... - 57 -

5.1 投资估算............................................................................................................ - 57 -

5.1.1 建设投资估算 .................................................................................................... - 57 -

5.1.2 资金筹措............................................................................................................ - 57 -

5.2 事业费测算........................................................................................................ - 57 -

第六章 效益评价............................................................................................................ - 59 -

6.1 生态效益............................................................................................................ - 59 -

6.1.1 海岛生态系统基底得以恢复 ............................................................................ - 59 -

6.1.2 海岛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 - 59 -

6.2 社会效益............................................................................................................ - 59 -

6.2.1 提供海岛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野外实验室” ............................................ - 59 -

6.2.2 提供海洋科普教育的“天然课堂” ................................................................ - 60 -

6.3 经济效益............................................................................................................ - 60 -

6.3.1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 - 60 -

6.3.2 拉动社区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 .................................................... - 60 -

第七章 实施保障措施 .................................................................................................... - 61 -

7.1 政策保障............................................................................................................ - 61 -

7.2 组织保障............................................................................................................ - 61 -

7.3 资金保障............................................................................................................ - 62 -

7.4 人才保障............................................................................................................ - 62 -

7.5 管理保障............................................................................................................ - 63 -

附表1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 - 64 -

.

附表2 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表 ..................................................................... - 93 -

附表3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 - 93 -

附表4 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项目规划表 ..................................................................... - 94 -

附表5 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与安排表 ................................................................. - 96 -

.

第一章 总论

1.1 规划背景

海岛是一个集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特征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资源、生态功能和价值,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同时,由于海岛面积一般较小,生态环境较脆弱,抗干扰能力较差,海岛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且破坏后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对海岛生态系统实施有效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乐亭大清河口附近海域是河北省海岛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渤海湾最具代表性的海岛生态系统,其中,菩提岛(石臼坨)和月岛(月坨)等岛屿成岛历史较长,生境条件多样,植被组成丰富、覆盖率高;周边滩涂、海域初级生产力高,海洋生物类型多样;地处东亚地区鸟类南北、东西迁徒的交汇区,鸟类组成丰富,珍稀种类众多。其总体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堪称河北省海岸带的缩影,是研究海岛的形成与发育、海岛生境及其演替特征以及鸟类迁徙规律的理想场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

“保护区”成立以来,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海岛主要生境和自然景观相对稳定,生物物种基本保持正常生存、繁衍。

但是,“保护区”建区之初,受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未来发展前瞻性不足,造成“保护区”范围不完整,功能分区不尽科学合理,影响和制约了“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首先,“保护区”范围在未通过大比例尺遥感调查对菩提岛、月岛等岛屿潮间带边界进行详细界定的情况下,仅以地形图的0米等深线为依据划定“保护区”范围,未“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因缺乏明显地物标志,造成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在现场确定保护区边界,不利于管护工作的开展。

.

其次,功能区划分过于强调对海岛陆域的保护,将开发利用基础较好、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菩提岛全部列入核心区和缓冲区,而将部分对维系海岛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菩提岛和月岛之间的潮沟体系划为实验区,使“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保护区核心区西侧直接与区外利用海域相连,缺失缓冲区(带)的隔离,不符合“核心区与自然保护区外界应采用缓冲区(带)完全隔开”(《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的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第三,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大清河口附近海岛资源,国家海洋局批复了《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并将该区域设定为“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拟采用工程措施对保护区内易受海洋动力侵蚀的菩提岛、月岛等沙基海岛实施修复治理,在提升海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推进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但因部分区域位于“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海岛修复治理工程难以实施。

第四,保护区拥有独特海岛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等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前景广阔。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认定为AAAA景区、2010年成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1年获批建立首个“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确定为旅游业重点项目。受现行功能分区的限制,AAAA景区、风景名胜区、试验区、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旅游岛综合开发”的有序推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此外,2010年国家海洋局部署的“海岛地名普查”,拟将石臼坨岛更名为菩提岛,月坨岛更名为月岛,作为地名的“石臼坨”未来将不存在,根据自然保护区命名规则“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等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名称须作相应调整。

为此,唐山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的要求,于2011年启动了保护区调整工作,在对“保护区”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经综合论证确定了保护区调整方案,并编制本规划。

.

1.2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第167号令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海法发[1995]251号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

《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 129-2003)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LY/T 1764-200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GB/T 19571-200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环函[2009]195号)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LY/T 5126-04)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林计发[2002]242号)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LY/T1814-2009)

《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

国务院《关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3号)

国务院关于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批复(国函〔2002〕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相关问题的函”(冀环然函[2011]193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批复(国海管字[2009]138号)

关于在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建立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的批复(国海岛字[2011]567号)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81号)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2015)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

.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河北省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唐政字[2011]19号)

《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2007)

《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

1.3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为中心,确保海岛、滩涂、鸟类及其栖息地等保护对象安全、稳定、自然生长与发展;充分利用区内生物多样性、生态自然性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构建集保护、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的自然保护体系;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探索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区内生态环境系统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省级海岛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岛保护与利用示范区。

1.3.2

规划原则

1.3.2.1 保护优先、协调发展

立足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等保护对象的安全、稳定、自然生长与发展。以保护为主,保护和开发相协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协调;以远期效益为主,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相协调;以治本为主,治本与治标相协调。

1.3.2.2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围绕规划期内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科研与监测、宣教、社区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基础工程建设,以及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经营开发等经营管理措施进行整体、全面和综合规划;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阶段、分

.

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1.3.2.3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资源环境特征和保护对象特点,以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目标、划分功能区、编制规划项目、制定实施措施。

1.3.2.4 公众参与、共建共管

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需要社会自主群体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自然保护意识,更有利于保护区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因此,在规划编制、论证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积极听取、采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营造社区共建共管的和谐氛围,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

1.4 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2~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2012~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

第二章 保护区概况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是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清河口外(图2-1),介于39°5′10.42″~39°9′29.69″、东经118°46′47.58″~118°52′53.13″之间,由菩提岛,月岛、腰坨、西坨等海岛和周边滩涂水域组成(图2-1)。保护区总面积4281.55 hm2,其中,海岛陆域面积542.02hm2,海域面积3739.53hm2。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

图2-1 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

图2-2 保护区范围示意图

2.1 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发展状况

2.1.1

环境条件

2.1.1.1 地质条件

菩提岛、月岛及周边滩涂海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拗陷区,黄骅拗陷内的次一级构造——乐亭凹陷、马头营凸起、南堡凹陷、昌黎—滦县—丰润断裂是海岛发育的基础构造。

.

地貌发育受到燕山构造运动、滦河口变迁等内外营力控制。全新世中期以来的构造运动,造成滦河河道由西向东摆动,河口东迁、三角洲渐次蚀退,老滦河三角洲成为菩提岛、月岛发育的母质。

菩提岛、月岛第四纪沉积分为冲积海积、海积、风积、沼泽堆积、潟湖堆积5个类型。与大陆第四系地层为同一地质体,是冀东平原第四系地层向海的延伸。

2.1.1.2 地貌状况

菩提岛、月岛地貌分为潮间带地貌、陆地地貌两种类型。陆地地貌又分为风成沙丘地、海积平原和人工地貌;潮间带地貌分为海滩和潮滩(表2-1)。

表2-1 菩提岛、月岛地貌成因类型

一级类型

海岛陆地地貌

海岛潮间带地貌

二级类型

风成沙丘地

海积平原

人工地貌

海滩

潮滩

三级类型

风成沙丘、丘间平洼地、沙地

沼泽洼地、草甸洼地、低平地

海堤、水渠、养殖场、人工湖、码头

海滩、水下沙坝

潮滩、潮沟

风成沙丘地:包括风成沙丘、丘间平洼地、沙地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外海侧。

海积平原:包括沼泽洼地、草甸洼地、低平地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内海侧。

人工地貌:包括海堤、水渠、养殖场、人工湖、码头等类型,主要分布于菩提岛北部、月岛东南部。

海滩:包括海滩、水下沙坝等类型,主要发育于菩提岛、月岛向外海侧。海滩宽几十米至几百米,滩面坡度9°~10°,受激浪作用的影响,在海滩的前沿,一般发育2~3列水下沙坝。

潮滩:发育于菩提岛周围和月岛向内海侧,潮滩含泥成分较高,由高潮带到低潮带沉积物由粗变细,分选由好变差,高潮带有龟裂发育,中潮滩发育潮沟,低潮滩平缓,贝壳碎片含量增高。

潮沟:形式多样,大小不一,深度一般不超过2m,潮沟底部的组成物分选较差,组成物质一般为细粉沙、粉沙和细沙,海岛内侧的潮沟内常有浮泥。

2.1.1.3 气侯条件

菩提岛、月岛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因距离陆地较近,主要气候特征与大陆相似,主要气候特点为:光照足、降水多、湿度大、风速大、蒸发量大、夏季比较凉

.

爽。

全年太阳总辐射为4995MJ/m2,年日照时数为2520.8h;年平均气温为10.6℃,≥0℃积温4437℃,≥10℃积温4020℃;年平均降水量617.5mm,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年平均风速5.2m/s,年大风日数为42天,全年有效风速(3~20m/s)时数为7360h,年有效风能贮量1460kw·h/m2。

2.1.1.4 土壤状况

受气候、生物、地貌、母质、时间和人为活动等成土要素影响,菩提岛、月岛陆域和潮间带发育有6个土类,11个亚类。

潮土集中分布在菩提岛的海积平地,包括潮土、盐化潮土2个亚类。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菩提岛、月岛(1)的海积平原,包括草甸土、潜育化草甸土、盐化草甸土3个亚类。

沼泽土主要分布于菩提岛、月岛(1)海积平原地势低洼地段,包括滨海沼泽土1个亚类。

盐土主要分布于距潮滩较近的海岛陆域,包括滨海盐土、滨海草甸盐土和滨海潮滩盐土3个亚类。

风沙土分布于菩提岛和月岛的风成沙丘地带,包括滨海风沙土1个亚类。

新积土是在海相沉积物上发育的幼年土,包括滨海新积土1个亚类。

2.1.1.5 海洋水文特征

菩提岛、月岛周边海域水温的季节变化与气温一致,夏季最高、一般为22~28℃,冬季最低、一般在-1.0℃左右;海域盐度在29.02~30.57‰、最大为32‰,属盐度相对较小海区;海水透明度与水色的平面分布变化很大、分别在0.2~6.0和6~20之间,其等值线分布均与等水深线的分布一致,呈现近岛处透明度小、水色号高,远岛处透明度大、水色号低的特点。

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类型,潮差可达110cm,落、涨潮历时相差2.6h,平均高潮间隙在1.93h左右。海域出现增、减水的机率较大,冬半年出现次数为多。增水一般1.5m,减水一般2.0m。台风风暴潮增水可高达2~3m以上,危害较大。

潮流以往复流为主,从分潮流引起的旋转流,在近岛海域顺、逆时针交替出现,近岛区最大潮流流速105~109cm/s,外侧海区最大潮流流速100~138cm/s。

波浪以风浪型波为主,涌浪次之;主浪向为S向,频率10.2%;强浪向为ENE向,波浪高度达2.0m左右;波浪破碎水深一般2~3m左右。

.

海水含沙量空间分布具有近岛高、远岛低,底层高、表层低的特点,近岛海区含沙量可达0.1~0.4kg/m3(5~8月),外侧海域只有0.1~0.01kg/m3(5~8月)。

2.1.1.6 海洋环境状况

2010年12站位海洋环境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状况良好:

海水水质除月岛南部局部磷酸盐浓度超二类水质标准(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2-2)。

海域沉积物类型主要有泥、粉砂和砂等。沉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表2-3)。

表2-2 菩提岛、月岛附近海域水质状况

项目

水深

透明度

水温

盐度

pH

DO

COD

悬浮物

磷酸盐

无机氮

油类

项目

粒度

总汞

有机碳

石油类

硫化物

单位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

(10-6)

(10-6)

单位

m

m

mg/L

数值范围

1.2~14.0

0.2~0.8

21.50~22.77

27.804~29.866

7.95~8.05

6.29~7.31

1.04~1.43

7.4~48.7

18.8~42.10

129~204

8.62~12.1

0.0143~0.107

0.745~1.60

0.0537~0.150

0.945~1.91

8.57~16.9

1.15~2.50

调查分析结果

FS、MFS、ST、SYT、TY

0.0244~0.0359

14.9~26.5

14.8~23.0

0.129~0.166

14.6~27.9

19.6~29.5

0.403~0.552

3.16~196

0.150~47.4

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沉积物标准

µg/L

表2-3 菩提岛、月岛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2.1.2

资源状况

2.1.2.1 空间资源状况

.

保护区共有空间资源4281.55hm2。其中,海岛陆域面积542.02hm2,海岛岸线32.55km(表2-4、图2-3);海域面积3739.53hm2。

共有海岛13个,成因类型均为堆积岛,可续分为蚀余岛和离岸沙坝岛两种类型,其中,蚀余岛11个,离岸沙坝岛2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表2-4 保护区海岛基本状况表

物质

海岛名称 类型

组成

菩提岛 蚀余岛 中细沙

月岛(1) 蚀余岛 细沙

月岛(2) 蚀余岛 细沙

腰坨(1) 蚀余岛 细沙

腰坨(2) 蚀余岛 细沙

西坨 蚀余岛 细沙

无名岛(1) 蚀余岛 细沙

无名岛(2) 蚀余岛 细沙

无名岛(3) 蚀余岛 细沙

无名岛(4) 蚀余岛 细沙

无名岛(5) 蚀余岛 细沙

沙坝(1) 离岸沙坝岛 中沙

沙岛(2) 离岸沙坝岛 中沙

面积

(hm2)

339.97

160.68

1.12

5.57

1.24

3.81

0.85

0.94

0.09

0.25

0.77

17.01

9.72

542.02

岸线

(km)

8.67

8.3

0.5

1.67

1.05

1.53

0.77

1.18

0.18

0.43

0.58

3.8

3.89

32.55

.

图2-3 保护区空间资源分布图

蚀余岛由古滦河三角洲在滦河改道后,经海水侵蚀及再堆积改造而成,包括菩提岛、月岛(1)~(2)、腰坨(1)~(2)、西坨和无名岛(1)~(5),主要由中细沙、细沙组成,发育风成沙丘、丘间洼地、古潟湖洼地、洼地、潟湖、平地、沼泽等地貌类型。岛屿向海坡坡度较大,组成物质较粗;向陆侧坡度平缓,组成物质较细。岛体相对较大、有植被生长,较为稳定。蚀余岛自然景观海岛特色鲜明、植被类型多样,并栖息有以鸟类为代表的多种野生动物,极具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价值。

离岸沙坝岛分布于月岛南部向海测,岛体呈长条形,东北——西南向延展,两端因受潮水冲刷,向内陆弯曲。物质组成以中细沙、细沙为主,分选极好,沙坝向海坡的坡度较陡,向陆一侧,坡度平缓,离岸沙坝露出水面经风吹扬发育小型风成沙堆,局部发育有风成沙坡,偶见有零星沙生植物生长。由于规模小,物质组成松散,几乎无植被覆盖,岛体极不稳定,

.

动态变化较大。

海域主要为潮间带,其中,高潮滩555.51hm2、中潮滩1330.72hm2、低潮滩1580.77hm2、潮沟272.53hm2。高潮滩紧邻海岛,高程较大适宜围填成陆地扩展岛体面积;中潮滩和低潮滩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鸟类觅食区域;潮沟是各岛之间的分界线,对维持岛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1.2.2 海洋生物资源

据2010年9月调查统计,保护区及周边海域海洋生物有(附表1.1):

浮游植物39种,其中,硅藻33种、甲藻5种、其他1种;细胞密度(18.4~259.3)×104个/m3,平均值108.0×104个/m3;优势种为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

浮游动物14种,其中,桡足类7种、浮游幼虫类5种、毛颚类2种;生物量(1.4~270.0)mg/m3,平均值59.3mg/m3;生物密度(7.7~115.0)个/m3,平均值40.4个/m3;生物密度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太平洋纺缍水蚤(Acartia pacifica)。

底栖生物64种分属环节、棘皮、节肢、纽形、腔肠和软体6个动物门,其中,环节门多毛类34种,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类14种,软体动物13种,其余各门均1种,占1.56%。底栖生物生物量(0.14~224.66)g/m2、平均为36.22g/m2,其中,软体动物占生物量总数的86.42%。底栖生物生物密度(20~680)个/m2,平均为222个/m2,以多毛类最高,占40.24%。隶属于纽形、环节、节肢、软体、腕足、脊椎等6个动物们

潮间带生物44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13种,多毛类13种,纽形、腕足类和鱼类各1种,主要分布于中潮带和低潮带,高潮带较少;高潮带优势种为长趾股窗蟹(Scopunera longidactyla (Shen))和泥螺(Bullacta exarata (Philippi)),生物量分别为27.20和4.72g/m2,生物密度分别为40.00和8.00个/m2;中潮带上区的优势种为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

(Dunker))和泥螺,生物量分别为31.12和25.60g/m2,生物密度分别为96.00和24.00个/m2;中潮带下区优势种分别为长竹蛏(Solen strictus (Gould))、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

(Cros))、四角蛤蜊(Mactra (Macira) veriformis (Reeve))、日本镜蛤(Dosinia (Phacosoma)

japonica (Reeve))和红明樱蛤,生物量分别为10.00、9.28、64.16、20.48和5.52g/m2。生物密度分别为160.00、40.00、16.00、24.00和40.00个/m2;低潮带上区的优势种为日本大眼蟹和日本镜蛤,生物量分别为2.24和20.48g/m2,生物密度分别为56.00和16.00个/m2;低潮带下区的优势种为日本大眼蟹和泥螺,生物量分别为3.84和25.36g/m2。生物密度分别为为48.00和24.00个/m2。

游泳动物44种(引用2008年908调查数据),其中,鱼类31种,平均生物量为34.550kg/h,

.

优势种为尖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 (Richardson))、小带鱼(Trichiurus muticus)、黄鲫(Setipinna taty (Cuvier&Valenciennes))、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pi (Gunther))、青鳞鱼(Harengula zunasi (Bleeker) )、短鳍衔(Callionymus kitaharae (Jordan et Seale))、矛尾刺鰕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Temminck et Schlegel))、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小黄鱼(P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等;无脊椎动物13种,虾类6种,头足类4种,蟹类2种,口足类1种,平均生物量为15.997kg/h,优势种为口虾蛄(Squilla oratoria (de Haan))、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Miers))、短蛸(Octopus

ocellatus)、日本鲟(Charybdis (Charybdis) japonica (-Edwards))、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 (Miers))、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褐虾(Crangon crangon (Linnaeu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 (steenstrap) )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Palaemon) gravieri)等。

2.1.2.3 植被资源

菩提岛和月岛(1)由于长期脱离海水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植物种类较多,植被类型复杂,覆盖率高。共有维管束植物54科155属20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0科150属200种(附表1.2)。被子植物中,木本植物较少,仅29种,代表种为:小叶朴(Celtis bungeana)、杜梨(Pyrus betulifo-lia)、刺槐(Robinia

pudoccacia)、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 spinosa)、杠柳(Periploca pium)等;藤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161种,代表种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碱蓬(Suaeda glauca),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 var.sinensis)、香蒲(Typha augustifolia)、扁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野古草(Arundinell ahirta)等。

受土壤盐化程度、地表积水条件以及地貌条件等主导生境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形成了多样的植被类型,包括8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28个群系(表2-5)。

表2-5 保护区海岛植被类型

植被型组

Ⅰ阔叶林

Ⅱ灌丛

植被型

1 落叶阔叶林

1 落叶灌丛

⑴小叶朴林

⑵杜梨林

⑴酸枣灌丛

⑴白茅草丛

天然植被 1 草丛

⑵野古草草丛

⑶狗尾草草丛

⑷荻草丛

2 灌草丛

Ⅳ滨海盐生植被 1 肉质盐生植被

⑴酸枣-沙蓬灌草丛

⑴盐地碱蓬群落

⑵盐地碱蓬-獐毛群落

群系

Ⅲ草丛

.

⑶盐地碱蓬-芦苇群落

2 禾草型盐生植被

⑴獐毛群落

⑵獐毛-芦苇群落

⑴盐蒿-獐毛群落

⑵野艾蒿-阿尔泰狗娃花群落

⑴砂钻苔草-滨旋花-匍匐苦荬菜群落

⑵砂引草群落

⑴芦苇群落

Ⅵ沼生水生植被 1 沼生植被 ⑵芦苇-盐地碱蓬群落

⑶香蒲群落

⑴刺槐林

Ⅶ木本栽培植被 1 防护林

⑵杨树林

⑶合欢林

⑷紫穗槐灌丛

1 农作物群落

Ⅷ草本栽培植被

2 人工草地

⑴旱地农作物群落

⑴栽培花卉群落

⑵早熟禾群落

⑶大米草群落

3 杂类草型盐生植被

Ⅴ滨海沙生植被 1 草本沙生植被

人工植被

局地小生境变化,形成了植被群落多样的格局,其中,既有盐渍化生境的滨海盐生植被,又有非盐渍化生境灌草丛和草丛植被,也有干旱、沙生生境的滨海沙生植被,还有潮湿、积水生境的沼泽水生植被。较好地反映了河北省滨海地区植物演化扩展过程及地理特征,对于研究海岛乃至河北省滨海地区植被的组成、结构及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受陆域面积较小的限制,各类资源植物的资源数量有限,以草本植物为主,森林群落所占比例过小,抵御各种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宜作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2.1.2.4 湿地和鸟类资源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及周边滩涂湿地因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河北省重要湿地名录”。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其中,潮上带湿地16.21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41%;潮间带湿地3739.53hm2,占95.62%;人工湿地155.31hm2,占3.97%(表2-6)。

表2-6 保护区各类湿地面积(单位:hm2)

类型

潮上带湿地

潮间带湿地

*人工湿地

平原沼泽

沙泥质滩涂

咸水沼泽湿地

水库与水工建筑

水生动物养殖池塘

菩提岛

8

1848.83

0.18

7.49

133.04

月岛

8.21

1890.52

14.78

合计

16.21

3739.35

0.18

22.27

133.04

分类比%

0.41

95.61

0.005

0.57

3.40

.

合计 1997.54 1913.51 3911.05 100

海岛平原沼泽和咸水沼泽湿地共有植物33种,分属于14科2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9科14属18种,单子叶植物4科12属14种(附表1.3)。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各类湿地植物组合形成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芦苇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香蒲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大米草群落。并栖息有蟾蜍、蛙、蛇等两栖爬行动物6种(附表1.5)。

沙泥质滩涂湿地有潮间带生物44种,其中,多毛类12种,软体类12种,甲壳类19中,纽形1种,腕足类1种。

保护区及附近海域地处东北区和华北区两大动物地理区系交接处,是中、俄、朝、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鸟类间南北、东西迁徙的交汇点,因具有独特的气候、地貌、植被、海洋生物等自然环境条件,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场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海岛陆域和附近海域曾见鸟类19目56科共334种(附表1.4),鸟类生态组成分为水域鸟类、潮间带鸟类、草地鸟类、林地鸟类、庙宇住宅鸟类等类型,并以水域和潮间带鸟类为主体。鸟类组成珍稀性较强,有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9种;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鸟类53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鸟类27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鸟类234种,列入《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64种,列入《河北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16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附录Ⅲ中的鸟类分别为11种、40种、6种。

2.1.2.5 旅游资源

以菩提岛、月岛为目的地的旅游区资源总量较大,独特性资源较多,主要为岛屿、沙滩、游憩海域等单体资源,其观光游憩海域、温泉、海岛景观等旅游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8年被认定为AAAA景区,目前,菩提岛、月岛已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热点旅游目的地之一。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保护区范围内具有6大类、11中类、17小类旅游资源(表2-7)。

表2-7 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汇总表

大类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旅游资源分类

中类 小类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岸滩

岛礁 岛区

泉 地热与温泉

旅游资源名称

古滦河三角洲岸滩

菩提岛、月岛⑴~⑵、腰坨⑴~⑵、西坨等

菩提岛、月岛⑴地热、温泉

.

大类

生物景观

遗址遗迹

建筑与设施

人文活动

旅游资源分类

中类 小类

河口与海面 观光游憩海域

草原与草地

树木

丛树

水生动物栖息地

生物景观

鸟类栖息地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废弃寺庙

遗址遗迹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综合人文旅游地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交通建筑 港口渡口与码头

民间习俗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乐亭皮影

乐亭大鼓

艺术

评剧

其他文学艺术作品

旅游资源名称

菩提岛、月岛⑴周边海域

菩提岛、月岛⑴草甸和沙丘草本植被

小叶朴树、杜梨树等

菩提岛、月岛⑴潮间带底栖生物栖息地

菩提岛观鸟基地

菩提岛朝阳庵遗址

月岛⑴海水浴场

菩提岛潮音寺、朝阳庵

菩提岛、月岛⑴码头

唐文化、渔文化、老呔文化

传统和现代剧目百余种

中、长篇书目数十部,短篇唱段100余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珠传奇、紫贝壳传说、四面八方佛传说、百鸟朝凤传说、凤凰传说等

2.1.2.6 地热资源

菩提岛、月岛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热储层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两个层状热储。地下热水温度一般30~75℃,属低温-中低温地下热水,可作为供暖和医疗矿泉水开发利用。明化镇组深度为600~1300m,水温一般30~45℃,具有埋藏浅,水量大、水质优的特点,可用于洗浴、游泳、养殖等;馆陶组深度为1300~2100m,水温一般50~75℃,水温较高,适宜采暖,弃水还可以进行梯级开发利用。

岛内第三系热储地热资源量为468.3431×1016J,相当于159.8026×106t标准煤或111.8618×106t石油。上第三系热水储存总量为9901.1073×106m3,地下热水热资源量为195.6867×1016J,相当于66.77×106t标准煤或46.7391×106t石油。地下热水总可采有效利用地热资源量折合热能22.9585WM,相当于中型地热田。

2.1.2.7 风能资源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年平均风速5.2m/s,高于大陆沿岸4.5~5.0m/s的平均风速。月平均风速以4月最大,达6.7m/s,8月最小,为4.2m/s。年最大风速为26m/s,比乐亭县城高5m/s,比大清河高4m/s;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

全年有效风速(3~20m/s),出现时数为7360h,占全年总时数的84%,比大清河多870h。年有效风能密度199W/m2,比大清河大30W/m2,年有效风能储量1460kw·h/m2,比乐亭县高983kw·h/m2,比大清河高362kw·h/m2。

2.1.2.8 渔业资源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拥有许多鱼,虾,蟹,贝类的海洋及淡水动物。由于境内河岔、坑塘较多,有利于淡水鱼蟹和苇蒲等野生动植物生长。境内海岸线长,

.

渔场多,海洋鱼虾蟹种类繁多,但因近些年的酷捞滥捕、河口淤浅、外海洄游鱼虾类减少以及近年来周边区域工业污染导致水质环境恶化等原因,使原有种类减少,有的已经绝迹(如鲷鱼)。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贝类增养殖场,主要增养殖品种有青蛤(Cyclina sin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牡蛎(Concha Ostreae)、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蛏(razor clam)等。其中,文蛤、杂色蛤、青蛤销往欧美、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3.1 人口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均为无居民岛,除旅游服务、管理、设施建设人员以及游客外,无常住人口。

2.1.3.2 经济发展状况

保护区所在区域为河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级旅游景区,除旅游业外,无其他产业。拥有客房723间(其中,菩提岛96间,月岛627间),餐厅11家(其中,菩提岛3家,月岛8家),主要景点有密林探幽、观海望潮、三日同辉、潮音寺、朝阳庵、百花园、百果园、百禽园、温泉城等。日接待能力4500人(其中,菩提岛1500人,月岛3000人)。

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12.4万人,旅游收入855万元,旅游从业人员430人(含码头公司110人)(表2-8)。

表2-8 2010年菩提岛、月岛旅游开发状况一览表

项目

接待人数(万人)

收入(万元)

从业人员(人)

菩提岛

2.8

135

90

月岛

9.6

720

230

合计

12.4

855

320

2.1.3.3 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现已形成公路为主的对外交通网络。对外主干线由沿海、唐港、唐津和京沈四条高速公路构成。高速公路网络有效地缩短了本地区与北京、天津和唐山的时空距离;沿海高速直接与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南戴河及昌黎黄金海岸等旅游风景区以及天津、沧州等城市地相连,形成了环渤海旅游网。

相邻的京唐港国内通航港口达40多个,国外通达14个国家的18个港口。

.

区内交通系统由菩提岛码头至潮音寺的电瓶车路、环岛路、若干步行道及菩提岛、月岛(1)旅游码头组成,路网和水上交通体系不够完善。

菩提岛10kv电力线接自港城,由西北养殖池塘处接入岛内;月岛(1)自行发电供电,不能满足岛上用电需要;其他岛屿无供电设施。

菩提岛和月岛(1)有自备井给水,基本可以满足现状岛上用水的需要,其他岛屿无给水设施。但过量开采地下水,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上层咸水入侵,形成地下水漏斗和地下水污染;岛上淡水资源较少,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用水需要。

菩提岛和月岛(1)现状排水设施采用雨污合流,就近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

保护区无邮政设施,邮政业务由县城邮电局或者周边乡镇邮电所承担。菩提岛已铺设通信电缆,其他岛未铺设通信电缆,仅依靠电信信号基站接收无线信息。电信基站对各岛的覆盖较完善、通讯质量良好。

各岛目前无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主要为就地填埋或择地堆放。

菩提岛和月岛(1)建有海堤以防御风暴潮、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但因建设标准较低,抵御海洋灾害能力较差。

2.1.3.4 土地利用和海域使用状况

保护区海岛陆域土地资源总量为542.02hm2。其中,农用地306.87hm2,占陆域土地总面积的56.61%;建设用地61.01hm2,占11.26%;未利用地174.14hm2,占32.13%(表2-9)。

在农用地中,耕地3.59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7%;林地37.78hm2,占12.31%;草地132.00hm2,占43.01%;其他农用地133.5hm2,占43.50%。

在建设用地中,商服用地10.41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7.06%;公用设施用地8.1hm2,占13.28%;住宅用地0.22hm2,占0.36%;交通运输用地0.44hm2,占0.72%;水利设施用地5.56hm2,占9.11%;特殊用地34.76hm2,占56.97%。

保护区海域面积3739.53hm2,其中,养殖用海241.10hm2,占海域总面积的6.45%;海洋保护区全部为保护区用海3498.43 hm2,占93.55%。

表2-9 保护区海岛陆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单位:hm2)

地类

耕地

农用地

土地利用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菩提岛

2.82

21.24

124.02

133.12

1.18

月岛

0.77

16.54

7.98

0.38

9.23

其他海岛

合计

3.59

37.78

132

133.5

10.41

比例(%)

0.66

6.97

24.35

24.63

1.92

.

公用设施用地

公共建设用地

住宅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未利用地

小计

渔业用海

海域使用 特殊用海

小计

未利用土地

养殖用海

海洋保护区用海

0.58

0.16

4.33

7.53

1.52

43.47

339.97

7.52

0.22

0.28

1.23

27.23

89.3

160.68

241.10

3498.43

3739.53

41.37

41.37

8.1

0.22

0.44

5.56

34.76

1.52

174.14

542.02

1.49

0.04

0.08

1.03

6.41

0.28

32.13

100

6.45

93.55

100

2.2 现状评价

2.2.1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2.1.1 组成物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差

据菩提岛550.43m钻孔资料分析,并与冀东平原地层对比,可以确定诸岛地层的555.28m以上均为第四系物质,其中,全新统(Q4)底板埋深在25m左右,为细砂、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层物质组成。菩提岛最高海拔7.3m,月岛(1)5.6m,腰坨(1)4.7m,腰坨(2)4.3m,西坨4.2m,其他海岛最高海拔均不足3.0m。这种松散、低矮的沉积沙岛极易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往往一次强风暴潮即可造成灾难性变化。

1967年和1990年地形图对比,月岛侵蚀冲刷一分为三,腰坨被一分为二。菩提岛西北侧人工修建养虾池扩大面积113hm2,北端和东侧有较明显的侵蚀,滩面上植物根系出露,埋藏的古土壤层裸露,形成高0.5~2.0m的陡坎。

根据2000年以来的现场考察和遥感解译成果,菩提岛、月岛外侧岛屿仍有较强的侵蚀。为防治岛屿侵蚀、提高稳定性,菩提岛和月岛(1)均进行了以环岛围堤为主要措施的海岛稳定性护理,经围堤护理,菩提岛岸线得到了稳定持久的保护;月岛(1)在人工干预下,岸线向海推进,面积由34.61hm2扩大到160.68hm2,海岛稳定性得以提高。

.

2.2.1.2 海岛距陆近、易受大陆干预

保护区内海岛陆地面积仅有542.02hm2,最大的菩提岛只有339.97hm2;菩提岛距大陆海岸的最近点仅1100m。

据《水经》、《水经注》、《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元史·河渠志》、《滦县志》等记载,17~18世纪滦河入海口迁移至大清河口到小河口一带,在大清河口发育了滦河三角洲,18~19世纪滦河入海口东移后,大清河口的滦河三角洲失去泥沙补给、在海洋侵蚀下发育蚀余岛,因此,菩提岛、月岛、腰坨等岛屿是滦河入海口东迁后,在新的海洋动力作用下形成的结果,成岛历史约200~300年。

由于面积小、海拔低、离岸近,受大陆各种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极大,流域治理和沿岸养殖捕捞活动,对菩提岛、月岛产生很大影响。

陆地流域治理,使入海水、沙量大幅度减少,造成砂质海岛岸滩补给减少,加速了近岸岛屿的侵蚀过程;1983年以来菩提岛西侧和相邻陆地海岸养殖池塘的修建,使菩提岛与大陆间的海域被人工缩窄,菩提岛西部岸滩的自然演进过程被人为中断。

2.2.1.3 植被资源量少、抗干扰能力弱

菩提岛和月岛(1)陆域植被总覆盖率达89%,受地貌、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生境条件表现出一定程度复杂性,包括盐渍化生境、非盐渍化生境、潮湿和积水生境、干旱和沙生生境等,而微地形的变化又促使局部小生境产生多种变化,相应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植被类型:与盐渍化生境相关的滨海盐生植被,与非盐化生境相关的灌草丛和草丛植被,与潮湿、积水生境相适应的沼生植被,与干旱、沙生生境相适应的滨海沙生植被。

菩提岛和月岛植物种类较多,但陆域面积小,各类植物的资源量十分有限,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海水养殖业的兴起,养殖户将岛上树木作为主要薪炭来源,使海岛乔木群落遭受严重破坏,林木覆盖率一度急剧下降;多次人为火灾的发生,使分布在半固定风沙土上的林木和灌草丛植被呈现出退化趋势——盖度减小、植株矮化,局部出现沙化现象;1999年以来菩提岛陆续构建起坑塘——渠道人工水系,累计增加坑塘水面3.37hm2,人工渠道1500m,人工水系形成后加快了岛中部沼泽草甸的干化过程,原积水沼泽现已转变为湿润草甸。由于海岛高度较低、组成物质较松散,易受海洋动力侵蚀,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将使岛体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海岛生态系统也将受到威胁。

.

2.2.1.4 鸟类组成珍稀、区域代表性典型

菩提岛、月岛有很多珍稀鸟类。有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4目3科9种;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鸟类9目13科53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鸟类5目11科27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鸟类16目42科234种,列入《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鸟类11目24科64种,列入《河北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12目29科16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附录Ⅲ中的鸟类分别为6目7科11种、6目8科40种、2目2科6种。

菩提岛、月岛地处鸟类东西、南北迁徙路线的交汇带,是众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为典型的“候鸟旅店”;多种类型的栖息地、丰富的食物、适宜的气候、少有的人为干扰,使之成为鸟类天堂,其地貌类型多样,生境条件复杂,鸟类生态类型组成多样,有森林鸟类、水域鸟类、滩涂鸟类、草地鸟类、居民建筑鸟类等类型,是河北省的全部鸟类的90%左右。

2.2.1.5 海域水质较好、淤积严重

保护区位于渤海湾与辽宁湾交界处,距渤海海峡较近,水体交换较快,水质较好,根据各年度《河北省海洋环境公报》,菩提岛、月岛周边海域水体均为一、二类水质,海水的营养盐丰富,饵料资源充足,为滦河口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潮间带底质多为泥沙质或沙泥质,坡度为1~2‰,滩平坡缓适合贝类栖息、繁殖,是我省最著名的底栖增养殖区,主要渔获种类包括腔肠类、棘皮类、甲壳类、贝类等,其中,贝类养殖有青蛤、文蛤、魁蚶、毛蚶、牡蛎、四角蛤蜊、杂色蛤、蛏、兰蛤等二十多种,为北方沿海之最。

受自然演变和人类生产建设活动的影响,保护区海域因潮流受阻、流速减缓,淤积严重,低潮时滩面裸露,各岛之间以及岛与大陆之间只由潮沟相隔,高潮时海域平均水深不足1米。长此以往,海岛将逐渐陆化,海岛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2.2.1.6 旅游开发起步晚、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保护区范围内的旅游业发展始于1985年,依托海岛、沙滩以及“幽、野、奇、静”的自然景观开展观光旅游活动,陆续修建了旅游码头、游览道路和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开发了密林探幽、观海望潮、三日同辉、潮音寺、朝阳庵、百花园、百果园、百禽园等旅游景点(区),旅游品牌逐步被认知,游人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旅游开发起步晚,基础设施不完善,项目雷同、重复,产品层次较低。与周边黄金海岸、南戴河、北戴河等滨海旅游目的地相比,

.

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在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严格保护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和措施,造成个别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2

有效管理评价

2.2.2.1 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保护区于2002年5月29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直到2008年才经乐亭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挂靠乐亭县旅游局,2009年整体划归为唐山湾“三岛”旅游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与“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自然保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2011年7月改属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管委会,管理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2.2.2.2 管理队伍尚未完备

因保护区管理处成立较晚,且人员编制未得到落实,目前,无专职管理人员和专属办公地,管理队伍尚未完备。

2.2.2.3 基础设施几近空白

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项经费支撑,保护区管理所必需的野外巡视、现场保护、野生动物救护、监测实验、科学研究、档案管理等基础设施近乎空白。

2.2.2.4 管理水平仍需提升

保护区的建立,为保持稳定良好的海岛生态环境,保存海岛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开展科研教育和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制约了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使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未能充分发挥,保护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升。

2.2.2.5 宣教能力有待提高

科普教育能力建设滞后,博物馆、展览厅尚未建立,也未进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条例和各种海洋知识的科普教育,保护区的科普教育功能几近缺失。虽组织开展了相关保护区宣传以及青少年夏令营、国际观鸟等科普教育活动,但规模较小、频次较少,社会影响力不够高,宣教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2.2.2.6 规划管理有序进行

保护区管理机构成立后,特别是管护职能划归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管委会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受到高度重视,对菩提岛、月岛及周边海域使用权进行回购、收回,实现了保护区海陆域资源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为了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管委会组织编制了《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获国家海洋局批复,未来将按规划有序实施退养还滩,退堤还海、岛体修复以及周边海域综合治理工程。

2.2.2.7 开发秩序逐步规范

建区后,保护区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将8户常住居民迁出,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岛上池塘养殖方式由精养(高密度投饵养殖)转变为粗养(低密度少量投饵养殖);将旅游开发活动的主体限定在位于保护区实验区的月岛及周边海域。通过上述管护措施的实施,使保护区开发利用秩序逐步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各类开发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

2.2.2.8 管理成效逐渐显现

保护区管理部门通过实施迁出常住居民、退耕还林还草、转变池塘养殖方式、限定旅游开发活动区域和强度等管护措施,使区内森林、灌丛、灌草丛、草丛等非盐生生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稳定性提高,沙生、沼生等生境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但其主体依然健康留存,自然生态基本完好,保护区主要生境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区内陆生生物和海洋生物物种基本保持正常生存、繁衍。

2.2.3

保护价值

保护区所在区域是渤海湾最具代表性的海岛生态系统,海陆兼备、自然生态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处东亚地区鸟类南北、东西迁徒的交汇区,鸟类组成丰富,珍稀种类众多。其总体自然环境特征堪称河北省海岸带的缩影,是研究海岛的形成与发育、海岛生境及其演替特征以及鸟类迁徙规律的理想场所,是海岛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留地,是海洋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具有较高科研价值、宣传教育价值和观赏价值。

2.2.3.1 海岛生态演替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

菩提岛、月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受海水的影响,岛体不断遭受侵蚀和淤积,严重威胁着岛体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岛上植被着生的土壤环境多盐、沙质,抗干扰能力较差,受人为活动影响易产生逆变,若遭受破坏,恢复难度极大。通过保护区有效监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影响,使海岛生态演替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得到完整的保护。

2.2.3.2 环渤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

保护区海域有海洋生物161种,其中,浮游植物39种、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64种、潮间带生物44种、游泳生物44种;海岛植物54科155属205种;曾见鸟类19目56科共334种。代表了温带海岸的区域生物特点,生物多样性典型;海岛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海岛生物物种将得到完整保护,数量有所增加,环渤海区域内这一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可得到可靠管理保存,在物种多样性代际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

2.2.3.3 海岛生态的天然“本底”和“原始”风貌

菩提岛、月岛为无居民海岛,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绝大部分区域保持着原生态特征。保护区将使海岛自然生态系统得到自然演替,起到海岛自然综合体标本作用,成为渤海海洋资源、空间、环境开发,海岛和海洋环境研究对比的“本底”和“原始”区域。

2.2.3.4 海岛地学、海岛生态学和鸟类学研究的野外实验室

菩提岛、月岛为旧滦河三角洲沉积蚀余岛,成岛历史短,冀东海岸变化、海岛形成等地质过程保存完好,海岛生态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保护区将为海岛地学、海岛生物生产力、自然生态过程及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生物与环境、鸟类学研究提供野外实体研究对象和场所。

2.2.3.5 海洋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

保护区对当地群众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建立起自然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新观念,进而将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变为自觉行动,通过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播,促进全民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

.

2.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2.4.1 岛体侵蚀明显、海域淤积严重

菩提岛、月岛等海岛是在旧滦河三角洲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蚀余岛,岛体组成松散,抗侵蚀能力差,在海洋动力作用下,海岛侵蚀退化严重,滦河入海口由本区迁出仅200多年,三角洲就退化为出露面积仅3.89km2的10个小岛(图2-2)。

图2-2 菩提岛、月岛演变示意图(河北省海岛资源)

菩提岛、月岛的高度较低,最高海拔仅为7.3m,周边较小海岛最高海拔不足3.0m,面积小、高度底、体量小,进一步加剧了沉积沙岛的不稳定性,岛体动态变化十分活跃。

与海岛侵蚀相伴而生的海域淤积在叠加了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影响后,进一步加剧,低潮时滩面裸露,各岛屿之间以及岛屿与大陆之间只由潮沟相隔,高潮时海域平均水深不足1m,海岛陆化倾向显著,危及海岛生态系统稳定(图2-3)。

.

2.2.4.2 海域生态劣变、生物多样性降低

根据河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1989年),保护区附近海域海水和沉积物质量均为一类,海洋生物中,有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45种、底栖动物121种、潮间带生物87种,游泳动物53种,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水质调查站位中,有6个站的磷酸盐浓度超过二类水质标准,海水质量下降;海洋生物中,有浮游植物39种、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64种、潮间带生物44种、游泳生物44种。对比两期调查数据可见,海域生态劣变、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明显。

高潮位

图2-3 不同潮位菩提岛、月岛等海岛出露情况

低潮位

2.2.4.3 开发需求旺盛、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保护区拥有独特海岛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等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开发需求旺盛。旅游开发活动始于1989年,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认定为AAAA景区、2010年成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1年获批建立首个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确定为旅游业重点项目,此外,《河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唐山湾三岛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乐亭县旅游总体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均将石臼坨(菩提岛)、月坨(月岛)作为滨海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随着旅游开发活动的不断扩大,自然保护与开发矛盾日渐突出。

.

2.2.4.4 管理机制不健全、有效管理能力弱

目前,虽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乐亭石臼坨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已于2008年成立,但因尚无专职管理人员和专属办公地,且缺乏专项经费支撑,保护区野外巡视、现场保护、监测实验、科学研究、档案管理等设备设施近乎空白,保护区管理能力十分薄弱,各类保护区管护工作无法正常有效运行,并由此导致保护区各类保护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

第三章 总体布局

3.1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3.1.1

保护区性质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温带海岛生态系统为主,兼具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管理机构属海洋系统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保护区各项管理制度;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法查处破坏区内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生态旅游等活动。

3.1.2

保护区类型

根据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征,依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区分原则》(GB/T14529-93),保护区类型界定“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1.3

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为由海岛及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环境、岛陆及海洋生物共同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具体包括:

——海岛岛体及周边海域

.

——岛陆植被及其生境

——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

——鸟类及其栖息地

3.2 规划目标

3.2.1

总目标

海岛资源、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退化趋势和人类活动干扰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法规制度得到健全;管护设施逐步完善,管护能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实现海岛生态系统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良性循环。

3.2.2

阶段目标

3.2.2.1 近期(2012-2015)目标

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监管运行机制初步形成;通过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资源环境退化趋势和人类活动干扰得到初步控制;基础管护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得到初步恢复和提高;海岛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良性循环态势初步形成。

3.2.2.2 远期(2016-2020)目标

保护区管理体制、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和监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资源环境退化趋势和人类活动干扰得到有效控制;管护设施逐步完善,管护能力、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提高,基本实现海岛生态系统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良性循环。

.

3.2.3

具体目标

3.2.3.1 自然生态/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形成菩提岛、月岛2个稳定簇岛,海岛陆地面积恢复至14.61km2,形成包括8.3km沙滩海岸在内的相对稳定海岛岸线,保持菩提岛与月岛间潮沟系统稳定;

海岛陆地植被覆盖面积达到10.0km2,其中,林木覆盖面积达到3.0km2,草地5.0km2,沼泽湿地面积2.0km2,不产生外来植被物种类的入侵威胁;

海域水体质量、滩涂沉积物质量均保持一类质量标准;

滩涂生物质量保持现有的质量等级,即生物体内Pb、Cd、Zn残留符合二类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其余各类污染物残留符合一类生物质量评价标准;

恢复建设以鳀、黄鲫、棘头、舌鳎、鲚、斑鰶、对虾、虾姑、梭子蟹、鲟、乌贼、四角蛤蜊、文蛤、青蛤、毛蚶等当地海洋生物为主的鱼藻贝海域生态系统。

3.2.3.2 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最大限度地保持区内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自然属性,降低人为活动的破坏和干扰,努力恢复海岛和近岸海域的原有生态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须简约、实用,并与所在地景观相协调。岛陆原生植被的自然演替区不少于80%,实验区建筑密度控制在20%以下。

3.2.3.3 工作条件/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组建独立的管理机构——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完成管理处办公楼、管护站、生态监测实验中心建设;

开展保护区能力建设,初步形成海、陆域监测、巡视能力;

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保护区海、陆监测、巡视制度,完成环境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建设;

完成《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办法》的制定;

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5名,组织培训员工20人次;

滚动修定保护区总体规划。

.

3.2.3.4 科研/社区工作目标

建立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协作机制,围绕保护区管理工作需要,系统开展科学工作:

开展海岛生态演替过程及机理研究,海岛及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海岛、海域修复整治后效评价,岛陆植被系统恢复、更新与重建实验研究,海域生态修复与治理关键技术和示范研究,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建立社区共建共管机制,围绕保护区建设和社区发展需要,探索和推进社区工作:

组建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委员会;编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组织开展保护区管理人员、区内有关单位负责人自然保护培训。

3.3 保护区功能区划

3.3.1

区划原则

3.3.1.1 科学性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采用科学的区划方法,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等。

3.3.1.2 针对性

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数量以及面临的干扰因素,确定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

3.3.1.3 完整性

为保证主要保护对象的长期安全及其生境的持久稳定,应确保各功能区的完整性。

3.3.1.4 协调性

确定各功能区在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

.

3.3.2

区划依据

按照主导功能性差异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核心区——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保护对象及其原生地、栖息地、繁殖地集中分布的区域,其面积大小根据保护对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栖息地要求确定。

缓冲区——核心区外围用于减缓外界对核心区干扰的区域,其空间位置和宽度根据外界干扰因素对核心区的影响程度确定。

实验区——核心区或缓冲区之外,用于生态旅游、科学实验和资源持续利用等功能的区域。

3.3.3

功能区划

3.3.3.1 功能分区范围(边界)

根据“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确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尽量利用自然界线(河流、山脊、沟谷等)”的区划方法(《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将海岛潮间带边界——潮沟和成岛砂质堆积体边缘作为保护区边界,即:东南部以月岛成岛砂质堆积体2边缘为界,西北部以菩提岛潮间带边界——潮沟为界,总面积4281.55 hm(表3-1)。

表3-1 调整后保护区范围主要界址点坐标

主要拐点分布

序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界址点坐标

北纬(N)

39°6′17.24″

39°6′53.41″

39°7′25.271″

39°7′44.261″

39°8′6.63″

39°9′5.631″

39°9′25.84″

39°9′21.64″

39°9′28.86″

39°8′33.59″

39°8′6.04″

39°7′31.58″

东经(E)

118°46′47.58″

118°47′35.80″

118°47′46.59″

118°48′7.23″

118°48′13.63″

118°49′21.45″

118°50′16.72″

118°50′59.09″

118°51′58.22″

118°52′47.36″

118°52′52.41″

118°51′54.00″

.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39°7′25.82″

39°7′4.03″

39°6′54.39″

39°6′11.00″

39°5′39.00″

39°5′10.42″

118°51′59.88″

118°51′42.50″

118°51′56.51″

118°51′33.48″

118°50′39.09″

118°47′20.24″

3.3.3.2 功能分区

依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LY/T 1764-2008)的要求,将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图3-1、表3-2)。

1)核心区

位于保护区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包括菩提岛南部陆域和菩提岛与月岛之间以潮沟为中心的海域,面积1713.20hm²,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01%,其中,岛陆面积93.11hm2。菩提岛南部陆域是保护区内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且保存最完好的岛陆生态系统,该区域含有沙丘、沙地、平地、洼地、沼泽、侵蚀海岸、淤积海岸等地貌类型,发育有灌草丛、草丛以及盐生、沼生等多种植被类型,栖息有水域、草地、森林等鸟类群落;菩提岛与月岛之间以潮沟为中心的海域,是维系海岛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潮沟体系之所在,潮沟、海滩、潮滩等地貌发育典型,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组成多样,是水禽、游禽、涉禽等潮间带鸟类最集中的分布区域。

.

图3-1 调整后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表3-2 调整后保护区各功能区界址点坐标

序号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北纬(N)

39°6′15.71″

39°7′1.18″

39°7′22.79″

39°7′35.41″

39°7′52.41″

39°7′30.18″

39°8′16.50″

39°8′6.96″

39°7′59.38″

39°8′54.55″

东经(E)

118°46′56.81″

118°47′51.35″

118°47′54.45″

118°48′10.34″

118°48′18.07″

118°48′43.62″

118°49′33.07″

118°49′38.24″

118°50′5.45″

118°50′27.17″

序号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

B20

北纬(N)

39°9′15.59″

39°9′9.88″

39°9′12.48″

39°8′51.71″

39°8′8.91″

39°8′7.29″

39°6′36.30″

39°6′21.91″

39°5′26.90″

39°5′17.73″

东经(E)

118°50′44.78″

118°51′8.77″

118°51′20.84″

118°52′16.60″

118°51′40.14″

118°51′16.10″

118°49′5.53″

118°48′17.96″

118°48′27.80″

118°47′25.12″

.

C1

C2

C3

C4

C5

C6

C7

39°7′38.70″

39°8′18.77″

39°8′15.68″

39°8′8.90″

39°8′7.20″

39°9′2.35″

39°9′22.52″

118°48′49.12″

118°49′32.83″

118°49′38.86″

118°49′39.80″

118°50′2.09″

118°50′16.83″

118°50′36.66″

C8

C9

C10

C11

C12

C13

39°7′50.86″

39°8′1.69″

39°7′56.18″

39°6′27.53″

39°6′17.69″

39°5′21.94″

118°52′16.51″

118°51′41.09″

118°51′24.27″

118°49′6.03″

118°48′24.40″

118°48′38.94″

2)缓冲区

位于核心区外围,由岛陆缓冲区和海域缓冲区组成,面积825.79hm²,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29%,其中,岛陆面积15.22hm2。其中,菩提岛陆域缓冲区内包括人工水系及周边草丛和盐生植被,隔离作用良好;菩提岛东部和月岛西北部临近岛陆缓冲区地处高潮滩上部;海域缓冲区包括中潮滩、低潮滩和潮沟等地貌,能有效减少大清河航道过往船只和西南侧养殖海域对核心区的影响。

3)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外围,由南北两部分,面积1947.08hm²,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97%(表3-4)。北部菩提岛实验区,由菩提岛北部陆域和西北侧海域组成,地貌类型有沙丘、沙地、平地、洼地、沼泽、侵蚀海岸、淤积海岸、海滩、潮滩、潮沟等;植被有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草丛以及盐生、沼生等类型,是水域、草地、森林等鸟类的栖息地,以鸣禽、攀禽最为集中,适宜开展科学研究和观鸟活动,该区域自然风光独特且分布有潮音寺、朝阳庵等佛教建筑,适宜开展观光旅游活动;南部月岛实验区,由月岛和周边海滩、潮滩组成,除月岛(1)西北部尚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外,其他区域开发强度较大,旅游设施广布,适宜开展度假旅游活动。

3.3.3.3 管理要求

1)核心区管理要求

核心区属禁止性保护区域。禁止从事除管理、观察、监测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缓冲区管理要求

缓冲区属限制性保护区域。严格限制人为活动内容和范围;严格限制进入缓

.

冲区的人员和数量;因教学科研需要,需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3)实验区管理要求

实验区属控制性保护区域。控制开发利用强度;控制外来人员数量;在主要保护对象不受干扰的前提下,经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度集中建设和安排生产、生活和管理项目与设施,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生态旅游等活动。

.

第四章 规划内容

4.1 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

4.1.1

自然保护管理

4.1.1.1 管护体系建设

1)管护站点

参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的要求,综合考虑主要保护对象的管护需要,在菩提岛和月岛(1)各设置管护站点1个,管理站建筑面积200m2,采用砖混结构,设值班室、野生动物救护室、休息室,配备交通工具、无线通讯器材、野生动物救护设备等。

2)巡护路网

根据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特征和日常巡护需求,设置陆海2类巡护路网,海岛陆域巡护路网由菩提岛和月岛旅游道路、环岛围堤和现有小路构成,不另建巡护道路;海域巡护路网为菩提岛、月岛附近海域的习惯通船水道。

4.1.1.2 标示系统建设

1)境界标志

受自然条件限制,保护区不设实体境界标志,但在三岛码头、祥云岛旅游码头和菩提岛、月岛码头广场设立保护区境界标牌,并在市县政府等相关网站广泛宣示保护区境界范围。

2)区碑

设立于菩提岛码头广场,规格30cm×150cm×200cm,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正面标示保护区名称和批准时间,背面为保护区简介。

.

3)区标

设立于菩提岛的陆域缓冲区主要通道入口,规格20cm×150cm×300cm,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地下埋藏100cm,地上露出200cm。其上注明功能区位置、面积、范围,并刻画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和各功能区管理要求。

4.1.2

生态恢复

4.1.2.1 海岛岛体恢复

为提高海岛岛体的稳定性,抵御潮汐、波浪、潮流和风暴潮以及海平面变化对海岛岸滩的侵蚀,拓展海岛陆域面积,为野生动植物栖息提供充裕的空间,规划在菩提岛、月岛等岛屿修建百年一遇防潮标准的环岛围堤,并结合周边海域清淤,回填造陆,扩展海岛陆域并稳固岸线(图4-1)。

 菩提岛岛体恢复范围包括菩提岛本岛、岛西高滩养殖池塘区和岛南潮间带高地,围堤长9.33km,防护工程将使菩提岛面积由目前的3.40km2,恢复到5.06km2。

 月岛岛体恢复范围包括现状的月岛(1)~(2)、腰坨(1)~(2)、西坨以及无名岛(1)~(5)的本岛及周边潮间带高地,围堤长30.31km,海岛面积由目前的2.02km2,恢复到9.54km2。

图4-1 菩提岛、月岛岛体修复范围示意图

.

4.1.2.2 海岛生态修复

根据海岛自然生态系统特征,遵从“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辅助恢复为辅”的原则,以新恢复的岛体为重点,对实验区和部分受损缓冲区实施生态修复。

1)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 在保护原生生境的前提下,加大对菩提岛小叶朴林、杜梨林、刺槐林以及酸枣灌丛等木本植被的保护力度,在维系其自然繁衍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人工育苗栽植、养护等辅助措施,将林木覆盖面积由现状的37.78hm2扩展到50hm2,使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

 加强新恢复岛体的地形整理,在菩提岛西南和月岛向海一侧,选择本地乡土物种,乔、灌、草相结合,构建250hm2海岛人工防护林,减弱海风对岛上植被的影响,护岸固沙、减缓海岸侵蚀,抵御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难性天气对海岛的破坏。

2)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 在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原生湿地生境的前提下,对天然湿地采取围堰蓄水、控制水位等措施进行恢复、修复和重建,使海岛陆域沼泽湿地面积不低于20hm2。

 加强海岛陆域人工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采用生态驳坎方式,修建护坡、捻泥清淤,对堤岸进行加固保护,通过人工种植乡土树种或草本植物进行堤岸植被恢复,改善人工水系环境,丰富生境类型,为更多的动植物提供适合的生存和繁殖地。

3)草地生态系统重建

在岛体恢复区,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草丛植被的重建,构建300hm2自然和人工复合草地生态系统,扩大草地生态型鸟类栖息和繁殖地。

3)海滩生态系统修复

受滦河水沙量减少、海洋动力侵蚀以及风暴潮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月岛向海侧海滩侵蚀严重,近30年来,岸滩呈持续退缩状态,海滩生态系统退化明显。需采用人工喂沙、养滩的方式,配合离岸潜堤构筑,对月岛向海侧侵蚀最严重的8.32km岸滩,进行修复治理,以恢复海滩生态系统功能,为潮间带生物和滩涂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4.1.2.3 海域生态修复

以构筑人工鱼礁、人工藻礁、增殖放流等形式,恢复建设以鳀、黄鲫、棘头、舌鳎、鲚、

.

斑鰶、对虾、虾姑、梭子蟹、鲟、乌贼、四角蛤蜊、文蛤、青蛤、毛蚶等当地海洋生物为主的鱼藻贝海域生态系统。

4.1.3

防灾减灾

保护区内对主要保护对象危害较大的灾害为火灾、风暴潮灾害和岸滩侵蚀。

4.1.3.1 火灾防范

火灾对海岛陆域植被具有毁灭性的危害,特别是在秋末冬初时节,随着灌草丛、草丛、沼生植被枯萎以及乔灌木群落的落叶,火险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防火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1)消防设施建设

 依托管理站设置消防站2处,菩提岛和月岛各1处。每个消防站配备灭火机、灭火器、割灌机等消防设备和必要的监视和通讯报警设备。

 消防水源主要为海岛自备水井、坑塘、沟渠蓄水,须保证坑塘、沟渠常年的正常蓄水量。

消防通道主要依托海岛现有道路,严禁沿路摆摊设点和设置障碍物。

主要景区、重点景观建筑附近及管理接待服务区,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工具等。

2)阻隔系统建设

海岛道路和人工水系兼有阻隔火灾的功能,依据消防需要对现有道路道路和人工水系进行改造。

3)消防能力建设

 成立由保护区管理人员和保护区内从业人员组成的消防队伍,定期进行防火知识和灭火技能培训、实战演练,以提高防火队员的扑救技能。

 与社区市政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联网,与旅游、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设通讯专线,以保障火灾扑救过程的统一指挥、协调联动。

 做好护岛防火宣传工作,在保护区及周边主要地段(码头、主要景区和景点)置防火警示牌和防火宣传标语,提高入区人员的防火意识。

 加强火源管理,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明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燃放烟花爆

.

竹。

4.1.3.2 风暴潮灾害防治

风暴潮对海岛稳定性影响极大,在造成严重的岸滩侵蚀的同时,一旦海水进入海岛陆地,还将对海岛植被产生重大危害,因此,加强风暴潮灾害的防范和岸滩侵蚀的治理,对维系海岛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实施环岛围堤工程,在菩提岛、月岛修建环岛围堤39.64km(其中,菩提岛9.33km,月岛30.31km),围堤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堤顶高4.00m(国家85高程),以减轻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 制定风暴潮灾害应急预案,对突发灾害做到统一领导,按级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减轻灾害。

4.2 科研与监测

由于保护区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自然性和脆弱性特点,不仅需要把握各种生态系统的本底资料,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定位监测研究,探索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的动态过程,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因此,科研和监测既是保护区的先行性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保护区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键。

4.2.1

科学研究

通过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掌握保护对象及其生境的变化情况,解决保护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保护区的科研项目设计应坚持科研与保护管理相结合,科研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科研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常规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重点支持国家重点课题或涉外研究项目。保护区科学研究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主要依托和吸引外界科研力量,积极对外拓展,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着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科技协作或接待国内外科研人员的能力,优先开展有助于科普宣传和基础数据积累的项目。

4.2.1.1 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和运行

 建立由保护区管理机构向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的科研项目运行机

.

制。

重大项目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并实行项目专家负责制。

每年开展一次相关学术活动,表彰年度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

4.2.1.2 人员培训、管理

 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定期来区开设自然生态环境、动植物保护、现代管理等讲座,提高员工的科研素养。

 订购相关报刊、杂志、书籍,供职工学习、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先进、典型事例,促进员工在保护、管理实践中应用科学、先进方法。

 开展经常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合理地从事保护管理活动。

 选拔部分员工到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进修,并鼓励员工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提高员工的科研水平。

4.2.1.3 对外交流与合作

参加国家“人与生物圈”网络。

与国内外5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姊妹区关系,选派10人次前往姊妹保护区学习交流。

引入3所高校,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受100名高校师生来区内进行教学实习。

4.2.1.4 资料与技术档案管理

1)档案管理内容

 科研规划、计划及总结材料:包括中长期科研规划、年度计划、专题研究计划、专题科研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度科研总结、科研成果报告等。

 科研论文及专著:包括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及科技、科普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讨论会宣读,或在专题讲座上发表的论文及著作等。

 科研活动记录及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考察纪录、观察纪录、课题原始记录、统计材料等图、表、册、声像资料等。

科研合同及协议。

科研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2)档案管理形式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科研档案应及时归档。

.

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确定专人管理科研档案,实行档案管理责任制。

建立科研课题负责人编写科研总结报告制度。

严格保密制度,确保科研档案完整保存。

建立科研档案数据库,实行电脑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相结合。

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并与外部网络连接,参与科研资源共享。

4.2.1.5 常规性和专题性研究任务或课题

海岛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变化及机理研究

海岛及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

海岛及附近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珍稀、濒危鸟类生态学研究

海岛综合治理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河口开发和入海泥沙变化对保护区资源环境影响研究

岛陆植被系统恢复、更新与重建实验研究

海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治理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的项目选择和预后影响评价与研究

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

保护区建设和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

4.2.1.6 科研设施设备

1)科研设施

科研中心设置于管理处处址,建筑面积280m2,由实验室、资料档案室、仪器室等组成。

2)科研设备

调查设备:DGPS或RTK、调查工具、自动气象仪、高清摄像机、照相机等。

试验设备设施:实验室设置于管理处处址,由准备室、分析测试室、天平室、药品库等设施组成,主要仪器设备包括显微镜、分析天平、冰箱、烘干箱、恒温机、离心机、夹层锅、灭菌器、消毒柜、化学分析仪、分光光度仪、液相色谱仪、标本架、鸟类环志工具等。

铺助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档案柜等。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本文发布于:2024-01-12 20:1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5061641260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pdf

上一篇:乐亭旅游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