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9:31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革车)

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2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他的成名作是《错误》 。

3.《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文革”时期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12月与芒克、北岛、严力等人在北京创刊《今天》杂志,后成为《今天》的重要诗人。1980年5月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1988年旅居美国。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顾城、北岛、舒婷和杨炼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

4.《外国诗两首》

①《蝈蝈与蛐蛐》——《世界流派诗选》。

济慈:( 1795—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他的这些早期诗作收集在1817年3月出版的第一本《诗歌》中。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他的诗被认为完美的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②《夜》——《外国名诗三百首》。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

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代表作《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册。

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 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文集》第十一卷。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现在叫《船长》)

7.《傅雷家书两则》——《傅雷家书》。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译作《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等

8.《致女儿的信》——《爱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第三单元:

9.《故乡》——《呐喊》。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鲁迅作品集

论文和讲▪ 《坟》

▪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 《华盖集》

▪ 《二心集》

▪ 《热风》

▪ 《三闲集》

杂文集

▪ 《华盖集续编 》 ▪ 《而已集》

▪ 《南腔北调集》? ▪ 《伪自由书》

▪ 《且介亭杂文二▪ 《准风月谈》 ▪ 《花边文学》 ▪ 《且介亭杂文》

集》

▪ 《且介亭杂文末编 》

▪《集外集拾遗》

诗文集

▪ 《集外集》

▪ 《集外集拾遗补

篇》

小说集

▪《呐喊》

▪ 《野草 》

▪ 《彷徨》 ▪ 《故事新编 》

散文诗集

回忆录

▪《朝花夕拾 》

其他作品

▪ 《鲁迅自然科学论▪ 《古籍序跋集》 ▪ 《译文序跋集》 ▪ 《两地书》

著》

10.《孤独之旅》——《草房子》。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11.《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

莫泊桑: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

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

代表作有《一家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戴丽叶春楼》、《菲菲小姐》、《一个儿子》、《修软椅的女人》、《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月光》、《遗嘱》、《骑马》、《在海上》、《两个朋友》、《珠宝》、《米隆老爹》、《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绳子》、《烧伞记》、《项链》。

12.《心声》——《儿童时代》。

黄蓓佳:女,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遥远的风铃》。中短篇小说集《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及《中国童话》等。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他之前写作过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还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散文选刊》。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15.《短文两篇》

①《谈读书》——《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随笔》、《新工具》、 《学术的进步》 、 《新大西岛》等。

②《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18岁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

代表作有《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他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上同)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水浒》。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是罗贯中的老师。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18.《杨修之死》——《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

19.《范进中举》——《儒林外史》。

吴敬梓:(1701~1754年),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20.《香菱学诗》——《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内务府正白旗出身。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史记·陈涉世家》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2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册四》。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23.《隆中对》——《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24.《出师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25.《词五首》

①《望江南》——《全唐五代词》。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②《渔家傲·秋思》——《唐宋名家词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追谥号“文正”。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④《武陵春》——《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号易安居士,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稼轩词编年笺注》。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4-01-10 08:1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845971260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九上语文作者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九上语文作者简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国   文学   诗人   作家   历史   作品   文学家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