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举手投足的意思)
刘中藻(1605~1649) ,字荐叔,号迥山,1605年出生于福安市苏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自幼勤奋好学,字荐叔,号泂山。明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中举,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授行人官职。曾奉旨出山海关慰劳守边三军。回京复命恰适李自成破燕都、中藻被执,李军才知藻才略,胁其归降,李不降.崇贞庚辰进士及第,后升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皇族朱氏子孙唐王在福建登基称帝,中藻出山协助唐王抚清,封郐给事中。后唐王败殁于汀州,中藻组织义军万余人(多为畲族子弟兵),以族孤军转战闽浙俩省之间,攻下泰顺、福安、古田等七县、鲁王至闽、中藻迎奉。
明朝灭亡后,清兵大举南下,当时退守福建的郑成功、刘中藻(明末曾任兵部尚书)打起“抗清复明”的旗号,纠集明军数万人下。当时,浦源属刘中藻明军辖区。锡繁公之父方三公毁家纾难,资助钱粮给明军。义军于清顺治五年(1648)兵败退守福安城,清总督陈锦率兵十万、围困福安城达四个月。在粮尽弹绝的情况下,为保全福安 全城百姓性命,刘中藻毅然决定以牺牲自己换取百姓安宁。公元1649年 农历四月十二日,刘中藻从容赴难,吞金自绝于福安龟山,后人褒其“ 忠比文山”。 清顺治圣旨封刘中藻故居为‘刘中藻堂’。
刘中藻墓,位于福安市赛岐镇苏阳村北,建造于清代(见上图)。
薛令之,字君珍,号明月先生,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福建(时称建安郡)首位进士,官至太子侍讲。
高祖薛许,曾任隋户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肃宗李亨追赠其为侍讲国公。令之少时家贫,聪明好学,极具诗才。曾在灵岩山腰筑草堂苦读,写有诗作《草堂吟》:“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为官时的薛令之
神龙二年(706年),薛令之北长安应试得中。开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补阙之职,并命他与贺知章同为太子李亨侍讲。时李林甫为相,擅权误国,民怨沸腾。李林甫与李亨不睦,薛令之备受排挤。薛令之对李林甫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慨。有一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轶草》。薛令之借传说中的屈轶草(一种仙草)能指示奸佞的特性,在吟诗中痛斥以李林甫为首的群奸。李林甫与他构怨日深。一日,薛令之看到宫苑中高达丈余、叶色紫绿的苜蓿,联想起李林甫有意冷落东宫,致使宫里教官生活十分清苦,便在东宫墙上题下《自悼》一诗。诗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不久,玄宗“幸东宫,以为讽上。遂援笔题其旁:‘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只好“谢病东归”。
他担心宦途风波险恶,回乡前致书任江西安福县令的独子薛国进,命他弃官返里。薛国进遵父命,于天宝末年随父还乡。
编辑本段弃官返里后的薛令之
薛令之回乡后隐居于灵谷草堂,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生活。父子二人同时弃官,回乡后生活窘迫。唐玄宗闻其清贫,“甚心怜之”,下诏用长溪的岁赋资助他。在此期间,薛令之深居简出,偶有出游或访亲会友常留下诗篇。他游太姥山后写下的《太姥山》一诗,表达流连胜景、啸傲林泉的情趣和遁入空门的思想。而别离友人时所写的《送陈朝散》一诗,则表现出他息影林下,不忘为国荐贤的襟怀。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翌年九月,他回到京都长安后,思及与薛令之的师生情谊‘欲召入朝,但在此前数月薛令之已卒,家赤贫。于是肃宗“敕命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岭曰‘廉岭’”。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今已无存。《全唐诗》仅录其《自悼》和《灵岩寺》二诗。
薛令之是闽地破天荒的第一个进士,他的及第无异向世人宣称闽中士子也能做文章,也富有文采这一种事实,其意义非同一般。作为纪念,宁德有一条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薛令之路”。
郑虎臣(1219~1276) ,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于福建路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头村),德祐元年(1275年)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尉。其父郑埙,宋理宗时任越州同知,遭奸臣贾似道陷害,流放至死。郑虎臣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长期居住在苏州,成为巨富,故居在苏州古城内鹤舞桥附近 ,在苏州期间,编纂有《吴都文萃》。德祐元年,郑虎臣在押解大奸臣贾似道途中将其诛杀,为天下除奸。事迹被载入《闽都别记》。翌年,贾似道的同伙陈宜中逃至福州,拥立赵昰,捕杀郑虎臣。郑虎臣遭害后,葬于南山村的馆园旁,乡人及其后裔在村前建祠纪念他。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明代王紫衡也就郑虎臣诛贾一事写诗云:“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曝日奔。谁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
叶飞
叶飞,原籍福建南安。1914年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1918年归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苏区和游击武装。曾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1939年7月下旬,指挥部队突入上海虹桥机场,击毁敌机4架,震撼了日伪军,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副师长。1944年3月,指挥了著名的车桥战役,一举扫
除敌伪据点,歼灭日军500余人,受到了上级表彰。1945年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建立苏浙皖敌后新区,参与指挥天目山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叶飞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l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10兵团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交通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9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
曾志(1911年4月4日-1998年6月21日),湖南省宜章县人。原名曾昭学。
1911年4月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20名女生只有她一人在严格的军训和斗争中坚持下来,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起,先后任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州中心县委秘书长,郴州第七师党委办公室秘书。
1928年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1930年6月起,先后担任厦门、福州中心市委秘书长,闽南特委组织部部长,福安中心县委委员,闽东特委组织部部长,福霞中心县委书记。
1937年9月,曾志先后任湖北临时省委妇委书记、汤池农村合作训练班党支部书记兼教员。1938年10月,任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12月,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秋,任中央妇委秘书长。
曾志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志先后任沈阳市委委员,铁西区委书记,辽吉省委委员,辽吉一地委副书记、五地委副书记,沈阳市委常委、职工部部长,沈阳市工会、妇联筹备处主任。
1949年5月后,曾志先后任武汉市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志和陶铸一起与“四人帮”及其同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77年12月,曾志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她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组织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使大批老干部和科技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在党的十二大上,曾志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并任中顾委临时党委副书记。
1983年12月,曾志来到福建德化县南埕村寻访战友,可是故人已西去,她无限惋惜哀痛。
曾志是中国共产党七大候补代表,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她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93年,曾志出席闽东苏维埃政府建立60周年纪念活动。
曾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6月21日21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曾志留下遗嘱把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原本可以在北京八宝山安息的曾志,却选择了安静地回归井冈山。生前,她特别给党中央写信,在《留言——生命熄灭的交代》中,她极力要求身后事简朴、简单办理,并让女儿陶斯亮将其骨灰撒在井冈山。中组部根据曾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活动。遗体于1998年6月26日在北京火化,骨灰撒在井冈山上
马立峰,原名泽祥,号一山,福建福安人。清宣统元年(1909)一月二十四日出生。幼时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马三弟抚养,伯父见他聪明伶俐,克勤克俭送他上学。在小学时,他就胸怀大志,品学兼优,赢得师长们的喜爱,校长黄某还借“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句,为他改名为马立峰。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马立峰14岁高小毕业,到霞浦教会创办的作元(又叫汉英)学校念初中。因不满校方强制学生信奉基督教,仅读一年就愤而退学。
1926~1927
民国15至16年(1926~1927),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他同福安一批回乡进步青年接触,阅读了《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各种集会。
大革命失败后,他避居福州,17年春,加入革命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8月,考进福州理工学校公路专修班。
在互济会的共产党员影响下,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与陈铁民等四人在福州成立福安党小组,暑假期间,回
福安宣传革命,开展工作。同年秋,马立峰毕业,留校工作,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年1月,因革命传单和刊物被发现而被校方解雇,回到福安。同年秋,中共福安县委成立,陈铁民任书记,马立峰任委员兼南区区委书记,积极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抗捐,抗债斗争,并建立贫农团组织。
从1919年2月至1920年9月,县委领导贫农团先后三次举行暴动,向反动民团和警察队发起进攻,但均因缺乏斗争经验,组织不严密而失败。
民国20年(1931)2月,福安县委改组,马立峰任书记。
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邓子恢到福安巡视指导工作,在邓子恢指导下,他在家乡马厝发动农民,组织秘密农会,开展减租抗债斗争,取得了胜利。随即成立村党支部,把秘密农会发展到附近的乡村,还着手建立秘密的武装组织。
6月间,青黄不接,他们发动柄溪群众向地主、粮商开展声势浩大的“平粜”,“赊借”斗争,又获全胜,群众情绪异常高涨。在这次斗争中,成立了中共柄溪区委会,附近乡村的农会、贫农团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8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成立,马立峰任书记。是年秋,他亲赴福安西区,同穆阳党支部一起,领导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把在这个地区横征暴敛的王惠斋、谢培轩两个捐蠹抓起来,责令他们把刮走的税金还给农民。西区的农民运动也迅速蓬勃发展, 农民革命的浪潮,震惊了反动派,他们四处张贴布告,缉拿马立峰等人。
21年(1932)初,马立峰被迫避居福州。
4月,陪同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又回到福安,并在陶铸领导下,整顿游击队,进一步发展工农武装。
9月14日,他和詹如柏率领游击队奇袭蓝田村的反动民团,缴获长短枪18支,第二天,“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正式成立,詹如柏任队长,马立峰任政委。接着,游击队又消灭了溪尾民团,袭击棠溪的民团,收缴了敌人的武器,打开了豪绅的粮仓,把粮食,食盐分发给农民。
是年冬,国民党调集海军陆战队,配合当地反动军政头目,联合成立“清乡委员会”,对闽东革命力量进行反革命“围剿”。
1933年初,马立峰在赴会途中在棠溪被捕。福安县民团团长陈王基对他施以酷刑,后又弹泪相劝,企图诱降,马立峰均以轻蔑一笑置之。
后来,他被提到省高等法院看守所关押,敌人又对他进行了32次刑讯,仍一无所获。
11月,“福建事变”发生,经中共福州市委营救,马立峰于“12月7日获释。一出狱,他立即赶回福安,贯彻市委指示:乘“福建事变”,闽东敌人力量空虚的有利时机,领导全区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
23年(1934)1月7日他和詹如柏、叶飞、曾志等率领游击队一举攻占闽东重镇赛岐,旋即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并在安德、福霞、霞鼎、安福、福寿等五个边县的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后,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
筹备处,马立峰当选为筹备处主任。他在柏柱洋进行分田试点,并对分田政策作了具体说明。
2月23日,他率部队和平解放柘荣城,成立下城区苏维埃政府。
3月,他同赖金彪、范式人率领红十六连转战福安、宁德、霞浦等地,打击反动地主武装。
4月底,闽东党政军领导人和各地代表、群众三千多人在柏柱洋庆祝分田胜利。随后,马立峰抽调一批骨干前往各地推广柏柱洋分田经验,掀起闽东土地革命高潮。
数月后,闽东10个县,有1400多个村庄的60万人口(约占总人口数三分之二)分得土地,农民为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加红军。
5月底,中共闽东特委成立,苏杰任书记,马立峰为委员。接着,在闽东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又当选为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致力于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改革社会习俗等工作。
民国23年(1934)10月,敌人调集三万多正规军,配合福建、浙江两省地方反动武装,分兵三路向闽东苏区进行大规模清剿,马立峰等人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军作战失利。马立峰等人率闽东党政机关从柏柱洋撤往官洋村,后又转移到深山雷柏洋。
24年(1935)1月,形势更加恶化,闽东党政军负责人决定由叶飞和赖金彪率领独立师主力迅速撤出苏区打游击,由马立峰带领红三团坚持苏区斗争,牵制敌人,掩护突围。
红军主力突围后,闽东苏区大部分被敌占领。马立峰率领红三团转战在福安东区崇山峻岭之间。
根据形势,他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他告诫指战员们说:“逃跑就是投降,今日苏区是处在黑夜与黎明交替的一瞬,谁不坚定,谁就是革命的逃兵,革命的罪人!”然而在此险恶的关头,2月3日,红三团代理团长游聚康叛变投敌,2月8日,游聚康指使叛徒陈奕弟、游阿乐带人包围了马立峰在柘荣县下坪村凤落洋的住处,以汇报工作为名,进行突然袭击,马立峰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编辑本段电视剧《生死相随》
200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詹如柏和马立峰为原型拍摄了反映闽东苏区革命争史为题材的20集电视剧《生死相随》。反映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闽革命斗争的历史片段。在福安、霞浦、福鼎、福州等地进行拍摄。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16:4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90132134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福安名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福安名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