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有何特长)
南丰蜜桔产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路
南丰县地处江西省东南部,是著名的“中国南丰蜜桔之乡”,总面积1920km2,总人口30万,中部以低丘为主,三面环山,形成以军峰山为主的天然屏障,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无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优于大气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灌溉用水水质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南丰蜜桔的生产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和质量安全保障。
1 标准化现状与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成效
1.1 南丰蜜桔标准体系已具雏形
围绕南丰蜜桔标准化生产,2003年国家质监总局制定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南丰蜜桔》国家标准,2008年修订为《地理标志产品?南丰蜜桔》。同年江西省质监局制定发布了《无公害食品南丰蜜桔》和《无公害食品南丰蜜桔栽培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2005年制定发布了《绿色食品南丰蜜桔栽培技术规程》。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体系。
1.2 “企业+品牌+农户”的经营模式已见成效
南丰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全县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余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
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0多家),有蜜桔专业合作社50多家。注册有琴城贡桔、小金秋、泰纳、赣龙、柳浪、梓名等农产品品牌10多个。
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6000多hm2,带动了全县8000多农户按照绿色食品进行生产。“企业+品牌+农户”基地生产的南丰蜜桔,平均单价比全县均价高出1元/kg以上,增加经济效益约1.2亿元。
1.3 产品认证和质量认证双体系认证成果显著
通过产品认证,全县获全国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在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的基础上,积极推行GAP(良好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目前,南丰县有21个生产基地通过了GAP认证;有1个生产基地通过了EUREPGAP认证;有2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认证;2家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通过了HACCP及EUREPGAP认证的产品大多出口至欧盟市场,获得很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1.4 南丰蜜桔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逐步建成
南丰县质监局和农业局均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室),可以开展南丰蜜桔果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农业局负责生产环节监管、质监部门负责包装加工环节监管、南丰蜜桔质量监管办公室负责流通环节监
管。
2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不大
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前提。南丰县“企业+品牌+农户”标准化生产基地仅占全县蜜桔的13%,农民通过三品获得的收益还不大,增收能力还不强。南丰县80%以上的桔园是以小农家庭分散经营的,户均经营规模不到0.66hm2,而且桔园分成数块地。种植规模小,土地分散,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和成本,根本无法适应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手段滞后
南丰县质监局和农业局均建有农产品检验室,但技术人员缺乏,规模小,化验经费来源不明,综合应变能力较差,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落后,仅能部分农药残留量检测和一些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检验监测能力不能满足南丰蜜桔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检测人员仅为兼职人员,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风险评估等工作的深入了解,不能使用一些先进仪器设备,而且检测方法与国际不接轨,导致结果偏差较大,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
2.3 质量安全管理的执法体制不完善
南丰蜜桔质量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需要多部门的密
切协同配合。目前,南丰蜜桔监管有农业、质监和工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表面上是多部门“齐抓共管”,实际上是多头分散,职责不清,致使监管效果不好。
目前对南丰蜜桔果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一直是采用最终产品检验法,忽视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全程质量安全的控制,不利于整个产品流程的监控,不能有效地形成产品质量信息,无法做到产品溯源及问题产品的追回。
2.4 标准执行缺乏规范性和持续性
在已制定的几个南丰蜜桔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较多,产前和产后规范较少,生产企业无法按照标准把蜜桔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管理的轨道;而且现有的南丰蜜桔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较少。由于对标准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标准制定、颁布出来以后,无法始终如一落实和执行,标准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2.5 食品溯源体系还没有建立
目前南丰县还没有建立食品溯源信息系统和网络交换平台,加上南丰蜜桔“三品”企业规模较小,大多为家族式企业,员工素质较低,生产企业的原始记录很少且不规范,企业信息封闭;由于建立质量追溯系统会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而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以后,暂时不能见到效益,企业建立质量追溯系统自觉性不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企业建立覆盖南丰蜜桔从生产到市
场各个阶段的资料信息库,没有企业的产品可以通过信息码查到南丰蜜桔果品的农药残留、生产基地的质量认证情况,以及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果品信息。
2.6 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显著
企业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企业发展缓慢、企业与农户地位不对称和企业的趋利性等),大多企业只管卖,并不真正关心生产,这导致销售与生产脱节,企业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蜜桔生产合作社虽然可以更有效地克服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合作社起步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运营资金短缺,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并且合作社缺乏规范的内部约束及责任制度、财务核算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致使管理不够严密,存在许多漏洞,农业合作社内部也不具备进行质量安全自检的技术、设备条件等,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社在推广南丰蜜桔食品安全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也很有限。
3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途径
3.1 坚持政府主导
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起食品安全责任。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要保障足额经费投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争取上级资金,保证农产品质检的正常运转经费;要加大研发经费,开展南丰蜜桔标准更新研
究、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替代研究等。加大奖励资金,对促进食品安全生产的推广、培训、监管部门和个人,应给予必要的经费奖励。二要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三品认证和GAP、HACCP认证的企业给予部分认证费用补贴,促进企业进行产品认证和质量认证双体系认证。三要加强机构建设。应进行机构职能调整,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把农业、质监和工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权限集中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从而使生产环节监管、包装加工环节监管、流通环节监管方便统一。四是完善县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及法规的规定,结合南丰县实际,制定《南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南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力度。
3.2 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
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经营优势,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将标准化生产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导入农业和农民之间。由于标准化生产基地可以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可以做到统防统治、测土配方、订单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上市南丰蜜桔的质量安全水平,取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从而使企业(合作社)获得更高的利润,也可示范带动南丰蜜桔安全生产全面推
进。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05:1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48305246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丰蜜桔产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丰蜜桔产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