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通感)
28读写•融通阅读探珠栏目编辑杨冰梅dUXie52279@ 1M. com群文阅读使教读课文“增值”—走进《阿长与〈山海经〉》孙修林(泗洪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宿迁223900)摘要:在教读课文教学中,聚焦单元目标,聚焦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精选议题开
展群文阅读,从“这一篇”走向一个单元、一类文章或一位作家,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教读课文“教”的价值,
还可以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关键词:群文阅读;教读课文;路径中图分类号:G633.33
群文阅读是根据议题(焦
点)选择一组具有关联性、序列
性、多元性、比较性的文本,师生
开展的阅读感知、理解、整合、评
鉴、表达等活动。["群文阅读强调
在议题的统摄下,由单文本走向
多文本,构成点面结合的立体阅
读空间。温儒敏先生主张加大课
外阅读,建议教师采取“1 +X”的《闺怨》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
月二十日夜记梦》,引导学生进行
迁移探究,深人探讨赵师秀“闲
敲”这一细节背后的心理活动,品
悟闺中少妇在“翠楼”“杨柳”等
意象中寄托的情感,想象苏轼“夜
来幽梦”的凄凉情愫。学生在本
节课上通过群文阅读,紧扣诗歌
语言,着眼技法探究,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有效地学习了古诗词
中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并巧
妙化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之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思维能力
的训练和提升还体现在对地域资
源的开发上。我们学校地处泰州
里下河地区,附近既有美丽的国
家5A级自然景区—漆湖湿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155 (2021 )02 -0028 -03可以从不同角度精选议题,开展
群文阅读活动,实现教读课文教
学价值的有效“增值”。_、聚焦单元目标,由一篇走
向---1*单元统编教材单元学习采取语文
要素与人文主题相配合的“双线
组元”形式,这既有利于发挥语文
学科的育人功能,又有利于语文扣群文阅读中的“共振点”,进行
比较、归类、迁移、运用,改变了古
诗词单篇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迎来了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满
园春色。参考文献:[1] 李之仪•李之仪文集笺
阅读教学方法,也就是围绕教材
单元中“教读课文”或“自读课
文”选取若干篇与之或同一主题,
或同一作家,或同一体裁,或整部
作品组合实施群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为文质
兼美的经典作品,它在主题表达、
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涵
泳和品鉴价值。在教学时,教者芳公园,校园隔壁就是风景优美
的苏中万竹园……我们充分利用
这些地域资源开展古诗词群文阅
读:每到春光烂漫的大好时节,就
带领学生走进溱湖湿地公园开展
“春光无限美”古诗词竞赛活动,
带领学生走进苏中万竹园开展
“竹韵诗意”飞花令;利用节假日,
带领学生走进梅兰芳公园开展
“‘梅’‘艺’双馨”古诗词吟诵和创
作活动。这些活动唤起了学生对
古诗词中“梅”“兰”“竹”“菊”等
意象的美好记忆,使学生形成聚焦
式思维,拥有新的体验与感悟,并
能够生发个性化的表达。以群文阅读为抓手,丰富古
诗词阅读教学的维度,引导学生
在阅读中学会整合、学会勾连,紧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19.[2] 叶嘉豐.小词大雅—
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本文系江苏省教研室第十
二期重点课题“基于语用理念的
初中古诗专题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2017JK12 -ZB35)研
究成果。〕(编辑:常白如)公园,又有人文色彩浓郁的梅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21.2
读写•
it通duxie52279@ 163. com栏目编辑杨冰梅阅读探珠7知识的学习、阅读策略的习得和
能力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说,
节,品析性情之真。承接上一环
节,运用联系前文和橫向比较的
经〉》教学中,把理解回忆性散文
双重叙述视角作为核心教学点,
每个单元的主题都可以转化为单
元的总体教学目标,单元的总体
教学目标又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
目标落实在每课的教学中。教师
在教学中可以单元教学的某个目
标为议题,整合单元阅读资源,开
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深人的
探究中达成单元目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的单元主题词为“凡人小事”,
人文主题是“小人物,大智慧”,
单元训练要点为传神的细节描
写。上述两个要点转化为单元的
总体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文
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及前后内
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
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
身上闪光的品格”(教师教学用
书语)。为更好地突破此目标,可
以在教学中运用整合思维,在单
篇教学的基础上开发阅读群,开
展群文阅读。组合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教学议题:小人物,真性情教学设计:第一环节,评述人
物之小。明确小人物的“小”主
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身份
地位之微和生活状态的艰难,二
是他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评述
阿长身份的卑微和形象的不足,
评述老王生活的孤苦寒微,感受
小人物的“小”。第二环节,聚焦
细节之妙。聚焦两篇文章中精彩
的细节描写:《阿长与〈山海经〉》
聚焦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
部分,在感受词语的运用特色(大
词小用)中感悟作者的感激怀念
之情;《老王》重点品读老王送鸡
蛋和香油片段,在对细节的品味
中感受作者的愧疚之情。第三环方法,感受阿长的真率、真爱和老
王的真情、真善。第四环节,抒写
凡人之真。观察身边的某一个或
一类人,聚焦细节,分解放大,表
现人物真性情。教学立意:本教学设计紧扣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单
元教学目标,组合两篇教读课文,
围绕“小人物,真性情”的教学议
题,运用求同法评述人物的
“小”,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感受
作者的感情并体会人物的真性
情。在看似重合的比较中把握人
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差别之处,
作者体会语言的精妙,实现单元
教学目标。二、*焦核心价值,由一篇走
向一类文章华东师范大学的郑桂华老师
曾强调,如果一篇文章存在多重
教学价值,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
据文本的价值点,发掘出具有语
文特性、代表性、统摄性和易于上
升为“类概念”的语文核心教学
价值。《阿长与〈山海经〉》以作者
儿时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阿
长既迷信、粗俗可笑,又淳朴善
良、仁厚慈爱的丰富形象,同时抒
发了对阿长同情、愧疚又感激的
复杂情感。文本的复杂性决定了
教学落点的多元性,可以从人物
形象的分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和
艺术手法的分析等多个角度设计
教学。但是,《阿长与〈山海经〉》
的双重叙述视角这一教学点有利
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激、怀
念之情,体会欲扬先抑写法的妙
处,适合作为本课的核心教学价
值点。笔者在《阿长与〈山海选择同质文章组合成群文,开展
群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于一
类文章的理解,实现教学价值的
深度开掘。组合文章:《阿长与〈山海经〉》《秋天的怀念》教学议题:向文本更深处漫溯----《阿长与〈山海经〉》和《秋天的怀念》双重叙述视角品析教学设计:第一环节,回顾经
典。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怀
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
一步,再走一步》的主要内容,明
确回忆性散文一般有两种叙事视
角,一种是以过去的视角叙事抒
情,一种是以现时写作的视角叙
事抒情,而且在回忆性散文中两
种视角往往是交织穿插的。第二
环节,“回”到过去。1.阅读《阿
长与〈山海经〉》,概述阿长往事,
探究感情变化之因。2.总结
“我”儿时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概
述阿长的形象特征。3.阅读《秋
天的怀念》,概述作者回忆母亲要
带“我”看花的往事,体会细节描
写中蕴含的感人力量。第三环
节,“过去”与“现时”的融合。1.
阅读两篇文章,找寻写作时带有
“我”的感受的段落或句子。2.
品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结尾
两段,体会鲁迅对阿长的热爱、感
恩和怀念之情。3.品读《秋天的
怀念》中第2、4、5、6、7段中“我”
写作时的反思,抓住关键词句,体
会“我”的愧疚、自责和怀念之
情。4.两篇文章同为两种叙述视
角的结合,但是融合的方式略有
不同,结合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写作时的视
角集中在文章首尾,叙述与抒情
结合,自然融合;《秋天的怀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21.2
30读写•融通阅读探珠栏目编辑杨冰梅duxie52279@写作时的视角穿插在行文中,把
“我”的病情与母亲的病情,“我”
的态度与母亲的言行等进行比
较,在比较中抒发情感。第四环
节,拓展阅读。课外阅读魏巍的
《我的老师》,学习借助夹叙夹议
结合的手法融合两种叙述视角的
方法。教学立意:本设计把《阿长与
〈山海经〉》一文中的双重叙述视
角作为教学的议题,组合《秋天的
怀念》,通过回顾经典了解回忆性
散文的双重叙述视商,再从过去
和现在两个视角体会作者在文中
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分
析两种叙述视角融合中所传达出
来的深情,并引导学生学习回忆
性散文两种叙述视角融合的方
法。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能
够对回忆性散文的叙事特点有较
为深刻的认识,体现教读课文的
教学价值,实现从一篇到一类文
章的拓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三、聚焦思维发展,由一篇走
向一个作家《普通髙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中课程目标第6条
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
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
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
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
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
独创性。” W教学中把同一作者的
不同文章组合起来形成一组同质
或异质的群文,指导学生开展基
于同一作家的群文阅读,可以加
深学生对文本、作家及作品风格
的理解,也可以在同一作家作品
的阅读比较中促进学生思维深
度、精度及灵敏度等方面的进一
步发展。《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
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书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21.2的十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少年
和青年时期一些人和事的回忆,
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
文”。研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看
到作者童年时种种富有情趣的生
活场景,还可以看到作者成长的
心路历程。教学时把《朝花夕
拾》中部分文章组合成群文,开展
群文阅读,进行比照互参,可以较
为客观地认识鲁迅或者他的某个
侧面。学生在综合比较分析中也
获得了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组合文章:《阿长与〈山海
经〉》《琐记》《狗.猫.鼠》教学议题:斗士柔情—品
析鲁迅的“爱”与“憎”教学设计:第一环节,细数
“人”与“物”。回顾已读的《朝花
夕拾》,从鲁迅“所爱”的人与物
和“所恨”的人与物两个角度罗
列。第二环节,细品“爱”与
“憎”。1.品读《阿长与〈山海
经〉》和《琐记》的相关段落,感知
作者“爱”长妈妈的淳朴善良,
“恨”衍太太的居心不良和散布
流言。2.回忆已读的《父亲的
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藤野先生》的相关段落,分析鲁
迅所爱之人和所恨之人的共同
特点。第三环节,斗士柔情。1.
联读《狗•猫•鼠》和《无常》,
理解作者表面写物、写阴间,实
则写人、写人间,进而理解作者
所爱的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
世界,所憎恶的是虚伪的充满暴
虐的世界。2.联系写作背景(鲁
迅因写《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
控诉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
八”惨案,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
迫害,颠沛流离中写作3篇。到
厦门大学后,发现度门大学的空
气同样是污浊的,此时写作5
篇),体会鲁迅在作品中体现的战斗精神和对回忆往事的温馨
之情。第四环节,拓展阅读。阅
读阿累的《一面》和毕飞宇的《什么是故乡----读鲁迅的〈故乡〉》,完成读书报告《鲁迅的两
个世界》。教学立意:通过一篇文章认
识一个作家,必然是单薄的。本
设计以鲁迅作品中所体现出来对
人或物的“爱”与“憎”为议题,从
罗列人和物入手,根据关键语段,
在比较中品析鲁迅的“所爱”与
“所恨”,再通过作品联读和联系
写作背景,初步认识鲁迅的“斗士
柔情”。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通过
多部作品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
对鲁迅的形象有一个较为立体的
认识,而且在阅读比较、综合分析
的过程中也实现思维深度的拓展
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在教读课文的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
聚焦核心教学价值和学生的思维
发展,精选议题和阅读资源,构建
阅读群,开展群文阅读,从一篇走
向一个单元,走向一类文章,走向
一位作家,实现教读课文“学法”
和“用法”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
教读课文“增值”的目的。参考文献:[1]
王君.更美语文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8.〔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
划办“十三五”规划叶圣陶教育
思想研究专项课题“基于‘例子
说’的初中语文单元读写群开发
与实践研究”(批准号:YZ - c/
2018/03)阶段性研究成果。〕(编辑:杨冰梅武晓飞)].
育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04:2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45299259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群文阅读使教读课文“增值”——走进《阿长与山海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群文阅读使教读课文“增值”——走进《阿长与山海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