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中班主题活动)
【課文】
宋朝的時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河兩岸拴住浮橋的八只大鐵牛,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裏。
洪水退了,馬上要重修浮橋。可是有哪個大力士能把那麼笨重的鐵牛撈起來呢?人們正在議論紛紛,一個和尚說:“我來試試看。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和尚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鐵牛沉在哪兒。他讓人準備兩只很大的木船,船上裝滿泥沙,慢慢行駛到鐵牛沉沒的地方。船停穩了,他叫人把兩只船並排拴得緊緊的,用結實的木料搭個架子,跨在兩只船上。又請熟悉水性的人帶了很粗的繩子潛到水底,把繩子的一頭牢牢地拴住鐵牛,繩子的別一頭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架子上。
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鏟到黃河裏去。船裏的泥沙漸漸地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繃越緊,鐵牛一點兒一點兒地從淤泥裏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鏟空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和尚讓水手們使勁劃槳,兩只大船終於把水裏的鐵牛拖回到岸邊。
和尚用同樣的辦法把一只一只大鐵牛都拖了回來。
這個和尚名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第五冊第29課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水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也能為人類造福,認識事物的兩個方面,確立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2、給課文分段,學習抓住重點,詳略分明的寫法。
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沉沒”“淤泥”“議論紛紛”等詞語。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三段。
教學難點:
讓學生瞭解懷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鐵牛撈上來的。
教學準備:
1、做浮力小實驗用的器具,即:透明圓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圓口燒杯、木棍、粉筆頭、棉線。
2、投影儀、投影片、銀幕、答錄機、磁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二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故事引入)
1、同學們很喜歡聽故事是嗎?現在,楊老師就給你們將個故事。故事發生在離現在約一千多年前的我國宋朝時期。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河兩岸拴浮橋的八只大鐵牛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裏。洪水退後,要重修浮橋,可是一只鐵牛有一萬多公斤重,兩輛大卡車拉也拉不動,何況當時又沒有吊車。這樣笨重的大鐵
牛怎麼撈起來呀!人們議論紛紛,獻計獻策,但始終找不到一個好辦法。後來來了個和尚,他說:“我有辦法。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送回來。”水怎能幫和尚送回鐵牛呢?這不是說大話騙人嗎?!其實,和尚確實有個辦法。和尚究竟用什麼辦法撈起鐵牛的?我們一齊來學習第29課。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聽錄音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麼事?
2、聽完課文,指名回答。
過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和故事發生的原因?
三、學習一、二自然段。
1、齊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議論紛紛”等詞語的意思。
3、概括段意:這段寫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河底的淤泥裏,一個和尚說他能把鐵牛撈起來。
過渡:和尚將鐵牛撈起來了嗎?他在撈鐵牛之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課文第幾自然段是寫和尚撈鐵牛做的準備工作?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其餘學生思考:這一自然段用幾句話寫和尚撈鐵牛前做的準備工作?
2、分組輪讀四句話。通過讀,瞭解和尚做的四項準備工作。
師概括板書:①找“牛”②裝沙③搭架④拴牛
3、分組討論:
*為什麼要派人摸清鐵牛沉在哪兒?
*為什麼兩船要裝滿沙子?
*為什麼要將兩船並排拴得緊緊,在兩船之間搭架子呢?(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為什麼要用兩只大船、結實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繩子拴“牛”呢?(因為鐵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師檢查討論的情況。
5、提問:
*和尚做的這四項準備工作出色嗎?(做得很出色,考慮得很周到。)這四項準備工作能隨便亂做嗎?這說明了和尚做事怎樣?(和尚做事情有條不紊)
*這四項準備工作用了四句話,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寫了一項準備工作,句子之間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6、小聲讀,體會出色的準備工作。
過渡: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樣將一只只鐵牛打撈上來,拖回岸邊的?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這的?
五、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齊讀四、五自然段。
2、讀完,指名復述打撈一只鐵牛的過程。
3、分組討論:
*為什麼要鏟沙?(鏟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麼上浮?船上浮拴鐵牛的繩子怎樣?(繃緊)繩緊,鐵牛就會怎樣?鐵牛靠什麼力量從淤泥裏一點兒一點兒向上拔?
*為什麼要劃槳?劃槳時,為什麼要使勁?
*兩輛大卡車拖也拖不動的鐵牛,為什麼兩只大船能拖回?為什麼是拖回而不是運回?為什麼是拖回而不是運回?
4、(出示投影片)老師邊說邊演示,學生仔細看片,看和尚是怎樣撈鐵牛的。
師質疑: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撈起一只鐵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們來看下麵的一項小實驗。
5、演示浮力小實驗。
*老師將小燒杯中的小沙包提出來,學生觀察盆底的粉筆頭有什麼變化。(將圓底玻璃缸裝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細沙,兩個燒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央系有棉線,線下吊有一個粉筆頭。)
*說說:這項實驗的操作與撈鐵牛有什麼相似之處?即:盆底的粉筆頭和陷在河底淤泥裏的鐵牛都是靠什麼把它們從盆底、河底拉出來的?
*指出操作器具相當於撈鐵牛時的哪些物體?
6、提問: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其餘七只呢?
7、課文只詳寫打撈一只鐵牛的準備工作、打撈的過程,為什麼不再詳寫其餘七只呢?
師:這說明作者在寫打撈鐵牛的過程中有詳有略,詳略得當。我們在寫文章時也要學習這種寫法。那作者用了一個什麼詞語就把文字減少了呢?(同樣)
過渡:通過學習,我們不僅知道了和尚打撈鐵牛的準備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撈的工作也做得你認為這個和尚怎樣啊?他叫什麼名字?請男生讀第七自然段。
六、學習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齊讀。
2、這一段指出了什麼?(這個和尚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學家。)
七、讀、思、議相結合,領會全文中心,總結全文。
1、懷丙和尚為什麼會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這個出色的辦法呢?
請大家齊讀懷丙和尚說的話。
“叫水送回”說明了什麼?(說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來試試看”說明和尚說話怎樣?(謙虛)
2、鐵牛被水沖走,水給人類帶來了什麼?(災難)叫水送回,水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好處)
師:這說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有害也有利。懷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變害為利,撈起鐵牛的。他為重修浮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我國人民同樣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衝擊力建造水力發電站發電,給我們帶來光明,解決我們用電的問題。
3、學了這一課,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4、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懷丙和尚很聰明,有才幹。你們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國古代像懷丙這樣的人有很多。我們光佩服他們還不行,要用實際行動向他們學習,現在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學會認識事物,預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為人類造福,做一個出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01:3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3533546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版三年级下册《 捞铁牛》课文及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版三年级下册《 捞铁牛》课文及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