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更新时间:2024-01-08 19:24: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评估与调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1.

买鸭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去原上。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 不能飞,投于地。再掷之,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 “我 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 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 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 猎。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野鸭 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 上。这样反复了三四次,

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 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 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猎人说: “我以为你是鹘, 可以捕捉 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 他说:“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2.

良狗捕鼠

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

"

是良狗 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

"

此良狗也, 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

"

其邻桎其后足, 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人善于识别狗的优劣。他的邻居请他找一只捉老鼠的 狗。过了一年,这人才找到一只,说:

"

这是一条优良的狗呀!

"

邻 居把狗养了好几年, 可这只狗并不捉老鼠。 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那个 善于识别狗的人。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

"

这的确是一只好狗呀, 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如果你想让它 捉老鼠的话, 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

"

这个邻居果真把狗的后腿拴 住了。这狗才捉起老鼠来。

3.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 主人乃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堂,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 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 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更不止野心矣。 兽不足道,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有一个有钱的人家, 偶然间得到两只小狼, 将它们与家中的狗一 起混杂在一起饲养,这两只小狼也和狗和平共处。时间久了,也挺听 话的,居然忘了它们的本质是狼。有一天,主人晚上在房间里睡觉, 听到许多狗发出愤怒的呜呜的声音,惊醒,起身看周围没有一个人, 再躺下准备睡觉, 狗又跟刚才一样发出呜呜的声音。 于是主人假装睡 觉等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两只狼趁着主人没有发觉, 正要咬主人 的喉咙的时候, 狗起身阻止使它们不能上前。

于是主人就杀了那两头 狼,割下它们的皮。 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

诬蔑!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 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 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 为什么连人都会这样而延误自身 呢?

4.

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雁奴环巡之。人 至则鸣,群雁藉是以暝。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 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 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在这里。夜晚它们必定选择地方栖息,惟 恐人类

用带丝线的箭射自己,选派值班 雁在四周巡逻。有人来到就 叫,群雁凭借这样可以闭眼睡觉。湖边的人熟悉它们的事情,点着火 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鸣叫,

湖边的人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群雁都惊 醒,看看,没什么东西。如此这般三四次。 群雁认为值班雁欺骗自己, 共同啄它。没多久,湖边的人拿着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 正在睡觉,一网捕去没有一只遗漏的。

5.

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 “臣 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 “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 可至此乎?”更羸曰: “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 “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 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

,

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

.有一天,

他 陪魏不在后花园里喝酒

,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

,更赢对魏王说

:“我 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

”魏王摇头笑 笑:

“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麼高的水平吗?”更赢说

:“能.

” 过了 没有多久

,

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

,

更赢摆好姿式

,

拉满弓弦

,

虚射 一箭,雁应声而落

.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惊叹道:

“箭术难道 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於下弓解释说

:

“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 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

,并非我的技术高明

!

”魏王更纳闷了

:

“大雁 在天空中飞

,先生怎麼知道它有隐伤”更赢回答说

:

“它飞得慢

,鸣声

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

,

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

,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 除,一听

到弦声

,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

,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 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

6.

师于老马与蚁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 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 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 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 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才智可以利用。”就放开老马前行,大 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 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 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掘地,结果找到了水。凭管仲的智慧 和隰朋的聪明,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 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错了吗?

7.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 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 观者如堵。一日, 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 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 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 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

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 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 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

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 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 肯告人姓氏。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 观看的人十分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 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 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 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 怒喝道: “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怪我。 ”老人 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 死而无撼。” 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故意 要得到势力,从十步外,奋力一拳打上了老人。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

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 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 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 动弹不得。 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 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 只见杨二 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 一直到最后也不 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8.

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性爱鹅, 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得, 遂携亲友 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 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得好听, 王羲之

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 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 老妇人听 说王羲之即将到来, 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 王羲之为此叹息了 一整天。

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 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 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 ”王羲之高高兴兴的抄写完 《道德经》, 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觉得很快乐,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

9.

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 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 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病者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 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 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华佗走在路上, 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 想吃东西却不能下 咽,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 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的,有蒜泥和大醋,你 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 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虫, 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 到华佗家 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 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 迎面看见他们, 小孩相互告诉说: “像是遇到咱们的父亲了, 车边挂着的‘病'就是 证明。”病人上前进屋坐下, 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着这类寄生 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10.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

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 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 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 薛谭就自以为已 经全部掌握了秦青的技艺,便要辞别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 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 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自此后再 也没敢提回家的事。

11.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U)金者之所,见 人操金,因攫(ju

e

)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 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得到许多金子的人, 他清晨就起床, 打扮得整 整齐齐,来到集市上四处游荡,心里就想着如何能得到一些金子。他 发现有一家金店,就一步跨进门去,二话不说揣起金器,回头便走。 店主见他抢了金子,大叫捉贼。这时,正好路过几个巡吏,就把他抓 住了。巡吏审问他:“当着这么多人,你怎么敢去偷别人金子

?”那 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有什么人,只看见满眼的金 子。”

12.

孟母断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促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 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 引刀裂其织, 曰:“此织断, 能复续乎?”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諠矣。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 书,然后接着再背诵下去。 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 书中的内容, 于是把他叫来问道: “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 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 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 说:

“这个织物割断了, 还能接上去吗?” 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

13.

刘颇当机立断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 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 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客刘颇者, 扬鞭而至,问曰:“车上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 取缣,立偿之。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 得进,群噪而前。

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车载着瓦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当时 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进退不能。天色已 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 没有办法。有一个叫刘颇的人挥着马鞭赶来,问道:“车上瓦罐值多 少钱?”回答说:“七八千。”于是打开行囊取出细绢,立即交给那 个人。又叫童仆登上车子, 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推到山崖 下。一会儿,车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14.

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受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 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 汝当自决, 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 别致人言,当斫汝 头以谢众!”白大惧,而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宋太祖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偏袒 他人。

他怕红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 告给皇上,想假脱是皇上的旨意来为自己开脱。皇上愤怒地对他说: “我让你去主持科举考试,

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 为什么要 向我报告?我怎么知道这些人适不适合呢?如果红榜贴出后遭到别

人的非议,我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宋白极其恐慌,更改红榜, 让它符合人心之后再公布

.

15.

赐绢为粮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质在荆州,威自京都往省之。及 告归,质赐威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进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 由得此绢?”质曰:“此吾俸禄之余,故为汝粮耳。”威始敬受之。 胡质的儿子威,字伯虎,自小志向远大。当时胡质在荆洲任官,他从 京城前去看望。准备回去的时候,父亲给他一匹绢, 作为路上的盘缠。 威跪下问父亲“父亲清白,不知道这匹绢是从哪里得到的?”胡质 说:“这是我的俸禄,用来做你的盘缠。”威感激地接受了,告辞回 家。

16.

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 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 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 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 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今天,臣看见有人在太行山上朝着北面驾车前行,对我说:“我 想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却将要向北面驾 车?”。车的主人说

“我的马很好,跑得快。”我说:“马虽然好, 但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有很多钱财”。我说:“钱 财多,但是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好。”像这

个人这样,钱财越多,反而离楚国越来越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车杠 (目标)在南,而车轮(行动)却向北。

17.

知恩图报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 方共食其肉。 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 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 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 “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 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秦穆公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 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 呀”。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 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杀的。 ”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 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 吃肉的人互相说: “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 德的时候了。”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打败了晋国, 抓了晋惠公回来。

18.

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 车相依,唇亡齿

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进谏说: “虢国是 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 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 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 第二次?俗话说, ‘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 失去了嘴唇牙齿就 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19.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 而立。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 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 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 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嘛, 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 时并存的。

20.

白云山岳皆文章

观朱霞,悟其明丽;

观白云,悟其卷舒;

观山岳,悟得灵奇;

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

对黄华,得其晚节;

对松柏,得其本性;

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观赏美丽灿烂的彩霞, 可以领悟到它光芒四射的艳丽; 观赏天空 漂浮的白云,可以领悟到它书卷自如烂漫多姿的妙态; 观赏高山雄峰, 可以领悟到它灵秀挺拔的气概; 观赏一望无垠的大海, 可以领悟到它 博大宽广的胸怀,在这些天地山河中,都可以体会到美妙的景致,到 处都是好文章。

面对翠绿的竹子,可以品味到它的虚心有节;面对飘香的菊花, 可以品味到它的高风亮节; 面对苍松翠柏, 可以品味到它傲然不屈的 性格;面对兰花香草, 可以品味到幽然醉人的芳香。 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游览观赏中,时时处处都有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21.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欲谏 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 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 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 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 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 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 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 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 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 “你来, 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 “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 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

露, 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螳螂俯着身子 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

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 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 兵。

22.

老虎之死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 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 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 ” 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 踉大吼乃死。

野兽之中有个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老虎的脑袋痒, 就让猱挠个不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 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 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 “我偶然得到 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来户说:“忠心的是猱啊! 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还没有察觉。久了老虎的脑 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老虎蹦 跳大叫,便死了。

23.

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 猴。老者爱如赤子, 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 如是这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 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 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 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

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 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某山脚下有一个老人, 妻子很早就逝世了, 只有一个女儿出嫁到 别的地方。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 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 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 但又不会离开他。 如此就过了五年。 一 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 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 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 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 没有钱给他办后事, 猴子于是在乡中 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它钱为老人办了后事。 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 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 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 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 样子十分 哀伤。这样不够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 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义猴之 墓”。

24.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 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 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 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 以归。非屠

,

乌能作此谋也!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 留下的地窝棚, 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 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 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 用吹猪 的方法往里吹气。 极力吹了

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 扎上了吹口气。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 挺挺地不能回弯儿, 张着大嘴无法闭上, 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 谁能有这个办法呢!

25.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至,每夜 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 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 有河中污泥, 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 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 纵之于河。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 有一 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 抛入河中。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 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有河 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

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 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6.

鸱(ch

i

)与鹓(yu①離

惠子相(xi

a

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

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

方有鸟,其名为鵷雏(yu

a

n ch u),子知之乎?夫鵷雏发于南海,而 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

1

)泉不饮。于是鸱(ch

1)

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

e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吓'我邪?”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 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 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 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 不是竹子的果实 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 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 猫头鹰仰头看着, 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

27.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 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 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 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 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赵国有个人家里老鼠成灾, 他到中山国求猫。 中山国的人给了他 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全没了。他的儿 子觉得猫是祸患, 告诉他的父亲说: “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 说:“这不是你所懂的。 我所担心的是老鼠, 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 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 我将会挨饿受冻。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 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28.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 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 于市,而议臣者过于

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 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 您相信吗”“魏王说: “不相信。”庞恭说: “如果是两个人说呢

?”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 “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相信了。”庞 恭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 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 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 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 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29.

王维宁嗜酒

仪真王维宁,善诗赋,草书尤精绝。家资巨万,性豪侈,嗜酒。 每日宴客,续至者常增数席。人或劝其后计,王曰:“丈夫在世当用 财,岂为财用!”及业尽,不能自存,犹好酒不已。人又劝其耕砚可 以自给,曰:“吾学书岂为口耶?”一日,无酒不能耐,出步江上, 见落日射水粼粼, 大喜曰:“此中有佳处,龙宫贝阙,或可乐吾也。 ” 遂跃入,死焉。

仪真人王维宁善于写诗作词,特别擅长的是草书,十分精妙。王 家祖上富裕,给他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家产。维宁性格豪放,喜欢喝酒 接交朋友。每天都在家里摆下宴席,款待朋友。客人往来络绎不绝, 常常要加上好几桌才行。有人劝王维宁为将来做些打算,他回答说: “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做钱财的主人, 怎么能做钱财的奴隶呢?”家 产耗尽之后, 王维宁已经没有办法自己养

活自己, 可是他仍然每天饮 酒不止。又有人劝他不如靠卖字为生,他回答说:“我学习书法可不 是用来糊口的啊!”有一天,王维宁又没有酒喝,觉得非常难受,于 是出来闲逛。他走到江边,看到落日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极为

美丽。维宁喜出望外,说:“水里面一定是个好地方,龙宫的珍奇宫 殿,或许能给我欢乐。”于是,他跳入水中。就这样死了。

30.

裴略自赞

温彦博为吏部侍郎, 有选人裴略被放, 乃自赞于彦博,称解曰嘲。 彦博即令嘲厅前丛竹,略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皮

不能容国土, 皮外何劳生枝节?”又令嘲屏墙

,

略曰:“高下八九尺, 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 ”彦博曰:“此语似伤博。 ” 略曰:“即扳公肋,何止伤博!”博惭而与宫。

温彦博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 候选官员裴略没有得到任命。 于是 他向彦博自荐,说自己善于以俗语讽刺戏谑。 彦博就让他嘲厅前丛竹, 裴略说:“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里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 生枝节。”又让他嘲屏墙,裴略说:“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 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彦博说:“你说的嘲语好像在针对我吗。 ” 裴略说:“已经在动你的肋部了,何止是伤到胳膊啊。”温彦博感到 羞愧,给了裴略官位。

31.

荀巨伯以德退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 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 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 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

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 获全。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 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 友人对巨 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 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 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 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 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 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 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 ”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 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32.

蔡洪赴洛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

"

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 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

蔡答

曰:"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 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 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中求英才,于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 之地的读书人,

亡国之人, 有什么特殊才华来参加征召呢?”蔡洪回 答:“ 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孟津河里;满握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 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的诞生地,不必是 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 阳,难道诸位就是那些百姓的后代吗?”

33.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 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 色甚厉。崇曰:“不足恨,

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有三尺、 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如恺许比, 甚众。恺惘然自失。

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 马、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 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 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 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 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 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 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叫手下的 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 无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 惘然若失。

34.

王羲之机智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 大将军甚爱之, 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 右军犹未起。须臾钱风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 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 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 乃见吐唾从横,信其熟眠 ,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智 。

王羲之十岁的时候,大将军十分喜爱他。常让他在帐中睡觉。王 敦曾经先起身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一会儿,钱凤进来了,商量 大事,都忘了王

羲之还在帐中, 就谈背叛朝廷的计划。 王羲之醒来后, 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惊骇之余,知道自己没有性命了,于是吐口水 污秽自己头脸和被褥,假装睡着。王敦他们刚刚密谋到一半,才想起 了王羲之还没有起,两人十分惊慌,生怕小孩泄露出去,都说:“不

得不除掉他 !”等到揭开帐子,却见王羲之吐的唾沫满脸,相信他 确实是睡着,于是得以保全。在当时称赞他聪明。

35.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 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 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 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儿子。班超为人有远 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 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

62年(永平五年

,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 固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 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 扔了笔感叹道: “大 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 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 武帝时期 的张骞那样, 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 以得到封侯, 怎么能长期地在笔、 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说:

“小子怎么能了 解壮士的志向呢!”

36.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 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 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 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 大必成才。 ”术奇之, 后常称说。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名叫陆康,曾经做过庐江地 方的知府,和袁术关系很好。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 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 陆绩偷藏三只,临走告辞袁术, 橘子掉在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做客却带着橘子, 为什么呢?”陆绩跪着回答说: “是橘子甜,想拿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 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惊奇,后来常常称道此事。

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同样藏到怀里回去, 为什么不把爱孩子的心转化爱父母的爱心呢。 奇才呀陆郎, 可以作为 典范了。

37.

苏武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 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 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 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 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 起操持,节旄尽落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 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

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 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 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 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 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38.

楚襄王问于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 也?” 宋玉对曰: “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 《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 人;其为《阳阿》、 《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 《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 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楚襄王问宋玉说: “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 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 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有个客人在都 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 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 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 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 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39.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感泣辞

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 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 日昃始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 乐也。”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 长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 离开去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曾经没有脱 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浇脸。吃饭上 顿不接下顿,每天只吃两顿饭。于是他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 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 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40.

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 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 学,常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 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任末

14

岁,背着书箱拜了老师,不怕艰难。常说:人如果不学 习,凭什么去完成事业?有时靠在树下,搭一个草棚,削荆棘为笔, 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照明。 每当读书有体会时,把心得写在衣服上,来记事情。他徒弟佩服他刻 苦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是不看的。 临死时告诫说: “一个人如果好学习, 即使死了还活着;要是不学习, 即使活着,也只算行尸走肉罢了。”

41.

郢(y

i

ng)书燕悦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 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 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 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 写时是夜晚,光 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 地 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 兴,说“‘ 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 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 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 以施行。结果燕治理得很好。国家倒是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书人的本 意。现在求学的人大多都是这样。

42.

不食盗食

东方有士焉,曰爰(yu

a

n)旌(j

1

ng)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

狐父之盗曰丘, 见而下壶餐以哺之。 爰旌目三哺之然后能视, 曰:“子 为何者也?”曰: “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 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 遂伏地而死。

东方有一个人,名字叫爰旌目,准备到远地去,但在半路上已经 饿得奄奄一息。狐父地方有个叫丘的强盗,见他饿倒在地上,便拿来 一些汤水喂给他吃。爰旌目吃了三口以后,眼睛能看得见东西了,一 看到丘,就问:“你是干什么的呢?”丘回答说:“我是孤你人,名 字叫丘。”爰旌目说:“呀,你不就是那个强盗吗?为什么还喂我饭 食呢?我是一个讲仁义的人, 不吃你们强盗送来的饭! ”他便两手趴 在地上用力呕吐,呕吐不出来,喉咙里格格作声地趴在地上死去了。

43.

小巷渡者

庚寅冬, 予自小巷欲入蛟州城,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 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 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子愠为戏。趋 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败,穷暮而所归宿者,其犹是 也夫,其犹是也夫!

庚寅年冬,我从小路想进入蛟州城, 命令小书童用木简捆书跟从。 这时夕阳下山,傍晚的烟绕着树,望城有两里多路。于是问渡船人: “还能赶上南门开吗?”渡船人仔细看小书童,回答:“慢走,还开 着;快走,那么关了。”我生气开玩笑。快走到一半,小书童摔了, 捆书绳子断了,哭着没立刻起来。整理捆好书,但南门已上锁。我豁

然开朗,想渡船人浅近的道理。天底下因急躁失败,昏天黑地而没有 到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这样的吧,大概就像这样的吧!

44.

一举而三役济

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 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木排筏及船运杂材, 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 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祥符年间,宫中失火。丁晋公奉命修建宫室,怕取土远。丁晋公 就命令在大街挖土,没几天都成了深沟。命令将汴河水引进沟中,用 竹排和船运材料,全顺着沟水运进宫中。事情完了,将被烧器材和多 出材料填沟里,重新填街。

一举做了三件事,计算省下钱过亿万。

45.

物各有所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 王者之说乎?”甘戊曰: “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谨愿敦厚, 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 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 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甘戊出使齐国,渡河。船夫指着河水说:“这条河流隔开两岸, 你不能的本事渡过去, 你么能替国王完成出使齐国的任务呢?”甘戊 反驳船夫说:“世间万物,各有所能,比方说,骏马日行千里,可是 如果叫它去捕捉老鼠,那它肯定不如一只小猫;宝剑削铁如泥,可是 如果木匠来劈砍木柴,那它肯定不如一把斧头。就像你我,要说在江

河上行船划桨,我的确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你能跟我 比吗?”

46.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又欲“推”字, 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 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 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敲” 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 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 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 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反复思考没有 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 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 他正 带车马出巡, 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 还在不停地 做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 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 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 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 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 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7.

刮目相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

起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 不进一步去学习! ”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 当广泛地学习知识, 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 谁比 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

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 于是就开始完成学习。 等到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 鲁肃非常惊奇地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 已

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 可相比的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天,就要换用新的眼光来看 待他。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48.

知度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 自行之也,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 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情者不饰,而 事实见矣。此谓之至治。

明君不是遍见万物, 而是明了于君主所应执掌的事务。 有术的君 主,不是凡事都亲历亲为,却要通晓百官的要旨。通晓百官的要旨,

所以省事而国治。明于君主所应执掌的事务,才能集权而止奸。止奸 则摇唇鼓舌的不来,而实情得以明了。实情不加粉饰,而事实才能显 露。这就叫做至治。

49.

论语五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

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 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 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 好学了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

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 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君子要言语木讷慎重但行动要敏捷。”

50.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 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 是 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 就不能明确自己 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 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 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 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 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

51.

君子志道

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 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 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 不成章不达。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 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

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 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 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 能通达。”

52.

以身作则,心平气和

父兄有善行, 子弟学之或无不肖; 父兄有恶行, 子弟学之则无不 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 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 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 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由此可知, 长辈教晚辈, 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 这样他们才能学得 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中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有道德的人行为若 稍有超过或偏失之处, 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 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 攻击。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过失, 小人也不见得能容他。 由此可知, 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们, 不可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53.

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 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 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今皆亡国者, 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其国乱弱, 又皆释国法而私

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 者弱国家就弱。楚庄王并吞国家二十六个,开拓疆土三千里、庄王灭 了他国,楚也就衰弱了。齐桓公吞并国家三十个,开辟疆土三千里; 桓公灭了他国,齐也就衰弱了。如今这些国家都成了弱国,是因为它 们的群臣官吏都专干乱国的事, 而不干治国的事。 这些国家混乱衰弱 了,又都丢掉国法去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混乱衰弱只 会加剧。

54.

至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 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 富贵寿善也;所乐者,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 逸,口不得厚味, 形不得美服, 目不得好色, 耳不得声音; 若不得者, 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天下有最大的快乐还是没有呢?有可以存活身形的东西还是没 有呢?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 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 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 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

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 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 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 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 眼睛不能看到绚 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

忧愁和担心,以上种种对待身形的作法实在是太愚蠢啊。

55.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 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 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 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太史公说:《诗经》有:“高山让人仰望,美德让人效仿。”虽 然不能达到那最高点,但是心中始终向往它。我读孔家的书,就想象 到他的为人。来到鲁国,瞻仰孔子的庙堂、 坐车和服装、祭祀的器具, 众学生按时在他的家里学习礼仪,我徘徊留连,不忍离去。天下的君 王,直到贤人众多啊!他们大多是当时荣耀,过去了就完结了。而孔 子一平民百姓,却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以他为宗师。从天子到到王 侯,中国谈到六艺,都是以孔夫子的言判为标准,可以说是最高的圣 贤啊!

56.

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 伯者莫高于齐桓, 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 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士奚由进?今吾以天 之灵、贤士

大夫定有天下, 以为一家,欲其长久, 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 面不与吾共安利之, 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 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 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

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

听说古代圣王中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霸主中没有高出齐桓公 的,周文王、齐桓公都是依靠贤人的帮助而成名,现在天下贤人的智 慧才能难道不及古时候的人才吗?忧虑的是君主不去和他们结交, 不 去结交,贤士怎么能够来呢?现在我依靠上天神灵的保佑以及贤士大 夫的帮助,平定了天下,把天下统一成一家。我希望这个天下能长久 地保持下去, 世世代代奉祀祖先的宗庙以至无穷。 贤人已经与共同平 定天下了,而不与我共同治理天下,使人民幸福,这可使得么?贤士 大夫有肯跟我交游的,我能够尊敬他,让他做大官,特把这个诏令布 告天下,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御史大夫周昌把这诏令下达给丞相,

丞相酂侯下达给诸侯王, 诸王的御史中丞下达给郡的太守, 那些确实 称得上德行贤明的人,郡守应该去劝他们出来,并为之驾车,送他们 到丞相府,登记其经历、容貌和年龄。如果有那样的贤人而郡守不上 报,发觉之后就罢免他的官,年老体弱多病的贤人,不要送来。

57.

送杨寘(zh

i

)序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 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 而风雨夜至也;

如怨夫寡妇之叹息, 雌雄雍雍之相鸣也。 其忧深思远, 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 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 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 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 亦有至者焉。

弹琴这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宫声, 小的是羽声,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 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象山崩石 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

又好象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 有时象旷夫、 寡妇的叹息声,又好象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 稻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 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 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 却跟尧舜三代的语言、 孔子的文章、 《易经》所表现的忧患、 《诗经》 所包含的怨恨讽刺,没有什么区别。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 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 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58.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 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 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 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 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 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

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 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 看到炉灶的烟囱是直的, 旁边还堆积着 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 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 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 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 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 “当初如果听了那位 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 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 邀请宾客,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 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59.

晋人伐刑

晋人伐刑,齐桓公将救之。鲍叔曰:“太蚤。邢不亡,晋不敝; 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 敝晋,齐实利。待邢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桓公乃弗救。

晋国出兵讨伐邢国, 齐桓公准备发兵援救邢国。 大臣鲍叔牙献计 说:“如今就发兵太早了点,战争刚开始,邢国还没有灭亡;晋国的 人力、物力、财力也还没有达到疲惫的地步。 如果晋国的人力、 物力、 财力不耗尽, 齐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就显不出它的重要。 况且扶助处于 危险之中的国家的功德,

不如使灭亡的国家获得重生的功德大。 你不 如晚一点再发兵去救邢国, 先让邢国和晋国互相攻打, 这样对齐国实 在有利。等到邢国灭亡了, 再去援助它重新复国,那样的名声才真正 更美好。”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 就放弃了马上发兵救邢国的打算。

60.

副使失物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 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 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 请尽弃所载,不尔,船

覆必难免。 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 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 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 以使者身份出使到高 丽去,一名武官做他的副手。对高丽作为礼品赠送的财物,李士衡都 不关注和在意,

一切都委托给副手去处理。 当时,船底有渗漏的地方, 装船时,这个副手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他丝织品垫在船底, 然后 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以避免浸湿或漏落。航行到海上,遇到了 大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惧,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完全丢弃 到海里去,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这个副手在仓皇之时 准备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 也没有时间去拣择。

大约投到一 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定了。过了一会点数、检查所投的东西,都 是这个副手的东西。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由于在船底就一无所失。

61.

东窗事发

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 纵虎难!”

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 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 王氏没蘸,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 问:“太师何在?” 熺曰:“在 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

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 倍受诸苦。 桧曰: “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秦桧想杀岳飞

,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

.

王氏说:

“抓捕老虎容 易,

而放掉了它以后要想再把它抓住就难了

.”

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

.

后来秦桧在西湖游玩

,在船中突然得 了病,

病中看见一个披着长发的人大声地说

:

“你害国害民

,我已经告 诉上天,上天要派人来捉拿你了

.

”秦桧回家后

,不久就死了

.

秦桧刚 死没几天

,他的儿子秦嘻

也死了

.

王氏设起神案

,请道士驱鬼

.

有一个 方士伏在花案上

,迷蒙中看见秦嘻戴着铁枷

,就问:

“太师在什么地 方?”秦熺回答说

:“在丰都

.

”方土按秦熺说的话到丰都去

,

结果看 见秦桧,万俟卨都戴着铁板枷

,

受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苦刑

.秦桧 说:

“麻烦你传话给我的夫人

,

东窗密谋杀害岳飞的事情暴蕗了

.”

62.

强弩之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 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 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 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 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 汉数千里争利, 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 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 亲。

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 皇上交由朝臣讨论。 大行王恢是燕地人, 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 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 不如不答应, 而发兵攻打 他。”韩安国说:“派军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 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 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 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 能算强大, 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 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 争夺利益, 那就会人马疲惫, 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 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 从下往上刮的 强风,到了最后, 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 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 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 同意与匈奴和亲。

63.

淳于髡(k

n)使赵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赍金百斤, 车

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 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 见道傍有禳田者, 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 污邪满车, 五穀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 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齐威王八年, 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 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 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 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 威王说: “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淳于髡 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 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 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 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 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 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 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 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 息,连夜退兵而去。

64.

张仪报复楚相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 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 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 若笞我 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 他曾经在楚国相国手下做 事,后来楚国相国丢了一块玉璧,其他人认为张仪生活贫穷,品德低 下,一定是他偷的玉璧。 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 打了他几百棍, 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哎,要是你

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 “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 “舌头还在。”张仪说,“那 就够了!”……张仪做了秦相以后,发出文告对楚相说:“我以前和 你一块喝酒,我没有偷你的璧, 你却鞭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呀, 我快要盗窃你的都城了!”

65.

管仲与鲍叔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 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 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时 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 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 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 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 叔出谋办事, 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 而鲍叔不认为我 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 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 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三次打 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 纠争王位失败之后, 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 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 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 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66.

苏秦刺骨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 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媵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 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谓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 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 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 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 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 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 最后黑貂皮袍 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 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 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 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 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 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 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 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 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 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 他 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 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 为赵国的相国,并

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 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纵连横的计谋,以打击强 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当赵的相国时,秦与东方六国的交往被切断,秦 军不能出函谷关。

67.

谢太傅盘恒东山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 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 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太傅谢安隐居东山时候,长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游。一次,刮起 大风浪,孙兴公、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恐,高声喊着要回去,谢安兴致 正浓,仍是吟诗、长啸,不说一句话,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 愉悦,就继续划船向前,一会风势转急,波滔更猛,众人惊恐喧哗, 坐不住了,谢安缓缓的说:象这样骚乱,莫非不想回去?众人立刻安 静下来,回到原位。从这件事审查谢安的气量,足够用来安定国家治 理人民了。

68.

郑玄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 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

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 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 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 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

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 过了三年也没见着马融, 只是由高才弟子 为他

讲授罢了。马融曾用浑天算法演算,结果不相符,弟子们也没有 谁能理解。有人说郑玄能演算,马融便叫他来,要他演算,郑玄一算 就解决了,大家都很惊奇,佩服。等到郑玄学业完成,辞别回家,马 融随即慨叹礼和乐的中心都将要转移到东方去了, 担心郑玄会独亨盛 名,心里很忌恨他。郑玄也猜测马融会来追赶,便走到桥底下,在水 里垫着木板鞋坐着。 马融果然旋转式盘占卜郑玄踪迹, 然后告诉身边 的人说:“郑玄在土下、水上,靠着木头,这表明一定是死了。”便 决定不去追赶。郑玄终于因此得免一死。

69.

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日:“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 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 愿闻余教。”父曰:“位 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益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 足以治楚矣

!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 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 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

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

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 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 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 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 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

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 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 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70.

公冶长背诺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 一日,有鸱来报长, 曰:“冶长,冶长! 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 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 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 “我击死也! 我击死也! ”至,乃一死人。 众遂逮长见邑宰。 宰审问, 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 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世俗传说公冶长能听懂各种鸟语。 有一次公冶长听到老鹰嘎嘎地

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公冶 长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不想把肠子拿给老鹰吃。老 鹰因此怀恨在心。

过了不久, 那只老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 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 跑去,望到几个人围着一个东西在那里议论纷纷。 公冶长以为是死獐, 怕被别人抢走,就老远喊着:“那是我打死的。”待他跑过来一看, 竟然是一具尸体。这些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去见县官。县官审问案 情,公冶长再三辩解,县官说:“你自己说‘是我打死的’,怎么又 说是骗人的呢! ”公冶长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本文发布于:2024-01-08 19: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1308146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pdf

标签:没有   不能   老人   知道   学习   东西   国家   主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