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更新时间:2024-01-08 19:14:00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结婚用的歌曲)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简单文言文阅读1习题8篇(附答案与译文)

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②召吏欲杀之( )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1.①它,代鸟。②他,代烛邹。③的,助词。

2.①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②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是看重鸟却轻视人士的君主,这是第三条罪。

3.①要仁政,不要暴政。②理,要讲到点子上。③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翻译:

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 )

②稷之马将败( )

③公密而不应()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②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1.①圆 ②倾覆 ③密,闭口

2.①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②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求它拼命奔跑,不翻车才怪了。

3.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必败。②凡事要有一个度。

翻译: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车轮压出的痕迹都是笔直的;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车痕都像是圆规划出来的。庄公觉得谁也超不过东野稷的驾车技术,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上奏道:'东野稷的马车肯定要翻倒的。'庄公很不高兴,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不久,东野稷果然翻了车。鲁庄公便问颜阖:'您怎么知道他会翻车呢?' 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求它拼命奔跑,不翻车才怪了。'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或( ) ②诸( ) ③弗( )

④以( ) ⑤丧( ) ⑥不若( )

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答案

1.标点: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或“。”)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或“,”“:”)不若人有其宝。”

2.或,有人,有个人,把“宋人或”连起来解释成“宋国有一个人”、“有一个宋国人”或“宋人里有一个人”;诸,之于;弗,不;以,拿,或“将”、“把”;丧,丧失,失去;不若,不如。

3.对于送宝的宋国人来说,把玉送与他人,则其失宝;对于子罕来说,如果接受他人的馈赠,则失去“廉正之品德”之宝,所以说是“皆丧宝也”。

【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然而退。(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舟薄于石又覆。(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

②向许百金( )

③舟薄于石又覆( )

④盍救诸?( )( )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

渔者:

旁人:

答案

1.A,表转折。

2.①南面。②刚才。③靠近,引申为'撞击'。④盍,何不;诸,之乎。

3.C。载,乘载,不是'托'。

4.富人:言而无信,死有余辜。渔者:见死不救,不该。旁人:袖手旁观,是一群典型的看客。

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的时候他的船沉没了,(他)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大声呼救。有个渔人用船去救他,还没等到到那儿,商人就迫不及待地喊:“我是济阴的富人,如果你能救我的命,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商人却给了渔人十两银子。

渔人说:“刚才你许诺给一百两,而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

商人勃然大怒,气冲冲地说:“你,一个打渔的,一天能赚多少钱?现在却突然得到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只好不高兴地离开了。

又一天,那个富人乘船从吕梁顺流而下,船撞到石头上,又翻了,而那个渔人就在那里看

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啊?”

渔人说:“这就是那个许诺给人酬金而不履行的人!”

渔人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富人,于是富人就被水淹没,死了。

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夜书,火不明( )

②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⑤燕相白王(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光线暗。②光明。③表定语后置。④表判断,兼停顿。⑤告诉。

2.①不可穿凿附会,曲解愿意。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有何不可?

译文附录: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把蜡烛举高点。'说了便把'举烛'写到信上。'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来的内容。

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

注:讴,唱歌。

1.翻译下面句子。

①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②薛谭乃谢求反。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②薛谭于是向青表示道歉并请求留下。

2.①学无止境。②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附录:

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薛谭于是向青表示道歉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到回家了。

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百喻经·欲食半饼欲》)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唐自捐弃( )

②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

2.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义。

答案

1.①浪费。②假设。

2.①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②不能以偏概全。

译文:

有一个人因为饥饿,一连吃七枚煎饼。吃到六个半时,就已经饱了。这人非常后悔,用手打自己,并且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个半个饼子就能饱,应该先吃它。'

《工之侨献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工之侨献琴

①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②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款',款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工之侨得良桐焉( )

作断纹焉(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

②工之侨以归( )

抱以适市( )

赐之以百金( )

不以物喜( )

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

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到'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了什么?

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①语气词,不译;于之;怎么;的样子 ②把;而;用;因为

2.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3.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而琴的'古'与'弗古'又是真假难辨的,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味,就可以冒充古琴而博得众人喝采。

4.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看重真才实学,只重视虚名。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上好的优质桐木,刻削做成了琴,装上弦然后演奏,发出金属的声音回音象玉磬一样。自认为是天下的极品,献给掌管祭祀的官员,官派国家级的工匠看琴。说'不古',就还给了他。工之侨回家,求助于漆匠,伪造出断裂的细纹。有求助于篆刻的工匠,作古代款式的雕刻。装在匣子里埋入土中,过一整年后拿出来,抱到市场上。一个显贵之人经过看见了琴,用一百两黄金买了琴,献进宫里。长官乐器的官员们传看,都说:'希世之珍啊。'

工之侨听说了,叹道:'悲哀啊,这世道!难道就单单是一把琴的事吗?别的方面没有不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起灭亡啊!'便离开国土,遁入深山之中,没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魏文侯期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文侯期猎

①②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③公将焉之( ) ④乃往,身自罢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可不一会期哉?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约定。下雨,做动词。到,往,动词。身,亲身,亲自。

2.难道能够不遵守约定的时间吗?一,动词,始终如一,引申为一贯遵守。会,期,同义。

3.言必信。魏文侯亲自去管理山林的人那里取消了这次打猎的活动。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翻译 :

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回头看手下侍臣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难道我可以不遵守约定吗?”于是他就出去了。

《反裘负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反裘负刍

①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刘向《新序·杂事二》

注:①刍(chú),柴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反面,相反;依靠,依附。

2.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②不能舍本求末。

翻译附录:

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文侯说:'干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背柴火?'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反裘负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反裘负刍

①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

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刘向《新序·杂事二》

注:①刍(chú),柴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反面,相反;依靠,依附。

2.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②不能舍本求末。

翻译附录:

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文侯说:'干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背柴火?'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惟其所以不得( ) ②则狗恶也

③则家贫无以( ) ④于是还疾耕

⑤田猎之获( ) ⑥常过人矣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②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原因 ②差,不好,不中用。③即'无所以',没有办法,指没有钱。④快速,急切。

⑤同'畋',打猎。⑥超过。

2.①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了钱买好的狗;好狗本事大,多次捕获到野兽。②不只是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都是这样啊!

3.①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②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译文:

齐国有个喜好打猎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就是打不到野兽,回家是愧对家人,出门就愧对乡里亲朋。他想这之所以打不到野兽,是因为狗太差了。想得到良种的狗,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于是在地里勤奋耕作,勤奋耕作家才能富裕,家富裕了就有钱买好狗了,狗好了就可以得到很多野兽了。打猎的收获,就常常比别人多。这不是单单打猎啊,什么事都是这样的啊。

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注:溢,同'镒',古时二十两为一镒。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因佯失而毁( ) ②负其百金( )

③而理其毁瑕( ) ④而理其毁瑕(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假装。赔偿。加工玉石,这里用上本义;依据下文的意思,且含有'加工并修理'的意思。本义是玉上的斑点,这里引申为玉毁坏的毛病。

2.①奸利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②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了,其实败中有胜。

译文:

宋国有个名叫监止子的富商,和别人争着购买一块价值百金的璞玉,于是假装失手弄坏了它,给了百金作为赔偿,但是整理那毁坏的璞玉,得到了千金还多啊。

《多言何益》阅读练习及答案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

2.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经常,常常。②虽然这样,却。

2.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3.①说话要说到点子上。②说话要看准时机。

译文:

子禽问墨子说:'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苍蝇一天叫到晚,口干舌燥,虽然这样,人们却不听它们的。现在我们来看早晨的鸡,到黎明时啼鸣,天下人被它惊醒。多话有什么用呢?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校人欺子产

①②③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注: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圉圉(yǔ),疲乏的样子。 ④罔,欺骗。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反命曰( ) ②始舍之( )

③少则洋洋焉( ) ④悠然而逝( )

⑤孰谓子产智( ) ⑥得其所哉(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则洋洋焉。

②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回复。②放弃,引申为放入。③一会儿。④消失。⑤谁。⑥处所,地方。

2.参看译文。

3.①善良的人们常常被小人欺骗,而这些小人却总是因此沾沾自喜,但小人终究是成不了什么大事。②聪明正直的人可能受骗于一时,但仍然无损于他的聪明正直。

译文:

曾经有人送活鱼给子产,子产派校人把鱼放到池里养。校人却把鱼煮了,复命说:'开始放的时候,很疲倦的样子,一会儿就好了,悠然地消失了。'子产说:'获得了自由!获得了自由!' 校人出来说道:'谁说子产聪明,我都把鱼煮了吃了,他却还说:'获得了自由!获得了自由!''

所以说正人君子可以用合逻辑的话欺骗他们,但很难被不合情理的事情所蒙蔽。

《千金求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千金求马

①②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请求之( ) ②君遣之三月( )

③反以报君( )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⑤于是不能期年( ) ⑥千里之马至者三(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请允许我。派遣。同'返'。从事,做,引申为'买'。一周年。表多数。2.①古代有个用千金去买千里马的君王。②天下人一定认为君王真心买好马。3.①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译文:

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近臣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是死的,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买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近臣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今天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晏子逐高缭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说苑·臣术》)

注:①仕,旧时做官为仕。②仄陋,卑贱,低贱。③四,四周,周围,指身边的人。④维,维系,引申为扶助,帮助。⑤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为纠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晏子逐之( ) ②高缭之事夫子( )

③三年曾无以爵位( ) ④其义可乎( )

2.翻译下面句子。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辞退。②侍奉。③给。④道理。

2.现在高缭跟我在一起三年了,从来没有纠正过我的过失,所以要辞退他。

3.①能者上,庸者下。②人总是在纠正自己的错误中进步的。

译文

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辞退了。随从的官员们向晏子提出劝阻,说:“高缭已跟你做了三年的工作,一直没有给他一个职位,而且还要辞退他,不合道义啊。”晏子说,“我是一个狭小鄙浅的人,通过各方支持来辅助才能稳固,才能立国。到现在为止,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三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这就是我要把他辞退的原因。”

《熊渠子射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

(刘向《新序·杂事四》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寝石以为伏虎( ) ②关弓射之( )

③却复射之( ) ④矢摧无迹( )

2、翻译下面句子。

关弓射之,灭矢饮羽。

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躺着。贯穿。退回,后退几步。折断。

2、熊渠子弯弓搭箭射出,连箭尾的羽毛都射进石头。

精神高度集中,往往可以收到奇特的效果。

译文:

以前,楚国熊渠子夜晚外出巡查,将看见的一块卧在地上的石头当成了蹲伏的猛虎,张弓(就)射它,(力道之大,)箭射入了,箭尾的羽毛也射进了(石头)。(熊渠子)下马(前去)察看,知道是石头。退后再次射向那石头,箭折断、(并且石头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本文发布于:2024-01-08 19: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12440462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pdf

标签:子产   引申为   没有   得到   君主   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