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

更新时间:2024-01-08 18:53: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

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

篇一:无锡市2021年秋学期高三期中才调研考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2021.11)

无锡市2021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2021.11

命题单位:锡山区教研室 制卷单位: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右边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心急是为了掩盖焦虑,热热闹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 ▲ 。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无休止来麻痺自己,

▲ 一旦安静独处,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 ▲ 。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

A.自欺欺人 因为 心烦意乱 B.欲盖弥彰 因为 心烦意乱

C.欲盖弥彰 如果 魂不守舍 D.自欺欺人 如果 魂不守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年,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在《中日联合声明》中的表达方式及全部内容,是中日亲善正常化

谈判的最大难点,谈判气氛也曾一度紧张日趋紧张。

B.为了创建新优良学校,我们主动与研究所、报刊社、高等院校、网络系统等相关部门沟通,

取长补短,增强自身教科研的创新能力。

C.两款三星公司的新产品已上市,将使苹果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后者与三星及其他安

卓智能机制造商的竞争愈演愈烈。

D.我们将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践行“求是”的文化理念,切实落实“民主管理”“幸

福课程”“健康心理”等,让学校文化深入人心。

3.下列诗句中,笔触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在下面一段文字书写横线出口处填入语句,接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记下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有为乐而已。 ▲,此外,还需要有什么别的理由吗?

①或者翻译些他的诗文

②像苏东坡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作品相伴就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我一直都希望写几乎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

④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地写关于他的传记,自然是件乐事

⑤即便此愿不会实现,在我旅居国外时,也愿意身边有他的作品长存

A.③⑤②①④ B.④③①②⑤ C.③①⑤②④ D.④③①⑤②

5.对以下同人志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500强企业没有美国500强企业有竞争力。

B.中国500强企业有贪图虚名、急功近利的毛病。

C.中国500强企业难以敦本务实,有以相比之下取胜的心态。

D.中国500强企业与美国500强企业都重攀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韵文,完成6—9题。

南宫生传

高 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新游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

①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

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

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

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③④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

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用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

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

(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有删节)

【注】①风后:相传是黄帝时的一个人物。②具区:太湖的古称。③藩府:民国初年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④隽蹶:胜败。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谢酒徒去,学兵兵:兵法 .

B.数殴辱士类 数:屡次 .

C.带刀策马踵生后踵:跟随 .

D.辄令削牍疏所乏疏:疏通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一般而言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柱生家中本来财物很多,但因为财帛了大量的宾客,以致耗尽了家产。

B.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他也愿意结交他们。

C.对九位蛮横的武官,南宫生先是以理服人,再示强不惧,故意抗衡,逐个制服了他们。

D.丹凤生精通草书和隶书,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4分)

(2)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5分)

9.文末说“生之行凡三变”,请简要概括三次说明南宫生一生经历的三次转折。(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试简要概述第三段全诗整体表现了哪些田园之乐?(3分)

(2)王维诗素有“诗中有画”之誉,特质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3)试分析诗中“未”“犹”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靡有朝矣。(《诗经》)

⑵ ▲ ,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⑶ ▲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⑷ ▲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⑸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⑹ ▲ ,亦使后人而复文王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⑺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⑻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吃 酒

丰子恺

①说起吃酒,我忘不了下述几种情境。

②我在日本留日学生聊起了一个留学生黄涵秋。此人爱吃酒,富有闲情逸致,我二人常常共饮。有

五天到江之岛游玩,我们两人踞坐一榻。“两瓶正宗,两个壶烧。”正宗是日本的烧酒。壶烧是这里的名菜,一种大螺蛳,约有拳

头来大。取出大些螺蛳肉来切碎,再放进去,加入酱油等调味品,煮熟,其味甚鲜。我和老黄吃壶烧,三杯入口,万虑皆消。海鸟长鸣,天风振袖,仿佛身在仙境。老黄看见年轻侍女就搭讪,问年纪,问家乡,引起她身世之感,使她掉下泪来。于是临走多给大点帐,约定何日重来。我们又仿佛身在小说中了。

③又有一种情境,也忘不了。吃酒的对手还是老黄,地点却在上海城隍庙里。这里有一家百年老店,我和老黄每逢闲暇,便相约去吃素酒。我们的咖哩很经济:两斤酒,两碗“过浇面”,一碗冬菇,一碗十景。冬菇非常肥鲜,十景也非常入味。浇头的分量不少,下酒之后,还有剩余,可以浇在面上。我们常常去吃,现在,老黄作古,菜馆也改头换面,不可复识了。

④另有一种情境,则见于患难中。那年石门湾沦陷,我们一家老幼逃到桐庐,在城外河头上为租屋而居。屋主姓盛,兄弟四人。我们租住老三的屋子,隔壁就是老大。他有一个孙子,十七八岁,常常来向我请教环境问题,因此老大常常邀我到他家去坐。这老妇常坐在一只圆鼓凳上,我一到,他就支招坐在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站起身来,揭开鼓凳的盖,拿出一把非常大酒壶来,在桌上的杯子冰块里满满地斟了两盅;又向鼓凳里摸出有一把花生米来,就和我对酌。他的鼓凳里装着绒毛,可以保暖,斟出来的黄酒,热气腾腾。酒是自家酿的,色香味都上等。我们就用栗子下酒,一面闲谈。谈的大都是他孙子的事。我用空话安慰他,骗他酒吃。骗得太多,不好意思,我准备而后报谢他。但杭州沦陷,我们匆匆离去,终于没有报谢他的酒惠。

⑤最后一种情境,见于杭州西湖畔。那时我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里,对门就是孤山。家居多暇,则闲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才,欣赏湖光山色。每见一中年男子在湖边划船。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老式一粒饭米,挂在岸石边。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钓得了三四只尖萼,他就起身走。我问他:“何不再钓几只?”他笑着回答:“下酒够了。”⑥我跟他去,见他走进来到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拣一座头坐下了。我就在他旁边的桌上坐下,叫酒保来

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我看他一只虾要吃很久,由此可知此人是个酒徒。

⑦此人常到我家门前的岸边来钓虾。我被他引起酒兴,也也常跟他到岳坟去吃酒。彼此相熟了,但不问姓名。有一次,我带了扇去吃酒。他借看我的扇子,看到了我的名字,吃惊地叫道:“我有眼不识泰山!”于是说了许多仰慕的话。我也请教他姓名,知道他姓朱,是在湖滨旅馆门口钟山摆刻字摊的。下午收了摊,常到里黄山来钓虾吃酒。此人自得其乐,甚可赞佩。可惜不久我就返回杭州,远游他方,不再偶遇这钓虾的酒徒了。

⑧写本文时,我久病初愈,酒戒又开。回想上述情景,酒兴顿添。

(选自《丰子恺散文选》有删节)

12.那人说作者与黄涵秋间吃的是“知己酒”,依据文本褒奖内容概括说明这么评价的理由。(4分)

13.作品中的西湖酒徒有哪些性格特点?试做简要分析。(4分)

14.丰子恺散文语言素有漫画风格,试以第④南段为例简单概括其特点。(6分)

15.读文末画线句,联系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生活态度。(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文学手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国际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推广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

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可以选择,从现象解读重回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已成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道义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真实世界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东亚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公共财政,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良善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具体表现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全面性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愈来愈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人性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未尝婚姻生活,进入西方理性说到底“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无知的生态学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纵使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而文学工作者除开文学工作者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外交政策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文学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字汇的历史语汇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时,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俄苏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有望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无形中有了倾斜。当下大众

化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网络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出现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性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某一方面理应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现代之根。

(选自2021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请作者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从划线句子看,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与文学的民主审美特质并不冲突,如何理解这一点?(6分)

18.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文学要坚守核心价值观的理由。(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检验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里;检验一件事的重要标准,是看事情在

篇二:《苏东坡传》个人感想

读《苏东坡传》有感

暑假期间原本只是想着大概看看这本人物传记敷衍了事,但实质上已经深陷跌宕起伏的情节中。经历书名可知这讲述的是元代著名诗人苏轼从生到死一生的重大由,映射了其性格鲜明,多才多艺的特点,而使我也对他产生几分敬佩,对生活或进行几分思考。

我比较喜欢苏东坡壮年时的经历:从性格上来说,他愤怒与苛酷的火气也已无,只灿烂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享受,比青年时则更洒脱而不执著;才学也大大提升,他的诗这时才达到上乘的境界。

我敬佩、喜爱苏东坡有以下几点:

首先,苏东坡是忧国忧民的,善良的光芒从他手里散发,这都可以从他到徐州、杭州等地做太守时表现展现出出来:受到新政迫害确实能收养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奋不顾身地抢救城池,西土亲为引走河水,使老百姓免于水灾;旱灾求雨,歉收饥荒尽全力实行方案体恤;居然还要亲身视察监狱,关心囚犯健康与褔利,当时为太守者不同凡响!真是一个好官!

其次我十分喜爱他的爱戴真性情,一生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谢恩奏章上为直接指明小人,刚正不阿进尽忠言,被迫害也要站稳脚步坚定立场,决不妥协。生活上才他也有许多乐趣:酿酒、练瑜伽研究佛道、游山水等,兴味盎然时洋洋洒洒题上几首诗,好不自在!

再次苏东坡的心态是我追求的,仕途生活一直在弹劾、贬谪与提拔中需要进行,直到很差被贬广东甚至条件不佳、危乎性命的海南岛也始终保持冷淡着一种旷达乐观的心态!好似无论遇到什么也能好好地活下去,超越了这样的境界,他的敌人又能奈他何?

在多次调迁之中,苏东坡每次遇到居所破损承受不住、粮食短缺、盘缠不够、路途遥远的情况,总会有一大堆人蹦出来帮助他,包括当地的太守官员与平民百姓,有的不辞劳苦千里跋涉来看他,有的送酒送食物,帮他几千里送信。究竟有什么魅力能使这么多天下人甘愿跟随他、深受爱戴呢?是的真实天资聪颖还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为民造福兴旺国家?都有!而且很有关系!没才学不能服人,没人那人实际行动清除谗言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大自然不能得民心得声望!所以一个有实力、懂礼貌、善良的人真是游历天下无道都不怕啊!

最后东坡身上有两处地方我们是可现学的:第一,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当今电子产品普及,爬山游水等户外活动可能都比较少参与,多出去走走感受自然界永恒生命的奥妙,说不定还能写出两首诗来。第二,灵活运用方法,提高效率。文中说到他“到了夜晚,他才自己做事,看试卷,评等级,迅速之至”“铿锵有力,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写到圣旨永远不用查书”,若在工作学习上用也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那真是极好的!

第一次读《苏东坡传》可能对他某些论调、作者的一些文段不能理解。等第二、第三次再阅读,应还有新的体会。

篇三: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宋代不可或缺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欧阳修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十八年元年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前。他是在北宋较理想的皇帝(宋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善良狂妄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宋神宗)在位期间当官,在一个十八岁的书呆子(宋哲宗)荣登皇位之际遭受贬谪。(此段摘自《苏东坡传》第一章)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普遍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类“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道义若辅以良知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苏东坡有许多爱好,例如,画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忧愁。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居住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

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梅花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苏东坡还爱登高,“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可见在世人的观念之中,仙人喜欢住在山上,住在高处。苏轼也是一喜欢登高望远之人。苏轼重游赤壁时,面对江边千尺断岸,他表现出的不是胆怯与畏缩,而是一种征服气概。看来苏轼也是十分喜爱登高的啊!

苏东坡也是位懂得美食小食的吃货。别的不说,杭州名菜东坡肉就甚多受欢迎,东坡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苏东坡还李白专门作了一首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人们把此等方法煮出来的肉称之为“东坡肉”。

苏东坡晚年爱好炼丹苏子由练瑜伽术在东坡面前走过,因为子童年时代由小时候夏天肠胃不好,秋天咳嗽,吃什么药都不见好,但现在什么事也没有了,子由说是跟一道士学气功学的,东坡就去学习气功、炼丹和瑜伽了。还同时给武昌太守写信,请教炼糖朱砂的方子。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中同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雪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吼,高傲地飞翔。

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

本文发布于:2024-01-08 18:5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11193133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东坡传每一章概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