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旗 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

更新时间:2024-01-08 18:00:32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党员转正介绍人发言)

以诗为旗 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

1101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以诗为旗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美国]姚园题记:尽管生活中值得铭记的东西不一定皆是生活中的诗意,但诗中的

智慧,是我们生活的瑰宝,是我们坎坷途中的坦然,也是我们《常青藤》诗刊

走到今天枝叶繁盛的一种缘由。一、创刊过程的回顾及诗刊宗旨从2005年伊始的3月18日,对我、对美国《常青藤》诗刊、对关心支持我们刊物

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别,让人沉浸、感恩的日子。与其说它是沿着我们的初衷无悔

走来的印证,不如说它是我们乐此不疲深爱着的华丽又苍凉小小“世界”。毫无疑问,这天是我们刊物诞生之日,为什么会选择这天?似乎有些模糊了,但

当初那种激情与悸动在走过10度春秋之后,依然记得和犹在。为什么要在远离汉语土壤的异国不凭借外界任何支助,不但不盈利,反倒赔本地

创办一本看似行走在文学边缘的诗刊这个貌似不该是问题的问题,在被他人不时

问起时,我既不觉得自己处于一种说不出来尴尬的境地,也不觉得自己是选择上的一

时冒然。要说答案抑或也简单,只因为热爱文学,热爱诗歌,只想为更多怀抱同样一

颗挚爱纯文学之心者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作品在关注与交流中恣意地在世界这

个广袤的天地里展现。在我们对外发布成立《常青藤》诗刊时,便在乐趣园网站开设了一个“常青藤诗

刊论坛”,迅即在诗坛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天就有上百诗人前来祝贺,通过论坛、电子

信箱投稿。紧接美国多维邮报、西雅图时报、新闻周刊等先后以“旅美女诗人姚园主

华文文学1H编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刊”为题给予报道。那天,著名艺术家李洪涛先生发来贺词:)祝贺姚园创办《常青藤》诗刊!愿这粒

)常青藤”种子,在世界诗林这片净土中,用你真情去浇灌;用赤诚热心做阳光;用你内

心深处的爱作肥料,静静地等待)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让那四季长青的藤条、枝

干、根条纵横交错地锁住每个人的心灵,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亲密无间;让那朴实、精

确、真实动人的诗篇,触动人们心底醉柔嫩的角落,萦绕于脑海、盘旋于心灵、回荡于

星空!”;徐悲鸿弟子著名手指画家龚乃昌先生用手指醮着墨书写的''常青藤生命之花

常开”;《中华名人书画》总编、中联兴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张骏先生,北京联合大学美

术教授李金亭先生,创作型全才画家、中国旅游报主任编辑张坤先生,中国致公出版

社总编辑田俊江先生等以画、书法贺之,让我们受到多大的蒙恩与激励啊!创作型全才画家、中国旅游报主任编辑张坤先生赋画祝贺《常青藤》诗刊创刊北京联合大学美术教授李金亭先生赋画祝贺《常青藤》诗刊创刊

1121语言#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中华名人书画》总编、中联兴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张骏先生赋画祝贺《常青藤》诗刊创刊6-4fl中国致公出版社总编辑田俊江先生赋词祝贺《常青藤》诗刊创刊那段日子,好像几乎每天睁开眼便是开电脑,看我们论坛的动态,那不分昼夜的

勃勃盎然,那如水一般汹涌而来的诗作,我们的驻站诗人与版主们诚恳的评贴……"

来由于乐趣园网站对外关闭,我们论坛才不得已下转去新浪开设《常青藤》诗刊博客。

但是许多的名字在我们“常青藤*史上一直是闪闪发光的,他们是:汉江、白沙、海风、

巴山雨、蓝花伞、罗唐生、高文、笔尖、王征珂、朱枫、赵福治、严家威、竹露清滴响、衣

水、维子、兰江、空灵部落、蔡宁、李晓泉、燕冰、张之、沙沙、旗烈、静庐听雨、南白沙、

华文文学117王天迅、秦华等。其中才华横溢的竹露清滴响因病于2014年10月撒手人寰了,但她

为我们《常青藤》,为诗歌的奉献,不会随着她的远逝而消隐。如今《常青藤》诗刊已走过10年历程,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华语诗歌刊物之

一。我们始终坚守办刊的宗旨,即从一开始我们将刊物定位为国际性诗歌刊物,我们

要一手擎起我们中国文化的灿烂,一手挽起西方文化的精华,双手构筑赋诗、作文的

自由乐园;我们主张:智性、灵性、真情、唯美等。在自己“藤蔓”所能牵连的领域内,力

争不遗漏一首好诗,也决不滥竽充数。精益求精,重诗歌文本而不重人名声望,是我

们取稿的唯一尺度。在此,请允许我藉《常青藤》的创刊词诠释创建的心路:《常青藤》,与你相拥记得去年回国与几位编辑聊天,当我提及与北京的诗人朋友……话音未落,就被他们惊诧地打断:这年头还弄什么诗

骤然间,让我为诗又傲

又伤。在外漂泊的日子,我可以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在我熟悉、挥之不去

的故土,会因此一百八十度转弯?以后,那几位编辑依然向我邀稿。我在交稿的同时,郑重地告诉他们:我将在美国创办《常青藤》诗刊。那一刻,我似乎才发现那种来自心底虔诚

的无畏与愉悦。诗在夹缝中生存,似乎为一个国际现象。美国幽默报人唐.马奎斯说:“出版一本诗集,宛如将一片玫瑰花瓣抛下大峡谷而期望听到回V”。似乎愈是如此,才有尝试的必要。尼采说过,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那么,套用他的话,便是:写诗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一个跨越过程,至于完成的程度,恐怕只能因人而异。自3月18日在网上、美国报刊发布《常青藤》创刊消息,不到两个月收到海内外诗人的数千来稿。年龄最大的是年长八十多的旅美著名作家诗人

吴崇兰阿姨,最小的是十来岁华裔少年诗人Alan。每当从《常青藤》网络论

坛或信箱展读一首首诗稿,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怦动与敬意。我好像是在

黎明的曙光里与她们邂逅、相拥,好像是在夜幕下与她们围炉而坐,聆听心

117)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灵泉水的叮咚……尽管来稿从质上衡量,是不可避免的参差不齐,但从另一

角度却窥视着希望的所在。当一个人无可挑剔的时候,其实也是原地踏步,

抑或乏味的开始。虽然我也崇尚完美,追求完美,可残缺的美有时更令人

心颤。然,这一观点并未影响对一首首诗的判断#古人Y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

发光。换言之,好诗怎么都会脱颖而出。我曾对一位诗人朋友说,在阅读诗

的过程中,要么气势磅礴的会给我些震撼,要么悲天悯人的情怀使我仰视,

要么柔肠寸断的让我情不自禁,要么灵气十足的我会流连。我最不喜欢那

种要死不活,泛泛而谈不痛不痒的东西。所以,我才邀了十多位诗人朋友为

编委、版主,以免个人的偏颇疏漏什么。而编委和版主们的尽职,是我今生的幸运与“债务”。此刻,甚至不知用

什么言语表达深藏于心中的感激。尽管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来,如一

位编委说的,为诗这个上帝打工,我无怨无悔。他的话或许也应该是我们全

体同仁的心V。《常青藤》不过是为众多诗人朋友提供的一座舞台,《常青藤》不但要将

诗人心V凝固,还要携着她们走进美国国会图书馆,走进中国国家图书馆,

走进...当有那么一刹那,你倦了,顺手一翻案边的《常青藤》,如果第一感觉,常

青藤这三个字令你反射出缤纷的春天;或者其中某一首诗,引起你共鸣,我

会为你也为自己高兴。《常青藤》与你同忧同乐之余,也会思危。此时她不

仅仅属於什么载体,而应归于海洋。大浪淘沙,多少人物由此诞生或消散。除了拍手称颂,或扼腕叹息,我们继续上路,风景这边独好。而《常青

藤》因你的参与,才斑斓多彩。只是在第一期编辑结束的瞬间,对因版面有

限而延缓至下期的好稿,有难以言尽的歉意。人生本由遗憾组成,你的遗憾,曾几何时也光顾于我,愿我们在《常青

藤》这大家的天地,相互倾吐,相互支撑,永远在诗的海洋中徜徉……5/24/05/1

:00pm

于西雅图

华文文学H5二、从诗情画意栏目与卷首语的纷呈中透视从某种角度而言,创刊容易,坚守难。十年过去,我们刊物仍然未改我们最初的

信念。常青藤终年碧绿,是缘于对根的一往情深,《常青藤》愿意甘为绿叶,是缘于对

诗的一片爱恋,对出污泥而不染的生命气节的抱守。我们的栏目从最初的“情谊无价、天马行空、汉英对照、散文诗奇葩、随笔评论”等

五个栏目,到第二期发展为“金黄*诗心-膜拜圣殿(双语诗,即中英文)、碧绿*自

然*天籁之乐(男性诗歌)、嫣红*生命*长歌短吟(女性诗歌)、诧紫•情谊*凝固

必然(重点介绍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诗人或作家的作品)、赤橙-剔透•菁菁校

园(在校学生的诗歌)、纯青•悠扬-散文诗葩(散文诗)、蔚蓝•意象•洗濯未来(评

论及散文随笔等)”等七个栏目,到第九期“青藤•走近-诗人心灵(专访有特点的诗

人或作家)增设,第十一期“青藤-写意-诗画同源(油画配诗或散文诗)"增加,这十

一个栏目,丰盈的好像不仅是刊物质的本身,也让愈来愈多的才华横溢的作者向我们

款款走来。因为“我们以五千年悠久文化为养料,播撒中西文化交流的种子。我们要凭诗人

的精神,呼唤世界,走近世界;我们要世界因我们锲而不舍的开垦,充满诗意、温情、笃

信。我们有自己的天地,我们亦有无奈的时刻。我们的诗,如果是一种声音,似波浪

攥住小船,随浪涛跌宕起伏却勇往直前"我们的声音已化为一枝梅花,在冰雪中傲放

……"(第二期卷首语《呼唤世界,走近世界》)"“文学是对生命非凡意义的关照"蕴含人生意志,呈现生命力的作品,是我们每

一位写作者追求的;作品是否具有勃勃恒久的生机,也许时间,只有时间,才是最公正

的裁判”(第三期卷首语《在朝圣的路上》)。但不管怎么说,“有诗便有生命的留痕;有诗便有声音的玫瑰;有诗便有时空的穿

越”(第四期卷首语《流向永恒的未来》)。“那一刻,文字的技巧悄然隐退,留在心中的只有诗情的怦怦颤动,只有语言赋予

了诗破土春芽般的青春蕃盛。”(第五期卷首语《留予他年话青藤》)“虽然文学是遗憾的艺术,遗憾也可能化为一种动力。但文学毕竟是严肃的艺

术,我们的诗歌、散文诗、散文以及相关评论等秉承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朝纵深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的“进军”,和作者自身鲜明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致的。与其说敢于

弄潮、敢于向困境挑战,留下引人深思、震撼人心、抚慰心灵,给人希望、向上的作品是

我们写作者应持的理念与奉献,不如说是我们《常青藤》选择作品的度量衡”(第六期

卷首语《且允我用诗沏一壶茉莉花》)。“面对诗歌,就是面对人世的纷纭与变迁,面对生命的华丽与苍凉,面对心灵的四

季,面对一种承担、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明天的存在,是

点燃希望的火把。换言之,不管诗歌这条道路如何寂寞、坎坷、最后通向哪里,《常青

藤》都愿与她同行……”(第七期卷首语《与诗同行》)。“在经历人世的一些风风雨雨后,仍抱着纯文学这盏圣灯的人,是令人钦佩的,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支不染在黑夜里静静地绽放。那是生命的一种向度,是本能

的缪斯向灵魂发出的邀请信。起来吧,灵魂,去穿越时空,去横跨国界,为心灵的终极

归宿,把衣袖挽起,把键盘擦亮,灵感在键盘里,也在键盘外……让我们从容地站在人

生的每一个路口;让我们的感觉如一首优美的诗。在全球经济处于低谷的时刻,在物

质灯笼高挂的年代,诗这杯酒却被我们于夜阑人静之际高高举起,却不是为了借酒消

愁,一醉方休。黎明尚未来临,我们醉不起啊! ”(第九期卷首语《花开的声音》)“尽管生活中值得铭记的东西不一定皆是生活中的诗意,但诗中的智慧,是我们

生活的瑰宝,是我们坎坷途中的坦然,也是我们《常青藤》诗刊走到今天枝叶繁盛的一

种缘由。当然,我们也常被那些因为诗而诗的虔诚者感动,抑或他们现在还是无闻在

诗坛的边缘,抑或他们本就不在乎什么堂皇的冠冕,他们只要在自己的诗歌国度里游

走,便是超脱世俗的精神富翁”(第十期卷首语《如诗的岁月》)。“在诗里行间游离,我们发现一些寻常抑或陌生的人事,在不同程度上,也相逢了

自己。诗也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生,那一瞬,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都是幸福的。虽然一

瞬不可能是永远的彼岸,但拥有的喜悦是明天出发的风帆。存在便潜藏着无穷的可

能。我们有理由对世界对文学怀抱信心,我们《常青藤》愿为你的精彩托出一方舞

台”(第十一期卷首语《存在蕴藏可能》)。“世上任何一位写作者抑或都希望自己的笔下总是在推陈出新,世上任何一位读

者抑或都希望读到出乎意料之外的东西。写作好玩又不好玩,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

心态面对,所持什么姿态和视角?要知道灵感随时都可能向我们扑来”(第十三期卷

首语《在理想中突围》)。

华文文学117“虽然诗歌到头来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在比他人多一个角度审视人世

的华丽与苍凉中完善自己的心智,至少可以在一个飘雨的黄昏翻开这本《常青藤》,倾

听生活在不同国度的诗人们的心声,使其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在一瞬间相望于诗歌里。

这种感觉是美妙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第十四期卷首语《写作本身就是一切》)。“真正的好诗是具有生命力的。什么样的诗才可能成为岁月不老的苍松呢?抑

或是那些敢于冲破约定俗成的定义,不断挑战并突破自己的局限,因为诗而诗,视诗

为一种生活,既怀抱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又张扬着个性之人的笔下吧”(第十五期卷

首语《青藤上的蔚蓝》)。“写诗的人应该是那种心能够沉静下来,看淡人世烟云,为诗而诗,简单中蕴含着

纯粹,不仅是希望自己化为夜晚,也渴望化为绿荫,替行走在炎炎烈日下的人,送去不

断的清凉……那是多么美好笃定的写意一作别了意外,在每个街口默默守候。不

管最后能否改变什么,那都是一种美丽,在时光的河流里馥郁”(第十七期卷首语《在

时光的河流里馥郁》)。“我相信只要还有一首诗歌能让人静下来,我们抑或便能撷获似乎所有人向往并

竭力追求的东西,那就是一美好。我始终相信地老天荒的美好不是戴在头上的光

环,也不是兜里用不完的的金钱,而是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内心持有的那缕安

宁与平静。我们坚信诗歌是属于心灵之上的东西,是神圣端庄不染一丝尘埃的,是心灵与心

灵的一次清雅促膝与聚首,抑或提升。在诗歌的面前,词语是我们自己的上帝,是我们自己的华丽与苍凉;在诗歌的面前,且让我们把自己放低,低到海的深度,低到海内在的广度;在诗歌的面前,可能和不可能似乎仅是刹那间的事,没有什么是亘古永恒的

……”(第十九期卷首语《温暖的淡定》)。不过“在编诗之前,抑或我不知道会与什么样的诗邂逅,我也不知道那些诗的背

后住着一颗怎样的心灵?诗与人,人与诗,似乎是密不可分,但又似乎可以没有任何粘连。不过我确信的

是诗的寿命长过人类,当然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诗才可能是棵不老的青松。只是诗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撼动我们内丿卜?还是某一教科书上的标准渐渐目染滋

生的观念?或是是否符合大众倾向的审美,以及社会需要的导向?

118|语言#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从某种角度而言,在这个新媒体,自媒体沸沸扬扬的时代,问题本身引起的思考

甚或比答案更重要。以前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只要指尖

在Gooole上敲下一个关键词,各种语言的答案岂止这区区一千?如此,要不迷失自己需要的定力与智慧,兴许跟阅读量,跟年轮,跟兴趣等无关,

但却与经历,与看问题的视角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创作者来说,作品的质地才是颁发给自己的一张或永久或暂时的通行证”

(第二十期卷首语%与诗相拥》)。三、在刊物文本的基础上延伸在创办刊物半年多",为进一步给诗人们提供施展的空间,让文学、艺术在交融

中,绽开更加璀璨的花朵,开创现代画配现代诗的新河,我们在论坛发起了一场诗题

著名旅美艺术家李洪涛先生抽象油画的配诗活动,受到海内外众多网站论坛的关注,

吸引了世界各地诗人的热情参与和阅读者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仅点击阅读就达三

万。我们从大量来稿中筛选出60位诗人的优秀作品,编入一本名为《藤上风》的油画

配诗集。除了油画、诗歌外,还针对每一辑诗画特色,由赵福治、海风、唐风、舒白和白

沙分别执笔撰写了

%在色彩的舒展间感受生命的裂变》《携着一杯漂泊的咖啡》《飞叶

悄落泪笺,流水暗思春》《今夜无风》和《生命因翱翔而精彩》综述评论。让读者既能

品诗赏画又能通过评论解读,获得另一层面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90多岁

高龄的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先生亲自为我们的刊物题写书名“藤上风”,华老先生弥

足珍贵的笔迹不但为我们刊物增添了色彩,更是对我们刊物的莫大鼓励和支持!

华文文学119我在卷首语《摇曳在藤上的风》里写道:“是画,点燃我们内心诗意的火种;是诗,

我们使画再生繁花。《藤上风》别具一格的油画配诗,以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给

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的气概挥就的诗篇,无不是心灵的烙印;无不是在矛盾中

呈现张力、提升情操;无不是我们在喧嚣浮华尘世中,执著守护精神家园的佐证。哲学家休姆说:“心灵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

和情况下轮流出现、再现、消褪或融和”。我们的作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摇撼了人

们身上久眠未醒的部分……我们理当为我们《藤上风》中那些推动画笔、文笔的灵魂的描绘振臂,理当为《藤

上风》破译的人生“密码”、铸造的作者与读者交流之桥剪彩,理当为知名漫画大师华

君武先生为我们《藤上风》欣然挥毫沸腾,理当为你我在茫茫人海相遇馈谢宇宙的神

奇与曼妙……让我们继续做文学艺术的“俘虏”吧!纵使爱与痛的漂泊伴随一生,思春的飞叶、

冰心依然使吹动的情绪在焦虑、苦闷、迷惘的极致中融化。生命是动听的,尽管“对这

个世界,有着情人般的报怨”,我们也应如马雅可夫斯基说的,真正的诗人会从朦胧的

火星中吹出明亮的思想。莎士比亚说过,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短短的一生,就在睡梦中度过……

而盈满盎然生机的文学艺术的生命将流芳百世。朋友们,庆幸吧,当《藤上风》走进世

界各地图书馆,倏忽绽放的花瓣把世纪的钟声敲响……”次年,也即2007年的9月,我们又编辑了一本《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自我们

的征稿启事对外张贴后,我们《常青藤》诗刊论坛的投稿专区骤然间花团锦簇,我们的

信箱投稿也一直彩旗飘飘。四个月便收到遍及全球的近三万件来稿。与其说我们是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如说是为文学“家园”加瓦。记得我在在卷首语《万花吐蕊

春意早》写道:“我们诚谢郭风、李耕、耿林莽、海梦、许淇、邹岳汉、刘虔等散文诗大家

的作品,诚谢在诗歌界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洛夫、北岛等诗人的作品,诚谢散文领域

不可忽视的王鼎钧、尤今等作家的作品,诚谢学术研究的带头人阎纯德、蒋登科等教

授的作品,诚越寸所有各具特色的作品……尽管你们中有的用不同的语言在迥异的国度工作、生活,毋忘的是我们千年的文

化,我们的根,我们美丽的方块字。兴许正由于地域的差异,多种文化的碰撞,人生的

磨砺,以及社会的复杂、变迁,使得我们的作品具有世界性,个性张扬,引人深思……

127)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我们的作品是艺术的表现,是时代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我们从1995到2007

,

弹指一挥间,我们沿着墨迹,漫游世界各地,踱回魂牵梦依的故园……”之后,时值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之际,我们于2008年12月编辑出版了一本%新时

期文学三十年诗歌散文诗我回顾展》,“虽然我们身在海外,虽然像诗歌之类的纯

文学依然在文学的边缘攀援。似乎因此我们更有必要站出来,为我们三十年来的诗歌、散文诗振臂呐喊。阿根

廷文学家博尔赫斯曾说过,生命是由诗篇组成的"我们所走过的三十年,不就像一首

令人频频回首的诗?而任何过往似乎只有搭乘开往文学、艺术之类的航班,才可能再

生与永生。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一生中有多少个三十,但我们能够将拥有过的三十诗

意的留存。因为我们选择了文学,选择了诗歌包括散文诗,选择了一条漫长而没有尽

头的路。路是不是真的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可以不在乎。有诗为我们的脊梁,为我们赖以

呼吸的精神养料。来到这个世界,与其说我们是为了寻求真理,毋宁说是为了承担困

惑,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人生的,抑或哲学的,不然,我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难眠之

夜?怎么会那么多源源不断的诗篇?三十,在此刻不应该仅是一个数字,或者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它是一段历程,它

是充满生命与张力的有机体;它写实,也抽象;它暗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像盈满风的

帆,等待着一种契机……倘若这本特刊是缘此而生,我们也只是竭力如蜜蜂那样采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

最具代表性,最具生机的诗歌、散文诗而已。我们知道世界是无所谓唯一的。虽说其

不是一种宿命,但也从某个角度诠释人类的无奈,或者局限。不过,我们并不遗憾,重

要的是我们参与了,我们用诗,用散文诗见证了我们波澜壮阔的三十年,记录了我们

风雨兼程的三十年,深情回眸了来之不易的三十年……”两年后,也即2010年,为我们创刊五周年,“五年,好像是刹那间的事,又像是经

历了一个世纪那么悠远。静静地倚着五岁的门槛而立,过往岁月奔聚而来,我们却在

激情中找到平静。我们知道转身就是未知的可能与不可能,而我们刊物最终能担当

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我们能够要求的永远是自己,我们或许只要坚持刊物的智性、

华文文学121灵性、唯美等,便是对自己初衷的不离不弃。我们无怨,与其说是我们选择了诗歌,不如说是作者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悔,与其说是我们是为一方纯文学的近景或者远景,不如说我们品尝着了

付出的快乐。我们被虔诚执着的写作者感动,我们被撼动人心的作品打动。那个时候,生活的

篮子盈满了碧绿,写诗读诗编诗好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即使我们面朝的不是春

暖花开,即使诗歌也是一种经过"但从中我们对人生有了另一层面的认识和理解,再向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审视,

山依然是山,只是山的高度不再绝对了。我们似乎在刹那间撷获一种平和,一种与诗

与艺术有关的力量。兴许基于此,我们这本特刊以人生路上的感动、醒悟、鼓舞,以挥之不去的亲情,

以刻骨铭心的友情、爱情,以自然界万物、四季等给人的触动、启发等为主题。我们似

乎欲藉这些诗作的个性,走近甚至走进我们人类的共性。这个斑斓又斑驳的世界是需要感动的,而能否感动他人,有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

的大事,而是一些细微的事、一些淡若无痕的细节。假若回到我们每一位写作者身

上,或许便是看看我们的作品是否感动了自己?”(卷首语%预订一个风景》)。这或许是编辑出版《藤上行》的缘由,也好像可看作我们为刊物、为作者预订的一

个风景?当时光的手指翻到2015年,也即我们刊物创办十年之际,我们以编辑一本%21世

纪世界华人诗歌精选》的方式低调而隆重地为我们来之不易的十年注脚,请允我再次

挪用我提笔写就的卷首语,再现当时的悸动:那一树悸动的暗香这本《21世纪世界华人诗歌精选》,是我们《常青藤》诗刊十周年的一

本特刊(第21和22期合刊),是我们刊物走过3600个风雨后的一束微笑,

是我们无悔当初选择或者初衷的一汪蔚蓝,是感恩作者、读者温婉相伴的一

次回馈。我从来认为诗是一条有颜色的,深不见底的却又清澈、可以触摸的海

洋,能游刃有余驾驭她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能,而是对她不含一丝杂质的

1271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喜爱。正是凭着对她一腔的眷爱,我们刊物才义无反顾地坚持到现在。我说

过,我不知道十年,对于他人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十年对于我,对于一个

刊物意味着什么。然而不管是什么,都是留不住的河流,回不去的河流。除了蕴藏于心底

的那一树暗香的浮动,和文字本身给人的无穷滋养与春天般的慰籍,抑或沉

浸之中撷获的享受。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与分布在世界不同角落,藉笔墨载动生命中那

些或轻或重或明亮或灰暗或近或远等等人间百态、万种思绪、悠远情怀的人

相遇是幸运的。他(她)们的笔底犹如一处斑斓的宝藏,但却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因为

美也有让人沉静下来的力量。只有静下来方能感知、感悟、盈握看不见的

东西。法国诗人马拉美说:“一首好诗就是对悟性的庆典。”我想,这不但是对

作者说的,也是对读者说的。当然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把衡量诗歌好劣的尺子,书本上的定义更

是举不胜举。而我们刊物在选稿的取舍上一直秉持着我们的尺度:智性、灵

性、真情、唯美等。这本精选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喜欢让个性在共性的风V

里飞扬。此精选由“天籁之乐、嫣红歌吟、散文诗葩、十年诗选”四个部分组成,是

一些可以与不同灵魂相碰触、可以让火花再生火花、留予他年回味的好诗篇

啊。那些篇名请允我不在此——列举了,我相信发现的快乐永远高于预

知的。对那些踊跃投稿而未被收入其中的作品,我们在此致以深深的歉意。

未被采纳不代表作品质量上的问题,任何时候都有遗珠的发生,任何一本书

都有它既定的篇幅。来年吧,只要彼此的诗心尚在,必将在下一本书中相遇。谨此,特别感谢十年来一直默默支持,且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关心、呵

护我们刊物的前辈和朋友们!感谢副主编汉江先生一直不计较个人得失、

华文文学”23慧眼识珠的择稿!感谢我们的编辑梁元、蓝花伞,以及为《常青藤》的发展作

出过一定贡献的白沙、海风、高文、唐风、维子、兰江等友人!感谢我们《常青

藤》洛夫、北岛、李洪涛等顾问们给予的有形无形的指引!感谢《常青藤》创

办以来在乐趣园设论坛那些年所有论坛版主的不辞辛劳与诗友们热烈呼

应,我们论坛呈现一派向荣的红火,多次被评为十大精品论坛之一!感谢

2010年1月著名的《诗选刊》在开展评选“第三届中国最佳诗歌编辑”时,首

次将评选视角延伸到海外华语诗坛,让《常青藤》主编获得这一殊荣!感谢

诗人、封面设计师方耿鼎先生以诗一般的视野旷远了书的内涵!此刻,内心被太多太多的感激、感恩丰盈。没有这么多老师、作者、读者、朋友的抬爱,不会有《常青藤》的今天#明天,我们依然信奉给予比得到更幸福,诗必定在最柔软最坚韧的那一页上辽阔。我们坚信诗总是在那里,在我们转身的刹那,向我们优雅地扑来。四、创刊以来的影响及诗界同行评价在《常青藤》诗刊论坛成立不到两个月之时,就被乐趣园网站列为十大精品论坛

之一。对此,诗人赵福治在《常青藤下听大风》感慨道:“在文学艺术日益边缘化的今

天,美国《常青藤》诗刊及其文学论坛的开通无疑受到国内外文学人士的广泛关注。

主编姚园本人作为一名海内外的知名诗人,多年来坚持诗歌创作,并在各大文学刊物

相继发表大量的优秀作品,其本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自是不言而喻,而安琪、白沙、汉

江……等汉诗诗坛中的中坚诗人加盟《常青藤》诗刊编委行列的举动,更是锦上添花,

树立了《常青藤》诗刊和论坛在汉诗诗坛的独特地位。这从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常青藤》诗刊就从无到有,论坛从小到大,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众多国内青年诗人新

锐、诗坛老将名宿和国外知名华裔诗人的参与,就可以看出。本人作为论坛中一名值

班版主为此深感荣幸。众所周知,汉诗不是一般形式上的文学艺术,就像“汉”代表

我们的祖国,“汉人”代表中华民族一样,“汉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情节和情

感的表达。一首诗歌,是一个灵魂物态的恣意呈现,代表着诗者的思想与顿悟。在论

1$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坛的这段日子海当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们在“常青藤”下怡然自得地谈诗论词,

交流切磋,自己就禁不住地闭上眼睛,用耳、也用心聆听从诗人“心灵上空”刮来的一

阵阵关于汉诗话题的季风……”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剑冰先生说:“早就知道%常

青藤》,这本国际性诗歌刊物,创建于一个常青藤样的女子之手,常青藤一样仰着自己

的叶,开着自己的花,腾着自己的信仰。我喜欢这样的定位:一手擎起我们中国文化的灿烂,一手挽起西方文化的精华。

它岂止是一个定位,完全是一挽飘带。智性、灵性、唯美,是这本诗刊的魂灵,也符合

创办者姚园的特质。办这本诗刊是有心的,那是一种爱的心事。不只是对诗的爱的心事,对世景与生

活爱的心事,更是对祖国文化爱的心事。从小里说,是表现了自己的喜爱,往大里说,

是张扬了诗的空间。常青藤,是向上的、覆盖的、能量的、安心的。《常青藤》诗刊的作者涵盖美国、加

拿大、法国、西班牙、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中国(包括

香港、澳门、台湾)等,可见其影响。而且《常青藤》创办的五年中,还主编了海内外第

一本油画配诗集《藤上风》,主编了%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主编了%新时期文学三

十年诗歌-散文诗回顾展》。显出一个刊物、一个办刊人的思想与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常青藤》,感谢《常青藤》的创办者,我们有了

一个垦殖的园

地,成长的园地,开花的园地;我们有了一个欣赏的园地,休闲的园地,享受的园地。诗是没有国界、没有空间的,也是没有时间的。所以是常青藤,常青藤一样,从那

边附到这边,从这边延到那边。已经出刊五年的《常青藤》,厚厚的一摞子的美丽,仿

如一个圣殿,能听到天籁之音,赏到天堂之鸟。”散文诗学会主席,《散文诗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海梦敬说:“常青藤,是一株

神奇的藤。根,生在东方山城,藤,蔓过太平洋,花,开在西方星月满天的高空。四

季长青,芬芳着五洲四海的灵魂。常青藤,是一株生命的藤,心系祖国,脚走天涯,

左手牵着友谊,右手牵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灿烂了一代学子的美梦。”原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幅明先生在贺我们创刊五周年时道:“高雅常青藤,破

土五周年。枝叶茂又盛,清风飘其间。扎根在华夏,生长万里远。感念栽培人,美誉

万口传。”

华文文学”25《中国新诗年鉴》主编杨克先生说:“常青藤与活力代表了欢乐,象征着不朽与青

春。在电子化和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常青藤》依然固守诗歌的梦想,散发着痴情

的墨香。感越寸你们,感谢万古常新的诗歌,总有一段韵律让我们魂牵梦萦,总有一种

力量它让我们心潮澎湃,在这常青藤缠绕五载的2010年初冬,祝愿在未来每一个冬

天,《常青藤》常青!”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学术委员、学会副主任委员林楠先生说:“《常青藤》诗刊热

情关注新人、新诗、新潮流,充分展示了时代的诗意和恣彩,受到广泛好评。主编姚园

以其卓越的努力,为团结诗人、作家,为繁荣文学创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旅美艺术家李洪涛先生说:“《常青藤》诗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着别样

的艺术气息,有着撼动心灵的力量。”著名诗人、文学博士、教授、澳洲国际华文出版社社长庄伟杰先生用一首激情盎

的《

我们

:青出绿荫一片藤缠异乡故乡/常常蔓延出妙不可言的宁馨/抑或布满一条又一条交织的激情/让藤蔓枝条四处伸展/从冬到夏从春到秋/多像

一位东方小美人/别致的身姿

旋舞于天地之间/有如一泓盈盈秋波/流苏

的光照澈内心的澄明青出一串翡翠藤跨时间空间/让常缱绻出此起彼伏的牵挂/或者隐约

飘逸一缕又一缕隽永的物语/俨然柔韧的彩带缠住/岁月的裙角

让遥远的

呼唤/传递春天绿色的鼓点/在交错的彼岸来回/当我一挥手或者一转身/你

依然在雪花与阳光中生长攀援面对着凌空舒展的常青藤/如同看见一道缤纷的风景/日子仿佛缠绕着无限的诗意/时而悠远视线时而葱茏幸福”北京诗歌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许庆胜,在读了我们第九期刊物后,写了一篇名为

《诗歌前沿的显在标本》的评论:“诗歌传统的源远流长在某些时段可以间或作为骄

傲与自豪的资本,但不能一直向后看,否则这种骄傲与自豪就会在极度自我陶醉中变

成前进的阻力,尤其是具有行政特质的陶醉。因此,诗歌的本质应是目光向前,这种

“前沿”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旧体诗原地踏步的时日太久了,新诗的五四传统被新

125)语言与文化研究(2018年夏第十二辑)秩序强扭向民间,原地的浅薄舞蹈几乎全部丧失了艺术的本质。这种舞蹈的后遗症

依然在左右着当下的诗歌刊物,《常青藤》则不同,它极有资格作为诗歌前沿的显在标

本。《常青藤》诗刊的艺术追求与艺术选择是正确的,其巨大的诗意创造一定会受到

越来越多的读者们的欢迎!”五、诗刊未来的设想及对华语诗坛的展望有人说刊物的十年是一个坎,翻过这个坎后有的就激流勇退了。而我们刊物在

经历十年的风雨后,更加清楚我们的担当,我们能企及什么,我们能为作者、读者做什

么。我们会在坚持我们办刊宗旨上,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刊物,关注当下,放眼全球,增

加刊物的厚度、广度,以更加多样丰盈的辽阔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读者。我们刊物已发布了数千位作者的作品,作者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

国、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荷兰、捷克、瑞士、澳洲、新西兰、南非、日本、新加坡、马来

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等22个国家。或许有一

天,全世界每一角落都有我们作者和读者。当我们的诗歌成为人们的精神养料,成为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之时,那不仅是我们编者、作者的荣光,也是对诗歌本身的

赞美。当下的华语诗坛好像是一片欣欣向荣,各种各样的诗歌网刊、微刊、诗刊,各种版

本的一年一度的年选、精选层出不穷,各种诗歌大赛,以及与企业、旅游业携手的诗歌

采风活动等等也是目不暇接。这些抑或对诗歌的发展与推广是有利的,能在无形中

影响新生的一代,让更多年轻的一代喜欢诗歌。诗歌是美丽的,因为游进了时间,为我们的精神找到另一出口。“只有诗歌,知道迎娶这片天空*!“这世界是铜的,而诗歌能给予我们金的”!在诗歌这片乐土上,一切都是有可能含苞欲放甚至大紫大红的花朵!祝福诗歌!

祝福华语诗坛!(姚园,女,籍贯重庆,旅美华文诗人作家,美国天涯文艺出版社社长,《常青藤)诗刊主

编,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出版)

以诗为旗 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

本文发布于:2024-01-08 18:0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708031462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以诗为旗 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以诗为旗 偕美同行——美国《常青藤》诗刊创办10周年回眸.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歌   刊物   诗刊   诗人   文学   先生   作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