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镍催化剂)
龙源期刊网
永年正里小曲的音乐特征
作者:刘江元 王璇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0期
摘 要:永年正里小曲是河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花会歌曲之一,始于明代初期和中期,因最早在河北省永年县南北正里一带,故俗称“永年正里小曲”。永年正里小曲是一种舞蹈加伴唱的民间艺术形式,旋律朴素自然、优美动听,唱词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农民生活气息和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以永年正里小曲最具代表性的《四辈和玉妹》为例,分析了永年正里小曲的体裁形式、歌词内容、音乐特征等,对永年正里小曲的传承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永年正里;民歌;小曲;四辈和玉妹;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90-02
永年县位于邯郸北部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培育出永年吹歌、永年小曲、永年花桌、永年西调、永年踏鼓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永年小曲是永年众多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永年小曲属于民歌中的花会歌曲,其表演形式属于秧歌类的民间舞蹈,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2007年7月2日永年正里小曲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整理改编的永年正里小曲《四辈和玉妹》曾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红极一时。
一、体裁形式
我国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劳动号子、花会歌曲、小调、山歌等。永年正里小曲如《四辈和玉妹》《送情人》《丢戒指》《哭五更》《放风筝》等属于花会歌曲体裁,花会歌曲是各地群众在节日、庙会期间,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自发举办各种盛大的的“花会”“社火”活动所唱民歌的统称,演唱时人们化妆,手持花扇、彩绸等道具,伴着鲜明的锣鼓声和民间乐器边走边舞,尽情表达他们节日的快乐。花会歌曲的曲目大多是流行于群众中的小调歌曲,它和小调的主要区别在于与舞蹈动作结合后,旋律节奏更加鲜明,动作性更强,在演唱风格上力求与舞蹈的神韵相适应,与花会的气氛相谐调,曲风明朗爽快,节奏开放,字和唱腔比较均衡,音调与方言紧密联系。永年正里小曲的音乐旋律天然优美,舞蹈动作古朴夸张,有着中国戏曲歌舞的重要原始元素。永年正里小曲的“唱”和“演”是分开的,演员前台表演,后台伴唱和伴奏,伴奏没有弦乐,这在北方地区十分罕见,采用竹或铜瓦敲击伴奏,由特制的小云锣指挥。在表演上,传统上的永年正里小曲没有女演员,角色分生角和旦角,皆为男扮,生角表演一般采用蹲跳步、勾拳,旦角表演比较接近戏曲程式,其“扭步”动作极具特色。生角赤手,旦角一手持方巾,一手持扇。永年正里小曲的演出队伍一般在6—8人,开演前常有“大跑场”,用以招引观众等。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20:4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72056258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永年正里小曲的音乐特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永年正里小曲的音乐特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