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牛郎恋刘娘绕口令拼音)
提纲
1、 生平:
1) 教育背景、工作经历
2) 著作(翻译、文学)及不同身份的各种成就
2、 翻译标准
1) 忠实→原文
2) 通顺→中文 ←﹛译家资格对应的三个方面﹜
3) 美→艺术
3、 分述一 忠实:4等,2种方法,4义
分述二 通顺:引言+评价
4、 分述三 美▲
1) 艺术
2) 引文两句
3) 文学翻译、最重要、美译
4) 学派代表
5、 译诗风格:五美 举例说明(苏轼诗)
6、 补充升华
1) 个性气质+译作欣赏
2) 艺术不可翻译+引文
材料1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以作家言,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此外,他还致力于现代白话文的研究推广,并对其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了数量颇丰且涉猎颇广的中英文著作,包括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文化评论、人物传记、英语教材、辞典、翻译作品等。
其小说及人物传记主要以英语写成:小说《京华烟云》以纯正的英文讲述纯乎中国人的故事,英文传记《武则天传》、《苏东坡传》则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他另外一部份作品(包括最广为人知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智慧》)则着力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介绍、对中国社会现象以及民族特性的分析与探讨。此外,他还通过《孔子的智慧》等书阐述了对孔孟、老庄等思想的理解;又以中国民间传说及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写成了英文版的《故事新编》。他对翻译领域亦有所涉猎,以流畅优美的英文翻译了《浮生六记》等文言作品。
以学者言,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东西方文化均有相当通透的领悟与颇为独到的见解。在各种中英文著述中,一以贯之的是他对家国故土的热爱,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与尊重,以及跨越国族界限的人文关怀。通过早期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他将当时的一些西方理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同时,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他的《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智慧》在美国甫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排行榜,成为一时热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销量居高不下;多年后仍数次重新出版,成为了华人作家的作品畅销于美国的先例。
以发明家言,林语堂早年即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 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了专利——例如,其中一件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以语言学家言,林语堂编有《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等教材,还著有关于语言研究的其他作品。在他七十七岁高龄时,他还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当代汉英词典》。
译著
《冥寥子游》(中英对照系列)
《不亦快哉》(中英对照系列)
《东坡诗文选》(中英对照系列)
《幽梦影》(中英对照系列)
《板桥家书》(中英对照系列)
《老子的智慧》(中英对照系列)
《浮生六记》(中英对照系列)
林语堂自谓:“西洋人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
Lin Yutang (October 10, 1895 – March 26, 1976) was a Chine writer and inventor. His
informal but polished style in both Chine and Englis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and his compilat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classic Chine texts into
English were bestllers in the West.
Letters of a Chine Amazon (《女兵自传》,谢冰莹原著,小说),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清•沈复原著,小说),1941年上海西风社初版;
Miss Tu(《杜十娘》,据明•冯梦龙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译,小说),1950年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初版;
《卖花女》(英•萧伯纳原著,剧本),1928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新俄学生日记》(俄•窝格耶夫原著,小说,与张友松合译),1929年6月上海春潮书局初版;
《新的文评》(美•史宾岗原著,论著),1930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
《成功之路》(美•马尔腾原著,论著),1939年10月上海中国杂志公司增订再版;
《怎样训练你自己》(美•罗德原著,论著),1940年4月上海东方图书公司出版;
《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丹麦•勃朗特司原著,传记),1940年8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彷徨飘泊者》(英•台维斯原著,小说),1941年3月上海朔风书店初版。
林语堂的翻译,从其选择的题材来看,多为以日常生活为原料的通俗作品,这与当时翻译“国民性”,建立新文化的翻译主旋律无疑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林氏也以自己书写浪漫、革新、快乐、自由和日常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中去,赢得了自己在翻译领域中的一席之地。林语堂的翻译,历经上个世纪的上海和纽约,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文化生动地传递到西方世界。
中国传统译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有很大不同的是,其对翻译主体的双语能力,学识修养,甚至性格气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译者所选择的翻译作品要与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相一致。傅雷曾说过,“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罗新璋:1984)林语堂在其论翻译的名作《论翻译》中也提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罗新璋:1984)而《浮生六记》与林语堂就是这样的相见恨晚不能自已的“朋友”。
我们且来看看林语堂是如何体贴慰籍地“照顾”自己这位“朋友”的。
(1) 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犹绝。(p.122)
We would take it out the next morning, and make tea with spring water, which would then
have a very delicate flavor.
(2) 茉莉是香中小人,顾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p.30)
Therefore, the fragrance of the jasmine is like that of a smiling sycophant.
(3) 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之间。(p.30)
The citron is the gentleman among the different fragrant plants becau its fragrance is so
slight that you can hardly detect it.
他创造性地继承了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并结合西方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知识对翻译理论作了新的突破。他提出的三个翻译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而译文“传神”是翻译的核心。他主张翻译要采用“句译”的方式。
林语堂就翻译问题曾提出过一些独到的见解,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关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观点。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他的一篇文章“论翻译”(1932)里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体现和论述,本文即以分析此篇文章为基础来介绍林语堂基本的翻译思想。
“论翻译”这篇文章是林语堂1932年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撰写的序文。全文明确地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主题鲜明,衔接紧密,逻辑性强。第一部分讨论了翻译标准,这部分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部分,提出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具体分为三个层次:(1)译学无成规;(2)翻译标准的三个方面;(3)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是翻译的立论根基。第二、三、四部分分别论述了翻译标准的三个方面,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和美的标准。全文的结尾以Croce的“翻译即创作”观点来总结出全文的核心思想,即“翻译所以称为艺术,就是这个意义”,与文章开篇语“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的艺术”形成鲜明的呼应,再次强调了林语堂的核心翻译思想即翻译是一门艺术。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介绍这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写下了这样的小标题“论译学无成规”,林语堂之所以这样说,文章的开篇语就是答案。艺术和科学的主要不同处就是科学是成规矩的,而艺术则刚好相反。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那么翻译自然就具备艺术的属性,正如文章结尾处所说的,“译学无一定之成规,且译书无所谓绝对最好之译句;同一句原文,可有各种译法,尽视译者国文之程度而差。譬如同一段原文,章行严之译文与一些新文人之译文,就是二译者主张无论如何一致,其结果必不相同,这就是翻译中个人自由之地”(罗新璋、陈应年,2009:507)。既然翻译是艺术,无一定规矩可循,那林语堂为什么会继而探讨翻译标准呢?文章是这样说明的:“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那么就翻译而言,“个人的艺才”指的是“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而“对于该艺术之训练”则指的是“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同上:491)。所以,林语堂认为一名好的译者跟其自身的语言造诣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同时也要了解翻译中的根本问题,如翻译标准或者手术(即方法)。因而接下来文章就讨论了翻译标准问题,“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问题,第三是美的标准。”而这三个标准又可以分别理解为,忠实标准就是“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通顺标准就是“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美的标准就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如果从“译家的资格”上讲,就分别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和“译者对艺术的责任”。
在这部分的第三个层次里讲的是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独到之处“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对于这个观点,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 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 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林氏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李孝敏,2010)。林语堂这样说道,“其实翻译上的问题,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所以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可以看出,翻译心理问题虽然放在了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来讲,但是林语堂却是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是研究翻译标准的前提。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必须先懂得原文作者的行文心理,弄清楚原文作者下笔的目的,才能继续翻译。林语堂对于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阶段是非常重视的,这种理解不仅包括语言层面,
还包括对原文进行心理分析。林语堂在这篇文章里虽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继续深入的阐述和解释,但是提出这个观点的意义却是深远的,他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
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忠实标准,也是“译者的第一责任”。这部分首先把忠实按程度分为了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就是不顾原文真正的意义和译文的语法,对原文字句完全照搬地译过来。文中对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举了两例,英译汉如把“the apple of
my eye”翻译成“我目的苹果”,把“took the heart out of him”译成“将其心拿出”,汉译英如把“趣味横生”译成“the interest flows horizontally”,把“嫁祸他人”译成“ marry the misfortune to
others”。胡译是意译的极端,即为了使译文明畅或典雅或其他目的,译者就可以无所不为,而林语堂对胡译的举例是林纾和严复。对于如何做到“忠实”,林语堂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即“字译”和“句译”,就是“按译者对于文字的解法与译法不外两种,就是以字为主体,与以句为主体。”字译是译者不顾上下文的意思,而把单字的意义堆积起来得出全句的意思。句译与此相反,句译不是字字对译,而是根据全句的意义来决定哪些单词需要译出来,这些单词应该译成什么意思,而不是字典里的意义。字译与句译的区别就在于“与其求守原文逐字意义,毋宁求达原文语意。”林语堂在文中明确地声称:“句译是对的,字译是不对的。这是一条明明白白的大道理。”所以,要达到忠实标准,译者须采用“句译”的方法,即“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因而“凡要明字义的人,必求之于全句之中,非咬文嚼字或区区靠字典上的界说定义所能明白的。”紧接着,林语堂就提醒译者要合理使用字典,不能过于依赖字典,但又不能完全否定字典的用处。
关于“忠实标准”林语堂论述地最为详细。他提出了忠实有“四义”:(1)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2)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3)绝对忠实之不可能;(4)忠实非说不通中国话之谓。这里第一义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林语堂反对的“字译”。第二义里的“传神”指的是文字的“情感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是那些能打动读者、使读者为之震撼的文字。对于第三义,林语堂提到了“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所以译者要想做到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同时把原语中的这四美在译语都表现出来是几乎做不到的。忠实的第四义其实就是通顺标准。
接下来文章的第三部分讲的就是通顺标准,可以说也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讨论。林语堂在这个部分强调了“行文之心理”,与前文提到的翻译心理问题是前后呼应的。作为译者,动笔之前先要以句为单位来分析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而非根据单字叠加起来的意思。“译者欲以同一思想用本国文表达出来时,其心理应与行文相同,换言之,必以句为本位,而非一字一字叠成的。”因此,译者要想做到通顺,就必须采用“句译”的方法,即“译者必将原文全句意义详细准确的体会出来,吸收心中,然后将此全句意义依中文语法译出”。
第四部分是美的问题。“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 )”(罗新璋、陈应年,2009:504)。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将原作的风格体现出来,即“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文章之美不在质而在体。体之问题即艺术之中心问题”。由此看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而在他的三个翻译标准(忠实、通顺、美)里,美的标准是被认为是文学翻译的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也被有些学者认为是“美译”(陆洋:2005)。
这篇“论翻译”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林语堂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而全文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译是一门艺术,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原作的风格表达出来,要将原作者的“如何说”体现在译文里面,同时林语堂也肯定了“翻译即创作”的说法。
材料2:
Ⅰ相关材料
pdf《论翻译》,ppt林语堂翻译
Ⅱ林语堂与翻译
一、生平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而后,在赛珍珠(Pearl S. 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
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二、翻译理论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他涉及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然而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Ⅲ 林语堂译诗风格对许渊冲的影响(文题遗失)
摘要: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苏轼的一首诗进行分析,阐明林语堂诗歌翻译思想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渊源之一,林语堂译诗风格对许渊冲译诗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林语堂 ;许渊冲 ;诗歌翻译 ;风格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one of Su Shi's poems with reference
to its English version by Lin Yutang, illustrating that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eories contribute to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at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yle greatly influences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words:Lin Yutang, Xu Yuanchong, poetry translation, style
1.绪言
就诗歌翻译来说,众译家有许多不同主张,其中较系统、影响较大的要算许渊冲先生有关的种种论述(2003),从大量论文直接或间接涉及许先生的译论和译作也可见一斑。(顾正阳:1998 ;胡德清 :1999 ;林庆扬 :2000 ; 陈才忆 :2001 ;程水英 :2002 ;李菡 :2003 ;李谧:2004 ;朱明海:2005)。许氏译论由本体论的三美论、方法论的三化论以及认识论的优势竞赛论等构成,
主要来自于其对文学翻译尤其是对中诗英译实践经验的总结。这自然包括对以往翻译大家(鲁迅、林语堂等等)翻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然许氏译论在我国译论界占据了重要一席,研究许氏译论的渊源也就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正如许先生自己所说(1999),“我把鲁迅提出的关于文章的‘三美’,应用到中国古诗词的英译、法译上来,就提出了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的理论,可见鲁迅影响之大„„鲁迅之后,林语堂更把‘三美’扩大成为‘五美’”。许先生的三美论虽然直接渊源于鲁迅的“三美”思想,但从翻译实践来看,许先生的翻译风格倒与林语堂相近,加上许先生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论述(许渊冲:1999),可以说无论是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上,林语堂都对许渊冲先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就从分析林语堂英译苏轼的一首诗入手,阐明林语堂诗歌翻译思想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渊源之一,林语堂译诗风格对许渊冲译诗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2.译诗标准:“五美论”
林语堂所谓的“五美”是指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和形美(许渊冲 :1999)。为讨论方便,先将苏轼原诗与林语堂译诗(2002 :98)列出: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West Lake
The light of water sparkles on a sunny day;
And misty mountains lend excitement to the rain.
I like to compare the West Lake to miss West?
Pretty in a gay dress , and pretty in simple again.
由于林语堂自己对“五美”中的神美、气美并未具体阐述,现以其余的“三美”即音美、意美和形美为框架对译诗进行分析。
2.1 音美
“音美”是指译诗的节奏及韵式与原诗的对应程度。由于中英文字的差异,中文诗歌的音美,只要英译时能从总体上按照英诗规律加以体现,也就算是尽人事了。从节奏看,译诗的头两行是整齐的抑扬格六音步,念来非常优美,以符号“ | ”标示如下:
The light | of wa | ter spar | kles on | a sun | ny day;
And mis | ty moun | tains lend | excite | ment to | the rain.
本来第一行末尾用了分号,第二行开头的“And”可以不用。但为了节奏的要求,添加了这个词,使第二行也形成了整齐的抑扬格六音步,由此可见译者为传达原诗音美的良苦用心。译诗的后两行,则有些变化,尤其是最后一行匀称的平行结构,也展现了一种音美。至于韵式,译诗和原诗押韵格式相同,皆为双数行押韵。
总体上,译诗与原诗一样读来都是抑扬顿挫,可以说译诗按英诗方式传达了原诗的音美。
2.2 意美
“意美”则是要再现原诗的意境美。这是诗歌翻译的核心。不能重构原诗的意境美,所译的诗也就不为诗了(遗憾的是,现在不少译诗就没有原诗的意境美,缺少诗味,可以说简直就不是诗了)。苏轼写了很多吟咏西湖景物的诗,本文涉及的一首是最脍炙人口的。
诗的上半首描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缥缈的山影。那么译诗是如何再现这种意美呢?
译诗首行中的“sparkle”让人仿佛顷刻间就见到那迷人的潋滟湖光,那湖面宛如钻石构成又或似满天繁星倒映,熠熠闪烁。一个“sparkle”一下子就令人浮想联翩,引人入胜。第二行中的“lend excitement to”则更是神来之笔。一个普通的“lend (借给)”,且看它写景的魅力:雨借山势,山造雨情。那空蒙的山色,造就了西湖雨态的变幻多姿,仿佛演绎着一首首风格迥异的曲调;那蒙蒙细雨,犹如一首浪漫情深的小夜曲,而哗啦啦的小雨,则宛似欢快的圆舞曲,这一切都令人如痴如醉。一个“lend”就如点睛之笔,激活了一幅造化偶成的山水画。不妨说译诗重构的意境胜过原诗,这正是许渊冲先生所竭力提倡的“优势竞赛”。如果与原诗亦步亦趋,恐怕译诗只能彰显其拙劣。在无法“形似”的前提下,以再现原诗意美为依归,不以“形似”为旨趣,则原诗的意境不仅可以重构,而且译诗的意境有时更胜一筹。
原诗下半首,诗人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比喻传达了西湖的神韵。诗人的着眼点就是西湖和西子都美在其神。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无改其神韵之美。
至于译诗,第三行几乎是直译原文,在此不必赘言。最后一行,译者并没有将对称的“浓妆”与“淡抹”直接译出,而是从服装的角度,利用英语的平行结构进行翻译。如果说艳阳高照下波光荡漾的西湖宛如穿着艳装(“gay”的一个古义指“颜色鲜艳的”)的话,那么经雨水净化的西湖则是披上了素装(“simple”有“朴素的”含义,与前面的“gay”相对,因为是平行结构,这后半部分利用了承前省略,补充完整就是“in a simple dress”)。译者在此利用平行结构既传达了原诗的音美又再现了意美,可谓一箭双雕。
2.3 形美
“形美”主要指译诗的行数与原诗的行数是否一致、分节是否相当。译诗与原诗一样也是四行,每行的长度大致相等。原诗的形美是基本再现了。由于英汉两种文字的差异,要取得与原诗一样的形美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形美放在末尾,只是在可能的情形下去体现就行了。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林语堂在译诗时是很重视传达原诗“三美”(至少是三美,如果说林语堂提及“五美”中的其它两美是很难界定的话)的。对林语堂其它译诗进行分析,也大多是如此。(林语堂:2002)反观许渊冲先生的大量诗歌译作,其风格与林语堂的译诗风格是极其相近的,加上许先生自己承认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扬弃(许渊冲:1999),可以说林语堂的译诗风格对许渊冲先生近60年的诗歌翻译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结论对今后研究许先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
Ⅳ
林语堂先生关于“押韵”的翻译理念与实践
能指导实践的翻译理论一定来源于真正的翻译实践。我以前介绍过林语堂先生的
论文《论译诗》。他重点写到自己对押韵的真知灼见,以及他对几位译者(包括蔡廷干先生)的评价(见《中西讨论翻译百年论集》,海岸选编,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昨天我在学人书店翻阅了他用英语写的专著《苏东波传》(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8月10日出版),抄录了里边他引用并自己译的两首苏东波的诗词(专著中只引用少数一些诗词),想直接体会他对译诗的看法。
一首是《洗儿戏作》,诗的原文如下: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抄录林语堂先生的译文如下:
All people wish children to be brilliant,
But I have suffered from brilliance all my life.
May you, my son, grow up dumb and stupid,
And, free from calamities, end up as a premier.
此译文既不押韵,又不直译或硬译。比如不把“聪明”译成wi或clever之类,而译成brilliannt(杰出的)与brilliance(杰出),“公卿“也意译成(总理)。语言洗练简洁,自然流畅;至于韵律,就在英语的自然韵味当中。
文殊选注《诗词英译选》243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载有两篇译文,都出自英语为母语的翻译家之手。此诗及其英语译文我以前就介绍过。我再引用如下:
The Washing of the Infant
by Su Shi
Most men, bringing up sons, wish for them intellect;
But I by my intellect have had a lifetime of failure.
I would only desire that my child should be simple and dull,
That with no ill fortune and no trouble he may attain to highest
office.
Tr. R. Kotewelland N. Smith
On the Birth of His Son
Families,when a child is born,
Want it to be intelligent.
I, through intelligence,
Having wretched my whole life,
Only hope the baby will prove
Ignorant and stupid.
Then he will crown a tranquil life
By becoming a Cabinet Minister.
Tr. Arthur Waley
请注意:著名翻译家Arthur Waley把标题译成On the Birth of His Son,其中是His Son而不是My son。两位翻译家把“聪明”分别译成intellect(理智,智力,知识)与intelligence(智力,理解力)、intelligent(理解力强的,聪明的),但我觉得不如林语堂先生译的brilliannt(杰出的)与brilliance(杰出)。
另一首是苏轼的词《临江仙》,我就引用过其中最后两句拼凑我退休后写的一首小诗。
苏东波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hu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抄录林语堂先生的译文如下:
After a drink at night,
Tungpo wakes up and gets driunk again.
By the time I come home it ems to be midight.
The boy rvant is asleep snoring like thunder
And does not answer the door.
Resting on a cane I listern to the murmur of the river
And with a pang I am not a master of my own life
When can I stop this hustling about?
The night is late, the air is calm,
And the water a sheen of unruffled light.
Let me take a small boat down the river hence
To spend beyond the as the remainder of my days.
我想,林语堂先生的译文首先重视“信”,这与他引用苏轼的诗词讲述苏轼的生平故事这一特殊目的直接有关。他不能因为人为的勉强“押韵”而歪曲原文原意呀!
不过我主张把诗句修理得长短比较一致。例如:
Tungpo, drunk,wakes up and gets drunk again.
By the time I come home it ems to be midnight.
The boy rvant is asleep snoring like a thunder
And does not answer my knocking at the door.
Resting on a cane I listern to the murmur of river
With a pang that I am not the master of my own life
I wonder when could I stop this life like flies hustling?
The night is late, air calm, waters without ripples.
Let me take a small boat down the river hence
To spend the remainder of my days beyond as.
最后,再摘录林语堂先生《论译诗》的有关片段如下:
“在翻译中文作者当中,成功的英人韦烈Arthur Waley。其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英文非常好„他译唐诗,乐府古诗十九首及诗经等不用韵,反而自由,而能信达雅兼到„又Witter Bynner将道德经译成美国口语,实在好,因为他是个诗人。”
“凡译诗,可用韵,而普遍说,还是不用韵妥当。只要文字好,仍有抑扬顿挫,仍可保存风格。因为要押韵,常常加一层周折,而致失真„在译中文诗,宁可无韵,而不可无字句中的自然节奏。以前我看蔡廷干译唐诗为英文,但以看得见的音节及押韵自满,所以不行,幼稚得很。”
Ⅴ林语堂与《论翻译》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其中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
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在对译者的要求方面,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三条:"一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
林语堂的这篇论文从翻译实际出发,毫不玄虚,说理质朴。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问题。"。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应当指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第一人。
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他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这是发人所未发的。此外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因此他提出"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对于"通顺标准",他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而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尤其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此外,林语堂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说法。"因为作者之思想及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若有完全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失其精神躯壳,此一点之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最后他赞同"翻译即创作",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作一种艺术"。文艺翻译家"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林语堂的这个观点与翻译论中提出的译者应是批判家的理论有共同之处。
总之,林语堂的这篇《论翻译》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提出三个标准,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翻译的性质以及文学翻译的任务与方法。而他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其翻译理论与现代挑战传统译文从属于原文的观点亦有相通之处。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11:1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3826846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翻译林语堂——精选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翻译林语堂——精选推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