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北村沙织)
我眼中的武则天
——读《武则天传》有感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她是唯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的美貌、智慧、狡诈、狠毒、领导艺术、领袖魅力、卓越的洞察力等,都为后人争议不休。何国松主编的《武则天传》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女皇。
14岁的武则天进宫,刚进宫的她对宫中生活充满着美好憧憬,她以超群的妩媚赢得了唐太宗一时的喜欢,但事过不久,她很快就失宠了。整整13年,她一直在才人的官位上徘徊。这种寂寞的深宫生活,使她慢慢体会到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她一如既往地尽职侍奉皇上,干练尽责,一丝不苟,同时她发现自己对“听政”感兴趣,在“听政”当中,惊奇地发现自己对朝政已经很懂了,料事如神,为以后的执政奠定了基础。她知道皇上千秋万岁后,她就会削发为尼,她无力改变命运。洞察力敏锐的她把目光瞄准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她用自己的美貌吸引了多情的太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剃度落发,到了感业寺,在唐太宗忌日这天,李治与武才人重叙旧情,没过多久回宫封为昭仪。在后宫的竞争中,她以自己的聪慧和狠毒走到了皇后的宝座。
唐高宗李治多病平庸,而武后具有聪明才智,年富力强,早年涉猎文史,通古达今,熟谙国家的兴衰治乱。在皇上生病期间,辅助高宗处理朝政事物,展现了她不凡的经国治世的才能。她向唐高宗“建言十二事”:1、劝农桑,轻薄赋徭。2、给復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谗口。8王公以降(jiang)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zhi)衰(chui)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lin)人。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階申滞。在辅佐两代皇帝五十年中,深知必须发展生产,政治清明,思想开放,文化进步,才是一代明君。所以一旦她执掌朝政,便大刀阔斧改革: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减轻税收,减少劳役,不劳师动众,大兴土木,不加重百姓负担。政治上,主张广开言路,广讷贤臣,远离小人,不信流言诽语;严格考核,整治吏制,八品以上高官由皇上直管,以勉高官权重,骄奢淫逸,贪赃腐败;官员不能身兼数职,以勉位高权重而渎职而失察;并力排众议,对那些出身低微而无背景的小官,只要有能力,才华出众,治理有方,能使一方太平富足者照样升迁。思想文化上,主张息兵,不用武力征
服,而以道德感化;提倡以好的道德风尚,教化民众,达到天下大治;要求为官者重修官德,官们都要学习老子的道德经,言行要符合天道,遵循规律,无为而治,心静平合,不专权营利,要以德服人;全国上下禁止浮夸、浮华,骄奢淫逸、投机取巧;尊敬老人,孝顺父母。
《建言十二事》把大力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女皇的爱民情怀。十二事中,涉及到官员及官员的行为规范的多达七款。可见官员的言行,吏治的清明,对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有极大的引领作用。只有重修官德,才能改政风、顺民意、治天下。正是因为则天大帝身体力行《建言十二事》,大力阔斧的革新除弊,才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情势下,维护了大唐统治者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起到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巨大作用,成为“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在那个封建时代男权社会,她以叛逆的精神,勇敢的破除男尊女卑,提高妇女地位,女的可当官、可考科举,“武则天在世,谁敢说男尊女卑”。
如果说武则天是爱听阿谀奉承、专用奸邪小人,那就大错特错。以武皇的聪明睿智,对朝中官员了如指掌,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弱点、用在何处、如何使用,她都驾轻就熟。这个本领,比高宗强多了。她像高级驭手,稳坐站在辕上驭马,众马都被她上了笼套鼻索,她知道怎样使用驾驭。她任用忠心的干臣许敬宗,也任用奸诈的小人利益富,这是一种需要,一种政治上的艺术手段。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中国古代最具争议的女性。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中英集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举用贤才,取得了无数令人称道的历史功绩。
蔡婉萍
10、9、20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11:0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37399258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眼中的武则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眼中的武则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