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世界上最危险的人)
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汉族劳动人 民 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 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 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 河之一,有着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一、 历史背景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 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 征服岭 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古人 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 卷波澜。”兴 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
历4年艰辛,这条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 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 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 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秦国军队对水路的利用
从陕西省咸阳出发,沿汉水(汉江),顺流南下,至武汉(汉口,汉水入长 江 之处)。由汉口,沿长江溯流西南而上,至湖南省洞庭湖,从洞庭湖(湘江入 湖之 处),沿湘江溯流南上,由永州市,沿湘江,进入广西全州市,至兴安县(灵 渠)。 由灵渠,顺流西向,至溶江镇,进入大溶江(流向由北向南);顺流向南,进入漓江 江段,经桂林、阳朔、乐平,入桂江江段,经昭平,至梧州。从梧州市,若向东,则 进入广东西江江段,至珠江(旧称粤江),入海口在广州;若溯流,则可西向,进入 广西腹地。
二、 修建原理。
兴安流传这样一句民谚:“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形象地概括了兴安的 地理特征。兴安的地形是: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形成了 “湘水北去,漓水南 流” 的独特现象,中间是著名的湘桂走廊。
湘漓二水虽同在境内,但在何处筑坝分水?怎样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颇需一 番缜密勘察和研究。古代修渠技术人员在作了详细考察之后,选择了湘漓二水相距4 公里处,即今分水塘筑坝分水,这里水流平缓,有利断流筑坝,且地处湘江上游,水位 相对要高,筑坝拦水后水位又进一步提高,可开渠引水直接注入漓江支流始安水。这 一选择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
筑拦河大坝后,还须打开飞来石附近的岩石,开凿城台岭及始安岭的山脚成 渠,
筑秦堤至大湾陡处;挖开分水岭太史庙山(越城峤)与始安水汇合而入漓。在 生产力 十分低下的古代,完成这些工程确是十分不易,故灵渠又名“秦凿渠”。
灵渠工程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陡门以及堰坝、水涵、桥 梁等,构成一个整体。
铧嘴位于分水塘拦河大坝上游,前锐后钝,其形如犁铧,故名。铧嘴高2.3米,边
长40米,另一边一长38米,宽22.8米,由长约1.7米,宽厚60厘米至1米的石 块砌
成。上游海洋河来的水经此一分为二,注入南北渠。其作用是帮助大小天平合理分 水,并使水流减缓,以利大小天平安全和行船。大小天平呈人字结构,是截流分水、 引湘入漓的关键工程。南渠一侧为小天平,长130米;北渠一侧为大天 平,长344 米。大小天平相交尖端正对海洋河来水方向,轴线间的夹角108度。现 存的大小天平 是用大块石灰岩砌成。坝顶平铺条石,宽约2米,石与石之间镶嵌紧密,相接处凿有凸 形凹槽,熔生铁水浇成铁码,使巨石相互联成一体,其后为倾斜宽17—18米。以长 石直竖鳞比排插,名为鱼磷石。它既可抗拒下泄水的冲刷,又可使河水带来的泥沙充 填期间,鱼鳞石越挤越紧。这一设计符合力学原理,构思巧妙。大小天平的砌筑,提 高了湘江的水位,使湘水能够分入漓江;与铧嘴配合,合理分流,使湘漓二水大致为 三七分派,即三分入漓七分入湘;大小天平均可溢洪流,水大时,可滚水而过流入湘江 故道,使水位不超过渠道允许的高程,确保渠道安全,“天平”就是这个意思。
大小天平坝拦河截流后,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便分为两支,分别入南、北二 渠。南渠水从分水塘南陡而入,往北穿兴安县城,过大湾陡,从太史庙山折西,往西 南流,沿途纳入几条漓江小支流之水后,至大溶江汇入漓江,渠道全长33.15公里,平均 坡降0.91%,水面宽6至50米,水深1.2 — 3米。
南渠的开凿,仅解决了引湘入漓的问题,为了使南来北往的船只顺利通航,除 开凿南渠外,秦人又开凿了北渠。
北渠自分水塘北陡往北,蜿蜒于湘江右岸冲积平原,再入湘江。北渠若直线开 凿,不过两公里。但渠床比降大而破坏了铧嘴分水效果,入南渠的水量见将减少,甚 至断流。所以,为平缓坡降,渠道转了两个大弯,大致成了两个S型,渠道长度延 至 3.25公里,平均坡降1.69 %。,河面宽10—15米。北渠虽不及南渠工程艰难,却 至关 重要。既确保了灵渠的分水效果,又减缓了水流速度,便利了舟楫往来。北渠的设计 开挖,具有极高的科学水平。
灵渠为了溢流分洪和护渠,除了大小天平,还设有一道泄水天平,一道溢流堰, 南渠13公里处的黄龙堤,以及北渠湘江入口处的竹枝堰和回龙堤。这些堤堰的作用 或汇流济运,或泄水分洪,一举而数得。
灵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秦堤。全长3.25公里。堤最高处5米以上,即南 陡至飞来石一段的社公堤,下为湘江故道,灵渠依托其上。此处依山傍水筑堤,工程 艰险,是
整个工程最簿弱的环节,一直是历代维修的重点。右为湘江故道,左为南渠, 两泓清流之间的秦堤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 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荡舟灵渠,对袁枚的这首 诗,一定会有 深刻的感受。。
陡门,即船闸,是灵渠上用来提高水位的工程设施。灵渠的陡门先于巴拿马运 河 和伏尔加一一顿河运河的水闸上千年!是世界“船闸之父” ,清人陆纶在《陡 门口号》中描述:“陡门弯弯三十六,二水湘漓一派分”。清楚地告诉我们,灵渠 有 陡门36座。灵渠陡门最早的记载见于唐宝历初年(825年)李渤主持重修灵渠 时,初 为竹木结构,唐咸通九年(868年)鱼孟威主持修渠“悉用坚木排竖”,迟至明初才改 为石结构。陡门,是使船只在水浅流急的运河上航行的一项创造,是科学的工程设 施,灵渠因此又称之为“陡河”。
水涵,又名渠眼,俗称塘孔,即为渠堤下之分水兼排水涵洞。水大则以泄洪,水 小则以放水灌田。古有水涵二十四,今尚存者已不多。
灵渠上有诸多古桥,乾隆年间还有11座,即南渠上的粟家桥、万里桥、沧浪
桥、接龙桥、肖家桥、三里桥、霞云桥、培元桥、星桥;北渠上的观音桥、花桥等。
两千多年来,灵渠这一集航运、灌溉、观光功能于一体的伟大水利工程,为了 中国的统一,为沟通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促进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 的 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9:3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31835258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灵渠水利工程原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灵渠水利工程原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