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呢喃细语的意思)
17。桂学研究灵渠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经济价值
与现实意义孟易桦沙晓羽①:内容提要]灵渠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利航运史上的一颗明珠,两千多年来
连接两江、润泽两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积极影
响。灵渠工程有着深厚的人文影响,它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促
进了中原与岭南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汉越的文化及民族交融,带动了流
域内外的文化发展,带动了桂林这座“艺术之城”的崛起,也为佛教文化在广西
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灵渠工程还具有现代经济价值,加速了广西壮
族自治区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教育与科技方面起推动作用,加快了
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基于灵渠的重要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灵渠文化价值的民
间实施与经济价值的重新定位都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灵渠
民族融合“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灵渠不是一个单薄的名词,也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它有碧水长流的南
北渠道、巧夺天工的大小天平滚水坝;它是南北商业往来、两地民族融合的桥梁
纽带,是一处丰裕的文化宝藏,有着自己的文化体系(灵渠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利航运史上的一颗明珠,两千多年来,它仍贡献着
自己的价值。如今灵渠的面貌是经历代人民创建、改进和完善的结果,其演进
同中国水利工程技术有着一致的步伐,是每一时期技术水平的写照。渠间绵延
千米的码头、灵巧的陡门、古朴的拱桥牌坊与古韵悠扬的石塔古庙都是灵渠留
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至灵渠、临渠水,观三将墓、四贤祠,凭吊筑渠先贤、回望灵
渠历史,都让人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智慧与人文精神。两千多年来,灵渠连接两江、润泽两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政治、经济、文化、
军事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与内容的文化成果。①孟易桦(1992—),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美
学。沙晓羽(199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传播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研究。
灵渠历史文化研究
171一、灵渠工程的人文影响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文化,这一方文化又润泽着这一方水土。而灵渠则滋
润出了中原与岭南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秦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迁徙给岭南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
产技术,将中原华夏人民的语言文字传播至越人之中,从此中原文化也开始大
量传入广西。由于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原因,岭南越人在自己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一直处于文字缺失状态,秦统一岭南后以行政手段强制统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使用汉文字,这一举动无疑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汉字的流通化
解了汉越两个民族因语言障碍带来的隔阂与鸿沟,带来了广西地区文化水平质
的飞越。灵渠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来往的客商船家,同样也离不开从
中原迁入的大量移民,他们大多经水路取道灵渠来到岭南各地,是中原文化最
强大的“传教士”,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
这一过程中,土著居民在与移民的交往中学习其先进的铁器冶炼和牛耕技术,
当地的生产力得到了加速发展,各族移民经灵渠汇集岭南,密切的来往同样带
来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一)促进汉越文化及民族交融灵渠工程的修建对汉越两族的多方面交融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为了加
强统治,秦始皇在成功修建灵渠、征服百越后命戍边的留守,这些戍边
大都会选择在此娶妻生子安家落户,这带来了两族从文化到族群的家庭式融
合。其次,这一融合的中流砥柱人群是或避战乱或因“罪”流放而来的中原文人
学士,他们在此地开设私人教育、办学馆传授知识,对当地的教育氛围和文化水
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培养了大量人才,因而促进了岭南地区教育事
业的发展,提高了土著人民的整体认知水平。再次,当地学子接受了中原学士
传授的具有儒家思想内涵的中原教育,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融合思想,进
一步增强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最后,在南来的移民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
任职官员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是促进文化融合的“加速器”(自唐朝政府在广西
开办了大量颇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府学、县学后,历代任职官员都很注重广西的
教育建设,政府的各种文化政策皆通过任职官员实施,可以说他们对岭南的开
发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整体而言,随着大量中原移民的迁入,广大越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
时也接受了中原的思想文化,逐步走向中原化,而顺渠南下的中原人也不停地
通过吸收岭南文化适应环境。长此以往,在彼此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逐步
实现了两个民族的融合。所以说,灵渠的开凿通航对于汉越融合以及汉民族形
172桂学研究成有着纽带一般的重要作用,如同在岭南与中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文化、结
束蛮荒的桥梁。(二)“艺术之城”的崛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文字的统一加速了汉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先是汉字得
到了流通,之后儒家学说等深层文化也开始传播。汉字就像一座桥梁,消除了
各少数民族因语言不同而造成的隔阂,为岭南文化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平台,推
动着民族大融合。并且在此之前,当地土著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步形
成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和独特韵律的山歌以及多种多样的民族打击乐器。而在
灵渠开凿后,中原的艺术文化也随之南下,当地少数民族在进一步发展完善本
民族的原有乐器外,还接纳了中原的钟、鼓、萧等乐器,同时由于西瓯骆(秦汉时
期广西土著居民)民族与中原楚汉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到汉代瓯骆民族还出现
了漆画艺术。除了艺术文化的发展,灵渠工程同样给桂林这座城市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文
化影响。灵渠下游就是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怡人,而灵渠则是“桂林
山水甲天下”的最早传播者,最早领略到桂林山水之美并将其美名传颂天下的
就是往来灵渠买卖的客商船家,而他们的口耳相传,为桂林带来无数竞相歌咏
山水风光的文人墨客。来往的迁客骚人感慨于此,写下了大量吟诵桂林山水的
诗词歌文,使桂林成为一座艺术名城。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取道灵渠时曾挥毫
而就《桂林即事》一诗:“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西南通绝域,东北有高楼。”
此外,范仲淹、黄庭坚、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文人名士在途经桂林时,也为桂
林仙境所陶醉,写下了大量赞颂桂林山水的诗文。古时进入桂林大都取道灵渠,其“蜿蜒盘旋的水道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完
美的融合”①,展现出和谐而独特的灵渠之美。灵渠虽然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却
以其自然的天然纽带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和。清代诗人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
至兴安》中写道:“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
青山顶上行”②,以非常生动形象的画面写出了灵渠流水的清澈以及沿途水光
”•中的闲适意境。灵渠的状元桥旁还竖立着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游览灵渠
时挥笔所作的《满江红•灵渠》一词的碑刻,郭沫若给予了灵渠“诚足与长城南
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③的高度评价。在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文化环境之下,广西文化主动迎接①
崔润民:《灵渠的‘拓性文化价值‘发》,《文化视野》,2006年第3期。②
郑文俊、刘雨:《桂林灵渠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旅游产品‘发》,《柳州师专学报》,2013年第4期③
郭沬若:《满江红•灵渠》,《光明日报•东风》副刊,1963年1月1日。
灵渠历史文化研究
173文化冲击并抓住了这个难得的交流发展机遇,不断发展出新的文化态势,人才
辈出。在这一过程中,桂林本土也出现了两大诗人与广西第一位状元,使得原
是军事重镇的桂林带有越来越浓重的文化色彩,灵渠流域的桂林也因此一跃成
为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可见,灵渠对开拓西南边疆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
巨大的历史影响,因此灵渠的开凿对广西历史文化的丰富与积淀具有里程碑式
的意义。(三)为佛教文化在广西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指向对宗教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桂北
的海洋河往北流至兴安县分为水塘和灵渠,它们的汇合之处即为湘江,并流经
兴安和全州,其中桂江上游段为漓江,属于西江水系。而按照发展规划,西江经
济带涵盖了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四市,以及广西的南宁、柳州、梧州、
贵港、百色、来宾、崇左七市,区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国务院的批复要求
两广要努力把珠江一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
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为此,广东、广西两省区
政府特地以肇庆市和梧州市交界为中轴,由双方各划出70平方千米土地,设立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一这是我国目前唯一横跨东西部的省际流域合作特区,
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共享共建基础设施、强化产业联动,以推动两广经济一体化
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
进,两广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线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会更加顺畅,互联
互通水平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由于各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佛教得
到了有效的传播,并且与佛教相关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桂林在唐
代则是我国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是全真和尚等名僧的诞生地,建有开元寺、西
庆林寺、栖霞寺、定粤寺、云峰寺、金山院、明心寺、湘山寺等著名寺庙,是中原地
区高僧大德向往的佛教圣地,对全国佛教的影响巨大。同时,桂林唐代石窟佛
像众多,是我国南方第二大佛教石窟群,仅次于四川大足石窟,被认为是我国古
代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现今,桂林西山的山径石壁上,仍留存有唐代的佛教
石窟。尤其可贵的是,佛教传入广西后,实现了与壮、瑶、:佬、侗等少数民族固
有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有机结合,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
族特点的佛教文化。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建设这个有利时机,发展广西
特色佛教文化,促进具有民族特点的与佛教相关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而灵渠在①朱良华:《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建设3景下广西体验性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广西社会科
学》,2015年第8期。
17+桂学研究这一经济带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积极建设灵渠,加快与灵渠相关的
文化产业的开发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二、灵渠工程的现代经济价值灵渠工程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临海的有利区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体
现着重要的价值。其经济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水资源丰富,孕育了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广
西地区汉初时属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
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耳郡。”今广西管辖范围包括了当时的
郁林郡全部和苍梧、合浦二郡的各一部分,此外桂北部分地区属荆州的零陵郡、
武陵郡,桂西部分地区则属益州的胖舸郡。《汉书•地理志》记载:“今之苍梧、
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
巩、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而荔枝“为果多汁,味甘绝口
”,
龙眼“南州悉有之,极大者出邕州”。这两种水果,在汉代就得到中原统治阶级
的喜爱并规定为贡品,而犀、象一类的动物产品则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
亚各国以进献、贸易等方式进入广西沿江沿海地区。这些物品常被用来作为统
治阶级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由此可知,广西这些土特产不仅补充了中原地区的
不足、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依靠广西南部近海(是当时南中国与外界进行
贸易往来最便捷的港口之一,带来了诸多外国商人)促进了广西对外贸易的发
展。而到了现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广
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日益深入,近年来与东盟的贸易额稳居西部12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之首,贸易额年均增长超30%o东盟已连续1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
贸易伙伴、主要外资来源地和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广西最大入境客源
市场,双方合作不断加深,利益纽带日益牢固。并且广西凭借沿边的区位优势,
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推动边境贸易自由化合作,建设沿边自由
贸易试验区。在凭祥一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一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龙
邦一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结合,以点串线、以线带面
形成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带,实施带状式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将中越跨境经济合
作带建设成两国人民安居乐业、富裕繁荣的友好合作带。①凭借湘江一灵渠一漓江水道,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往来、人文①张家寿:《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对外‘5的战略布局》,《桂海论丛》,2015年第5期
灵渠历史文化研究
175交流的门户和枢纽。现如今,在国家大力建设“一带一路”这个新的平台之上,
广西依然以迅猛的势头开展与中部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同时也
进行了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不断追求多方面多领域发展。(二)加速了科技的进步与创新2013年9月7日和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分别访问哈萨克斯坦和
东盟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而李克强同
志则在参加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
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并谈到灵渠的经济价值,因而灵渠在“一带一路”这个
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独特影响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广西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其
中包括中外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贸易关系,其主要干线分为东海起航
线和南海起航线。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后,以交州南之日
南、徐闻(今雷州半岛南端)、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为起航港,开拓的海上航
线,史称“徐闻一合浦南海道”,是我国第一条有史料记载的官方与外国交往的
航海线路。可见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到达敦煌,再往西行至大夏、大宛
等等。而记录海上丝绸之路的这段史料却没有写明汉武帝派遣的带着“黄金、
杂缙”的官方船队是如何从长安南下到达合浦、徐闻等港口的。但从汉武帝平
定南越的路线来看,可知当时从中原进入岭南主要是通过灵渠或潇贺水道。因
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的队伍从长安下岭南后,利用今广西境内的交通运输线抵
达出海港口的线路也属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航
线在内陆的延伸。也因此,湘江一灵渠一漓江水道就具有了极大的人文意义与
文化价值。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在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及世界文
明的影响中,我们应以史为鉴,切实加强中国与东盟双方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
因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影响下,留学生流动成为
交流合作的中心,人力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从而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
双边贸易往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慢慢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10年里,通过中国一东盟合作基金,东盟10国与中国开展了
33个
以人文交流为主的科技合作项目,平均每年有三个科技合作项目启动。同时,
中国已经和东盟10国中的8个国家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并与印度尼西
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六国建立双边科技合作联委会机
制。在双边联委会机制下,中国科技部与各国科技主管部门一起,实施了逾千
个长期合作研究项目和短期交流考察项目,涉及农业、海洋、能源、减灾防灾、医
176桂学研究疗卫生、环境等众多领域。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双边应该继续加强
科技交流与合作,具体围绕全球具有挑战性的重要领域开展,促进区域经济一
体化。①(三)加快了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汉承秦之郡县制,但与秦不同,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制度,既有直接受
中央政府控制的郡县,又有分封的诸侯王国。广西当时除分属新置的苍梧、郁
林和合浦三郡外,还有小部分属荆州的零陵郡和益州的胖舸郡。这些郡下置的
洸阳、始安、广信、合浦、临贺、封阳、布山等县位于今广西境内。为巩固政权和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从西汉初高祖刘邦开始,就“令天下县邑城”,即全国县级以
上的驻地都要修筑城池,发展到东汉时已“凡县皆有城”
了。广西迄今已发现且
能确定为汉代城址的有全州县的洸阳城址(汉洸阳县故城址)、建安城址、灌阳
县的观阳城址(汉代观阳县城)、兴安县的七里O王城址(汉始安县治)、城子
山古城址(汉零陵郡县治所)、贺州的临贺故城址、高寨城址、武宣县的勒马城
址(汉中留县故城址)、宾阳县的领方故城址、北流县的增劲塘古城址、贵港贵
城遗址、南宁三江口汉代遗址、龙州三江口的庭城遗址、合浦县的大浪古城、草
鞋村城址等。②这些城址选址大部分在河岸或离河流较近的交通便利之处,是当
地的经济中心和商人、手工业者活动的主要基地。这些城镇或临海,或临江,凭借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
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几个重要城镇。即便是在今天,这些城镇也
因为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和南方海内外交通、贸易的枢纽,对促
进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灵渠文化价值的民间实施与经济价值的重新定位灵渠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利航运史上的一颗明珠,两千多年来连接两江、润
泽两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灵渠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灵渠因其距离较短,且是进入南国的必经之路,所以其历史文化的积淀相
当集中。其文化由三大核心价值组成:一为显性的有形文化遗产,二为隐性的
无形文化遗产,三为优美绮丽的自然遗产。其中,显性有形的文化遗产有:碧水
长流的南北渠遗迹,巧夺天工的大小天平滚水坝、分水Y嘴与秦堤、渠,1000多①
②
李世佳:《试论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与范围》,《钦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
10期。张子模:《灵渠‘凿对岭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桂北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灵渠历史文化研究
177米的客货运码头、渠上36座陡门、十余座古石拱桥、十余座古石牌坊、旱涝保收
的渠田堀排灌设施与屯田文化遗址。此外,还有分散在城郊的两处驻守灵渠陡
军后裔的村落也显示出“屯田”历史的痕迹,它们均是灵渠辉煌历史的见证。而
其无形文化遗产也是显而易见的:渠在选址、设计、施工上都反映出我国古代人
民的创造性智慧以及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选址上来看,灵渠选在湘
江和漓江分水岭的越城岭,沟通了岭北的湘江和岭南的漓江,从而把长江水系
和珠江水系联系起来。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既没有精确的现代化仪器,也没有
先进的挖掘器械,要在地形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去开凿一条人工运
河,其困难可想而知。灵渠的成功开凿可谓是上万人民辛勤劳动努力奉献的结
晶,古人凭借着高超的智慧以及顽强不屈的毅力完成了这史诗性的考验。因
此,这其中自然就蕴含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技艺、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
一的思想以及注重和谐统一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依然对促进中华
民族的和谐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自然遗产方面,经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勘
验,与灵渠紧密相关的湘漓二水同源、漓江最长支流发源地猫儿山中的珍稀高
山湿地、生物化石铁杉林以及所呈现出的生物多样性,均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
产名录的条件,其中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地貌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其他
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的人间仙境。灵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尚处于朴实
无华的原始状态,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破损,因而我们有必要对灵渠现存的有
形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包装,将其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源(首先,以水泊村为起点,沿北渠而上,至大、小天平滚水坝间可以建一灵渠
传奇故事彩绘长廊,将已园林化改造的水泊村、花桥村、打渔村、南陡村连接起
来,并在秦堤、柳林、城台岭小山丘约五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整体亭台楼阁的点
缀与布局。在这个园林建筑群中,设置与灵渠具有文化渊源的纪念馆与博物
馆,如四贤祠纪念馆,展示灵渠设计建设者史禄、渔孟威等四贤人塑像与事迹;
灵渠水利航运博物馆,用实物、图片甚至模拟音像再现当年建渠、通航实况;灵
渠与西南历史博物馆,展示灵渠对西南及东南亚诸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方
面的交融与影响;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宝库,展示老子道家、孔子儒家、孙子兵家
及法家、阴阳家学派、杂家、屈原等圣贤的思想与文化。其次,以季家村、三里陡、点灯山为中心建立陡军屯田文化遗址,同时,以古
严关为中心建立杨家将古战场遗址。另可修复重建古庙、文庙、石塔、石牌坊、
石拱桥等宗教文化设施,游客既可拜佛又可祭孔,还可凭吊陡军将士守护灵渠
的历史功绩。而古严关地段是非常著名的古战场遗址,民间传说杨家将中的几
个儿子就在此战死,其中杨八姐救兄长的故事流传最广。当地老百姓已将杨八
178桂学研究姐尊为神灵,每当清明节出现狂风暴雨,老百姓即视为杨八姐下凡来为其兄扫
墓了。所以,对古严关关隘、古战场遗址及古代将士的古墓群进行修复,并把古
朴苍劲的活化石铁杉用作整个遗址的绿化美化。同时为杨八姐建祠塑像,以彰
显古代将士的民族之魂,让游客在凭吊之余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再次,开启田园风光游览与园艺生活体验。位于灵渠末段的大溶江地区是
闻名全国的柑橘、葡萄、草莓等水果基地,这里的农田也是得益于灵渠的灌溉,
有的农田地势较高,祖先们利用灵渠水的冲力设计了自动化的筒车灌溉设施,
如果恢复这些古朴的汲水筒车,定会为灵渠两岸的田园风光增添梦回秦关的诗
情画意,营造出迷人的南国风情。与此同时,为了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该景观
还可开设葡萄园、草莓园、柑橘园、桃园、梅园、茶园、高科技大棚蔬菜园、菇类苗
圃、花类苗圃、孔雀、锦鸡、鱼类养殖场等等,供游客参与栽培、采摘、制作、品尝,
以拓展亲身体验之旅。最后,在傍山处设汉、瑶、壮、苗等民俗文化村寨,并建西南民俗博物馆,历
代服饰博物馆,在其中不定期组织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表演。通过观看文
化遗迹与歌舞表演,游客可以了解这些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交融、历代服饰文化
的变迁与发展,同时也加深其对民俗民风的亲身体验。①(二)灵渠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开放背景下的独特作用早在公元前11世纪,岭南先民就开辟了南海丝绸之路,这比陆上丝绸之路
早了
800年左右。《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西
合浦就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秦朝时期开通的灵渠,连接
了长江、湘江、桂江和北流江,沟通了与中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北部湾的联
系。自此,中原的物质经水路运到合浦,再远航到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等地。
而东汉开辟的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航线,也以其为中介港,中国与罗马因此
有了直接往来的海上航路。在合浦县境内发现的大量出土文物和众多的文化
遗迹见证了这段历史。广西由此成为我国古代和亚欧开展贸易往来、人文交流
重要的门户。从区位优势看,广西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处于西南经济
圈、华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与东盟既陆路相连、又海
上相通,是我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在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各方等多区
域合作中有着承东启西、连接中外的作用,区位优势独特。②而2013年,国家对①
崔润民:《灵渠的‘拓性文化价值‘发》,《文化视野》,2016年第3期。②
刘松竹、吴尔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3景下广西与东盟经济合作深化问题研究》,《广西财经
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灵渠历史文化研究
179广西确立了建成西南中南开发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新定位,把广西作为沿边金
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鼓励在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
先行先试。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广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
的地位不断凸显,国家对广西的政策倾斜会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加快推进“一
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外生需求。一个区域经济
的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
原动力。一个封闭的、没有外部需求的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有持续高速的增长,
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广西在汉代已具备了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条件。当时的广西地区已形成了若干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商路,中原南下或西南
地区东进,可分别走湘江一灵渠一桂江道和红水河一黔江一潯江道抵达苍梧。
从苍梧出发,向东可抵当时的大都会番禺,向南可沿北流江南下,改陆路经桂门
关进入南流江,顺江而下至合浦港可入海。并且上文也提到,从合浦出发,循两
汉时期开辟的航路可到达东南亚各国。内河航运的畅通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
辟,加速了这些商品货物的流通,推动了广西地区商业贸易的起步。那么在今
天,我们依然要发挥广西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优势,重视灵渠在其中的独特
作用,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体而言,广西应该进一步拓展中
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投资峰会、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论坛、泛北部湾
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一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中国一东盟港口合作网络和中马(钦
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
和城市的沟通与互动,积极推进沿线交通通道建设,联手促进交通走廊加快转
变为经济走廊。其次,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扩大经贸、产业、金融合作(在古代,道路交通主
要依赖当地地势地貌和水文条件。广西境内水资源丰富、河道密布,经过秦时
统治者对岭南的开发,到了汉代,广西发达的水系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水路
交通网络,其中起首要作用的便是湘江一灵渠一漓江水道。灵渠位于今兴安县
和大溶江镇之间,由天平、Y、渠道、秦堤、陡门等部分组成,是秦王朝为统一岭
南而完成的重要交通工程。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将五岭相隔的长江水系和珠
江水系连接起来,南北往来的船只从此可以直航,成为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
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首先通过灵渠进入桂北沿江地区。两汉时沿用秦时的交
通路线,从湘江过灵渠入漓江的水上航线也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最重要的水上
通道。在当代,加强对外联系,首先要有便利的交通。广西需要首先推动公路、
铁路、机场、港口、口岸等建设,加快打造江海联动、水路并进、空港衔接、铁海联
运“四位一体”,构建内外通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8。桂学研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突出区域分工,在临港后方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多
边合作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最后,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水资源丰富,
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早在南越国时便已作为
贡品进献皇宫,此外,广西境内河流众多,南部近海,汉代合浦港又是当时南中
国与外界进行贸易往来最便捷的港口之一,是各地货物的集散地。丰富的物产
和便利的海运不但促使“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还吸引了一批西南蜀商和外
国商人。唯蜀独有的枸酱,海外传入的犀、象、琉璃、玛瑙、多面金球等装饰品亦
汇聚于此,这些物产资源是汉代广西贩运贸易的主体,为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
路经济带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广西与东盟国家人文相近,资源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在交通便利的今天,进一步加快广西企业面向以东盟为主的
“走出去”步伐,对推动广西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建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到
境外投资设厂、搭建营销渠道、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建设研发中心,以及对境外
工程承包企业开具各种保函给予支持。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9:2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31539258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灵渠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灵渠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