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我的朋友的作文)
缄默知识及其研究发展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所谓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能结晶,可以通过信息、经验心得、抽象的观念、标准作业程序、系统化的文件、具体的技术等方式呈现。知识呈现的形式虽然有很多种,但在本质上都必须具备创造附加价值的效果,否则就不能被称为知识。因此引进、学习、扩散、创新知识,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驱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力量。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资源可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又称编码化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是可以比较容易地整理、编码,具有单一的含义和内容.缄默知识是很难编码、隐含的知识,它往往被偶然发现,并且这种知识不能和个人、社会及地域背景轻易地分开.
对“缄默知识”的思考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在东方,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文化典籍《道德经》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这可以看作是早期东方文化对缄默知识较为精确的界定.西方,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认为感觉经验也可以使人获得某种知识.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则认为,“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暧昧的"。真实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获得的,它是对原子和虚空的把握.感觉所获得的知识是暖味的,它停留于事物的现象,并受认识主体因素的影响,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内容。至于“暧昧知识"如何过渡飞跃到“真实知识”,德谟克利特没有说明。但是,他注意到了那些模糊的,不能清楚表达的知识的存在,而且这些知识是约定俗成的、主观的,存在着个体差异,并可上升为显性的概念。这些论述无疑使我们看到了缄默知识的影子。后来的哲学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进一步认为,人的认识有不同的层次,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同的灵魂状态:相当于最高一部分的是理性,相当于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相当于第三部分的是信念,相当于最后一部分的是想象.他区分出了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并承认了非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前人关于缄默知识的影子逐渐清晰起来。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如果说对缄默知识有过深入研究,或者说触及到缄默知识本质的话,应当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对知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他对经验和技术进行了如下区分:经验是一种实践技能,也就是关于如何做事的一种认识;经验是通过习惯而获得的,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获得;经验是一种个人认识,不具有普遍性;而技术则是普遍判断的产物,是对经验作理智思考的结果,它摆脱了个别性和偶然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具有了普遍性之后,技术才可以被广泛传授,而经验则不能被传授。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验和技术,一个是个别的,一个是普遍的;一个是偶然的,一个是必然的;一个可以被传授,一个不可以被传授;一个是在感觉基础上的综合,一个是在理智基础上的判断。亚里士多德对经验与技术的区分,实际上为区分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提供了哲学基础。在后来的研究中,特别是20世纪,许多哲学家开始深入思考缄默知识这个命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把知识
分为“知道什么"的命题性知识和“知道如何做”的行为性知识.“知道什么"是对一个人的智力或理智的描述,“知道怎样"是对一个人行为的描述。赖尔对“知道什么"与“知道怎样”两类知识的划分,为缄默知识的最终提出铺平了道路。但是,遗憾的是,当时的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处于主导地位,赖尔的理论并未引起少、们足够的重视。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认为,知识有两个源头,第一个是个体生命之初。在人刚出生时便有的“先天知识”。另一个是就整个人类来说可以追溯到前科学时期的原始人的原始理论。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Thoms Samual)则完成了从Know that 到Know how 的转变.这些,也都被认为是对缄默知识的积极思考。综上所述,从历史上看,尽管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在书本知识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是,在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类认识论史上,人们并未就这两种知识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缄默知识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不但大量存在并单独发挥作用,而且支配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所有显性知识都植根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也都依赖于缄默知识。然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缄默知识都始终在知识霸权的压制下被迫保持沉默。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知识型的逐渐解构,它才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并在学校教育和知识管理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最早明确提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匈牙利裔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i)。他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1966年出版的《缄默维度》(The Taci timension)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缄默知识及缄默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在《个人知识》一书中,他在对人类知识在哪些地方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他基于“我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能够告诉他人的东西要多"这一认识论命题,即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知识包括了他们通过言语、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但是却不止于这些知识。在这些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知识,这种其它类型的知识就是缄默知识。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于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波兰尼在《缄默维度》一书中,对缄默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发展.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 波兰尼甚至认为,缄默知识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我们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波兰尼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波兰尼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如果说一切知识总体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显性知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缄默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波兰尼认为,虽然缄默知识难于传递也难于反思,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事实上在支配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
和知识信念.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植根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也都依赖于缄默知识。
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认识论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是对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怀疑论和休谟经验主义怀疑论的辩证否定,又与康德的折中主义 哲学相区别,更不同于理性主义,因而,缄默知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起了英语国家各种管理人员以及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积极关注。在他们的努力下,缄默知识研究从哲学论述阶段进入到了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但证明了缄默知识确实大量存在,而且还对缄默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心理学界比较系统研究缄默知识的,公认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他在其1985出版的著作《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智力可从三个亚理论方面来理解: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环境相联系;亚理成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环境相联系;经验亚理论,将智力同时与内外部环境相联系。在情境亚理论中,斯滕伯格告诉我们,实践智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认为“缄默知识”是实践智力的核心,将“缄默知识”这一概念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斯滕伯格认为,所谓缄默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程序性的,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类知识的获得与运用,对于现实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另外,缄默知识反映了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时运用知识的能力。斯滕伯格还认为,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按照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的观点,缄默知识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缄默知识的获得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主要通过个人的经验来获得;缄默知识是程序性的,是与行动紧密联系的、关于如何去行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缄默知识对个人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它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缄默知识的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具备这三个共同特征才是缄默知识,仅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并不能说明那就是缄默知识。在1987年,斯滕伯格和瓦格纳(Richard K。Wagner)与其同事通过实验的方法提出缄默知识的三种类型和结构:自我管理(关于取得管理绩效的自我激发和自我组织的知识,即知道提高自己工作中的表现的知识)、他人管理(如何管理下属和同事交流的知识,即知道如何知道他人工作以及形成有效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能力的知识)、任务管理(关于管理和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的知识,即知道如何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日常事务的知识).随着对知识与经济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那些隐藏在显性知识之后的,难以言状的缄默知识的作用。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对企业组织内部的缄默知识的真实存在性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1982年,奈尔松(Nelson)和温特(winter)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的革命性理论,该理论将波兰尼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论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发展的理论结合起来.沿着这一研究传统,夸特(Kogut)和扎德(Zander)于1992年进一步对企业组织内的缄默知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正是那些存在于公司日常工作和被分解了的各种劳动动作中的缄默知识影响着公司的创造发明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着竞争对手对这些创造发
明价值的评估。自此,缄默知识成为商业竞争领域的热门话题。1994年,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的领导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旨在揭示缄默知识的习得及其作为商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彼得・德鲁克认为:缄默知识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主要来源于经验和技能的,学习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1995年,日本著名创新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Nonaka Ikujiro)认为,缄默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主要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缄默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或体会,不容易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知识。显性知识则是可以客观运用概念加以捕捉或呈现的知识。缄默知识包含认知和技能两种元素,认知的元素即所谓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亦即人们由内在心智制造、处理、模拟,以创造出其真实世界工作的模式,包含对真实和未来远景的意象,亦即“现在是什么”和“未来是什么”的概念。心智模式就如同典范、观点和信仰等,均可帮助个人理解并界定他们的世界.而缄默知识的技能元素则包括具体的技术、工艺和技巧。野中郁次郎也特别强调缄默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
野中郁次郎(Nonaka Ikujiro)认为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是可以互动转化的,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过程,并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简称为SECI模型“SECI”模型(the
SECI Model)(图1):(1)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缄默知识到缄默知识,也是个体交流共享缄默知识的过程。用“社会化”一词主要是强调缄默知识的交流是通过社会或团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来进行的。最常见的就是工厂和学校中惯用的“师徒模式”.(2)外在化(Externalization):从缄默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努力,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将之传授给他人。外在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因为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缄默知识不断向显性知识转化和新的显性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常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来帮助个体将自己观点和意象外化成为词语、概念、形象化语言(如比喻、类比或描述),或者图像.(3)融合化(Combination).从缄默知识到显性知识,是一种把概念综合成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知识转换模型包括组合不同显性知识躯体。个人抽取和组合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文献、会议、电话交谈等媒体,或计算机通信网络来实现学校中的教育和训练通常采用这种形式;(4)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知识到缄默知识,是把显性知识应用为缄默知识的过程。内在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缄默知识。经过融合过程,新知识得以在组织成员间传播。组织中的成员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缄默知识.内内在化与通过做来学习密切相关,是一个“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和“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的过程。这四个模式互为一体、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企业组织知识创新与积累的机制。野中郁次郎(Nonaka Ikujiro)知识是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中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图2)。他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持续互动的结果,组织本身不能创造知识,个人的缄默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缄默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融合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递,并最终又产生了新的缄默知识.知识的转化、传递
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当个人的缄默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并转化为新的缄默知识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
缄默知识
社会化 外在化
(意会知识) (概念化知识)
缄默知识
显性知识
內在化
融合化
(操作化知识) (系统知识)
显性知识
图1 知识转化的 SECI模型
目标新知识
显性知识
缄默知识
图2 知识螺旋图
1996年,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又提出了“成功智力”的理论。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分析性智力来解决问题并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创造性智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维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实践智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缄默知识,它是“未经他人直接帮助而获得的,使个体达到个人认为有价值的目标的行动定向.
1996年,斯班德(Spender)结合显性与缄默的知识类型,个人与社会的分析层次,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矩阵,如表1。这四种类型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源,其中 Spender 认为“集体的知识”是一种最可靠且最具策略重要性的组织资源。
表1 Spender 知识矩阵
个人
社会(组织)
显性知识
个人显性的知识(有意识的知识)
社会显性的知识(具体的知识)
缄默知识
个人缄默的知识(自动的知识)
社会缄默的知识(集体的知识)
随着对缄默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缄默知识的研究也开始走出书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年报《OCED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就运用并深化了缄默知识的研究成果,突出强调了缄默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在这份报告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知识分为4种类型: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指人们对某些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基本属性、特点的知识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的掌握。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对某些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认识。
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指能够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以便实施某项计划和制作某项产品的方法、技能、诀窍的知识.④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指有关知识的来源和产权关系归属的知识,即知道是谁创造和生产某些特定的知识的知识。在这里,前两类知识是能够用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储存,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和图表清楚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表现为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只能隐含在人的行动之中,存储于人的头脑里,属难以量化处理的缄默知识.
1997年,艾德尔森(Edvinsson)和马龙(Malone)提出了一种缄默知识的结构及测量方法.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意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性质、地位都有了新的认识,对缄默知识在企业组织管理、知识创新中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具休.这些背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缄默知识的研究。OECD(1999)认为,当代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生产厂商和用户在交流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推动的.
在缄默知识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缄默知识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目前,缄默知识研究已经逐渐渗透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在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技术引进和职业能力开发等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但使人们对缄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扩大了其应用领域,而且使人们认识到:缄默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缄默知识就是植根于缄默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5:5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18935132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缄默知识及其研究发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缄默知识及其研究发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