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描写有哪些)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向沙漠进军》是竺可桢爷爷的一篇著作,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关心气候,关注自然条件。文章中提到: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千百年来,人类和沙漠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啊,即使是科学技术无比发达的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沙漠的可怕和强悍。
怎样保全绿洲,惩治风沙永远是人类向沙漠进军的主旋律.我国的陕西榆林地区在明末清初还是个天然的草原区,但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短短数十年已经使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大沙漠.我们不禁要问,何以一个天然草原会成了一个大沙漠呢?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地方干旱少雨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却不是决定因素,这个地方并不是在这几十年间才干旱少雨的,而是历来如此,怎么就早不变晚不变,到了乾隆年间成了沙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为因素:原来在那几十年里,人们慢慢从榆林地区移居关外去开垦荒地,原来的广袤草原逐渐荒废,草地变成泥土,泥土经过风吹日晒,沙尘自然到处飞扬。从这个教训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防风治沙少不了人类的辛勤劳作,如果听之任之,美丽的草原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这个百年前的鲜活事例,以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人类是可以战胜沙漠的,但是不付出努力的话,沙漠也可以战胜人类!我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当然是告诉世人防风治沙工作的艰辛和方法,再深入想想,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是不是都应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呢?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对于我来说,学习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学习上我就得具备这样的精神和思想,这和人类防止风沙是一个道理。我们知道滴水穿石的故事,懂得铁杵磨成针的道理,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原因,那么,我想对我说,对每个学生朋友说:“保持永远向上的学习精神,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你就是那个学习上的治沙英雄,防风斗士!”
2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3:4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112391328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向沙漠进军读后感 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