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人证日本电影)
群文阅读
抓关键 悟观点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运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提炼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
3.选择合适材料写一篇观点明确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运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归纳方法
1.同学们,第六单元教给了我们一个学习方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刚学完的《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作者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先找到第9自然段,我是抓住关键句得出的。)(板书)
4.这一观点(结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告诉我们的?(同桌交流)
①美丽渺小;②资源有限;③不可移居
师:你结合课文内容来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提炼出这些内容的?
①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我提炼出了“美丽渺小”;②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我提炼出了“资源有限”;③运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我提炼出了“不可移居”。(板书)
师:这一篇说明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不一样,它有明确的观点。我们“抓关键句”可以提炼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还可以“抓关键词、找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提炼课文各部分内容,从而明白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主要观点的。
5.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其他的文章。(出示自学要求)
二、选材训练、学以致用
(一)出示自学要求
1. 认真默读三篇文章,组内讨论交流: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勾画批注)
2. 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文章
《“能吞能吐”的森林》
《向沙漠进军》
《最糟糕的发明》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三)班级交流分享
1. 《“能吞能吐”的森林》
①主要观点:
生:请大家看到第一篇文章第4自然段,(读)从这段话中,我们抓住关键句,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②如何得出结论:
生:作者主要写了以下内容来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我们抓住关键词,提炼出来的内容是:“吞水吐雨器”
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我们抓住关键词,提炼出来的内容是:“吞碳吐氧机”
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我们抓住关键词,提炼出来的内容是:“绿色之肺”
师:对于最后一点,你们有疑问吗?用“绿色之肺”能不能具体概括这部分内容?(“绿色之肺”日益萎缩)
2. 《向沙漠进军》
①主要观点:
生:请大家看到第二篇文章第7自然段,(读)从这段话中,我们抓住关键主要观点
(抓关键句)
如何得出结论
(概述要点)
句,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如何得出结论:
生: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第一个句子,我们抓住中心句,提炼出来的内容是:风沙逞强施威
……
3. 《最糟糕的发明》
①主要观点:
生: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读)从这段话中,我们抓住关键句,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称号。/塑料袋是“最糟糕的发明”。
②如何得出结论:
生:围绕这个观点,作者主要写了以下内容。请大家看材料一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关键词,提炼出的内容是:很难自然降解;氟利昂破坏大;熔出有毒物质。
请大家看材料二,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们提炼出的内容是:生产耗石油
请大家看材料三,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们提炼出的内容是:使用量大
三、纵横对比,探究异同
文章 主要观点
(抓关键句)
如何得出结论
(概述要点)
《“能吞能吐”的大力植树造林,使“吞水吐雨器”;“吞碳吐氧机”;
森林》 每一座荒山都绿“绿色之肺”日益萎缩
起来。
《向沙漠进军》 正确地认识沙漠风沙逞强施威; 抵御方法;造福人类
的危害,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获“最糟糕很难自然降解且危害大;生产耗石油;的发明”奖 使用量很大
同学们看看这三张表格:纵向看,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相同点:这三篇文章都是说明文;都是有关环保的文章;都有一个鲜明的观点;都能抓关键句把握出主要内容;都能通过找关键词、中心句、提取信息来概述要点……不同点:是第一篇是呼吁大家保护森林,第二篇是呼吁大家要有信心治理沙漠,第三篇是呼吁大家不适用塑料袋……)横向看,你发现了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材
料来说明观点)文章所选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因果)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能不能写出类似的说明文?我给大家准备了十四个材料,你们可以登陆云平台,在人人通社区去选择合适的,学写一篇观点明确的说明文。
板书设计:
抓关键 悟观点
抓关键句 主要观点
抓关键词
找中心句 课文内容
提取关键信息
“能吞能吐”的森林
①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为“吞水吐雨器”。
②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而且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③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种都不能取代的。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便会加剧,所以容易引起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④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向沙漠进军
①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②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③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中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根据近年治沙的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
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 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④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中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有足够的雨量。就是西北干旱地区,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新疆北部准噶尔和新疆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⑤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如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都是著名的风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地方试制了半径两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⑥沙漠地区虽然干燥,但充足的日光却为人类带来了另一种福利。沙漠日照时间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煮水,做饭。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⑦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最糟糕的发明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材料一
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
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
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熔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提供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
材料三 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期间共有55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某超市19:15——19:35人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
30
20
10
0
使用塑料袋 买环保袋 自带袋子 不用袋子
本文发布于:2024-01-04 03:4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311022257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群文阅读《抓关键 悟观点》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群文阅读《抓关键 悟观点》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