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养育)
伟大错误导致的伟大失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历史上对于为什么是哥伦布首先发现新大陆,通常有以下两个误区:
1、因为只有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
2、哥伦布首先向葡萄牙王室提出的西行计划,但目光短浅的葡萄牙人拒绝了。
至于什么哥伦布竖鸡蛋之类的荒诞的传说就更不值一说了。
事实上对于公元前的古代希腊文明来说,相信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根本就不是判经逆道的想法,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对地球周长进行正确测量的是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80~前190年),希腊天文学家,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他利用夏至日正午时分,亚历山大和赛伊尼(Syene)的日影角度差,以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估算地球的周长。尽管测量的工具非常简陋(测量日影的是一根木棍,测量城市距离则是骆驼商队),埃拉托色尼的结果却准确的难以置信——测量结果为地球周长44500公里,与今天人们熟知的4万公里相比只有10%的误差。(向希腊文明致敬!)
另一位希腊哲学家波赛东尼奥(Poidonius,公元前123~前50年)用类似的原理重复了埃拉托色尼的实验,但他的测量结果却是18000公里(一代不如一代?当然这个错误说不定是抄书的人抄错了,因为他本人的原着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有两个测量结果,古代的欧洲人会信哪一个?如果是中国人,肯定相信埃拉托色尼,因为中国人言必称先贤,越老越好,最贤德的君主是黄帝,最有学问的是孔子,八卦的发明人宁可不要专利费,也要傍上伏羲。不幸(还是有幸?)的是,希腊人不是中国人。。。。
到底相信哪一个,按照现代的观念来说,大不了多做几次实验验证一下,可是古代的科学家也只有这么几个,做一次实验劳神费钱,又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以当时的人们普遍反应是爱信谁信谁,而从“感情”上来说,如果使用埃拉托色尼的数据,这个地球就太大了,那么根据人们已知的世界(欧亚非大陆)来看,他们一直信赖的脚下的土地,就是一块漂浮在巨大海洋上的一个小小孤岛,这实在是太恐怖了,所以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较小的地球。
后来出了一个牛人托勒密(公元90~168),他撰写了一本长达13卷的《大综合论》,建立了地心说的天文模型,这本堪称天文学圣经的书里就采用了波赛东尼奥过小的地球周长。这个天文系统的理念控制了欧洲1000多年。他的另一部同样影响力的着作《地理学》中的世界地图,传承了这一观念,而哥伦布用的世界地图,恰恰就是这一张!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以真实的地球为依据,从北京到里斯本的距离计算,里斯本西经9度,北纬38度,北京东经116度,北纬39度,在这个纬度上的经线圈大约3万公里,两者最短地表距离是跨越欧亚大陆的大约1/3个经线圈,约合1万公里。如果沿经线相反的方向大西洋方向,则需要跨越2万公里的路程——这还是坐飞机的。
如果以托勒密的地球周长计算,则结论完全不同:托勒密的地球在这个纬度上的经线圈只有约14000公里,尽管那时候的人们完全不知道北京的经度,但根据阿拉伯商队来往欧亚的经验,大概知道欧洲到中国(或者印度)的陆地距离。那么对于哥伦布来说,从另一个方向向北京航线的距离为14000-10000=4000公里!(实际上从今天华盛顿到里斯本也有将近6000公里)
误导哥伦布思维的资料来源不止托勒密,同样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可以说是激起欧洲人航海欲望的兴奋剂,哥伦布本人也深受该书的影响。尽管马可波罗本人确实到过中国,但今天严肃的历史和地理学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大话王,出于虚荣心和多卖书多赚钱的考虑,他过分夸大了东方的繁荣(比如黄金之国什么的)以及他的旅途的艰辛。在这本书里,他夸大了亚洲大陆的宽度以及日本岛到亚洲大陆的距离,因此对于哥伦布来说,即使托勒密的地球模型存在“一点”误差(2万公里可不是一点误差),向西航行到中国似乎是开个轻木出海就能办到的。
满怀激情的哥伦布带着这份企划书找到了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若昂二世的智囊团否决了这个提议,否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葡萄牙人“目光短浅”,而是因为葡萄牙人自亨利王子以来探索外海的热情与努力远远超越了欧洲其他国家,因此葡萄牙人掌握的航海和地理知识也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为丰富与准确(这也是哥伦布为什么首先找葡萄牙的重要原因),在向大西洋的探索中,葡萄牙人早在1431年就完成了588任务,到达了亚速尔群岛,因此葡萄牙人并不相信向西航行4000公里就能到达中国或者印度。更何况葡萄牙之前在西非稳扎稳打,有望建立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稳妥航线。
说服不了葡萄牙人,哥伦布转向西班牙。当时的西班牙眼红葡萄牙的巨大航海成就,与哥伦布一拍即合,王后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向西航行。
根据哥伦布的计算,就算是平均10节的航速,日夜不停向西航行,大概10天就能到达西边的“中国”,算上各种风险,顶多也就个把月,没想到这一开就是三个月不见陆地的影子(强烈怀疑哥伦布有极高的筹集和钓鱼技能),这期间哥伦布还偷偷篡改航行的里程数忽悠水手,向西,向西,再向西,像网络卡死一般的不回头,就在哥伦布15级统率都快压不住水手造反时,终于看到了陆地(巴哈马群岛)。于是乎,美洲发现了。
与后世公认的美洲大陆的发现者这一称号相悖,哥伦布致死都不承认他到达的是一片新大陆,就像《东成西就》里王重阳坚持将头上的鞋子叫作暗器,哥伦布始终将这块土地称作“印度”,导致至今相隔几万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种都叫“Indian”。因为在当时,发现新大陆的荣耀远远没有一口袋胡椒重要。而在6年后(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卡里卡特并成功运回胡椒。急于
证明自己的哥伦布先后四次到达美洲,寻找并不存在的胡椒。当他在第五次请求航行的提案被西班牙驳回后愤恨而终(并非贫困潦倒而终)。而一个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商人,在美洲旅游回国后,于1504年发表轰动性文章《亚美利哥航海志》指出这是一片新大陆——从此,他成为了第一个标注大陆的人名,对此一切,这个时候依然活着的哥伦布会有什么感想?
就哥伦布航海的初衷和理论依据来分析,他的西行可以说是以错误开始,以失败终结。他错误地计算了航程,并且没有给西班牙带来胡椒,也没有到达传说中的东方文明之地。为此,哥伦布在取得重大的航海成就之后仍然饱受非议,他自己也是忧虑重重。短视的人们啊,想出发寻找一个果子,没想到摘到一颗钻石,而他们却为此恼恨不已。
很快,西班牙和整个欧洲就知道,当年哥伦布的“失败”是多么伟大了,1532年西班牙探险者皮萨罗毁灭了秘鲁的印加王国后,获得了将近五吨黄金,比当时欧洲一年的黄金生产量还多。从此,将北美洲当作后院的西班牙成为最大的贵金属输出国(历史悠久的西瓜大便党),整个西欧的贵金属产量连年翻番,然后又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换回胡椒,宝石,丝绸,瓷器。这些黄金,最终成为西方崛起的资本。
现在没有一个历史学家敢否认哥伦布的地位,相反,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世界史最重要的事件(请注意,没有“之一”)的历史学家比比皆是。如今,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的10月12日是西班牙的国庆日。尽管他发现的那块大陆没有以他命名,我们或许可以这么想——一块大陆的名字远远不能代表他的荣耀。
本文发布于:2024-01-03 23:5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2974192459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伟大错误导致的伟大失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伟大错误导致的伟大失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