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数星星》说课稿(含反思)

更新时间:2024-01-03 23:49: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3日发(作者:夸人的)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数星星》说课稿(含反思)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数星星》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数星星》。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知道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宇宙中的天体,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星空图.发现星星有大小、明暗的不同。这既是引入的环节,也是提出具体观察任务的环节.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二、个活动是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这是一个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作出猜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这样的任务。探究的任务并不难,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将教室里的探究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建立联系,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以此纠正一些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第三个活动是一组交流思考活动,从比较城市星空与郊外星空的不同展开,思考怎样才能看到满天繁星,尝试了解黑暗屋空保护区的科学原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具有的认知、情感等特征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使课堂真正能为学生服务,综合课前询问、日常观察及授课等几方面的情

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存在以下特点∶1.首先,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动手操作周围的事物。但是他们的认知发展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需要建立在形象具体的事物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于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不会做进一步的了解、探究。2.其次,二年级学生掌握学习本课的知识经验,但是在表达和描述上有欠缺,特别是不能用完整的句 式表达观察或猜测,造成思维逻轻性较差。3.最后,二年级学生科学探索,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教学难点】

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

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观察星空,激发兴趣

1.每当夕阳西去,夜幕降临,天空便会上演一副神秘的画面(出示视频),关于星空,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星空图)仔细观察这些星星,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天空的星星有大小不同,明暗程度不同。

5.(出示不同亮度的星星图片)你能给它们排排序吗?

6.小结:在天文学上,我们把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设定为6等,最亮是一等星,最不亮的是6等星。(出示视频: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提出观测任务,激发观察兴趣,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环节二、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1.一般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观察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如果要验证,我们可以怎样来做实验?

4.师生合作设计实验验证。(详见实验单)。

[设计意图: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任务。]

环节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方法

1.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星星,但夜晚一定就能看到星星吗?

2.(出示图片)比较两幅图中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再解释一下这两幅图中的星星为什么一个少一个多?

3.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去观测星空?地点有了,需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了?晴天还是阴天?所有晴朗的夜晚都能很好地观测星空吗?

4.(出示图片)比较在月牙时和在满月时看到的星空图片,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了?那要想看到满天繁星,应该怎么做?

5.师生小结:观测天空要选择光比较少的旷野,选择没有月亮或月亮较小的晴朗的夜晚。

6.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观测天空。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正确方法,期望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观测星]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6.数星星

白天 看不见星星 阳光太亮

夜晚 晴朗的旷野 月亮不明亮

八、教学反思:

星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夜晚在抬头观月的时候,点点繁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学生抬头所看到的星空,往往只是伴随着月亮的几颗亮星,满天星斗只是电视中一瞬而过的画面。而学生所处的课堂正是白天,无法当堂让学生来观察星空,所以在这一环节,精心选择图画或视频提供给学生观察现得尤为重要,能够让学生在获得视觉冲击的同时比较容易发现星星间的不同,为后面的探究埋下伏笔∶为什么有的星星看不见?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

我们可以发现;天空中的星星对于儿童既近又远。一方面浩瀚的星空吸引着儿量,是其非常向往和好奇的神秘园。另一方面,由于观察立场、条件的局限儿童对于天空中的星星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如可能认为白天天上没有星星。针对学生的前概念,结合本课教学要求,以学生熟悉的儿歌《小星星》为导入,调动学生表达交流关干星星的前概念;以"观察星空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科学描述和记录星星,解决重点;依托自制观星仪学具,带领学生"探究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力图在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突破难点。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数星星》说课稿(含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4-01-03 23:4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429697445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数星星》说课稿(含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数星星》说课稿(含反思).pdf

标签:学生   观察   星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