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牢记历史)
高考小说阅读的本质与核心素养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学科特点,学科特点下有其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评价与要求。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张高考语文试卷,其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就在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它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文言文和诗歌阅读,是一张试卷中最有“语文味”的部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平常喜欢阅读的网络小说、言情玄幻、破案推理、惊悚悬疑等小说,与高考试卷上考查的小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主动选择,而后者是你在有限时间里的被动接受。这也就意味着,这篇文章一定要考你一些知识,就看你能不能捕捉到。
二、选择题中如何快速捕捉命题者想告诉你的内容?选择题关注三种选项——扛旗选项、术语选项、形象判断选项,体会命题意图,通过分析快速把握命题信息是否正确。1、扛旗选项:(重中之重)先给大家看四个选项。例如:(全国甲卷7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全国乙卷7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新高考I卷6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新高考二II卷6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大家看划线的部分,这种选项怎么可能是错的,不但不错,也许你读不懂的部分,它都可以给你答案,这就是命题者在6月7号,在茫茫文海中选择这一篇文章想要告诉你的话。2、术语选项:既然是文学,一定会有其文学术语,这是专业性的体现,用以衡量能力。大家看这几个选项:(全国甲卷7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叙述主体)(新高考一卷7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结构作用)(新高考二卷7A)“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修辞手法)(新高考二卷7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叙述视角、文体特色)扛旗选项和术语选项一纵一横,交织成了考生对于一篇陌生文章的快速理解,这是能力点,也是素养点。
3、形象判断选项:这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错误选项的高频雷点,很多学生在这块雷区被炸得片甲不留。例如:(全国甲卷7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了吗?)(全国乙卷7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萧红对未来是忧惧不安还是期盼憧憬呢?)(新高考一卷6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这真的是伍子胥的心态吗?和渔夫没有关系吗?)(新高考二卷6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是我的兴致变高了吗?还是这一路上的遇见让我有了变化?)读懂了这三类选项,你就把握住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最重要的命门。三、破解2022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压轴题的密码(一)全国甲卷扛旗选项:革命信仰的力量压轴题:这两个内容相近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为什么现在要强调革命信仰的力量?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人不相信那段历史的真实与伟大,开始有了虚无和戏谑,这是对英雄们的亵渎。那么革命力量在今天青年身上最大的意义不就是真实么,不就是铭记和缅怀么。这么一说,看懂答案了么?(二)全国乙卷扛旗选项: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压轴题: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参考答案:①弟弟与流浪在上海的年轻人,虽然充满力量,但前路迷茫,使“我”感到“慌乱”和“忧郁”;②山西前线的年轻士兵,充满热情和生命力,是国家的希望,因此“我”感到“开心极了”,即便没见到弟弟,“我”也感到“放心”;③“我”的感受既出于对弟弟的深切感情,也寄寓着“我”对年轻人群体的热望。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不正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么一说,看懂答案了么?(三)新高考I卷扛旗选项:子胥在领会到渔夫的世界后,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压轴题: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渔夫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普通、散淡、平凡、关注自我、活在当下。这么一说,看懂答案了么?(四)新高考II卷扛旗选项: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压轴题:“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童趣那个题远远没有这个题难)参考答案: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看看这个句式,这么一说,看懂答案了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方案?1、不要纠结小说还是散文,不要纠结是名家还是凡人,不要纠结是文学史篇目还是杂志选文,只看一点,有没有类似扛旗选项的主题表述,它扛不扛得起来旗!回到第一个话题,记住这一点。你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浪费很多时间。2、还是要关注一下现当代文学史的脉络,毕竟经典主题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继承、补充、发扬、革新的。【典型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翱翔的白羊肚巾高火花①如果可以,我想把这次的旅行称作翱翔。当洁白的箭一样的火车开过来,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和着几丝白发舞蹈。我的主人此刻开心得像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能力跳起来,我想她会欢呼蹦跳的。②要知道,我原先可是在千米的高原上待了二十年之久呢。但还有比我待得更久的一个人,现在已是驼背弯腰、步履艰难的黑瘦老人。她就是我的主人,她有个奇怪的名字,白驹驹。她脾气也很怪。花花绿绿的晚辈们来了一茬又一茬,几次三番劝她搬出窑洞,可她每次都是紧抓土炕,摇头抵抗。我在白驹驹头上被晃晕多次,正如她抵抗出洞后累得精疲力竭地昏睡。③二十年,我反正是呆腻了。风大,土大,没水,没腰鼓表演。没了腰鼓表演,我这白羊肚巾还有啥价值?④白驹驹却说,我不稀罕下山!都活一百年了,啥风浪没见过?再说,你们哪个不是在这原上养大的?!⑤来劝说的人就这样被呛了回去。⑥春去暑来,原上撒着几朵稀疏的绿,那是熬过饥渴幸存下来的酸枣树。
⑦靠着孙辈们送来的衣食,白驹驹也熬过了寒冬和冷春。她支起玄孙小艺送的扶手架,颤巍巍走出窑洞,坐在院中一块黑石板上,感受夏日里特有的热风和热土。我在她头上尽情吸收热烈的、光彩夺目的阳光。⑧一阵丝溜溜的南风吹来,白驹驹坐出一种闲散姿势,两腿盘坐在热乎乎的黑石板上,眯着眼,表情平和。我和着丝溜溜的南风,情不自禁扇起一块边角和几根银发舞蹈。舞蹈中,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无限风光。那是怎样的一群后生啊,轰隆隆搏击腰间的鼓,奏出疾风骤雨般的音乐。我在白马头上狂舞,跟着腰鼓后生们在原上翱翔。⑨后来,在一个春风刮起的日子里,原上后生们纷纷离开高原,包括白马。白马是白驹驹的孙子。后生们几乎以俯冲的姿势飞下山,再也没回来。后生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我和白驹驹住的这个窑洞,在西南角缩着,很独立的样子。也许是太孤单,这唯一住着人的窑洞去年忍不住弄断自己一脚,头顶的黄土轰隆一声笑着住进了屋。⑩黄土进屋后的那几天,来了三四个花花绿绿的晚辈,还有几个着正装的年轻人。晚辈自然是一通劝说,白驹驹自然拒绝出洞。着正装的年轻人异口同声,为安全考虑,必须搬出去,抬也要抬出去!晚辈们果真卸下一块门板,去抱白驹驹,白驹驹却像在炕上生了根。有一个晚辈眼尖,大喝一声,都别弄,太奶奶的手指出血了!原来,白驹驹十指紧抓土炕,几乎嵌了进去。着正装的年轻人又是异口同声,这老太太,真犟!他们说完,叮嘱其他年轻人几句加紧维修窑洞的话才离开。⑪晚辈们没几个人过来了,除了玄孙小艺。许是年轻,小艺逢学校放假就会扛来油米面菜,熟练地放进地窖。白驹驹心疼玄孙,每次都省吃俭用,有时一顿饭就一个馍对付过去了⑫小艺从不说让白驹驹搬离窑洞的话,只说些山下和学校的趣事。白驹驹津津有味地听着玄孙说话,内心的喜悦虽没化作笑声,但这股喜悦会蔓延到头上为数不多的几根白发。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总期盼未来某天能飞下高原,去小艺所说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小艺每次离开时,总问白驹驹还想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下次好一并带来。白驹驹总说啥也不缺,只嘱咐小艺以后少来,专心做自己的事。⑬小艺再次到来的那个暑假,原上旱得比往年更厉害些。小艺照例捎来菜米面油,只是多了一张纸和一个黑色的叫手机的东西。小艺放下东西,在白驹驹面前手舞足蹈,激动地摊开那张纸,双手做喇叭状,大声地说自己考上大学,学的是音乐表演。白驹驹很老了,耳朵经常不听使唤,但她这回听清楚了,也跟着激动,高兴地把我从头上取下来。我看到白驹驹眼里对小艺的宠溺,能淹没整个高原。⑭小艺打开那部手机给白驹驹看他训练的视频,我趴在白驹驹头上痴痴地看。突然,一个腰鼓表演令我和白驹驹同时打了个哆嗦。我能想到,白驹驹和我想的一样,二十年前原上那场蓬勃热烈的庆丰收的腰鼓表演!⑮白驹驹破天荒问小艺在哪里还能看腰鼓。小艺说,咱下了高原,哪里都有腰鼓,还有更多好看的。⑯我几乎也是以俯冲的姿势从高原飞到平原。在小艺的悉心安排下,我和白驹驹在一个阔大的广场观看了一场腰鼓表演。白驹驹年轻得像个十岁的孩子,眼里的光洒了一地,收也收不住,嘴里喃喃说着,这腰鼓队,没变!世道真变了,还有这样好的世界!我年轻的心也回来了,很想加入队伍中蹦跳。就在这时,小艺没有丝毫嫌弃,愉快地将我戴在他年轻的头上。我感觉自己释放出了比二十年前还要多的磅礴力量。原来,在平原翱翔的感觉丝毫不输高原!
⑰我们看完了腰鼓,再看火车、坐火车。小艺告诉我们,那叫高铁。白驹驹坐在座位上,笑着说,这哪是火车,是地上的飞机呀!⑱我知道,我在新世界里翱翔,白驹驹也是。(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白驹驹多次拒绝晚辈们的劝说,坚持住在高原上的窑洞里,表明她是一个固执而又不通人情的人。B.高原风大,土大,没水,生存环境恶劣,并且已经没有了腰鼓表演,是年轻人离开高原的重要原因。C.白驹驹在平原广场上观看腰鼓表演后,感叹腰鼓队没变而世道变了,表明她对新世界有了新的认识。D.小说描述白驹驹坐上高铁后变得非常开心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简写白驹驹的旅行及其感受,结尾部分详写本次旅行的具体内容,首尾呼应,都表现出白驹驹的愉悦心情。B.小说用词生动,如后生们离开高原窑洞时用“俯冲”“飞”等动词描绘其迅疾,表现出他们奔向新世界的急切心态。C.小说善用拟人修辞,如窑洞“弄断自己一脚”,黄土“笑着住进了屋”,形象地写出窑洞的破败,表达了人们对窑洞的厌弃之情。D.小说中晚辈们的“花花绿绿”与白驹驹单调的白羊肚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年轻人离开高原后的变化。3.你是如何看待时代变迁中的窑洞与腰鼓的?请简要分析。(物象的作用)4.小说以白羊肚巾的口吻讲述故事,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手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极村童话迟子建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走出来的,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她一步步地移过院子,推开园门,贴着豆角架过来了。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我采猪食。”“几岁了?”“七岁。”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梦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穿个项圈戴吗?”我用手在脖子周围比划着。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
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我看着她起舞,跳得又快又急。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我唯一的伙伴傻子狗,抖着金灿灿的毛,摇着尾巴,迎上来,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细细的雨丝像一根根银色的绣针,一古脑地扎向地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大雨停了。傻子满足得直尥蹶子,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我屏住气推开那扇门,她马上发现了我,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奶奶,你的裙子像喇叭花。”我扳着她的肩,对她说。她努着嘴,紧眨了两下眼睛,端着肩站起来,慢慢转一圈,又突然蹲下,惊叫道:“是像喇叭花。聪明的乖乖!”她抱起我,推开门,绕到房后,放我到地上。这回轮到我惊叫了。野草中开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几只黄蜂嗡嗡着飞到头顶,吓得我一把抱住她。“蜂子!我怕蜂子!”她笑着,抱起我,用手抚着我的脑门,边走边唱道:“黄蜂好,黄蜂好,黄蜂不蜇我的小宝宝。给你花粉吃,给你好花粉,只要你不来,吓我的小宝宝。”我笑了。见我笑了,她也笑得更厉害了。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倒忘了问了,叫什么名儿啊?”沙哑的、夹着痰的、含糊不清的声音。“迎灯。妈妈说,生我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天刚擦黑,还没点冰灯呢,爸爸就给我起下了这个名。”她又发出一阵骇人的笑声。吓人的老奶奶!我一溜烟跑回家,死死地抱住傻子。秋天过得太快了,八月十五,我踩着零乱凋落的叶子,穿过苞米地,撞进院子,打开屋门。老奶奶正用胳膊拄着脑门,坐在桌子旁。她见了我,又像疯了一样把我抱起来,抡了一个圈,亲得我透不过气来。“跟奶奶去江边玩玩吧。”
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哗哗的水声,又轻又急。晚秋的江面,冷清清的一片。她给我讲白夜。说是夏至时,在漠河,可以看到北极光。她告诉我,她的家在江那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绿草地,有很好看很好看的木刻楞房子。她说,她年轻时糊涂,跟着她爹糊里糊涂就走了,说着一个劲儿叹气。她还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个很好看的人。还说,她有一个傻儿子,现在在山东,是她男人带走的,运动一到,那人胆小,扔下她一人,跑了。她又唱歌了:又苦又涩的。唱得我听不懂。她说是他们家乡的歌。望着大江,我忍不住淌泪了。我悄悄地淌,再偷偷地抹掉。(有删改)5.【考点:理解小说内容,鉴赏小说艺术特色】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着天地“想笑”,觉得白云和绿叶“亲切”,“哼着歌”“蹦蹦跳跳”回家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我”认识老奶奶后的喜悦和激动。B.“老奶奶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这一表现,是对“我”的提问的回避,也使后文话题的转移更自然。C.“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嗡嗡着飞到头顶”的黄蜂,写出了小院的生机和美丽,烘托了老奶奶捉弄“我”成功后的高兴和得意。D.小说在老奶奶的歌声和“我”的泪水中结束,与上文唱歌欢笑的情节形成对比,一哭一笑,一悲一喜,情节起伏,富于变化。6.【考点: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和艺术手法】小说以“北极村童话”为题,请谈谈本文的“童话”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7.【考点:评价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迟子建的小说“忧伤而温情”,请结合文本,联系人物,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一、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A项,“表明她是一个固执而又不通人情的人”错误。表明她对窑洞的留恋与不舍。B项,“并且已经没有了腰鼓表演”错误,“没有了腰鼓表演”不是年轻人离开高原的原因,年轻人离开高原是为了去追求更好的生活。D项,“可以看出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错误。白驹驹坐上高铁后变得非常开心的样子,不能表明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表达了人们对窑洞的厌弃之情”错误,虽然窑洞都如此破败不堪,不能住人了,但是她也不愿意离开,表达的是白驹驹对窑洞的喜爱之情。3.①窑洞作为当地人旧有的居住方式,将会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逐渐成为历史;②腰鼓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其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弘扬。【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文学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后生们几乎以俯冲的姿势飞下山,再也没回来。后生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我和白驹驹住的这个窑洞,在西南角缩着,很独立的样子。也许是太孤单,这唯一住着人的窑洞去年忍不住弄断自己一脚,头顶的黄土轰隆一声笑着住进了屋”可知,年轻人离开窑洞,去追求美好生活,他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
纷坍塌。可见窑洞作为当地人旧有的居住方式,将会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逐渐成为历史;由原文“在小艺的悉心安排下,我和白驹驹在一个阔大的广场观看了一场腰鼓表演。白驹驹年轻得像个十岁的孩子,眼里的光洒了一地,收也收不住,嘴里喃喃说着,这腰鼓队,没变!世道真变了,还有这样好的世界”可知,腰鼓表演不仅在高原上有,在平原的广场上也可以看见。可见腰鼓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其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弘扬。4.①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赋予白羊肚巾以人的情态,新颖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②有利于近距离地表现白驹驹的日常言行,突出她的形象特点;③白羊肚巾是表演腰鼓时的一件重要服饰,展现出腰鼓文化在新时代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叙事技巧的能力。由原文“当洁白的箭一样的火车开过来,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和着几丝白发舞蹈”“我和着丝溜溜的南风,情不自禁扇起一块边角和几根银发舞蹈。舞蹈中,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无限风光。那是怎样的一群后生啊,轰隆隆搏击腰间的鼓,奏出疾风骤雨般的音乐。我在白马头上狂舞,跟着腰鼓后生们在原上翱翔”“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总期盼未来某天能飞下高原,去小艺所说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可知,“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情不自禁扇起”“我在白马头上狂舞”“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这些都是人的动作情态,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赋予白羊肚巾以人的情态,新颖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由原文“我的主人此刻开心得像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能力跳起来,我想她会欢呼蹦跳的”“我在白驹驹头上被晃晕多次,正如她抵抗出洞后累得精疲力竭地昏睡”“她支起玄孙小艺送的扶手架,颤巍巍走出窑洞,坐在院中一块黑石板上,感受夏日里特有的热风和热土。二、5.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烘托了老奶奶捉弄‘我’成功后的高兴和得意“理解有误,根据“她笑着,抱起我,用手抚着我的脑门,边走边唱道:黄蜂好……只要你不来,吓我的小宝宝“可知,老奶奶没有捉弄“我”,表现的是“我“与老奶奶的温情与美好的相处。6.①以儿童为叙述主体。通过7岁女孩迎灯的视角,呈现生活纯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②以儿童的语言叙事。语言浅易,简洁、多用叠词和短句、歌谣形象有趣。③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苏联老奶奶的言行和迎灯一样,呈现出孩子气。④以儿童的眼光,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北极村有白夜极光,有“苞米”“毛子嗑”,有俚语歌谣,有老奶奶和“傻子”狗,它们是迎灯的美好童话世界。【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和运用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几岁了?”“七岁”“迎灯。妈妈说,生我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天刚擦黑,还没点冰灯呢,爸爸就给我起下了这个名”可知,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七岁的名叫“迎灯”的小姑娘,文章以儿童的视角表现生活,叙述主体是儿童。结合“你是老奶奶!我梦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穿个项圈戴吗?”“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奶奶,你的裙子像喇叭花”“蜂子!我怕蜂子!”“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可知,小说采用儿童的口吻来叙事,充满了儿童的纯真与稚气。7.①在姥姥家的“我”生活单调,没有朋友,寂寞孤独令人忧伤;但苏联老奶奶将自己对对亲人的爱转移到“我”身上,充满灵性的狗分享“我”的秘密,“我”体会到了陪伴的温情。②苏联老奶奶年轻离家,被丈夫抛弃、孤身一人,命运坎坷令人忧伤;“我”用儿童的纯真、真诚与老奶奶交往,让
她得到安慰,体会到了人间温情。③小说即使书写苦难,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情。“我”与苏联老奶奶在孤独中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却始终能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爱,展现人性之美,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题干“忧伤而温情”,从作品中找到对应的情节。结合“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可知,“我”在姥姥家没有朋伴,渴望有人关爱,这是一种“忧伤”;结合“‘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我唯一的伙伴‘傻子’狗,抖着金灿灿的毛,摇着尾巴,迎上来,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可知,“我”有老奶奶的亲人般的关爱,有‘傻子’狗的陪伴,这是一种“温情”。结合“她年轻时糊涂,跟着她爹糊里糊涂就走了,说着一个劲儿叹气。她还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个很好看的人。还说,她有一个傻儿子,现在在山东,是她男人带走的,运动一到,那人胆小,扔下她一人,跑了”可知,老奶奶命运坎坷悲苦,这是一种“忧伤”;结合“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野草中开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几只黄蜂嗡嗡着飞到头顶,吓得我一把抱住她”“见我笑了,她也笑得更厉害了……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可知,“我”的出现带给老奶奶亲人般的感觉,这是一种“温情”。结合“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我看着她起舞,跳得又快又急”“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我忍不住淌泪了。我悄悄地淌,再偷偷地抹掉”可知,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有着各自生活的不幸,但她们面对生活却能从中感知生活的美,感知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这也是一种“忧伤与温情”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10:2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895172572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小说阅读的本质与核心素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小说阅读的本质与核心素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