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空间争夺战

更新时间:2023-12-31 09:12: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山东劳动)

外层空间争夺战

新军事革命 连载之七

外层空间争夺战

韩庆贵

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

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到孙悟空大闹天宫,许多神话故事都把宇宙星际之行描绘得如织如画,美丽动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美国坐不住了,紧追慢赶,终于在1958年1月31日将“探险者一号”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争取太空控制权的竞赛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1997年10月17日黄昏,美国的“微型探测器技术集成-3”卫星,同往常一样悠然自得地邀游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谁料,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向它袭来。此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部沙漠深处白沙导弹靶场高能激光系统试验中心,美国陆军操纵的一台高功率“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正蓄势待发。就在阳光使卫星发出亮光的一刹那,一束高能激光猛然从试验中心向上射出,一举击中了这颗日益老化的试验卫星。过了一会儿,另一束持续时间更长的激光束再次射穿云天……

此次激光打卫星试验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曾亲自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其他许多国家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担心,指出“进行这类试验将可能重新引发一场外层空间的军备竞赛……”空间大国在太空的角逐,终于引发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太空战。

浩瀚无垠的战场

战场,又叫作战空间,是指作战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太空战的作战空间,就是太空战的作战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具体地说,是指存在着自然的和人造的物体并有航天力量装备的轨道群体在其范围内工作的宇宙空间。相对于地球而言,这个范围的下限,受航天器能够飞行的最低高度的限制,一般认为下限距地面100公里。太空战战场的上限是航天力量能够作用到的最远距离。目前,有大约40%的航天力量和100%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在近地宇宙(100公里~150公里)和近宇宙(150公里~2000公里)空间内飞行,有60%的军用航天力量在中宇宙(2000公里~40000公里)空间内飞行。作战空间,除上述空间外,也包括距地球100公里以下的空间。由此可见,作战空间不是个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大。太空战的作战空间具有以下特点:(1)浩瀚无垠,为任何高速高效的武器系统提供了用武之地;(2)无遮无挡,无风无浪,不受天候和地形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作业;(3)居高临下,可以一览无遗下层空间的目标,并能实施准确打击;(4)具有无限的资源,据科学家测算,若用航天飞机从月球上运回20吨液化氦-3,就足够向全世界提供几百年的动力;(5)没有划界,无国境限制,驰骋自由,不会引起侵犯领空的争议。

未来战争是“全维战争”。全维战争在整个战争区域实施在太空作战支援和直接参与下的统一的空中、地面、海上和特种作战。现代战争的实践证明,掌握了制天权可以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和作战效益,它可以保障己方军事航天力量的行动自由,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空中、海洋和陆地上的优势,获得制信息权、制空权和制海权,进而获得战争的主动权。科索沃战争中,在战略运筹和作战实施时,太空战场的作用已非常明显,诸如获取信息、实施信息战、投送兵力、投射火力等均主要依赖空间支援。由此可见,随着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21世纪是否拥有太空这个制高点,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而且正在迅速向着

最终主导战争胜负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言,在未来战争中,制天权比制空权、制海权、制电磁权更为重要;谁在太空处于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

攻防兼备的力量

太空战的作战力量,是一支攻防兼备的太空部队。太空战的作战力量首先从空军中产生,发展成空天军,最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部队——天军。

从目前情况看,太空战的作战力量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军事航天员部队

军事航天员是太空战作战力量编成中很小一部分,虽然数量少,但其地位和作用却十分重要。正如飞行员是蓝天骄子一样,他们是太空骄子,太空战的核心。他们与飞行员不同,一般不直接参加太空战,他们的常规任务是在太空中对天、地情况进行观察、观测和识别,并从事太空运输、加注燃料、对军用航天器进行维修和布设新的军用航天器等任务。

二、监测战斗部队

这是天军的主力,由军用航天器及洲际导弹的监视人员、负责截击敌方导弹和军用航天器的作战人员组成。他们的职责是监视来自空中、水下和地面发射的洲际导弹,跟踪外层空间的敌方军用航天器,发现情况,及时预警,再使用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实施拦截作战。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员并不在太空活动,相当于现代空军的地勤人员和地空导弹部队。

据国外专家预测,在21世纪中叶之前,现在的太空作战力量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军种——真正意义上的天军。

功能各异的平台

作战平台是具有运载功能并作战为作战武器依托的载体。太空战的作战平台主要是指航天武器的太空平台。从目前情况看,太空战的作战平台可分为三类:

一、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

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是往返于地球表面与外层空间之间运送有效负荷的新型宇宙飞行器。

航天飞机,是到目前为止天地间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卫星一样在轨道上飞行,像飞机一样滑翔和降落。航天飞机能反复使用,完成各种军事任务。

空天飞机,是“航空航天飞机”的简称,是一种载人航天器与飞机结合成一体的飞行器。它装有空气发动机,在发射升空和返回过程中利用空气作为燃料,既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大气层中水平起飞,高速飞行,在机场着陆,又可以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飞机。它比航天飞机发射成本低、发射准备时间短、机动能力强,能满足太空战的更广泛的需求。

二、载人飞船和空间站

载人飞船和空间站是供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两者一般配合使用。

载人飞船,是一种能使宇航员座舱沿弹道式轨道升入太空并返回地面垂直着陆的航天器,是一种最小的载人航天器。如,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等。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或轨道站,是一种能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是供天军航天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它平时作为载人空间基地、空间工厂、空间试验中心,战时可作为太空武器发射平台,也可以作为太空部队的重要基地以及空间作战指挥中心。又称“太空站”、“航天站”、“轨道站”。战时作为空间指挥部和太空武器发射平台。

三、航天母舰

航天母舰在太空中就像航空母舰在海洋中一样,是太空飞机起降和装卸载的平台,是航天飞机、空天飞机及宇宙飞船的空间停靠基地和太空战的作战支援和后勤保障基地。依据作用及形状不同,航天母舰可分为宇宙飞船型、飞艇型、飞翼型和地球航天母舰。其中宇宙飞船型航天母舰飞行在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计划中的这种航天母舰十分巨大,可装载四架航天飞机、两艘太空轮船、一个轨道燃料库和一个太空燃料补给站。它将是天军的大本营,天军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这种航天母舰上。它统一调度、指挥各种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进行太空训练与作战。这种航天母舰一般大量装载各式各样的太空战武器。

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航天母舰这种“三位一体”的军事航天兵器系统,只要配以火箭、导弹、激光炮、电磁炮等武器,就可以对陆、海、空、天的各种目标进行攻击。

群雄争霸

在太空战方面,美国无疑是始作俑者。

作为世界航天大国,多年来,美国一直都在致力于夺取和保持在军事方面对太空的主导地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军就相继在军种成立了航天司令部,主要负责航天发射、监视、预警及卫星控制及弹道导弹的指挥控制与日常维护等。为了适应未来太空战的需要,美军不断对其太空战指挥机构作进一步调整、改革和优化。1993年12月组建了太空战指挥中心。1999年底,又将太空战指挥中心和航天与指挥控制局合并,组建为太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中心。2000年,美军又在总部成立了太空战指挥部。为强化航天司令部联合作战指挥的职能,美军在《联合司令部计划》法案中规定:航天司令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修订太空战理论以及运用航天器进行作战的方法,在遂行太空战时对各军种太空战力量和装备实施指挥等。

美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组建了一个航天师,该航天师拥有的100多名宇航员和7000多名航天技术人员,这些人负责美军航天器的发射和控制工作。近几年来,出于太空控制战略的需要,美军强调,空军将由现在的以空战为主的部队,转变为既可实施空战又可进行太空战的“航空航天一体化”空军,即空天军,以确保未来的空军成为“全球警戒,全球到达”的“全球力量”。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战,美军加快了太空战部队建设的步伐。2001年1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太空管理与组织评估委员会建议在陆、海、空三军之外,独立建立一支约3万人的太空战部队。此外,为了加快太空战部队的建设,美军还于2000年成立了太空作战学院,专门为美军培训太空战人才。

多年来,美军还一直在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其太空作战武器系统,并在规模和质量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为确保21世纪太空作战优势,美军加速研制太空作战武器系统。美军近期重点发展的太空作战武器系统主要有四大类:一是作战保障卫星系统。美军计划将在现有卫星系统的基础上部署一个更加严密的卫星监视网,使战场信息每10分钟~15分钟更新一次,以提高“全球感知”能力,夺取制信息权。二是反导武器系统。美将在优先发展“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建设。2000年2月,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又出台了一项旨在进行天基激光器集成飞行试验的计划,以验证在太空部署用于摧毁处于助推段弹道导弹的激光器的技术可行性。美军发展激光反导武器的目的就是夺取太空优势,谋求控制太空,以确保在21世纪的全球霸主地位。三是反卫星武器

系统。目前,美军已经具备或即将具备实战能力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如机载反卫星导弹、地基反卫星激光器、地基反卫星动能武器等。预计到2005年~2008年,美军将初步具备利用天基武器系统实施反卫星的能力;到2020年,美军将能够部署种类更多、方式更灵活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包括天基粒子束武器系统,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纳米反卫星系统、反卫星卫星(太空雷)等。四是空天飞机和轨道轰炸机。目前,美军正在研制与空天飞机有关的X系列飞行器和“冒险星”等。这些将普通飞机和航天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不仅能够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大气层中飞行,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进入地球轨道而成为“航天飞机”。在轨道轰炸机方面,美军目前研制的轨道轰炸机,平时可以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当它接到作战命令后,就能借助反推火箭迅速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攻击地面指定目标。这种武器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隐蔽性强、攻击突然性大,可以令敌方防不胜防。空天飞机和轨道轰炸机,可以快速打击地球上任意地方的任意目标,是美军21世纪实现“全球作战”的重要保证。

美军1971年版的AFM-1号条令中,美军第一次阐述了“空军在太空的作用”,这标志着美军太空作战理论的基本确立。80年代以后,美军在太空作战理论研究不断深入。1997年7月,美军颁发的《2010年联合构想》,指出“美国空军必须确保绝对的太空优势”。近几年,美军在进一步完善其太空作战理论的同时,还不断提出一系列新的太空作战思想,对未来太空作战的基本形态,方式方法以及太空作战力量的任务、构成和使用都提出了大胆的设想。1998年4月,美军航天司令部在《2020年展望》中提出了控制空间、全球作战、力量集成和全球合作等作战思想,这是21世纪美军太空作战理论正式出台的标志。该理论明确提出了美军要使用太空作战武器系统来攻击敌陆、海、空、天目标,同时应具备摧毁敌方各种航天器、弹道导弹、飞机、舰船和高价值地面目标的能力。1999年初,美国一些防务专家提出了以联合航空航天力量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对未来太空作战的基本形态作了清晰的勾画。同年,美军又提出了美军未来实施太空作战的主要战法和基本原则。最近,美国又有人抛出了“空间控制战略”理论,该战略强调要以优势的军事航天力量确保控制外层空间,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陆、海、空优势,从而加重战略筹码,以达到有效的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惟一能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相抗衡的国家。

1957年10月4日,苏联首次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起,前苏军开始了组建航天部队的进程。为了统一领导航天部队的建设与发展,1965年,在原苏联战略火箭军编成内组建了航天器中央局,负责研制、发展和使用航天器。1970年,随着航天科研规模的扩大和军用卫星的积极作用,航天器中央局升格为航天器总局。此后,前苏联航天器不断地发展,航天器总局所属的航天部队遂行的任务逐渐增多,并且开始具有跨军种性质。这样,航天器总局隶属战略火箭军的状况就难以适应它所担负的任务。1981年,前苏联国防部决定将航天器总局从战略火箭军编成内划出,直接隶属国防部。

苏联解体后,面对美国的太空优势及由此而来的太空军事压力,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俄罗斯加快向太空进军的步伐。在俄罗斯安全委员会批准通过的2001年至2010年航天发展计划中,俄罗斯明确提出:在继续生产和改良现有111颗军用和民用卫星的同时,研制发射新的地球大气海洋观测和军用卫星,并对火星展开勘察。2001年6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组建了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一个独立兵种——航天兵。同时明确航天兵是一支攻防兼备的太空部队,其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负责己方军用卫星、航天飞机和其他航天器的发射、维修,并保卫己方太空“高

地”内的航天器不被敌人攻击。二是负责研制各类太空战武器,并担负对敌方的太空航天器系统的打击任务。如利用废弃的空间卫星、或空间其他废弃的飞行器改造成具有攻击行为的武器等。

除美俄两国外,法国、日本、印度及以色列等国的军事航天也初具规模。

法国目前把开发空间技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特别重视发展军事空间系统。近年来,随着法国空间预算的逐年增加,1995年7月发射成功的“太阳神-1A”卫星是法国为摆脱美国而迈出的重要一步。其他军事卫星计划也将陆续得到实施。

此外,英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将取得实质性进展。意大利近年来从事的军事卫星计划包括本国的预警卫星与保密通信卫星、参与法国的“太阳神”成像卫星和参与美国的GPS导航卫星。

在新世纪,南非、巴西、韩国等国家也可能会拥有本国的成像侦察卫星。

《大地》 (2002年第十一期)

外层空间争夺战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9:1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85159132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外层空间争夺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外层空间争夺战.pdf

标签:太空   作战   航天器   航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