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更新时间:2023-12-31 08:54:2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漂组词有哪些)

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指出,在一年的时间内减轻学生课业过重的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减轻家长思想压力、教育精力的负担。同时,在三年之内减轻各项教育负担,使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应积极落实“双减”相关政策,在教育教学中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减少学生作业总量,营造和谐、公平、宽松的学习环境,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以课堂教学为基准,努力将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氛围,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确保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双减”政策的推出,使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看到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希望,呈现出一片炫丽的画面。“双减”政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开端,正处于初始阶段,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执念,课堂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成为学习的机器,机械式刷题、课外培训、超前学习等形成教育内卷。因此,“双减”政策的出台,能够调整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提倡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身心,在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成长,真正实现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家长管得轻松。学校是学生接收知识的平台,牢记使命,深化教育改革,严格依照新课程标准执行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上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严禁发生“校内不讲校外讲”“课上不讲课下讲”的不良现象。要让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真正的教育要立足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优化教学、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打消校外培训的诉求。一个人的成长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组合而成,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学校教育则是接收知识的教育平台,社会教育能够规范行为、加强意识,获得真实体验。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延伸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需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实现教育合力。教育公平社会才会公平,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处,缓解学生、家长的焦虑情绪,丰富校内课程资源,以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做到学好、学精、学透,坚持初心,让教育回归本真。学校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基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全面建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优质课程。“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要积极努力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主要围绕“基础作业提效,分层作业提质”的思想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思想认知,大胆尝试创新教学,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完善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分为两个

方面:一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能够反应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已全面掌握和理解,在学习后能够将知识进一步运用,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双减”政策已全面落地,教师需要精心钻研作业设计,不要求数量,只追求质量,在作业期间,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并通过写作业来获取兴趣和成就感。“双减”政策指出: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确保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不留书面作业,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作业任务平均完成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学校在施行过程中,以每个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对班级中每天的作业总量进行评估、汇总,并加强与各学科间的协调安排,在校内平台进行公示。将课后作业的研究、设计作为一项必要环节,减少作业数量,优化作业质量,紧扣教学重点,通过写作业让学生能够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进行自我诊断,具有针对性、分层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作业进行全面改革,需要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能够第一时间洞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也能够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从作业完成情况中反应出存在的问题,离设定的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性,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一步改进,及时调整教学结构,降低教学难度。通过写作业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实际需求、学习能力、掌握情况等,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明确方向、找准目标,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学校根据教育部所颁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实现课后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满足于不同学生的内心需求,力求创办个性、多元的高品质课后服务。学校课后服务一方面具有看护性质的基础性服务,主要在课后服务期间,由教师进行监管,并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复习、阅读,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工作。针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家长不能按时接的情况等,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尽可能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入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兴趣类的社团活动,实现五育并举的教学原则,打造一个具有特色、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其中,包含足球、篮球、羽毛球、音乐、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科学实验、手工操作、编程、劳动实践等,使学生的生活充实欢乐,擁有健康的体魄,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获得深刻的体验感、满足感,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除此之外,学校为了优化课后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社会经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天文馆、美术馆等,开启第二课堂,打开学生的视野,能够增长更多的见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还可以加强社会力量,集中资源,邀请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大学生活、各行各业的精英传承工匠精神、老红军、老战士为学生讲述英雄事迹等,极大程度拓宽学校课后服务的丰富性

和多元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有很多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还要奔波在校外机构的学习。近些年,教育内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逐渐失去教育的公平性,超前学习,让学生拔苗助长,使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精神越来越疲惫,这种无效消耗并不是长久之计。这样的现状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所偏离,对校外机构更加依赖,很多学生会认为,课堂上不听也没关系,因为还有校外培训。课堂基础知识没有打牢,再给学生施加压力、拔苗助长,结果可想而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生学习就像盖楼房一样,要打好地基不能求快,而是要求稳、求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整改,高昂的课外培训费用使众多家庭面临重大经济压力。因此,“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积极维护教育公平,还给学生们一个健康体魄,一个绿色环境,一份快乐心情。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接触教育的第一个领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原生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认知、道德行为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想,面对不同时期的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过度焦虑使人不能理智思考,缺乏自我主见,会出现跟风热的现象。因此,“双减”政策不仅为学生减轻负担,更为众多家长减轻负担和思想焦虑,积极帮助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为了能够更好让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降低家长焦虑,学校应当建立家校

平台,每个班级建立班级群,学校开设家长论坛、家长课堂、家长电子图书馆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并在平台上能够接收全新的教育理念,用客观、理性的思维教育学生,陪伴学生的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学生的榜样,多向优秀的家长、教师学习、取经,结合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不要盲目从众,教育学生先学会教育自己。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学生共同的成长,强化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双减”政策已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大工程。学校要奋力扛起教育担当,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集中,形成教育合力,打开教育教学的全新格局。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学校、家庭、社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打造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家长轻松管理,真正达到公平教育。在“双减”背景下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新格局“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对此广州也出台了相应的具体的“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规定: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鼓励实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周六日、寒暑假、

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和总量,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进度;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规定: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违规组织学生在节假日休息时间集体补课,或者组织、要求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双减”政策重要的一点是将学生以往过多的学习时间给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学生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丰富生活,特别是不存在周六日补课、不再出现周六日去培训机构上课等现象,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充分认清各自的教育功能,才能发挥出“双减”政策下三者的巨大合力,以构建教育新格局。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特征,是各种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其正确的认识,把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促成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家庭教育是重点,是贯穿于人的教育的自始至终,是具有长期性、计划性的突出特点,是一件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而处于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依然有部分家长无法正确认识、衡量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缺乏或者不能够科学地对孩子展开有效的沟通与引导,家庭教育效果不佳也是普遍问题。学校教育是中心。家庭教育很重要,而学校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重要。学校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校教育活动多姿多彩,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开展习惯的养成,提升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开展学生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通过推进学生法制教育,促进

学生们懂法、尊法、践行法;重视学生诚信教育,让诚信之花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积极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良好心理素质、强大人格的生成。学校在承担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任务中作为中流砥柱,唯有率先领头,促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向正向发展,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社会教育是实践基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正确认识与理解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才能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实际成效,这也是我们关注三者关系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可以说是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常常把学校教育当成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主体教育,实则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一样巨大,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校内,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生家庭有效连通,促成家校教育的双向互通,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成长“铺好长路”。同时学校势必也要依靠社会中的有益力量,借助社会各种机构来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双减”政策明确指向,要把我们学生肩上的沉重学业负担“拿下来”。尤其指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实则是指向高效的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推进与落实,通过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攀升,促成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双减”政

策的落地,能够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托管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每一门课程。“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如何有效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进一步构建家校教育合力成为新课题。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发挥高级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开展实践指导,构建教育新格局。家校沟通信任度是构建良好家校环境的基础。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研学活动、家校实践活动等系列家校共同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在实践参与中感知校园文化源流,体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科学有效的帮助,体验真实的成长。家长成为家庭教师,能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实效。学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的文化专业及工作情况,挖掘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采用“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动模式,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展开讨论,交流当下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及“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探寻等,推动“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迭代升级。减负提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课内增效提质。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作业,设计布置实操作业,结合各大节日、国家时事布置,如重阳节,科任教师会依据课型特点布置尊老敬老作业;神舟飞船,科学教师则会布置

“观看飞天做小火箭”等非书面作业。实操作业还包含家务劳动和阅读,让学生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实现劳动育人;阅读以年段为特点,用好人手一本的“阅读存折”,家长引导孩子每天阅读,并以班级阅读课方式后续跟进,评价阅读成果。同时以“五育”融合為切入点,设计易于操作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方案,帮助家长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培育学生良好的品行,增加亲子活动饱和度,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身体素质,做智慧家长。结合热点话题、家庭农活以及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开展亲子社会实践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感受社会世情,培养家国情怀。学校开辟亲子时光,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包含人文地理、社会历史、自然风光等主题的纪录片,强化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集体意识等,填充生命底色,进而正面影响家庭教育,塑造学生仁爱之心。关注学生心理状况,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挥我校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的优势,聘请心理咨询师及社工心理导师,有计划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以需求为导向,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培训辅导、心理邮箱、QQ、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针对家长咨询集中的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负担过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问题现象突出。国家层面出台“双减”政策,并通过做好校内教学和服务,强化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落实好“双减”政策,切实让教育回归育人为本的初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培养明天的栋梁提供强有力支撑。

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8:5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840662572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双减政策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pdf

标签:学生   教育   学校   作业   家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