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领导送礼)
解开师生矛盾的心锁
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有生活,就有矛盾。有矛盾才有进步。家庭、学校、社会中都充满着矛盾,如果不化解,那么生活将一团糟;如果及时化解,生活会不断进步。所以有矛盾,是正常的,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是化矛盾为动力,而不是去消灭矛盾。如何解开师生矛盾的锁,其实有很多办法。
一、 师生矛盾发生前的预防
当师生不能正确地处理由于任务及过程所带来的冲突时,师生间就很容易发生具有破坏性的人际矛盾。这样的矛盾不但不能加深师生间的关系、加强班级的团结,反而会影响师生间的和谐与班级的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 “防患于未然”。师生间产生矛盾的主要诱因是学生的不良行为。那我们的“预警”,就应当要求教师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或扩大之前集中观察并且矫正这些学生。缺乏“预警”能力的教师往往是在问题发生或扩大之后才能发现问题的。因此,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努力,建立起破坏性冲突的预防机制,更有效地加强班级的管理。
1.全面了解初中生
师生矛盾的预防,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心理、个性与文化等。
(1)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渐长,学生好胜心理和逆反心理也随之增长。当代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的娇惯与溺爱,学生们的“个人中心主义”色彩浓厚,个性强,不服输,遇事独断独行,不愿意接受批评与建议。同时,单亲家庭、组合家庭数量的增加,致使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易冲动,甚至有暴力倾向,逆反心理较重。但很多时候,学生做某个与常规要求相悖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教师生气的结果中去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其特殊性之二
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心理上,呈现出学习动机更复杂、学习方法灵活性更大、学习兴趣更为广泛和强烈、学习心理上开始出现矛盾与困惑等特点。一方面随着课程的增多,容易使其产生“心理疲劳”。如果一味地恐吓、压制与惩罚,就会致使学生产生厌学、不学的情绪,从而为引发师生冲突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日益强烈。教师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又没有为学生提供可供获取这方面知识的途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会降低,不再愿意再听从教师的教育,其违纪行为也就会增加。与此同时,初中还会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屡遭批评与指责,从而变得对教师的任何评价非常敏感,最终对读书的价值感产生困惑,形成不如不读书的消极心态。因此,教师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以便有效地给予引导,防止师生矛盾的发生。
(2)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个体内的变异性都有可能成为师生矛盾化解的障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特征中的这两个方面。其一,重视个体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班级身份的学生,其特点各异。就不同学校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能听从教师的指挥,而城市学生自主的愿望更强。正因为学生的个性迥异,他们对同样的事件和经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对于不同性格的同学,教师就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这才能在冲突的预防上达到预期效果,而并不是火上浇油。其二,重视个体内的变异性。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性格特征变化比较明显,甚至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初一表现得特别活跃,常常挑衅教师,到了初三,他可能就变得一言不发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与教师之间就不存在冲突了,也许其中潜在的冲突隐患会更大,只是还没有被激发而已。因此,教师同样要注意学生个体内的变异性,更好地预防师生冲突的发生。
(3)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亚文化
学生因其身体及心理的特性,他们这个群体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些文化。例如,他们喜欢追星、喜欢一些刺激性的体育活动、喜欢私下谈及一些有关情感的问题。而这些文化又往往与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相悖,以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两种文化的冲突。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这个群体的文化有所了解,并尽量去理解与接受他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之交流,引导他们摆脱不良因素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冲突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 师生矛盾解锁的策略
(一).化解师生矛盾的步骤
师生冲突很多时候是一种突发性的事件,教师要能够在面对师生冲突时临危不乱,处理冲突时有条不紊,就必须掌握基本的化解师生冲突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平复心情。冲突发生时,师生双方多数处于极为激动的状态。此时,教师要立即停止并冷静下来,通过放慢语速,深呼吸,或是短暂停顿等方式,使自己放松。
第二,思考解决方案。待自己平缓心情之后,教师要迅速探究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并预见一下,如果使用这些方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同时,教师还必须确定自己接下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情况发生。
第三,预设备用方案。教师除了要设定一个自认为最佳的方案之外,还要预设一个备用方案,以便在头一个方案不起作用时使用。
(二)、化解师生矛盾的策略
1、刚柔并济
在教育学生时,他若刚,你就应该柔;他若柔,你就应该刚。做到刚柔相济,这样才能很好地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有的老师就会认为,他刚你柔,那不是显得你老师怕学生吗?其实不然,古时候不是
有很多以柔克刚的事例吗?而且“好汉不吃眼前亏”,“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
2、尊重人格
在化解老师与学生的矛盾时,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学生。有些老师总是认为自己是老师,就一定是对的,学生就是错的,其实不然,老师也是人,难免有错,在有错的时候,面对学生也应该学会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再次这样的错误。学生也是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看法,他们有错我们要去学会包容,学生正确的去引导,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
3、矛盾采用“冷处理”,切不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个别学生课堂上故意捣蛋、找老师的茬子,这时老师应主动制止学生的言行,指出上课应认真听讲,切不可大发雷霆,由此大骂学生,宣泄自己的感情,将文化课转变为批斗课、宣泄课。“冷处理”要求教师冷静思考发生矛盾的原因,尽量不用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处理师生矛盾,个别学生违反纪律不等于全班学生与老师的对立。因此对违纪学生的批评切不可殃及池鱼,带来负面影响。
4、学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决定着教育的变革。我们面前的受教育者与十几年前的你我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别,他们处于一个信息高度丰富的时代,并且他们也学会了从各种渠道在丰富他们的学识,因而他们的思想上也较前人复杂,感情上也较前人细腻。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学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学会在思想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学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现代教师的威望是建立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上的。
5、切忌随便将矛盾公开化。个别教师遇到学生的顶撞和无理,动辄找学校领导评理要求处分该生,或者请学生家长,发泄心中的不满。这种做法让学生认为教师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学生反而会有“得
胜”的感觉,瞧不起教师,使师生矛盾无法解决。当然对于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学校领导、家长配合也是必要的,一定要把握好尺寸。
当然,师生矛盾还有其它方面的不同表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师生群体、不同的社会环境都可能引发不同的师生矛盾。认真研究、并试图尽量解决师生关系中的矛盾,有其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能够让师生关系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教育上新水平。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时刻关注它、认真研究它;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生活、学习在一个健康的人际环境中,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6、善用第三者的帮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教师由于自身也处于问题之中,难于做出理性的判断,或者是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与排斥情绪较高,不愿意与教师合作。此时,师生就可以寻求第三者的帮助。第三者既可以是其它教师或学生,也可以是学校领导或者学生家长。例如,某科任教师与所任教班级的某个学生发生了冲突,师生双方不能共同地解决好问题。科任教师就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同时,寻求帮助,意味者师生双方也要参与其中,并不能像通常科任教师那样,直接将问题推置给班主任处理,自己不闻不问!默然视之。当事者与协调者的共同协作与努力,才可能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当然,没有一种冲突处理方式是万能的,这需要教师用自己敏锐的智慧,适时、适地、适当地选取不同的冲突化解策略,做好冲突的善后工作,维护好师生间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5:4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72939245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化解师生矛盾的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化解师生矛盾的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