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有关母爱的作文)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主要应对措施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布日期】2018.05.02
• 【字 号】
• 【施行日期】2018.05.02
•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
正文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主要应对措施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日
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主要应对措施
一、自然灾害类
(一)气象灾害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旱涝交替,旱涝相当。春季无明显倒春寒,无春旱,有2次强降温天气过程。4—9月易出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大雨开始期在4月中下旬。汛期有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初夏有轻度连阴雨天气,盛夏从7月中旬开始有30天左右的中度伏旱天气,长江沿线及其以北的大部分乡镇极端最高温将达到40℃以上,2—3段阶段性高温热浪天气。秋季无低温但有绵雨天气,无明显秋旱,大雨结束于10月中下旬。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要由灾后救援,向灾前风险排查,消除或减轻隐患转变,早部署、早安排,重点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二是制定各类自然灾害年度防治方案(计划),建立完善本部门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强化预案演练和队伍训练,强化设备物资储备。三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做好作业装备年检和人影弹药储备,适时开展防雹增雨作业。
(二)地质灾害
1. 发生趋势分析。汛期(5—9月)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概率较大。一是一些重点灾害点在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可能复活变形,诱发灾(险)情。如暨龙石兑窝、名山街道龙王庙滑坡等。二是部分学校周边易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如栗子中心校外滑坡、董家镇黑岩口滑坡等。三是部分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场(集)镇风险较高。如三建乡、暨龙镇、仁沙镇新场镇等场镇。四是主要交通干线在汛期强降雨和特殊气候条件下,容易诱发边坡掉块、坍塌等灾(险)情,对过往车辆、行人安全构成威胁。如渝利铁路丰都段、涪-丰-石高速公路和丰都—龙河、暨龙,丰都—涪陵,丰都—忠县等主干公路铁路沿线。五是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的弃渣场(人工堆积体)在降雨等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地质灾害。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强化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按
照《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丰都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丰都府发〔2014〕18号)等规定和要求,对本行政区域(行业)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把手”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二是科学编制修订预案。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区域、本单位(行业)实际,编制印发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完善各地灾点单点应急预案。三是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地灾群测群防体系及“四重”网格化防灾体系,以三峡库区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查督办“五道防线”。四是加强隐患排查核查。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地灾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摸清底数,明确防控重点。五是强化宣传培训演练。要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对已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组织逐点开展1次简易避险演练。六是加强雨情、雪情预警预报。加强地灾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管理,及时将雨情、雪情信息和防灾工作要求发布到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员,进一步提高地灾防治预警能力。七是扎实开展监测处置。逐点落实群测群防员,按照要求开展预警监测工作,按时上传监测数据。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人为活动监管,严禁野蛮施工。继续对三建乡场镇滑坡等重点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工作。
(三)地震灾害
1. 发生趋势分析。近年来全市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①重庆荣昌―四川隆昌交界地区、②綦江―万盛地区、③石柱―忠县地区、④巫溪地区、⑤巫山―湖北巴东交界地区。上述五个区域中,荣昌地区和三峡库区是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预计2018年地震活动水平低于2017年,我县受地震影响可能较小。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宏观异常跟踪,加密震情会商频度,
提高地震监测预警水平。二是切实提升我县城乡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有计划的对各类重要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必要的加固。三是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地震应急队伍、物资、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修订完善我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四是加强沟通、协助和交流,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防灾救灾决策提供全面、广泛的资料。五是不失时机的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四)森林火灾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森林火灾(险)发生趋势与2017年持平。我县森林防火分为春季和夏季两个防火季节。春季防火又分两个高位时段,一是春节期间,老百姓烧纸放炮易引发森林火灾;二是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农民烧地草易引发森林火灾。春季防火工作至5月10日结束。夏季防火工作自7月中旬开始,根据预测,我县有30天左右的高温伏旱期,防火形势严峻。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预警平台、手机短信、赶集(下乡)宣传、宣传车进林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切实做好对林区农户、入山人员、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重点群体的宣传稳控工作。二是严控野外火源。各乡镇(街道)、国有林场、森防指成员单位要根据辖区(行业、系统)实际,适时在入山路口、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设置检查卡哨或增派护林人员,严格检查、严密管控,严禁一切火种入山入林,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是强化应急准备。乡镇(街道)和林场要做好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县、乡两级要及时完善相关预案,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级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要加紧开展训练演练,做好扑火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力争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四是加强督导检查。森林防火指挥部将建立检查组,深入一线开展督导检查,督促整改各类隐
患。
(五)有害生物灾害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我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趋势是:蜀柏毒蛾、松墨天牛的发生趋势与2017年持平;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有所增加,高家镇、三建乡、十直镇、兴义镇等乡镇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较大。若不及时防治可能于7-8月造成森林虫灾。
预计2018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程度为3-4级,其中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玉米螟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发生程度可达3-4级,局部地区的部分病虫害可达5级。一是水稻病虫。其中,稻飞虱:预计发生程度偏重(4级),局部地区大发生(5级),发生面积35万亩左右;稻纵卷叶螟: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21万亩以上;二化螟:预计二化螟发生程度为中等(3级),发生面积大约在20万亩左右;稻瘟病: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3级),局部地方达4级,发生面积14万亩以上。二是玉米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3级。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3级),局部地区偏重(4级)发生面积23万亩左右;三是马铃薯晚疫病: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4级),局部地区重度发生(5级),发生面积约8.6万亩。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强预测预报,准确把握虫情变化动态。强化系统监测、普查和会商研判,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趋势,及时发布有关病虫信息和防治措施。二是制定防治方案,充分做好防灾减灾准备。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仿生防治多种无公害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前做好方案,在物资准备、技术培训、安全宣传等方面周密安排,事先准备到位。三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带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属地管理、落实防控任务,推行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统防统治,充分利用农业救灾等相关项目资金,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大力推进技术培
训。围绕农药减量控害,加强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安全用药等农药减量控效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大户、农场主、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减量控害增效意识,大力推进理化诱控产品、生物防治产品、低用量农药、农药助剂和高效施药器械等,促进农药减量控害。
二、事故灾难类
2018年事故发生趋势总体趋于平稳,较大事故压力大。道路交通、建设施工依然是事故灾难突发事件防控重点,同时需加强对工商贸行业、矿山等高危行业事故灾难的防控。
(一)交通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近三年来我县的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持平,但随着机动车车辆、驾驶人员猛烈增长,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增大,较大以上交通事故风险较高。预计,2018年我县交通事故高发时段仍将集中在出行高峰和各节假日期间,与此同时,冬季我县高海拔地区降雪、积冰路段交通事故发生量较大;高发地带主要集中在S105、S203线丰都段、城区平都大道、滨江路、各主要景区和进出城道路路段;车辆类型主要仍旧会集中在自备车(小型轿车、小型普通客车)、摩托车及货车;违法行为主要为驾驶人操作不当及未避让行人方面。
2. 主要应对措施。县气象局加强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大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和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治力度,规范交通秩序;要充分发挥好交安办作用,各乡镇(街道)安办、公巡队、劝导站、派出所和执法小分队要切实履行责任,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要高度重视货运车辆、低速电动车、拖拉机等高风险运输工具的管理;要深入推进运输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继续强化动态监管;切实推进道路交通执法行动。
(二)建设安全
1. 发生趋势分析。建筑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个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安全生
产管理薄弱、安全监管人员不足、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从过往事故发生原因分析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危险性较大部分项目工程的管理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防高处坠落、防危险性较大部分项目工程群死群伤的“两防”工作,仍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控重点。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整顿建筑市场生产秩序,杜绝违法违规建筑工程出现;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三)矿山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矿山安全总体形势保持平稳。非煤地下矿山重点防控冒顶片帮事故,露天矿山容易发生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天然气开采重点防范井喷、井漏失控、硫化氢中毒、管道泄漏(燃烧或爆炸)事故。
2. 主要应对措施。强化执法检查,严防已停产关闭煤矿私自开采。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对采空区进行测量核定,建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理。加大对存在高陡边坡矿山的排查督办力度,对不按设计违规开采的要严格行政处罚,杜绝矿山坍塌事故发生。加大对尾矿库的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汛期值守,做好监测预警,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和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四)特种设备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一是电梯事故发生可能较大。物业管理单位对电梯使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脱节、维护保养走形势、检验检修走过场及业主安全意识淡漠,人为引发电梯运行故障是引发电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存在压力容器燃烧、爆炸事故隐患。主要诱因是CNG充装站、液化石油气、氧气等气瓶充装单位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作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质量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等等。三是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大型游乐设施
等公共设施可能发生伤人亡人事故。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落实分类监管措施,加大隐患排查督查督办和整治力度。二是业主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和检验检修,加大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和管理。三是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五)危险化学品
1. 发生趋势分析。一是部分危化企业安全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还较薄弱,工作强度较大,安全监管压力大;二是在生产、储存、运输、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中毒事故。其中,爆炸和中毒是主要事故类别,容易引起较大伤亡。三是成品油经营储存过程中存在渗漏、挥发和其他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及燃烧爆炸事故。
2. 主要应对措施。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指导,强化风险管理。推广运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化工装置安全仪表先进技术,强化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监管。
(六)供水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供水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源遭受外因破坏或污染;二是外力作用破坏市政管网;三是自然灾害致使设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管网破坏;四是传染性疾病爆发导致城市供水水质影响;五是水厂净化工艺或消毒设备故障影响水质等情况。
2. 主要应对措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技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予以实施。
(七)城市桥梁隧道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由于长时间反复承受车轮的磨损、车辆超载、冲击,遭受
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部分建筑材料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发生衰变,导致桥梁隧道结构发生变化,安全性能受到影响,导致事故发生。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大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查处整治力度,有效保障桥梁隧道安全。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存在潜在危险的桥梁隧道组织实施抢险加固。三是科学设置标识标牌,确保过往车辆和人员安全。
(八)城市排水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一是城区的设计暴雨重现期标准偏低,当遭遇超标准暴雨时,城区特别是道路低洼和下穿段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二是城市面积逐年扩大,且城区不透水面积比例迅速提高,下渗量减小,产流增大,汇流加快,形成暴雨洪水。三是居民生活垃圾堵塞或淤积管道,造成排水不畅,引发局部地面积水。
2. 主要应对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城市综合规划,做到城市发展和减灾同步。进行排水系统现状普查,编制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使规划的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合理、有机结合。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制定近期和远期排水规划。同时,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用地规划和地面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
(九)市政环卫安全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主要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因停水、停电导致公厕不能正常运行;化粪池溢出引起环境污染;春节期间,部分居民不按指定区域,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易导致化粪池爆炸;随着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尤其是夏季降雨、伏旱时有发生,加上部分化粪池年限较长,设备老化,无法正常清掏,致化粪池气体成分浓度较高,高温天气下易发生爆炸。
2. 主要应对措施。强化日常保洁巡查管理,对一些重点区域反复发生的问题实行严防政策。继续抓好市政设施的安全监管工作和检查,防止化粪池浓度超标。
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在特定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在化粪池周边燃放烟花爆竹。重点加大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烟花爆竹禁放管理力度。
(十)燃气供应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一是建构筑物占压圈围埋地天然气管道和调压箱等供气设施易诱发突发事件。二是个别单位和个人野蛮施工导致天然气管道损坏泄露。三是市政设施建设和临时停车位占压埋地天然气主管道。四是住户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封闭阳台造成通风不良引发事故。五是部分商业门面私拉乱接天然气易发事故。
2. 主要应对措施。由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和所属街道办事处落实主体责任,坚决拆除非法建筑,恢复原供气地形地貌和房屋原状,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十一)水上交通事故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水上交通事故,仍以触礁、搁浅、碰撞三类为主;事故船舶以沙船和客运船为主;事故水域主要集中在库区,回水变动航段和自然航段;高发时段为库区蓄水区和消落区,汛期和枯水区,以及多雾季节。乡镇渡口渡船由于赶场天和节假日容易出现因超载、拥挤而引发事故;东方希望码头、镇江精细化工园码头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提高了港口码头安全事故发生率,鱼庄、趸船消防安全和流动人员安全防护隐患较为突出。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认真做好客流预测,认真分析预测节假日期间旅客的流时、流量、流向,针对性安排客渡船运力,确保旅客及时疏散不发生客渡船超载运输事件。二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在码头搭建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节日期间港口码头道路畅通;三是针对辖区客流量较大的港口、码头,增派现场值守人员,督促各有船乡镇(街道)严格实行签字发航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监管,维持港口码头客运秩序,把好客渡船舶安全航行源头关。
(十二)其他
1. 发生趋势分析。
烟花爆竹安全事件。烟花爆竹安全事件防控的重点仍是非法生产经营和生产企业违规操作。
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生产和使用危化品企业存在不稳定的环境安全因素;安全生产事故易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故;不确定性的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各种自然灾害易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事故。重点防范暴雨、大雾、大雪等极端天气对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的影响。防止铁路交通站点电梯事故和擅自进入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区域滋事、自杀行为的发生。
民爆器材。生产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以及爆炸物品运输和储存中易发生盗窃、丢失事件。
油气输送管道。重点防范部分管道因年代久、腐蚀程度大、管径大、运距长、压力大、输送量大造成的管道泄露、爆炸、火灾等事故和野蛮施工破坏管线的事件。
同时,需重点防范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线路(管网)维护改造、工程施工、人为破坏、违规使用等因素造成的触电事故、电力供应中断和通信网络中断。
2. 主要应对措施。各乡镇(街道)和县级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风险管理为抓手,突出抓好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登记、录入、评估和整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强化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公安、安监、经信、工商、质监、环保、交通、城市管理、水电气供应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严格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增添工作措施,确保行业领域安全生产。
三、公共卫生类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感染性腹泻仍将是2018年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病种。发生地点以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重点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学校师生、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知识及意识,提升公众对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二是强化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畜牧兽医局、食药监管理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信息互通、联防联控,完善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及时互通信息,确保苗头性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置。三是加强传染病管理,规范诊疗培训,提高一线医疗技术人员对疫情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加强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普通人群免疫水平。
(二)食品、药品安全
1. 发生趋势分析。
(1)食品安全事件。伴随着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食品安全状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但由于食品餐饮、特别是农村聚餐监管难度较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风险仍然存在。预计今年有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农村家宴、学校和工地食堂、农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等食物中毒风险相对较高,但不会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药品安全突发事件。2018年,精神药品、麻醉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植入类医疗器械等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但一般不会发生大型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全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确保我县示范创建一次性通过验收。二是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日常监督责任,综合运用各
种检查手段,分级分类开展检查巡查,督促生产经营企业遵规守纪。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围绕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掺假造假、冒牌欺诈、虚假宣传、篡改翻新、规避检查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四是加大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处罚力度。继续加强稽查执法工作,强化行刑衔接,不断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五是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突出食品生产、经营分级量化工作,加强风险管控,进一步降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三)动物疫情
1. 发生趋势分析。
(1)禽流感。2017年以来,国际国内疫情发生面广,发生起数多,发病型复杂,疫情更显活跃,部分省市禽流感疫情有所抬头。我市合川区也在家禽和环境样品中检出H7N9病毒,给我县防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2)口蹄疫。口蹄疫是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从历史发生和流行情况看,该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即经过10-20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从动物种类看,在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身上均有发生。同时,由于该病毒的自身特性,要彻底控制和扑灭,难度较大。随着我县精准扶贫工程进一步深入推进,畜牧产业上升为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有效防控疫病任务将显得更加繁重。
(3)人畜共患病。近几年来,随着动物和动物产品流动性的不断加大,人间病例不断增加。国内布病、结核病、狂犬病和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我县而言,活牛县外调运量较大,健康畜体隐性带毒仍将长期存在,致使防控难度进一步升级。
(4)小反刍兽疫。我国小反刍兽疫呈地方性流行,2017年有7个省份发生8起小反刍兽疫,我县周边区县发生2起外来输入性小反刍兽疫。因此,在今后很长
一段时期也将成为重点防控的病种。
(5)其他动物常见病。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仍然要加强对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控,积极开展对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养殖者自主防疫意识,降低动物发病率、死亡率。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免疫措施。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对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常年免疫,补栏畜禽及时补免,切实做到免疫“五不漏”,杜绝防疫空白、防疫死角。统筹做好“两病”、家禽H7N9、狂犬病、血吸虫等疫病防控和开展市级净化示范场工作。按照消毒规程的规定,对农村散养畜禽圈舍、历史疫区、屠宰加工场所、边境接壤地带、野生鸟类栖息地及其周围环境要开展全面彻底消毒,彻底清除疫源隐患。二是认真落实预警措施。结合流行病学状况、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情况,认真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与卫生等部门的及时沟通,确保动物疫病不传播给人。三是认真落实流通监管措施。加强产地屠宰检疫,确保动物疫病不出场、不出户、不进入流通销售环节;加强对饲养、运输、屠宰、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逃避检疫和经营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市民的畜产品消费安全;加强对过往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杜绝外疫入侵,尽最大努力降低疫病引入风险。四是认真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抓好各级应急预备队的组织、培训和演练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有效处置,坚决做到“有疫不流行、发病不成灾”,把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五是认真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推动属地监管责任落实,继续抓好“督导制度”。坚持从严监管与督导,将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的督查制度引向深入。
四、社会安全类
(一)群体性事件方面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我县群体性事件发生率较低,且我县暂无发生群体性事件燃点,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可控。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社会矛盾和信访疑难问题排查化解工作,保持社会风清气正。二是编制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实应对准备各项工作,加大对事件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实施严厉打击力度,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
(二)刑事案件方面
1. 发生趋势分析。2018年的刑事发案趋势趋于平稳,但各类刑事犯罪事件偶有发生。主要趋势表现为:一是犯罪主体多样化,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二是街面暴力犯罪空间大。随着人们夜生活空间、时间的不断加大,街面犯罪时空得以延续,犯罪活动时间、空间扩展,形成了多方位和全天候的街面犯罪格局。三是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持续高发。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黑广播”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来势凶猛、愈演愈烈。四是多发性侵财案件仍然突出。
2.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细化职责任务,提升合成作战水平,切实提高打击实效,确保社会稳定。二是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摸排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度数和动态变化情况,始终掌握主动权。
(三)网络安全方面
1. 发生趋势分析。一是网络阵地安全风险依然突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络安全隐患突出。二是网络舆情仍将呈高位运行。名山街道棚户区改造、失独群体、涉军群体等仍存在不稳定因素,网上串联维权活动将日趋活跃。三是涉警敏感舆情仍是网民关注的焦点。公安户口管理、接处警、窗口服务质量、交通处罚、群体性事件处置、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街头犯罪多发及案件侦办情况仍将是广大网民关注和
炒作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四是涉丰突发敏感案(事)件是炒作的热点。重特大刑事案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利益群体集体维权事件等都将成为广大网民关注炒作的话题,也将成为网民攻击党和政府的热点。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升级网站版本,严查存在的暗链接、可利用端口、框架注入、管理后台地址泄漏等问题。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定级和测评频率。二是严厉整治网络舆情,及时澄清相关信息,加大网警网络巡查力度,建立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强化网络舆情应对导控,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严防各类网络炒作。
(四)其他方面
1. 发生趋势分析。
(1)校园突发事故。2018年,教育系统的安全事故趋势主要集中在交通、食品卫生、溺水、踩踏、消防、特质学生这六大领域;每年1至2月份、7至9月份、12月是师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事故高发期;每年5至9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2)金融突发事件。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偿付风险。银行机构较多通过后期理财产品收入覆盖前期理财产品本金及回报支出,理财产品多数未设置保本付息条款,设置保本付息条款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低,投资者多因高额收益选择前者。当银行覆盖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不足时,风险可能会集中暴发。二是担保小贷机构经营风险上升。担保机构集中大面积代偿易引发社会风险,加上合作银行扣取其他客户保证金,易引发资金断链、客户上访、非法处置反担保物等连锁风险;小贷公司已有比例贷款逾期,并有上千万贷款展期超过期限,经营风险攀升。三是投融资咨询中介机构非法金融活动不能有效掌控。因“存在形式多样、活动开展隐蔽、无执法资格”等诸多因素,摸排掌控难度很大,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民间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亟需高度重视。在行业产能过剩,融资渠道狭窄,抵押物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房地产、小微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主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一旦借贷
规模较大,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易转变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金融活动,形成社会风险,亟需高度重视。
(3)物价、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事件方面。随着全社会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粮食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价、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仍然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
(4)火灾事故方面。2018年,从时间上分析,火灾主要发生时间段在1、2、3、4、8、12月,每天集中10-12时、14-16时、18-20时、20-22时几个时间段为火灾多发期。原因主要为城乡居民住宅和各类宿舍电线、电器老化严重,常住人口大多数为老人和儿童,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多等。预测2018年火灾发生趋势比2017年略高。
(5)旅游突发事件方面。我县旅游景点众多,需重点防范因高温导致的游客中暑、暴雨导致的滑坡等事故和暨龙河漂流、牛牵峡漂流、雪玉湖水上娱乐中心、南天湖滑雪场等游乐项目的游客安全。此外,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游客安全压力大。名山景区部分景点未开放,与门票上的景点不符,极易造成游客滞留并引发矛盾纠纷,应重点预防游客聚集、集访等群体性事件。
(6)暴力伤医方面。虽然医改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就医难、就医贵、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等现象依然存在,医患矛盾仍有激化风险,医闹、暴力伤医事件有发生可能。
2. 主要应对措施。公安、教育、金融、商贸流通、旅游、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开展风险识别和排查,加强隐患把控,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演练,力争做到各类突发事件可知、可判、可防和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医闹、暴力伤医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医疗秩序;教育、公安部门要加强学生防溺水、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抓好各类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审
批、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商贸流通、物价部门要继续做好生活必需品价格调控监管和保障供应;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健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处置机制,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旅游部门要加强景区隐患排查,加强设施维护整修,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4:1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67196256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主要应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丰都县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主要应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