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朱文庆)
中国传统年俗天天都有讲究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年味正浓,中国传统年俗,天天都有讲究,看看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七 宰鸡赶集
民谣中有“腊月二十七,杀只鸡”的说法。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呢?这其实还是取的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准备好了。
腊月二十八 题写桃符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的说法,是说腊月二十八这天各家各户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
“贴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
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称“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且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的主要活动是包饺子。
大年初一 拜年占岁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占岁,就是占年成。
大年初二 回娘家
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带的礼物都要成双成对。
大年初三 肥猪拱门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 恭迎灶王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
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 迎财神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大年初六 送穷神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 人寿年丰
大年初七是“人日”。这一天,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大年初八 祭星接星
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大年初九 玉帝天诞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奠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 祭石感恩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
正月十一,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深受压
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正月十二 搭建灯棚
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 灶下点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
正月十四 娘娘诞辰
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夜照田蚕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正月十五正是蚕神嫘祖的生日,因此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蚕神”的日子。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品,同时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谓之“照田蚕”(据说观察灯火颜色可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项活动逐渐成为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3:1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63468132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传统年俗天天都有讲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传统年俗天天都有讲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