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简单的生日祝福)
英 文 名:Japane stingfish、marbled rockfish、scorpionfish
日 文 名:カサゴ(笠子)
分类位置:辐鳍鱼纲,鲉形目,鲉科
俗名: 石头鲈 虎头鱼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中国大陆沿海及菲律宾等海域。
形态特征:褐菖鮋体延长,侧扁。头大,头部各种棘和棱众多且明显,如鼻棘、眶前棘、眶上棘、眶后棘、蝶耳棘、额棘、顶棘和颈棘等。吻圆凸,眼较大。口大,端位,稍斜列。两颌齿细小呈绒毛状,排列成齿带,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前鳃盖骨后缘具5 棘;鳃盖骨后上方具2棘。除胸部被小圆鳞外,皆被栉鳞,侧线完全,伸达尾柄中央。背鳍连续,鳍棘粗壮,鳍条高于鳍棘。尾鳍截形。体红褐色,侧线上方具数条较明显褐色横纹,侧线下方横纹不显著,分散呈云石状或网状。背鳍和尾鳍具暗色斑点和斑块,胸鳍前部具暗色斑块,后部具1 或数行斑点,腹鳍和臀鳍灰暗色或淡色。
生活习性:褐菖鮋生活于热带海域,以胸鳍趴附停栖在礁沙混合区的礁石上,游泳能力不强,主要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为卵胎生,约2岁达性成熟,成熟的雄鱼具交尾器。秋季繁殖,冬季产下仔鱼,具漂浮期,体长17mm以後改行底栖生活。
简要说明:栖息于岩礁区,为卵胎生鱼类,以鱼类、甲壳类为食,通常固著一处等待猎物上门。
人类用途:为高级的食用鱼,煮清汤味美。
图18、褐菖鮋
Sebastiscus marmoratus
19、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
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鲀形目, 单角鲀科, 马面鲀属
俗名:羊鱼、迪仔、沙猛、羊仔、剥皮牛、孜孜鱼。
分布: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
形态特征: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 9~11厘米,体重15~25克。背鳍二个,分离。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第2背鳍鳍棘很短小,藏于背部凹沟内;臀鳍与第二背鳍近似。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通体桔黄色。
简要说明:为我国东南沿海春汛生产的主要渔获物之一,且产量大。黄鳍马面鲀与绿鳍马面鲀一样,
全身都是宝。主要栖息在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人类用途:鲜鱼经剥皮、去头、去内脏称为“三去马面鱼”,再去尾鳍、背鳍后称“四去马面鱼”或叫“白肉”,加工后畅销各地,深受欢迎。除鲜销外又是做美味鱼干片、罐头的主要原料。可治疗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图19、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
20、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
Müller
& Henle
英 文 名:Copper shark
日 文 名:ドタブカ
分类位置: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真鲨目,真鲨科,斜齿鲨属
俗名:
沙仔曲齿鲨、尖头曲齿鲨(台)、尖吻鲨、瓦而皮曲齿鲨
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以及南海、以及东海南部的中部、东海北部等海域
形态特征:尖头斜齿鲨体呈纺锤型,躯干略修长。头宽而纵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宽而呈抛物线状。眼大,圆形,眼眶后缘不具缺刻,瞬膜发达。前鼻瓣短而呈窄三角形;无口鼻沟或触须。唇沟发育完全,中等长。口裂宽大,深弧形,口闭时下颌齿不明显露出;上下颌齿同型,宽扁三角形,外缘凹入,边缘平滑,齿尖向外倾斜,无小齿尖。背鳍2个,背
鳍间无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在胸鳍内角相对或稍后,后缘凹入,上角钝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后端相对,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约略等大于第一背鳍,后缘凹入,外角尖突,内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前部;尾鳍窄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体背侧灰褐色;腹侧白色。背及臀鳍具暗色缘,馀鳍淡褐色。
生活习性:尖头斜齿鲨是暖温带大型鲨类,雄成鱼长200~229 cm,雌成鱼长240~292 cm,最长可达325 cm,重304.6 kg。活泼善泳,以其它鱼类、头足类等为食。胎生,每产13~20 仔,刚产仔鲨长59~67cm。
简要说明:生活习性为暖水性,栖息于大陆棚沿、近海中小型鲨鱼。通常活动于沙滩水域,偶出现于河口域。主要以小型大洋性或底栖性硬骨鱼类、头足类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人类用途:肉供食用,食用方法以红烧为主。肝可提制鱼肝油,肝、胆和肝油可作药用,鳍可制成鱼翅。中医认为,鲨鱼肉有益气滋阴、补虚壮腰、行水化痰的功效。
图20、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
Müller
& Henle
21、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
(Griffith, 1834)
英 文 名:scalloped hammerhead
分类位置: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双髻鲨科,双髻鲨属
别称:书生鲨、相公鲨
分布:为中国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南海、东海和黄海。
特征:路氏双髻鲨体延长,侧扁而高。头前部扁,向两侧扩展,形成锤状突出。吻短而宽,前缘广弧形,波曲。口弧形,上颌齿侧扁,三角形,齿头外斜,边缘光滑。眼圆形,位于头侧突出两端,瞬膜发达。喷水孔消失。鳃孔5 个。背鳍2 个,第一背鳍高大,帆形,第二背鳍小,尾鳍宽长。体背侧面灰褐色,腹面白色。
生活习性:路氏双髻鲨为外海性大型鲨类,最大体长可达430 cm,重152.4 kg。性凶猛,以硬骨鱼类、头足类以及龙虾等甲壳类为食。卵胎生,最长寿命可达35 年。
简要说明:暖水性中小型鲨鱼,卵胎生,性凶猛,食小型鱼类。
人类用途:肉供食用,食用方法以红烧为主。肝可提制鱼肝油,肝、胆和肝油可作药用,鳍可制成鱼翅。
图21、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
(Griffith, 1834)
22、短吻红舌鳎 Cynoglossus joyneri
分类位置: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舌鳎科,舌鳎属
俗名:莱氏舌鳎、莱氏三线鳎。
分布:北达朝鲜及日本有明湾以及珠江口附近到东海及黄渤海、在黄渤海较习见等,
属于暖温带及亚热带浅海底层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温州、厦门。
形态特征:短吻红舌鳎
体长舌状,很侧扁,背腹缘凸度相似。头较短,吻钝尖,两眼均位于体的左侧,相距甚近,上眼较下眼稍前位,眼间隔平,且被小栉鳞。口小。口裂略呈半月形。有眼侧两颌无齿,无眼侧两颌齿呈细绒毛状,无犁骨齿和腭骨齿。身体两侧均被大栉鳞,有眼侧有3 条侧线,无眼侧无侧线。背鳍、臀鳍均与尾鳍相连,无胸鳍。有眼侧腹鳍与臀鳍相连,无眼侧无腹鳍,尾鳍尖形。有眼侧体呈褐色,无眼侧体为白色。
生活习性:短吻红舌鳎
属于暖温带及亚热带浅海底层鱼。
简要说明:在我国各近海渔场均可捕获,海洋岛、石岛渔场为主要产地。但鱼群不密集,在捕捞作业时多系兼捕对象。
人类用途: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咸干品。
图22、短吻红舌鳎 Cynoglossus lighti
23、大菱鲆Ptta maxima
英 文 名:Turbot
俗 名:多宝鱼、左口鱼
分类地位:硬骨鱼类,鲽形目,鲽亚目,鲆科
分 布:大菱鲆的自然分布区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相对生产于北海、波罗的海、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海域。 大菱鲆主要产于大西洋东侧沿岸,是名贵的低温经济鱼类,是东北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贵鱼种之一。
形态特征: 体近菱形,侧扁,两眼位于体的左侧。眼小,眼间隔广阔略凹。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鳍无棘,鳍基长。尾鳍后缘略呈圆形。
生活习性:大菱鲆雄性一年达到性成熟,雌鱼二年达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目前进行人工繁殖的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价值与功效:大菱鲆生长迅速,从产卵孵化到养成商品鱼出售(0.8-1斤)仅需10-12月时间,当年投资,当年获利受益,而且其经济价值高、饵料转换率高、抗病力强、耗氧量低、适合高密度养 殖,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养殖品种。大菱鲆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头部及尾鳍均较小,鳍条为软骨;体内无小骨乱刺,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丰厚白嫩,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的作用,且能补肾健脑,助阳提神;经常食用,可以滋补健身,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图23、大菱鲆Ptta maxima
24、褐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英 文 名:Bastard halibut
日 文 名: ヒテメ
俗 名:上船篮、牙鲆
分类地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鲽亚目Pleuronectoidei、鲆科Bothidae
分 布:褐牙鲆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舟山海域常见。
形态特征:褐牙鲆体长椭圆形,背腹缘凸度相似,甚侧扁,两眼均位于体的左侧,上眼靠近头的背缘,眼间隔平坦颇宽。有眼侧2 鼻孔位于眼间隔正中前方,无眼侧2 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口大,口裂斜,齿尖锐,呈锥状,上下颌各1,均同样发达,前部齿较强大,呈犬齿状。犁骨与腭骨均无齿。有眼侧被小栉鳞,无眼侧被圆鳞,侧线发达,前部呈弯弓形,无明显的颞上枝。背鳍始于上眼前缘附近,有眼侧的胸鳍较大。左右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双截形。有眼侧灰褐色,具暗色或黑色斑点。无眼侧白色。奇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
生活习性:褐牙鲆是近岸底栖性鱼类,生活水深为10~200 m,常见体长为30~90cm 不等,记载最大体长为103 cm,重9.1 kg。
价值与功效:褐牙鲆为海洋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1克,脂肪1.7克。肉质细白鲜嫩,可鲜食,也可加工制做罐头或咸干品。此外,褐牙鲆还是药用鱼类,其肉有消炎解毒、健脾益气等功效,其肝可提取鱼肝油。褐牙鲆是名贵的暖温性、底栖海产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褐牙鲆是出口品种,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
图24、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25、赤魟Dasyatis akajei
英 文 名:Red stingray
分类位置:软骨鱼纲,下孔总目,鲼形目,魟科,魟属。
俗称:鯆鱼,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2:0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5950445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洋生物认知大全_4.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洋生物认知大全_4.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