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汽车超市)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这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以该植物为亲本进行的育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有4种
B.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C.个体Ⅱ中重组类型占9/16
D.若要尽快获得基因型为aaBBCC的纯种,则应采用图中A→B→C过程进行育种
2.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猪瘟病毒侵人猪体内会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侵入猪细胞内的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逆转录等过程进行自我复制
C.病毒为寄生生物,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
D.再次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猪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抗体将其杀灭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存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则一定会进化为两个物种
B.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定向改变是判断种群进化的依据
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4.某灰身(B)、白眼(w)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细胞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一定是杂合子
B.该细胞不可能是极体
C.该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5.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D.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收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中消耗[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B.在有活力的细胞中,细胞色素c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7.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性的居家隔离,引发该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外层有冠状刺突蛋白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了活性的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可以作为疫苗
B.该病毒可能在血浆中自我复制,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A、C、T、G四种碱基
8.(10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是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组成的统一结构
B.细胞核由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组成
C.伞藻嫁接实验的结果精确地说明了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D.细胞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二、非选择题
9.(10分)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能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另一些基因通过转录形成前体RNA,再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图回答问题:
(1)启动过程①时,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同”),翻译的方向是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___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与基因ARC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
(3)根据题意,RNA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_____功能(写出一种即可)。
(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原因是_____。
10.(14分)现代生物技术能利用普通山羊生产人β一酪蛋白。请回答有关问题:
(1)首先需要从人_______中获得人β一酪蛋白基因,将其与运载体结合成重组人β一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表达载体注射到_______中。
(2)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将培养到_______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进行_______处理,使其能正常着床,最终获得表达人β一酪蛋白的转基因山羊。
(3)要取得经济效益,可通过_______技术获得扩大的转基因山羊群体。
(4)若用分子水平方法判断获得的转基因山羊中人β一酪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_______
A.质粒载体 B.转录产物 C.人β一酪蛋白基因 D.病原微生物
11.(14分)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具有抑菌、抑制肿瘤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芳香油资源。青蒿素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易溶于有机溶剂,60℃以上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柚皮精油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它是利用________将________较强的柚皮精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可使油水出现明显分层;分离得到的油层应加入________进行除水。
(2)水蒸气蒸馏易使柚皮精油有效成分部分水解,为避免此缺点,可采用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为提高出油率,需先对柚皮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分解果胶。
(3)青蒿素宜采用萃取法提取,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沸点34.5℃)两种溶剂,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探究低温对甲、乙两种作物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小组连续三天对这两种作物幼苗进行4℃低温处理,并原地恢复4天后,测量两种作物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低温处理对________作物影响较大。
(2)经低温处理后,幼苗的叶片变成黄色。可知低温能影响__________(填光合色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反应过程,进一步影响暗反应中的___________,最终降低光合速率。
(3)恢复期过程中,甲作物难以恢复正常生长,为了探究低温处理是否改变甲作物的遗传物质,可取其种子在__________(填“正常”或“低温处理”)的环境中培养,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低温处理只影响其性状,而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表示花药离体培养,D表示受精作用,E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C表示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导。
【详解】
A、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这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类型为ABC、AbC、aBC、abC,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有ABC、AbC、aBC、abC共4种,A正确;
B、个体Ⅰ是单倍体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C∶AbC∶aBC∶abC=1∶1∶1∶1,雌雄配子受精后3/4=9/16,所以Ⅱ中重组类型占1-9/16=7/16,形成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为A-B-CC,占3/4×C错误;
D、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B→C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所以若要尽快获得基因型为aaBBCC的纯种,应采用图中A→B→C过程进行育种,D正确。
故选C。
2、C
【解析】
非洲猪瘟病毒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DNA,作为抗原会诱发机体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详解】
A、淋巴因子可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功能,但不能与病毒直接结合,A错误;
B、该病毒遗传物质是DNA,不会进行逆转录过程,B错误;
C、病毒为寄生生物,需要进入宿主细胞内繁殖,因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C正确;
D、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D错误。
故选C。
【点睛】
易错点: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可以产生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
3、C
【解析】
A、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形成生殖隔离,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C
【解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区分。该题的突破点是通过细胞分裂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以及位置关系判定细胞的分裂时期。
【详解】
A、图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两个等位基因B和b,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前提下应该是发生了交叉互换,由此推测该个体一定是Bb的杂合子,A正确;
B、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图示中的性染色体上没有w基因,在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前提下,可以确定该细胞是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是极体,B正确;
C、在该图示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B和b基因,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C。
5、B
【解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A、蚂蚁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了一定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蜜露”属于蚜虫的粪便,其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蚜虫的同化量,B错误;
C、据题干信息,报警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可以在蚜虫间传递,也可以在蚜虫与蚂蚁间传递,C正确;
D、据题干信息,蚂蚁和蚜虫可以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6、C
【解析】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
3、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
A、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产生[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细胞色素c参与[H]与氧气的结合过程,该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故在有活力的细胞中,细胞色素c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B正确;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但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也产生ATP,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细胞色素c可以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若Apaf-1蛋白功能丧失,其不能与细胞色素c结合,则无法引起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细胞色素c为素材,考察了细胞呼吸、细胞凋亡以及ATP合成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重点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素养考查落实: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等生命观念。
7、C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蛋白质和1种核酸;病毒作为非己成分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详解】
A、疫苗本身是抗原,一般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A错误;
B、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只能在细胞内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进行复制,B错误;
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正确;
D、该病毒是RNA病毒,其核酸彻底水解获得A、U、C、G四种碱基,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新冠病毒”为题材,考查病毒的知识,需要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病毒与免疫的知识。
8、D
【解析】
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2、细胞核的结构组成:(1)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2)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通道;(3)核仁:细胞核内折光性较强的结构,与某种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或染色体: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详解】
A、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的结构应为“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A错误;
B、核糖体、中心体、纺锤体为细胞质中的结构,并非细胞核中的结构,B错误;
C、伞藻嫁接实验操作的对象为不同部位(“假根”和“伞柄”),因变量为不同部位,并没有直接操作细胞核,所以不能得出与细胞核相关的结论,C错误;
D、细胞内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即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RNA聚合
核糖体
相同
从左到右
碱互补配对 A-U
形成核酸杂变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
HRCR与miR-223互补配对,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mRNA可与miR-23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miR-23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
【详解】
(1)①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所以启动过程①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②是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根据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miR-223,miR-233与mRNA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导致过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与ARC基因(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3)根题意RNA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功能。
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4)科研人员认为,其依据是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cDNA文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普通山羊的受精卵
桑10、(基因文库)(普通山羊的卵母细胞)椹胚(或“囊胚”)
同期发情
核移植(或“胚胎分割移植”) B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技术;④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1)本题中获取β一酪蛋白基因可以从人的cDNA文库(基因文库)直接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限制酶切割运载体,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基因工程中常用动物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此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注射到普通山羊的受精卵中。
(2)胚胎移植一般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移植;为了使胚胎移植能成功,需要对代孕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使胚胎能正常着床。
(3)可通过胚胎分割移植或核移技术,获得更多个体,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
(4)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山羊中人β一酪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其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或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等,识记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1、水蒸气
挥发性 NaCl
无水Na2SO4
压榨
石灰水浸泡
乙醚
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解析】
(1)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加入 NaCl利于油水分离,无水Na2SO4常用于除水。
(2)压榨法能解决了水蒸气蒸馏法使有效材料水解和原料焦糊的问题;用石灰水浸泡能提高出油率。
(3)乙醚沸点低,而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12、甲
叶绿素 C3的还原
正常
培养得到的成熟植株和在低温处理前的原植株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夜间4℃处理后,甲作物和乙作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甲作物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要大于乙,可见夜间低温处理对甲作物的影响更大。在第4天开始恢复后,光合作用速率均有增高,但乙作物恢复更快,在恢复处理的第三天,恢复到低温处理前的光合速率,甲作物的恢复则要慢得多。
【详解】
(1)由图中数据可知,夜间低温处理甲作物的光合速率相对乙作物下降得更多,可见夜间低温对甲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
(2)经夜间低温处理后的幼苗,其叶片会转黄,由此分析,夜间低温处理能降低植物光合速率的原因最可能是低温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和ATP,进一步影响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最终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
(3)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处理是否改变甲作物的遗传物质,因此可取甲作物的种子在正常温度下培养,如果培养得到的成熟植株和在低温处理前的原植株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说明低温处理只影响其性状,而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
【点睛】
本题考查低温对甲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识记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功能,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低温对甲乙作物的影响情况,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根据第(3)问的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处理情况和实验结果,这是解决第(3)问的关键。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0:1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53008256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考生物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考生物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