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句话)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下列物理事实不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B.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C.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时最早提出能量子假说
2.安装适当的软件后,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B。如图1,在手机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手机显示屏所在平面为xOy面。某同学在武汉某地对地磁场进行了一次测量,测量时手机平放在水平桌面使z轴正向保持竖直向上。根据图2中测量结果可推知( )
A.测量时y轴正向指向北方
B.测量时y轴正向指向西方
C.武汉该地的地磁场小于50μT
D.武汉该地的磁倾角(磁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45°
3.如图所示的真空空间中,仅在正方体中的黑点处存在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则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
第1页(共22页)
A. B.
C. D.
4.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电场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0进入该场区,若0<v0<𝐵,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描述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
𝐸A. B.
C. D.
5.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边长为l正三角形线圈,匝数为n,线圈的底边水平,一半的高度处于方框内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I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的砝码,才能使两臂再达到新的平衡。则( )
A.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𝑛𝐼𝑙
B.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2𝑛𝐼𝑙
C.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𝑛𝐼𝑙
D.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2𝑛𝐼𝑙
第2页(共22页)
𝑚𝑔𝑚𝑔𝑚𝑔𝑚𝑔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
C.θ减小,Ep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D.θ减小,E不变
7.如图所示,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边长为L,电阻为R。现将线圈平放在粗糙水平传送带上,ab边与传送带边缘QN平行,随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匀强磁场的边界PQNM是平行四边形,磁场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Q与QN夹角为45°,PM长为2L,PQ足够长,线圈始终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在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沿abcda,后沿adcba
B.线圈始终受到垂直于ad向右的静摩擦力
√2𝐵2𝐿2𝑣C.线圈回路中的最大电功率为
𝑅√2𝐵2𝐿2𝑣D.线圈受到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𝑅
8.恒流源(输出电流大小恒定)与定值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可看作一个实际电源,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I0,并联电阻为R0。关于该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源的A端为电源的正极
B.该电源的电动势为I0R0
C.若将A、B短路,短路电流为0
D.该电源的内阻为R0
第3页(共22页)
9.某光控开关控制电路如图所示,R1为光敏电阻(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R2、R3为滑动变阻器。当光控开关两端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照明系统打开,以下操作能使傍晚时照明系统更早打开的是( )
A.R2的滑片位置不变,R3的滑片向上滑动
B.R3的滑片位置不变,R2的滑片向上滑动
C.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大,内阻更小的新电源
D.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小,内阻更大的旧电源
10.图(a)是一款无线充电手机的实物图,图(b)是其原理图。送电线圈接电源,匝数为1100匝。受电线圈接手机电池,匝数为50匝。工作状态下,穿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约为送电线圈的80%,忽略其它损耗,现让受电线圈与手机电池断开,规定图中送电线圈从a流入的电流方向为正,送电线圈输入如图(c)所示的电流,在t=时,关于受电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𝑇2
A.受电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受电线圈两端cd间电压最高
C.受电线圈c端电势低于d端
D.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2:55
11.如图所示,金属棒MN质量m=0.01kg,电阻为R=8Ω,放在宽度为L=0.5m的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最右端上,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0.5T,电源电动势为E=12V,内阻为r=4Ω,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导轨平面离地高为h=0.8m。将开关S闭合,金属棒被水平抛出后落到距轨道末端水平距离为s=0.8m的位置,则( )
第4页(共22页)
A.刚闭合瞬间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为1A
B.金属棒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20m/s
C.通过金属棒的电量为0.08C
D.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0.63J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其中11题共6分,12题共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2.(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段长度为L的电热丝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热丝的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电热丝的直径d= mm。
(2)先用欧姆表粗测其电阻值。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正确测量时,发现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大,因此需重新选择 (选填“×1”或“×100”)倍率的电阻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时欧姆第5页(共22页)
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热丝的电阻值为 Ω。
(3)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电路如图丙所示。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的测量值ρ= 。(用d、L、U、I表示)
(4)丙中由于 (“电流表分压”、“伏特表分流”)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 (“大”、“小”)
13.(8分)如图所示,请按该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器材连接好后用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 (填“左侧”或“右侧”)。
(2)根据实验测得的几组I、U数据做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确定: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电源的内电阻为 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若在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压表,而是选用电阻箱替换了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则该同学以R为横坐标,以 (选填“I”“”)为纵坐标得到的函数图线是一条直线。分析可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𝐼1轴截距为b,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 ,电源内电阻r= 。(用符号k和b表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这种方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与真实值相比,E测 E真,r测 r真(选填“>”“=”“<”)。
三、计算题(本题共4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和单位。)
14.(11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平面竖直,y轴竖直向上,平面内有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由x轴上的点A(﹣1,0)沿与x轴正方向成45°角以速度v=2√2×102m/s斜射出一个比荷𝑞𝑚=2×102C/kg的带负电的粒子,B点是粒子运动轨迹与y轴的交点,运动轨迹上C、D两点的﹣坐标已在图中标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B点的坐标;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3)粒子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第6页(共22页)
15.(15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绝缘斜面上的EF和GH之间有垂直斜面向下的有界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磁场宽度d=10cm。质量m=0.5kg闭合矩形线框ABCD放在斜面上,线框由粗细均匀的导线绕制而成,其总电阻为R=0.04Ω,其中AC长为L1=100cm,AB长为L2=20cm。开始时,线框的CD边与EF平行。现由静止释放线框,当线框CD边运动到磁场边界EF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1。而当AB边到达磁场下边缘GH时,线框的速度大小为v2=2.0m/s,整个过程中线框不发生转动。已知线框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g=10m/s2)求:
(1)速度v1的大小;
(2)线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线框从CD边进入磁场到AB边穿出磁场的过程所用的时间。
16.(16分)如图所示,半径r=0.08m的半圆形无场区的圆心在坐标原点O处,半径R=0.1m,磁感应强度大小B=0.1T的圆形有界磁场区的圆心坐标为(0,0.06m),平行金属板MN的极板长L=0.3m、间距d=0.1m,极板间所加电压U=4.8.×102V,其中N极板收集粒子全部中和吸收。一位于O处的粒子源向第Ⅰ、Ⅱ象限均匀地发射速度大小v=6×105m/s的带正电粒子,经圆形磁场偏转后,从第Ⅰ象限出射的粒子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若粒子重力不计、比荷及电场的边缘效应.sin37°=0.6,cos37°=0.8。
(1)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R0;
(2)从坐标(0,0.16m)处射出磁场的粒子,其在O点入射方向与y轴夹角θ;
(3)N板收集到的粒子占所有发射粒子的比例η。
𝑞𝑚=108C/kg、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7页(共22页)
第8页(共2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下列物理事实不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B.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C.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时最早提出能量子假说
解: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B正确;
C.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最早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的是纽曼和韦伯,故C错误,选择C;
D.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时最早提出能量子假说,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2.安装适当的软件后,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B。如图1,在手机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手机显示屏所在平面为xOy面。某同学在武汉某地对地磁场进行了一次测量,测量时手机平放在水平桌面使z轴正向保持竖直向上。根据图2中测量结果可推知( )
第9页(共22页)
A.测量时y轴正向指向北方
B.测量时y轴正向指向西方
C.武汉该地的地磁场小于50μT
D.武汉该地的磁倾角(磁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45°
解:AB.武汉处于北半球,地磁场的分量一个沿水平方向向北,一个竖直向下指向地面,根据题图中测量结果可知,x轴磁场分量为负值,说明:x轴正方向指向南方,则y轴正方向指向东方,
故AB错误;
2+𝐵2=√352+452μT=57μT>50μT,故C错误; C.武汉该地的地磁场为B=√𝐵𝑥𝑧D.武汉该地的磁倾角(磁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为tanθ=确。
故选:D。
𝐵𝑧43=>1,故θ大于45°,故D正𝐵𝑥353.如图所示的真空空间中,仅在正方体中的黑点处存在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则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
A. B.
C.
𝑞𝑟2D.
解: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可得各个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相等,再根据矢量合成,求出合场强相等,再根据正电荷的受力判断场强的方向相同。再根据U=Φ2﹣Φ1,U=Ed得,Φ2﹣Φ1=Ed可判断a、b两电势相等。故A正确
B、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𝑞𝑟2,可求得各个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再根据矢量的合成,可得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不等,两点电势不等,故B错误。
C、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𝑞𝑟2,可求得各个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再根据矢量的合成,可得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不等,两点电势不等,故C错误;
D、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𝑞𝑟2,可求得各个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再根据矢量第10页(共22页)
的合成,可得a、b两点的电场场强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方向也相同,都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指向同一方向,ab两点连成的平面是等势面,因此这两点电势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4.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电场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0进入该场区,若0<v0<𝐵,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描述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
𝐸A. B.
C. D.
解:AC、由题意分析从坐标原点处以速度v0释放的带正电的粒子受到向下电场力,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根据左手定则,此时带电粒子受到沿y轴正方向的洛伦兹力,但由于v0<𝐵,即qv0B<Eq,合力向下,带电粒子会第四象限内做曲线运动,故AC错误;
BD、随着速度逐渐增大,其方向顺时针偏转,洛伦兹力的方向逐渐趋于向x轴正方向,且逐渐变大,粒子轨迹再逆时针偏转,速度方向逐渐趋于向x轴正方向,当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时,两个力方向均向上,此后粒子运动轨迹与前面过程对称,到达最高点在x轴上,速度为v0,之后重复之前的运动轨迹,可见过程中粒子速度方向不会沿x轴负方向,当v0接近等于零时,其运动轨迹可能如B选项的轨迹,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边长为l正三角形线圈,匝数为n,线圈的底边水平,一半的高度处于方框内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I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的砝码,才能使两臂再达到新的平衡。则( )
𝐸
第11页(共22页)
A.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𝑚𝑔
𝑛𝐼𝑙𝑚𝑔B.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2𝑛𝐼𝑙
C.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𝑚𝑔
𝑛𝐼𝑙𝑚𝑔D.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2𝑛𝐼𝑙
解:线框中电流方向反向后需要在左盘中添加砝码m,说明电流反向后线框所受安培力竖直向下,则电流反向前线框所受安培力竖直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线框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设线框中的电流反向前,天平左右砝码盘中砝码质量分别为m1、m2,线框的有效长度L=𝑙−2𝑙=2𝑙
线框中的电流反向前,根据平衡条件𝑚1𝑔=𝑚2𝑔−𝑛𝐵𝐼𝑙
线框中的电流反向后,根据平衡条件𝑚1𝑔+𝑚𝑔=𝑚2𝑔+2𝑛𝐵𝐼𝑙
联立解得𝐵=𝑛𝐼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𝑚𝑔11211
A.θ增大,E增大
C.θ减小,Ep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D.θ减小,E不变
ɛ𝑠解: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故电量不变;上极板向下移动时,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C=4𝜋𝑘𝑑可知,电容C增大,则根据C=可知,电压U减小;故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𝑑=𝐶𝑑=ɛ𝑆;因此电场强度与板间距无关,因此电场强度不变;
再根据设P与下极板距离为L,则P点的电势φP=EL,电势能EP=ELq;因此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保持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如图所示,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边长为L,电阻为R。现将线圈平放在粗糙水平传送带上,ab边与传送带边缘QN平行,随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匀强磁场的边界PQNM是平行四边形,磁场方向垂第12页(共22页)
𝑄𝑈𝑈𝑄4𝜋𝑘𝑄
直于传送带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Q与QN夹角为45°,PM长为2L,PQ足够长,线圈始终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在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沿abcda,后沿adcba
B.线圈始终受到垂直于ad向右的静摩擦力
√2𝐵2𝐿2𝑣C.线圈回路中的最大电功率为
𝑅√2𝐵2𝐿2𝑣D.线圈受到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𝑅
解:A.磁场竖直向上,根据右手定则,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线圈离开磁场过程,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故A错误;
B.由左手定则可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所受安培力方向垂直于PQ向左,线圈离开磁场过程所受安培力也是垂直于PQ向左,由平衡条件可知,线圈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垂直于PQ向右,完全进入磁场时不受安培力,则摩擦力为零,故B错误;
C.当ab边恰好完全进入磁场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此时有效切割长度为L,产生的感应电𝐵𝐿𝑣𝐵2𝐿2𝑣22动势为E=BLv,感应电流为:I=𝑅,线圈回路中的最大电功率为P=IR,解得:P=𝑅,故C错误;
D、当ab边恰好完全进入磁场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最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最大摩擦力为f=F安=√2BIL=故选:D。
8.恒流源(输出电流大小恒定)与定值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可看作一个实际电源,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I0,并联电阻为R0。关于该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𝐵2𝐿2𝑣𝑅,故D正确。
A.该电源的A端为电源的正极
B.该电源的电动势为I0R0
C.若将A、B短路,短路电流为0
第13页(共22页)
D.该电源的内阻为R0
解:A、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由负极到正极,则电源的B端为正极,故A错误;
CD、若将A、B短路,短路电流为I0,若将A、B断路,R0即为电源的内阻,故C错误,D正确;
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I0R0,故B正确;
故选:BD。
9.某光控开关控制电路如图所示,R1为光敏电阻(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R2、R3为滑动变阻器。当光控开关两端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照明系统打开,以下操作能使傍晚时照明系统更早打开的是( )
A.R2的滑片位置不变,R3的滑片向上滑动
B.R3的滑片位置不变,R2的滑片向上滑动
C.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大,内阻更小的新电源
D.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小,内阻更大的旧电源
解:光敏电阻R1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要使照明系统更早打开,需要在R1的电阻较小时其两端电压达到打开照明系统的电压(换言之,在R1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其两端的电压),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A、若R2的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R3的滑片向上滑动,使得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故A正确;
B、若R3的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R2的滑片向上滑动,使得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则R1两端电压减小,故B错误;
C、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大,内阻更小的新电源,使得总电流增大,则R1两端电压增大,故C正确;
D、R2、R3的滑片位置不变,换电动势更小,内阻更大的旧电源,使得总电流减小,则R1两端电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10.图(a)是一款无线充电手机的实物图,图(b)是其原理图。送电线圈接电源,匝数为1100匝。受电线圈接手机电池,匝数为50匝。工作状态下,穿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约为送电线圈的80%,忽略其它损耗,现让受电线圈与手机电池断开,规定图中送电线圈从a流入的电流方向为正,送电线圈输入如第14页(共22页)
图(c)所示的电流,在t=时,关于受电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𝑇2
A.受电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受电线圈两端cd间电压最高
C.受电线圈c端电势低于d端
D.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2:55
解:A.在 𝑡= 时,送电线圈的电流为0,则磁通量为0,受电线圈的磁通量也为0,故A错误;
B.在𝑡=2时,送电线圈的电流变化率最大,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由法立第电磁感应定律,受电线固的感应电动势为
𝐸𝑐𝑑=𝑛280%𝛥𝛷80%𝛥𝐵𝑆=𝑛2
𝛥𝑡𝛥𝑡𝑇𝑇2受电线圈两端cd间电压最高,故B正确;
C.在 𝑡=2 前,根据安培定则送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向下正在减小,根据㭷次定律可知,受电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由d到c,受电线圈相当于电源,电源内部电流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故 c 点电势高于d端,故C 错误;
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𝐸1=𝑛1𝛥𝛷
𝛥𝑡𝑇受电线图与送电线眣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𝐸2𝐸1=𝑛2×80%𝑛1=50×0.81100=255,故D正确。
故选:BD。
11.如图所示,金属棒MN质量m=0.01kg,电阻为R=8Ω,放在宽度为L=0.5m的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最右端上,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0.5T,电源电动势为E=12V,内阻为r=4Ω,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导轨平面离地高为h=0.8m。将开关S闭合,金属棒被水平抛出后落到距轨道末端水平距离为s=0.8m的位置,则( )
第15页(共22页)
A.刚闭合瞬间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为1A
B.金属棒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20m/s
C.通过金属棒的电量为0.08C
D.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0.63J
解:A.刚闭合瞬间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为:𝐼=𝐸12=𝐴=1𝐴,故A正确;
𝑅+𝑟8+4
B.金属棒水平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s=v0t
ℎ=2𝑔𝑡2
解得:v0=2m/s,故B错误;
C.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知:B𝐼LΔt=BLq=mv0
解得:𝑞=𝑚𝑣00.01×2=𝐶=0.08𝐶,故C正确;
𝐵𝐿0.5×0.51D.电源提供的中的电能为:E电=qE=0.08C×12V=0.96J
2由能量守恒可得回路产生的中的焦耳热为:Q=E电−𝑚𝑣0
12根据焦耳定律可得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QR=𝑅+𝑟𝑄
解得:QR=3×0.94J≈0.63J,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其中11题共6分,12题共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2.(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段长度为L的电热丝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2𝑅第16页(共22页)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热丝的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电热丝的直径d= 1.400 mm。
(2)先用欧姆表粗测其电阻值。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正确测量时,发现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大,因此需重新选择 ×1 (选填“×1”或“×100”)倍率的电阻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时欧姆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热丝的电阻值为 16.0 Ω。
(3)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电路如图丙所示。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的测量值ρ=
𝜋𝑈𝑑24𝐼𝐿 。(用d、L、U、I表示)
(4)丙中由于 电压表分流 (“电流表分压”、“伏特表分流”)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 小 (“大”、“小”)
解:(1)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测量值d=1mm+40.0×0.01mm=1.400mm;
(2)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大,说明指针所指示数小,根据电阻的测量值R=指针所指示数×倍率可知,要使指针所指示数增大,需要减小倍率,即将倍率换成”×1“挡位;电阻的测量值R=16.0Ω×1=16.0Ω;
(3)根据电阻定律,待测电阻𝑅=𝜌=1根据欧姆定律,得待测电阻𝑅=𝐼
𝜋𝑑𝑈联立解得电阻率𝜌=4𝐼𝐿
𝜋𝑑𝑈(4)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流经待测电阻的电流IR=I﹣IV<I,由电阻率的表达式𝜌=4𝐼𝐿可知,ρ2真𝐿𝑆𝜌𝐿24𝜋𝑑=4𝜌𝐿𝜋𝑑2
𝑈2>ρ,即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第17页(共22页)
故答案为:(1)1.400;(2)×1;16.0;(3)𝜋𝑈𝑑24𝐼𝐿;(4)电压表分流;小。
13.(8接好后用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分)如图所示,请按该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器材连(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 左侧 (填“左侧”或“右侧”)。
(2)根据实验测得的几组I、U数据做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确定: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1.40
V,电源的内电阻为 0.57 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若在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压表,而是选用电阻箱替换了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则该同学以R为横坐标,以
1𝐼 (选填“I”“”)为纵坐标得到的函数图线是一条直线。分析可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𝐼1𝑘1距为b,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 ,电源内电阻r=
𝑏𝑘 。(用符号k和b表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这种方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与真实值相比,E测 = E真,r测 > r真(选填“>”“=”“<”)。
解:(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最大,因此滑片滑到左侧。
(2)根据U=E﹣IIr,由图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E=b=1.40V
电源的内电阻为r=k=1.40−1.00Ω=0.57Ω
0.70(3)若用电阻箱替换滑动变阻器,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r)
整理得=𝐼11𝐸R+
1𝐼𝑟𝐸即以R为横坐标,若得到的函数图线是一条直线,应以为纵坐标.
图象的斜率k=
纵轴截距b=𝐸
解得电源电动势为E=𝑘
电源内阻r=𝑘
电路处于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利用−R图像斜率计算的阻值包含电流表内阻,所以内𝐼1𝑏1𝑟1𝐸阻的测量值偏大;
第18页(共22页)
故答案为:(1)左侧;(2)1.40,0.57;(3),,,=,>
𝐼𝑘𝑘11𝑏三、计算题(本题共4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和单位。)
14.(11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平面竖直,y轴竖直向上,平面内有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由x轴上的点A(﹣1,0)沿与x轴正方向成45°角以速度v=2√2×102m/s斜射出一个比荷𝑞𝑚=2×102C/kg的带负电的粒子,B点是粒子运动轨迹与y轴的交点,运动轨迹上C、D两点的﹣坐标已在图中标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B点的坐标;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3)粒子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1)由几何知识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的B点的逆过程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水平方向分速度:vAx=vAcos45°
竖直分速度:vAy=vAsin45°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有:vAxt1=xA
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联立解得:t1=5×103s,yB=0.5m
﹣𝑣𝐴𝑦2t1=yB
所以B点的坐标为(0,0.5);
(2)由类平抛运动的知识可知,对竖直方向分析有:yB=at12
解得:a=4×104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ma
解得:E=2×106N/C,由于粒子带负电,所以电场强度方向向上;
(3)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过程做类平抛运动,由动能定理可知:Eq(yB+|yD|)=2m(vD2﹣vB2)
其中vB=vAx=200m/s
解得:vD=400m/s。
第19页(共22页)
121
答:(1)B点的坐标为(0,0.5);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6N/C,方向竖直向下;
(3)小球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00m/s。
15.(15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绝缘斜面上的EF和GH之间有垂直斜面向下的有界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磁场宽度d=10cm。质量m=0.5kg闭合矩形线框ABCD放在斜面上,线框由粗细均匀的导线绕制而成,其总电阻为R=0.04Ω,其中AC长为L1=100cm,AB长为L2=20cm。开始时,线框的CD边与EF平行。现由静止释放线框,当线框CD边运动到磁场边界EF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1。而当AB边到达磁场下边缘GH时,线框的速度大小为v2=2.0m/s,整个过程中线框不发生转动。已知线框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g=10m/s2)求:
(1)速度v1的大小;
(2)线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线框从CD边进入磁场到AB边穿出磁场的过程所用的时间。
解:L2=20cm=0.2m,L1=100cm=1m,d=10cm=0.1m。
(1)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对线框受力分析:BIL2+μN=mgsinθ
其中:N=mgcosθ,
CD边切割磁感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CD=BL2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联立解得:v1=1m/s;
(2)线框由CD边进入磁场到AB边离开磁场,由能量守恒可得:
ΔEp=ΔEk+Q摩+Q焦
其中ΔEp=mg(d+L1)sinθ
22ΔEk=2𝑚𝑣2−2𝑚𝑣1
𝐸𝐶𝐷
𝑅11Q摩=μmgcosθ(d+L1)
联立解得:Q焦=0.35J;
(3)CD边匀速进入的过程:t1=𝑣=1s=0.1s
1CD边出磁场到AB边进入磁场的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
第20页(共22页)
𝑑0.1
解得:a=2m/s2
2设匀加的时间为t2,则有:L1﹣d=v1t2+𝑎𝑡2
12解得:t2≈0.57s或t2≈﹣1.57s(舍去)
AB边刚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3=v1+at2=1m/s+2×0.57m/s=2.14m/s
AB边由进入到出磁场的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可得:﹣B𝐼L2t3﹣(μmgcosθ﹣mgsinθ)t3=mv2﹣mv3
即𝐵2𝐿22𝑑𝑅+(μmgcosθ﹣mgsinθ)t3=mv3﹣mv2
代入数据解得:t3=0.03s
则总时间:t=t1+t2+t3=0.1s+0.57s+0.03s=0.7s。
答:(1)速度v1的大小为1m/s;
(2)线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0.35J;
(3)线框从CD边进入磁场到AB边穿出磁场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0.7s。
16.(16分)如图所示,半径r=0.08m的半圆形无场区的圆心在坐标原点O处,半径R=0.1m,磁感应强度大小B=0.1T的圆形有界磁场区的圆心坐标为(0,0.06m),平行金属板MN的极板长L=0.3m、间距d=0.1m,极板间所加电压U=4.8.×102V,其中N极板收集粒子全部中和吸收。一位于O处的粒子源向第Ⅰ、Ⅱ象限均匀地发射速度大小v=6×105m/s的带正电粒子,经圆形磁场偏转后,从第Ⅰ象限出射的粒子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若粒子重力不计、比荷及电场的边缘效应.sin37°=0.6,cos37°=0.8。
(1)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R0;
(2)从坐标(0,0.16m)处射出磁场的粒子,其在O点入射方向与y轴夹角θ;
(3)N板收集到的粒子占所有发射粒子的比例η。
𝑞𝑚=108C/kg、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1)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即qvB=m𝑚𝑣﹣𝑣2𝑅0;
可得:R0=𝑞𝐵=1×108×6×105×10m=0.06m;
第21页(共22页)
(2)带电粒子轨迹如图所示
令从y=0.16m处出射的粒子对应的入射角方向与y轴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
(0.16﹣R0)sinθ=R0;
解得:sinθ=0.5,即θ=30°;
(3)如上图所示,令恰能从下极板右端出射的粒子坐标为y,由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规律得:
y=at2,
a=𝑚𝑓=108×4.8×102×10m/s2=4.8×1011 m/s2
t=𝑣=𝐿0.36×1075s=5×10s
﹣12𝑞𝑈由上式计算得出:y=0.06m
设此粒子射入时与x轴的夹角为α,则由几何知识得:
tanα=𝑅00.063==
𝑅0.084即α=37°;
比例η=37×100%=20.55%;
180答:(1)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R0为0.06m;
(2)从坐标(0,0.16m)处射出磁场的粒子,其在O点入射方向与y轴夹角θ为37°;
(3)N板收集的粒子占所有发射粒子的比例η为20.55%;
第22页(共22页)
本文发布于:2023-12-31 00:0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52164245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