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更新时间:2023-12-30 23:29: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法制手抄报)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美国《时代》杂志曾评价到: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说到:“没有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没有岔道的。”邓小平是一个意志坚定、不畏挫折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论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他从不畏惧,从不退缩,总能重新站起来。而最能体现邓小平该品质的就是他的“三起三落”。

第一“落”:1931年8月邓小平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江西瑞金,担任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邓小平坚决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泛滥”,毛泽东的军事路线遭到打压。邓小平受到“连累”,遭到批判,职务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的警告处分。

之后,邓小平被安排负责主编《红星报》,办得非常成功。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被重新确立。邓小平调任红一军团,先后担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

任、主任、前敌总指挥政治部副主任。

第二“落“:1967年1月,邓小平被取消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资格。1969年10月,邓小平惜别北京,被下放江西进行劳动改造。

在江西南昌拖拉机修理厂,邓小平勤勤恳恳的劳动。曾和邓小平在一个车间劳动的涂宗礼回忆说:

“那时,小平年纪大,身体不好,但工作很勤奋,经常干得满身大汗。夏天天气热,厂里要另外给他准备一个电风扇,也被小平拒绝了。他说,‘不要,要和大家一样’。”

1971年后,远在江西的邓小平两次写信给毛主席。1973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4月,邓小平“复出”。

当看到邓小平再次出现时,西方媒体评论到:他是“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第三“落”:1975年秋,邓小平受到批判,1976年,被撤销全部职务,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73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复出。

一位德国作家曾写道:“邓小平用非凡的能力战胜了政治上的三落三起……在我们的世纪里,我在东方和西方都没有见过像邓小平那

样走过如此崎岖的生活道路,却又卓有成效的政治家。”

是什么支撑着邓小平一次次站起来?

用他的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是他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战胜世间一切的沉浮。

邓小平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伟人,做事历来雷厉风行、坚决果断。他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反对空谈,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和信念。

1992年南巡谈话中,他就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求党员干部要“腾出时间来多做实事,多做少说。”他做事从不拖泥带水,用他的话就是“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文选》收录了他的文章119篇。所有文章,最短的只有几百个字,最长的是南巡谈话,也只有8000字,而且是把所有南巡谈话综合起来组成的。直戳要害、简明扼要是《邓小平文选》的独特风格。

邓小平是我国的“现代化之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始终反对夸大个人作用,反对搞个人崇拜,反对为自己歌功颂德。

他曾说过:“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

1980年,在与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访谈中,他说到:“我自己

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

198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典上,游行队伍中出现了一幅学生自制的“小平你好”的标语。这样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青年学生对邓小平的崇高敬意。

邓小平是一个胆识超群的伟大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既尊重历史经验,又不拘泥于教条;既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又懂得灵活变通。改革开放初期的每一步,无不体现了他大胆创新、坚持真理的个人魅力。

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外国媒体曾评价到:“只要不带偏见地看中国现代史,任何人都会承认,作为中国的现代化之父,邓小平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绝不会在中共已故领袖毛泽东之下。”

邓小平曾说过:

“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

邓小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独立事业和富强事业。“文革”结束后,已是73岁高龄的他,仍然不辞辛苦,勇敢地担起了现代化建设的重担,并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改革开放进入了“瓶颈期”,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已经88岁高龄的邓小平到各地视察,发表了南巡谈话,用自己的智慧,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极大的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他殚精竭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

晚年,为了完善领导人的退休制度,他带头主动提出退休,为我国领导退休制度的形成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1982年,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邓小平严肃地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和勇气,也充分展现了邓小平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

邓小平离开我们已有20多年的时间,他的智慧、胆识和爱国之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23:29: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50163131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pdf

标签:中国   社会主义   事业   江西   建设   现代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