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生产经理)
浅谈《论语》中的君子修身之道
儒家学派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君子”和“小人”区分人的道德境界,以“圣人”为最终道德目标。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学说的精要,“仁”是一种人生境界。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个人注重自律、自强、自省的修身之道,这是接近“仁”的重要途径,是其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我将从为人之道、为己之道、修身之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为人之道
社会属性是人的重要特征,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地理村子啊啊,这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具有不同的关系。在人际交往的处世哲学中,既有因交往对象不同而存在的特殊性,也有人与人必然存在交往的普遍性。
(一)孝悌
《论语》多次提及“孝弟”。“孝”即孝顺父母,“弟”通“悌”,即敬爱兄长。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学说将孝弟看做仁的基础把它当做维护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力量。
(二)友恭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孔子看来,交友是人生一大乐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接见他人的优点以提升自我,看出别人的缺点以提醒自己改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善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将阿谀奉承的人,当面称赞背后诽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都归为有害的朋友,提倡与正直、信实、见识广博的人交友,认为这三类朋友有益于个人自身的修养和成长。总之如家提倡交友要善于选择对象,懂得向他人学习。
(三)诚信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诚信亦为儒家学说所提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形象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子贡问“君子”,孔子认为应当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是儒家所讲的诚信并不是不问是非曲折所有的诺言都要兑现。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这种适度原则正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二、 为己之道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道是君子追求“慎独”与“表里如一”的自我修炼是道德自觉的体现。在《论语》中,为己之道内容丰富,可归为一下几类:
(一)正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正直是儒家所看重的重要品德之一。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不正直的人是无法躲避祸患的。他反对“狂而不直”,认为“直而无礼则绞”。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言”,“行”关系的另一种阐释。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先做后说,这才是君子应当做的。与此相对,他讨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智勇
智勇双全是如家提倡的道德品质之一,孔子说:“可与言而不失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知者,虽不及仁者,但也被孔子欣赏。谈及“勇”,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赞赏“勇”,也提出要谨慎地对待“勇”,切不可“勇而无礼则乱”。合于义、合于礼,结合仁才是真正的“勇”。
(四)恭敬
恭,即态度严肃,端庄有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慧。”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以上五点,就是仁者,而“恭”位于五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敬”注重对人对事认真严肃的态度。 如“敬事而信”、“事思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等。总而言之,恭敬就是要求个人对人对事都要秉持认真、严肃的态度,是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
(五)义高于利
义与利历来备受争议。二者之间,孔子更为注重义。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主张义高于利,甚至还将此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颜回践行孔子“义高于利”主张,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义高于利为儒家追求的自我道德修养的境界, 辨好义利是成为君子的必要内容。
三、 修身之法
(一)好学
好学不仅体现在对学问的追求,更体现在对道德的塑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将学习看做生活的乐事。谈及“好学”的重要性,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见,“好学”是好“仁、知、信、直、勇、刚”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好学”,则会“愚、荡、贼、绞、乱、狂”。 总之,在孔子看来,“好学”是君子必备的品质,是其他道德修养的保证。
(二)自省
自省是个人道德提升的主要方法之一。孔子说:“为仁由己,而为人乎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全凭个人的反省与努力。如何做到自省,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更高的自省标准。
自省是为了改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个人品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故不断进行自省,认识改正错误,才能实现自我的进步。
(三)自律
自律是儒家道德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应当合理克制不合于礼的行为与欲望,做到“非礼”则“勿听”、“勿言”、“勿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仁”的境界。此外,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种对自我品格的严格要求正是自律的具体表现。 只有严格控制自我的非分欲望,才能磨练意志打成目标。
君子修身之道是《论语》及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习其中包含的君子修身之道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23:1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49155245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论语》中的君子修身之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论语》中的君子修身之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