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均匀介质

更新时间:2023-12-30 20:52:5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鸥汀街道)

同种均匀介质

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3*108_米每秒。

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_3*10_m/s,光在水中的速度 小于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A.小孔成象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硬币浮现

语句

立竿见影

小孔成像

日食月食

海市蜃楼

清晨日出

水中的断筷

镜花水月

雨后彩虹

物理知识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光的色散

平面镜成像

特点: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 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某人立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的像离镜面

2 米,像离他本人 4 米。在他走向镜面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我们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因为用真的平面镜只能看到蜡烛的像,而无法

能找到虚像的位置 。

(2)实验中,玻璃板应 垂直桌面 放置

(3)图中A、B两支蜡烛大小应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在实验中,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从镜前不同位置看上去__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__,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4)连接物体与像的位置,观察连线是否_垂直镜面_

一小球在镜前自由落下,若看到平面镜中的小球的像正沿水平方向移动,则镜面与水成„„„„„„„„„„„„„„

( C )

A.0度 B.30度 C.45度 D.60度

光的折射

某同学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用光路图记录下了当时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现请你帮他归纳实验的结论。

30º

空气

20º

图7a 图7b 图7c

(1) 通过分析a、b图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2) 通过分析b、c图,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不同。得出结论: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3)根据a、b、c三图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丛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减小 ,且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在下图中画出了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四个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图是( C ).

如图所示的是光射到空气和某种介质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由图可知:___MN___是界面,____AO____是折射光线,光是从____上方____射入___下方_____。

右图表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则:( B )

A、 MN右方是空气; B、MN左方是空气;

C、EF上方是空气; D、EF下方是空气。

如下图中关于光从空气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符合事实的是„( A )

某同学为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他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蜡烛、玻璃杯、火柴、刻度尺、适量的水、筷子。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的器材是_玻璃杯 适量的水 筷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筷子好象折断了一样_。

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A )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凸透镜成像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禁止在森林中乱丢盛满水的玻璃瓶,这是由于盛满水的玻璃瓶相当于 凸透镜 。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两者所成虚像的性质有相同之处,都是 正立的 。但两者所成虚像的性质也有不同之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一样大 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在平面镜的 两 侧;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放大 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 侧。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焦距 。

②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 光具座 ,B是 光屏 。

③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在同一高度 。

④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能否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⑤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两倍焦距 一倍焦距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⑥把实验中观察、测量、比较的结果填入下表。

物体离凸透镜的像的正、倒 像的大、 小 像的虚、 实 像离凸透镜的距 生活中应距离 离 用

大于2f 倒 缩小 实 小于2f大于f 照相机

人眼

小于2f大于f 倒 放大 实 大于2f 幻灯机

投影仪

小于f 正 放大 虚 同一侧 放大镜

(4)“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实

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光屏 (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9、下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左边a、b、c三点中的_A__点处,_照相机 _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物体离透镜越远,像离透镜越近,像越小

物体离透镜越近,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

给某人拍照,先拍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当:( D )

A、人离镜头近些。 B、人离镜头远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C、照相机离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 D、人离镜头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

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出现一个小亮点;那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中心15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就可以得到( D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利用凸透镜成像时,若物距由3f增大为6f,则像距___减小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像的大小变__小___,像是一个___

倒____立的__缩小___的 ___实___像。

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C )

A 50厘米 B 40厘米 C 30厘米 D

10厘米

一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将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焦点5厘米处,则一定能成( A )

A.放大的像 B. 缩小的像 C.正立的像 D. 倒立的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在a 、b、c、d、e点,如图所示,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 a 点,屏上出现最小的像。

(1)把烛焰放在 d 点,屏上出现最大的像。

(1)把烛焰放在 e 点,屏上不出现像。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请根据图18中的 现象写出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不同点。

① 能用光屏接到的像是实像 ;

② 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

(2)根据18(a)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理由是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 。

同种均匀介质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20:5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40777131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同种均匀介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同种均匀介质.pdf

标签:凸透镜   实验   平面镜   成像   空气   蜡烛   光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