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文具安全教案大班)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赫西奥德
(前8世纪末-前7世纪初)著有教诲诗《工作与时日》,为最早的长诗运用格律和方言。内容上多反映氏族贵族仗势欺凌小农的现实,并庙会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和美丽的农村景色。另一长诗《神谱》,叙述诸神由来,收集古代传说。把不同神话传说组成一个完整体系。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古希腊抒情诗
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分独唱体和合唱体,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诗的内容主要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有萨福,她的诗篇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有阿里克瑞翁和品达,前者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伊索寓言P19
和抒情诗同时兴起的另一文学体裁是散文体的动物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 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实际上是希腊人民民间口头创作的结晶。现存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并阐明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有《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等。
萨福P19
(公元前610—?)古希腊抒情诗最著名的女诗人,以写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热烈,音乐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她的诗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 柏
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品达P19
(公元前522—442)古希腊抒情诗合唱体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主要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具有崇高美,
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伊利亚特》P26
《伊利亚特》,或称《伊利昂记》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它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巨著,其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特洛伊城叫“伊利昂城”,史诗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原意是“伊利昂之歌”。
《伊利亚特》没有叙述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只集中描写了战争的第十个年头中最后几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联军司令阿伽门农抢了大将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斯一怒之下退出了战斗,致使联军节节败退。
阿喀琉斯的好朋友帕忒洛克罗斯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亚大将赫克托耳杀死。好友的死,激起阿喀琉斯第二次愤怒,他重新参战,杀死了赫克托耳。
《奥德修斯》
原意“奥德修斯的战争”,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希腊人用木马计攻下特洛伊城后返回故乡,归途中奥德修斯遭遇海上大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乡。妻子在家等待多年,岛上许多青年觊觎他的财产向他妻子求婚。奥德修斯假扮乞丐回到家里,杀死不忠的奴隶,重新做回国王。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并表现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木马计
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木马内部的士兵悄悄地从木马里出来并打开了城门,与埋伏在城外的希腊联军里应外合,最终大破特洛伊城。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内容上,取材于神话传说;艺术形式上,由话语和唱段组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现实,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文艺是真实的,肯定文艺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著有《诗学》、《修辞学》系统总结史诗与悲剧理论(情节、行动、净化、怜悯、恐惧等)。提出:唯物主义——模仿论(肯定文艺的认识作用)。有百科全书式大师,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开端。
埃斯库罗斯
(前535-前645)贵族出身,亲自参加马拉松战役和波斯的海上战役,具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其作品有所表达,持民主思想,相信神,命运,因果,但亦尊重个人的责任与道德感。是悲剧具备了深刻思想内容和完备形式,首创英雄悲剧,命运悲剧,悲剧三部曲形式,发明了第二个演员。被尊为“悲剧之父”,作悲剧和笑剧九十部,留七部。
索福克勒斯
(前496-前406)出身将军,曾任将军和政治十大委员之一,性格温和,古希腊悲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24次获得戏剧比赛桂冠。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进入成熟阶段,保持温和的民主思想,相信命运但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命运的自我英雄形象。对戏剧的贡献是打破写三部曲的传统,注重戏剧结构的完美紧凑,一个戏剧中写出一个有头有尾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善用对照、突转手法,增加第三个演员,发明活动布景。
欧里庇得斯
(前484-前406)具有民主倾向的诗人,怀疑宗教,不相信命运,晚年流落马其顿,客死异乡。关注妇女问题,是欧洲第一位描写妇女命运的作家,有“剧场里的哲学家”之称。对戏剧的贡献表现在创作手法,为写实性和心理分析。作品92部,存18部。代表作《美狄亚》。
希腊化
公元前四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希腊文化因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而在欧亚非广泛传播,十九世纪的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希腊化”,并把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亚、中亚和希腊世界,都处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之下,希腊语称为这一大地区的普通话。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这一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代表作家米南的,忒奥克里托斯。
普劳图斯
(公元前254-184)喜剧家,从事编译古希腊新喜剧工作。他的喜剧模仿希腊新喜剧,反映日常生活,以误会和身份错误为主要内容,行文泼辣、果敢,用词机警,形势多变,幽默风趣,善用双关。代表作《一坛黄金》,被17世纪莫里哀改编为《悭吝人》。
维吉尔P24
(前70-前19)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荷马之后最重要的史诗诗人。生长在农村,诗风受自然之美影响。生活在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屋大维)时代,作品受到奥古斯都重视。罗马基督教会认为他是未来世界的预言家和圣人,在中世纪一直享有特殊的尊荣。但丁在《神曲》中以他为老师和带路人。代表作《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新喜剧 P20
公元前4世纪末至2世纪初,“希腊化”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之一。公元前四世纪最受欢迎的剧种。形式上,每个剧本由几个场次和歌舞队的表演组成;内容上,他关注的总是雅典中产公民的私务:爱情、钱财、社会关系等等。在精神上,它不再讽刺批评,希望匡时济世;题材上,多以家庭喜剧为主。新喜剧也经常借用欧里庇得斯所擅长的技巧,如运用独白与旁白,藉以传达剧中人的想法。代表作家:米南德,忒奥克里托斯。
《埃涅阿斯纪》
是维吉尔最后十年的杰作,共12卷。罗马传说中的建国者是来自特洛伊的英雄埃埃涅阿斯,埃涅阿斯在特洛伊被希腊人攻陷后,逃出特洛伊到意大利建立罗马的故事。公元前31年,奥古斯都战胜安东尼,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统治者。史诗以古寓今,歌颂了奥古斯都的伟大,表现了罗马的民族成就和奥古斯都时代的理想。 它是西方古代第一部文人史诗。17世纪英国诗人密尔顿以维吉尔的史诗为范本。
贺拉斯 P24
(前65-前 8)奥古斯都时期杰出讽刺诗人,文艺评论家。早期《讽刺诗集》中嘲笑罗马社会吝啬、贪婪、淫靡之风,宣扬中庸生活哲学。抒情诗代表作《歌集》,赞美纯朴、坚毅、正直、尚武、虔诚等帝国道德。著有文艺论文《诗简》,提出“寓教于乐”。
奥维德 P24
(前48- 公元18)诗人,想象力其妙,擅长编写故事,著长诗《变形记》,描写人变动物植物的故事,是最早的异化描写。还写过悲剧,爱情诗和“书信”,薄伽丘等均受其广泛影响。20世纪卡夫卡同名小说《变形记》描写人变甲虫,借用了奥维德的书名和变形模式,用它做现代阐释。
希腊神话P15
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俄林波斯神系P16
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员的活动。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
英雄传说P16
希腊神话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由神人结合生下来的半人半神式英雄,由他们很多重要的故事所组成。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希腊初民对勤劳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主要反映人征服自然的斗争和社会斗争。
提坦神
提坦,是希腊神话中曾统治世界的古老的神族,这个家族是天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该亚的子女,他们曾统治世界,但被宙斯为首奥林波斯神族推翻并取代。
宙斯
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掌管雷电所以又被称为雷神。性格极为好色,除了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以外他先后有七个正式的妻子。除了好色还精于权术,爱鸟是鹰,武器是雷鞭或者霹雳,另外还有一面他的儿子火神赫淮托斯制造的“神盾”。
三联剧
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部曲。是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首创的一种悲剧形式,特点是以三部剧本写同一题材,在情节上既有连续性,又有独立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各部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可独立成篇。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大都是三联剧,如《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索福克勒斯开始突破三联剧形式,欧里庇得斯则完全抛弃了三联剧。
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
二、简答、论述:
1、何为“两希”?两希传统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何在?两希传统特质是二元对立的吗?
①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学,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原欲型文化”,“人对自然的征服”强调“人”的存在——人性、原欲、身体、力量、智慧,即世俗人本主义。
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强调“理性型文化”“人对自然的顺从”强调“神”的存在——神性、理性、灵魂、顺从、虔诚,即宗教人本主义
②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它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他体现出个体自由精神,无论是作为群体的人还是社会面前表现出的行动意识、自由观念和主体精神。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经古罗马文学广泛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如《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强烈的行动已是表明了人的主体性上升到了一个自觉意识的高度。另一方面是人欲与伦理道德的两难、探险征服等,如奥德修斯之旅。在叙事模式方面,流传了三部曲的模式。
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希伯来文化中的人,都是神话的人,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将人与原欲分离,渴望集中理性、意志、真善美于上帝一身。如《旧约》中对战争领导人摩西的描写,其丰功伟绩和才能指挥,俨然是上帝的神力在他身上的显现,真正的英雄不是摩西本人,而是上帝之神力附着的结果。“灵”取代了“肉”。而《约伯记》中讲述了上帝对义人约伯的考验,证明了信仰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神秘性。随着基督教精神推向极端,人文主义作家开始回归世俗人本意识。如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企图摆脱宗教愚昧。
而西方文学也在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化的对立、冲突、斗争中,不断发展,调和。寻找着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张扬人的主体精神,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启蒙运动中把“人”的问题的探索推向了更广袤的天地,对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理性追求,并为浪漫主义文学及更遥远的后世文学奠定基础。
③“神”其实是人性中的理性成分,是人对人性本质理性、精神层面的更高追寻,因此“神”与“人”两个层面共同成就了完整的人,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蕴含着对立统一的两元。两希精神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碰撞、融合与提升是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关键
2、古希腊文学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作为欧洲文学的源头,其品种齐全,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寓言、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为后来的欧洲文学提供了范例。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已经具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在文艺理论上也形成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
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古希腊文学产生的有利条件
首先,古希腊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具有相对的高度民主,在思想上允许百家争鸣,在社会风气上重视人的个性,也重视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掘;同时,希腊航海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从而在思想和经济两方面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其次,希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面环海,人杰地灵,浩瀚的海洋、冒险的生涯,丰富了希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三,希腊人奉行的是泛神论观念,即认为一切事物后面都有神灵存在,如果说一神教强制人们的思维向一个模式发展,而这种泛神论则给了希腊人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
第四,希腊很早就与东方有文化交流,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的文化都对希腊文化有重要影响。希腊人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开阔的胸襟,而一个善于吸收外来事物的民族,其文化必然有一种博大的气象。
1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政府的提倡;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3对外战争的胜利,对民族自信心的鼓舞;4 便利的地理位置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4、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古希腊的历史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希腊被罗马占领为止,经历了大约1000年的时间。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
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
这是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
3.第三阶段,公元前6——4世纪初
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4.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
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作家庭喜剧。
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古希腊文学经过罗马文学被后世所继承、发展和传播。
5、分析古希腊戏剧繁荣的原因
①工商业奴隶主兴起
②奴隶主民主制,对外战争胜利。
③民主制领袖、僭主提倡、鼓励戏剧创作和演出。
④执政者大力提倡。如公元前六世纪末,庇士特拉图创办“酒神大节”,上演酒神颂。雅典民主政治提倡集体生活,戏剧是最具有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修建大型露天剧场,大者可容一万九千人,如厄庇道洛斯剧场。
⑤举办戏剧比赛。
6、古希腊悲剧的起源P34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古希腊民间春秋两季祭酒神狄俄尼索斯,祈祷和庆祝丰收,其中有合唱队唱酒神颂歌,悲剧即起源于此。又因合唱队员皆穿山羊皮,扮半人半羊,故“悲剧”的字源为“山羊之歌”摒弃了作为前身的萨图罗斯剧的粗俗,经改进成为一种庄重严肃的艺术。
7、古希腊喜剧的起源P43
源于酒神祭祀中的狂欢歌舞和民间的滑稽表演。
梅加腊的苏萨里翁于公元前580至564年间,将梅加腊的滑稽剧介绍到雅典乡区伊卡里亚,并使其具有诗的形式和戏剧的歌队,这是原始的喜剧。
公元前487年,雅典始在酒神大节上演喜剧(悲剧正式上演是在公元前534年)。
古希腊喜剧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西西里喜剧,一种是阿提卡喜剧。
8、古罗马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罗马文学主要是指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5世纪的奴隶社会中期和后期的文学。今天所见的罗马文学,主要是在借鉴、吸收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创作出来的。罗马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
1、共和国时期文学 (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为止)
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通过连年战争,不仅统一了意大利,而且征服了希腊、北非和地中海广大地区,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国家。军事上罗马征服了希腊,文化上希腊却征服了罗马。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学,成为罗马人学习、借鉴的榜样,对罗马文学的发展起着巨大影响
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文学
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特别是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崇高之义)称号的执政期间,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期。屋大维大力提倡文学创作,促进了具有独立民族风格的罗马文学正式形成。
3、帝国时期文学
从公元1世纪中叶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屋大维去世后,罗马帝国完全成为君主专制国家,奴隶主贵族的寄生性、腐朽性更加突出,战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严重影响了文学的正常发展。帝国时期文学的宫廷趣味、颓废倾向越来越浓,内容贫乏,追求形式的雕琢。后期由于基督教成为国教,世俗文学更受到教会文学的排挤,趋于衰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塞内加和阿普列尤斯
9、为什么说《埃涅阿斯纪》是一部文人史诗?P25
《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它以荷马史诗为范本,虽有模仿,但仍表现出罗马文学的特色。如主人公除了勇敢、刚毅外,还具备了敬神、爱国、仁爱、公正的品德,而且政治目的性强,为了国家,历尽千千辛万苦,能克制个人感情,
表现出较强的理性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与个体意识很强的荷马史诗有所不同。此外,在艺术上,他没有荷马史诗自然质朴的特点,缺少口头文学的活力;它的风格委婉严肃,格律严整,在心理刻画上超过荷马史诗。所以说《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0、古罗马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的作用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后世欧洲文学的桥梁,对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连接古代到近代文学的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罗马征服希腊以后,广泛地接受了希腊文化,利用帝国的优势,把希腊文学迅速地推向了地中海周围广大的地域。罗马文学中的东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为西方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罗马文学对希腊文学的摹仿,不仅使希腊文学得以保存并传扬四方,还由于罗马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的渗透而具有彨独特的价值。因此,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毫不过分的:“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近代的欧洲。”
在18世纪前欧洲文学主要接受罗马文学的影响,欧洲人是通过罗马文学的折射才看到希腊文学的,18世纪后,欧洲人才把研究重点从罗马转到希腊。
11、旧神谱如何反映了当时的人类社会发展状况?
①女神盖亚和瑞亚在政变中起决定作用,反映了母权占统治地位的古希腊氏族社会生活。
②母子、兄妹乱伦婚配反映了蒙昧时代混乱的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
③克诺洛斯吞噬儿子反映了人野蛮的吃人习俗。
12、新谱系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什么状况?P17
反映的是父权社会的状况,以宙斯为中心组成了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组织,家庭也由一夫多妻和杂婚过度到一夫一妻,新神谱系有十二主神。
13、古希腊英雄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6其实质是什么?
主要内容:所谓英雄传说是由神人结合生下来的半人半神式人物,他们有很多重要故事,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中的奥德修斯,以及夺取金羊毛的伊阿宋,他的妻子美狄亚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等等。
15、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①.高度人格化的希腊诸神,神人同姓同行,神被人化。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强大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他们不仅是自然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
②.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虽然相信神,但更肯定人的智慧和存在,充满乐观精神。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肯定与赞扬。
③.系统性、完整性、哲理性与艺术性。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
16、 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P17-18
地位
① 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② 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③ 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④ 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性的艺术魅力。
影响:
①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古希腊悲剧诗人的绝大部分创作、美术、雕塑都取材于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
②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奥维德的《变形记》等。
③ 后世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希腊神话知识形成一股潮流而得到普遍重视。莎士比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都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创造了流传千古的许多杰作。
17、希腊神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18、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分析P26-27
起因为“不和的金苹果”,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
英雄阿基琉斯的父亲阿帕琉斯和女神忒提斯结婚时,邀请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参加婚礼,唯独没有请不和女神厄里斯文。这位女神很生气,有意要挑起一场纠纷。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桌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当场就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弗洛狄忒争夺“金苹果”事端。后来,特洛伊王子巴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弗洛狄忒。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
19、《荷马史诗》的主题和风格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歌颂之列。
其风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20、比较《荷马史诗》与其他军事题材作品的战争观,并分析原因
史诗把战争当做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对战争双方都做了热情的歌颂,没有涉及今人关于战争的道义是非观念,无所谓正义与否。古今中外的其他军事题材的作品,对参战双方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原因是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因而在战争中特别重视战斗荣誉的英雄主义精神,史诗中的英雄们更是视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
21、《荷马史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影响
采用倒叙结构,如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两部史诗都涉及10年时间所发生的事,但都是采取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某一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人物、纷繁的情节和丰富的生活画面浓缩成一
个严谨的整体。《奥德赛》:两条情节线,合二为一的情节。荷马史诗卓越的结构谋篇艺术,历来为文史家所高度赞扬。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楷模的地位,为欧洲叙事文学奠定了基础。
23、分析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形象P28
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奋不顾身而又爆裂鲁莽,残酷、霸道和固执的人,并且富有同情心,热爱生活。
赫克托耳:
赫克托耳具有完美的性格,表现在出于群体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了个人荣誉而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且富于理性襟怀大度,但其英雄主义富于悲剧色彩。
奥德修斯: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策划者,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智勇双全的完人形象,他足智多谋,以坚毅果敢著称于世,且心思缜密,善于自我伪装,是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24、比较中西方戏剧。
24、分析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结构 笔记
25、《俄瑞斯忒斯》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笔记
26、索福克勒斯对戏剧的贡献是什么?笔记
打破写三部曲的传统,注重戏剧结构的完美紧凑,在一部剧里写一个有头有尾,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善用对照、突转手法。增加第三个演员,发明活动布景。
27、分析《俄狄浦斯王》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P39
有着精妙的布局结构。它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细致合理地使用每一个事件,匠心独运地引导观众,达到诗人的深层期望。
悲剧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倒叙式结构,故事从临近结尾的高潮处写起,把追查凶手作为全剧的起爆点,强化了西方文学从高潮处写起的叙事传统。国舅克瑞翁带回神的预言,明确要寻找凶手,形成戏剧的第一个重要场面。
《俄狄浦斯王》把前30年的事情作为前情交代,通过人物的回忆讲述出来。第二场王后伊俄达卡斯为了安慰俄狄浦斯,说出先王在三岔口被杀的前情,使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因为俄狄浦斯正是在三岔口杀过人。
诗人以稳托乱,以静制动的构思,恰好地规划了主人公的行动:为找到杀人凶手,有条不紊的办事,保持微言,事件的表层运动把剧情推向高潮,引出情节的“突转”和人物的“发现”。
第三场采用了突转的技巧。所谓突转,指的是人物命运在情节发展中急转直下,从顺境转向逆境,或者从逆境转向顺境。科任托斯的报信人前来向俄狄浦斯报告国王去世,泄漏了俄狄浦斯身世的秘密,剧情突转,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无可挽回。
俄狄浦斯由两个演员扮演,演唱者演唱,舞者不说话。在结尾时,两个俄狄浦斯融为一体。它表现了俄狄浦斯自我脱冕,自我惩罚,从一个戴着面具,脸上涂着
油彩的古代国王蜕变为卸掉戏装面具的现代普通人。表现了人与命运斗争的自由意志,也包含现代人的精神。显示了歌剧改编的意义。
悲剧英雄在同命运搏斗中展现其英雄本色。在命运面前他是失败者,但作为勇于承担责任、视城邦利益至上的贤王,其精神不朽。命运的无情反衬出英雄的坚强与无辜,这一角色的悲剧色彩凸显其人格的崇高。
28、欧里庇得斯戏剧贡献P41、43
欧里庇得斯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微时期的悲剧作家,对欧洲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影响超过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
强化了批评倾向,描绘出社会的黑暗的人民在反抗不合理的现实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将民主思想大大推进了一步。
宣告了英雄悲剧的结束,把写理想化的英雄转变为写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让被压迫的妇女和受奴役的役隶登上了舞台,扩大了表现范围,使悲剧充满现实主义精神。
创造了写实手法和心理分析方法,特别善于刻画妇女心理,有“首先发现了希腊妇女”和“心理剧鼻祖”之誉,对后人影响尤大。
29、分析美狄亚形象P42
美狄亚是一个用残忍的手段进行反抗和报复的妇女形象,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对现实生活中妇女不信的命运表现了同情。
美狄亚情感丰富,她的爱和恨都十分强烈。耶松爱她时,她为了耶松不顾一切,甚至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可是耶松抛弃她时,她绝望之后转而对耶松产生了强烈的仇恨,产生了复仇的欲望。
美狄亚的处境是不幸的。她帮助耶松盗取了金羊毛,背井离乡来到了希腊,为耶松生儿育女,在希腊他除了丈夫一无所靠。所以当听到丈夫喜新厌旧要抛弃她的时候,她非常痛苦。她无处可去,无人可奔。她的不幸引起了人们对她的同情。
美狄亚聪明谨慎,是个有智谋的女子,她的报复行为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和准备。她下决心复仇之后开始考虑复仇的办法,同时她还琢磨自己的出路,寻求能够帮助和保护她的城邦。当雅典对她表示欢迎时,她立刻采取了行动。开始假意奉承国王,争取时间,她假意迎合耶松麻痹了对手,最后给新娘送去带毒的袍子,使国王和新娘丧了命。
美狄亚杀子的行为是残忍的。虽然她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杀死了两个无辜的孩子。这种手段是应该进行谴责的。
美狄亚的聪明、机智、勇敢帮助她复了仇,但也造成了她的过失。
美狄亚形象的意义在她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合理地位,诗人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诗人有十二个剧本是写妇女命运的,美狄亚的形象既反映了妇女的不辛遭遇,也表现了她们的反抗情绪。她们进行报复起来反抗被遗弃的命运完全是应该的。
30、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20:0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37785256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比较文学期末题目和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比较文学期末题目和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