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美与建筑美

更新时间:2023-12-30 18:57:2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习珍)

文学美与建筑美

美的历程

—论环艺设计美与文学美的交汇

摘要:文学通过文字、不同的表现及修辞手法来把现实中的大自然、人和人的心理以及万事万物的美表达出来,环境艺术设计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美的利用及艺术加工从而将自己甚至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注入建筑实体、居室环境及建筑布局中,表达自己的理念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以感官和心灵上的舒适。

环艺设计与文学从来具有血肉之缘。自人类学会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物质,为自己营造挡风避雨、遮雪御寒的“家”开始,便出现了建筑活动。如今,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和生活需要,在努力美化其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用诗情画意的文学手段赞美自己的建筑,情真意切地表达出对不同的建筑及环境的丰富的精神情感。

一. 古今文学作品对环艺设计的美的表达。

环艺设计与文学素有历史的联系,二者同属美学范畴,有不可解结的因缘,无怪乎青年时代的歌德,第一次接触斯特拉斯堡那有名的教堂时,就再也摆脱不了缪斯的追逐,直到他写出那部不薄的《论建筑》为止;无怪乎听到圆明园被入侵者的邪火毁灭时,雨果那样地抑制不住他的愤怒,竟大胆谴责他肇事的祖国为“强盗”;无怪乎那么多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在它们的形迹早已从大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其魂魄却随着那些赞美它们的不朽诗篇,千古留传。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特殊作用。

文学作品因建筑而产生,建筑因文学作品而扬名。如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虽然,巴黎圣母院古老破旧,但有了雨果的这一巨著的承载,她美丽形象便带着艺术气息微笑地站在我们面前,也使设计史上留下了巴洛克这一永恒的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乡,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文学手法使早已化为灰烬的奢华异常,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跃然纸上,呈现在我们眼前。为后代的建筑、园林选址,依山势造景等方面的设计

提供了宝贵经验。

《古文观止》中也有许多文章表现了建筑的美,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同样也为环艺设计留下了极有价值的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的诗意与文学手法

文学与环艺设计之间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中充满了文学的想象,单体建筑是散文,大型建筑是长篇小说,长城便是一首巨型史诗。

环境设计中表现文学美,首先想到中国的是古典园林。在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

如在艺术手法上,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讲究“步移景异,得景随机”、“可行可观可玩可坐”,好多都是“曲径通幽”,如果说曲径是条线,那么,每处好景致就是一颗明亮的珠玉。文学作品里经常有一条线索把事件给贯穿起来,这不是一样的么,都是“一线贯珠”,不同的是一个在设计艺术里一个在文学艺术里。

再有欲扬先抑的手法。这种手法在空间环境中的运用也也不陌生,比如说在一个家居环境中,故意把门厅压的很低,那么过了门厅之后来到客厅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于客厅的空间在高度上有一个层次的对比,门厅里的“抑”为了客厅里的“扬”。最具代表性的是贝聿铭设计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入口处的处理和中厅相比较空间高度相当低,到了中厅高而阔,使人感以豁然开朗,耳明眼亮。小处小的亲切,大处大的豪放。大小相宜,归功与“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所以设计艺术和文学艺术在手法的运用上有此可见一斑。这种意境不由得让人想起《桃花源记》里所描述的“缘溪行,得一小孔,孔中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园林艺术之美体现在建筑美、自然美与文化美三个方面,三者在园林之代表—拙政园中有着完美地结合和体现。园林的建筑美体现在其中的亭、台、楼、阁、榭、廊之中。

近年来,拙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整个拙政园的亭榭廊堂的取名几乎都来自名人的诗句佳文,其名称来自诗篇,其建筑亦浸透诗意,每一座亭台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水榭就是一幅画,整个建筑都是诗意的物化。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

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而在现代的环艺设计中,有的建筑却是由文学成就的,它的设计灵感以及所包含的文化传承都来源于文学作品,如彭一刚教授为新加坡华侨大学建校40周年庆典而设计的标志性建筑,灵感就来源于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等。

三、文学美与建筑设计美的交汇与发展前景

环艺设计与文学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筑体现了文学家的某些理想,设计师或许能从文学中得到灵感;同时文学也极大地丰富并传播了建筑设计理念,二者相辅相成。

建筑作为设计师对世界领悟和思辨的产物而言,著名建筑便是人类发展史中的文学巨著。同样,文学作为文学家对世界领悟和思辨的产物,著名的文学作品就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伟岸建筑。

著名作家方方认为,建筑像文学一样,一直在记录人类发展的历史变迁,一直在展示人类的心灵情绪。辽阔的大地和开敞的空间是它的纸和桌面。所有在文学中留下的历史印迹,都可在建筑上找到。因此,那些建筑,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对它细心地琢磨,对其背景深层地了解,你就会获得与阅读文学作品时同样的感受。观赏一幢好的建筑,如同读到一本好书,它带给你内心的愉悦和震撼同等强烈。

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艺术,但是,艺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艺术作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文学修养就来起到连接思想和艺术的作用,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便是提高了自己的设计修养。

在一个成功的空间环境里,人们在这个空间里生活学习工作,随着是时光的流淌空间环境产生不同的光影,给人不同的表情,引起人们情感的不同变化,就完成了三维(长、宽、高)空间到四维空间(三维空间 人的情感体验)的转化。不管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还是设计艺术,终归的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的。这种感情能够教育、感染、鼓舞、熏陶、培养人,让人们去创造真、善、美。

近年来,设计界最为流行、也最得人心的设计理念便是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它的

提出可以说是中国设计史上的里程碑。早在欧洲的古希腊哲学中就出现了“人本主义”的观念,而我国则源于古典哲学中老庄的“天人合一”、“与人为贵”的思想。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被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此,环艺设计与文学联袂,提高设计者自身的文学修养,以人为本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最该做的。

而作为学习环艺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并与专业相结合也是必然的,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阿房宫赋》,杜牧

《古文观止》

《离骚》 ,屈原

《桃花源记》,陶渊明

《老子》

文学美与建筑美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18:5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33841256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美与建筑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美与建筑美.pdf

标签:建筑   文学   设计   艺术   环境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