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诉讼保全申请书)
第19卷第1期2016年3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POLYTECHNICINSTITUTENO.1VOL.19MAR.2016[文章编号]1671—8178(2016)01—0040—04古今文评》述论王守谦《胡艳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古今文评》“和刻本”,摘要]现存为日本的共一卷,是一部有关古今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其作者王守谦极有可能是在嘉靖年间出生,于崇祯年间去世。此书前半部分点评了从夏朝到元朝的文章,其中对先秦著作点评较多;后半部分对明代文章详尽述评,且对明朝前的文章多从著作角度评价,而对明朝文章则。《古今文评》以作家为线索,评判作品的优劣认为,文章的气格因时代而不同,文章的精粹取决于作家的性灵。书中还揭露了前后七子之末流的弊端,推举欧苏。[关键词]古今文评;王守谦;结构体例;思想倾向[中图分类号]I207.62DOI:10.16347/42-1742/z.2016.01.009[文献标识码]A“和刻本”是日本早期翻刻的汉籍,是中国古代文献在日本流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汉籍在域外传播最活跃、最发达的一个系统。明末学者王守谦所《古今文评》写的已在国内失传,现在能看到的版本就是日本刻印版,即日本享保十三年(1728年)九月京都奎文馆刻本,亦见于长泽规矩也编《和刻本汉籍随笔集》第十七册。日本人平君舒(仲缓)为《古今:“世有文评,文评》作了一篇序,序中说而无古今文”评,王守谦著《爽言》为文评古今之谓也。可见,平君舒很看重这部著作。笔者所依据的版本是《历代文话》王水照先生编的第三册中收录的《古今[1]3120。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与此相关的研究文评》性的论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书作一番研究。[1]3119《子丑纪事》。崇祯十年,书名流寇再次攻城,守谦纪,‘集群书多’,。平时其事,名《全城纪事》所著《唤》:‘上下古今,。世编纵横浩瀚,大江南北,首屈一指’《娄子庄大石及汴堤奇石记》,称石为朱勔主持所著‘花石纲’操办的偶然遗留于此。所著《小隐窝爽,言》除记其轶事外,多记世人怨言,和劝世良言《爽言》,《爽言》”《古今文评》等。载于是百篇中的一篇。《灵璧石考》,王守谦是灵璧人,曾写过一篇对家:“石之堪作玩者,乡的灵璧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吾”这篇文章不仅可以用来研究灵璧灵璧石称最。石,了解灵璧石的历史、价值,而且能为考证王守谦的生平提供依据。《古今文评》,根据笔者推测他是嘉靖年间出生,崇祯年间去世。理由有二:首先,前文曾说他在崇祯九年率子孙守城,那时已年逾八十,崇祯九年是1636年,减去80年是1556年,属于嘉靖年间,而且上文还提到他是万历年的进士,所以王守谦只可能是嘉靖年间的人,这点还可以《灵璧石考》:“海内王元美(世贞)之从中得到验证[3][2]《古今文评》——王守谦一、的作者—,“字道光,《古今文评》的作者王守谦号凤竹,安徽灵璧县娄庄南小王庄人,明末学者,万历年间中进士。以岁贡授和州训导,升河清县教喻。崇祯九年,流寇攻城,守谦年逾八十犹率子孙守城,并纪其事,[收稿日期]2015-12-19[作者简介]胡艳红(1990-),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写作学。女,山西吕梁人,·40·
《古今文评》胡艳红:王守谦述论董元宰(其昌)之戏鸿堂、朱兰嵎(之藩)之柳祗园、浪居、米友石(万钟)之勺园、王百榖(穉登)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吾石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之啬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董其昌(1555—1636)、朱之蕃王世贞(1526-1590)、(1546~1624)、米万钟(1570―1628)等人都是明嘉靖年(1522年-1566年)或万历年(1573年-1620《灵璧石考》年)的著名文人、书画家;其次,在中有这:“国朝垂二百六十余年,”么一句寥寥无闻。明朝是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经过“二百六十余年”就应该是1628年,这年是崇祯元年。另外,他还在崇祯九年、十年两次守城,这分别是1636年和1637年,所以他去世的时间只可能在1637年以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王守谦极有可能是在嘉靖年间出生,在崇祯年间去世。他著书虽多,但流传下《古今文评》《灵璧石考》来的恐怕就只有和了。他是有选择地列出几个作家再对其它各代的文章,结合他们的作品予以评价。对先秦文章,王守谦只是提到了著作,主要评论“六经”《尔雅》《穆天子传》《阴符》《管子》《晏子了》《道德经》《左传》《冲虚真经》《战国策》《庄春秋《离骚》,子》和他对这些文章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崇圣”:“圣人学问真如山负海这体现出了他的思想”酿,无所不有。,对秦代的文章,王守谦说到了韩非子的《说难》“出入《国策》,,说它而奇妙过之”这应该是对它比,较高的评价了。而对于《吕览》他却给出了这样的:“《吕览》评价集诸家而独收其名,悬之咸阳,岂真一字不可增减哉?”这说明他对这本书有所怀疑。对李《谏逐客书》,斯的和《上二世书》他说它们“翻转极,文之变”但又缺乏先秦古气。对两汉文章,王守谦只具体点评了两司马和班《鸿烈解》。他尤其推崇司马迁的《史固的文章以及,“有《史记》《汉书》,记》甚至认为而可废也”这未免有失偏颇。而对班固所作的《汉书》也多是贬斥之:“子云好奇语,语多艰涩,顾其果在艰涩哉!以正法”眼观之,则所云文章小技。,王守谦认为建安以来的文章“渐觉绮丽”晋朝“竞尚清谈”,,;《桃《归去来辞》文章只有“闲情如画,;《兰亭》。而六源记》幻笔疑仙一叙,则超超尘外”“专事骈偶,朝文章文至此翻然一变,秦汉古气澌灭。殆尽矣”王守谦讲到了李白、杜甫、王勃、骆对李唐文章,“侠气飞扬”,宾王等,认为李白诗是而王勃骆宾王等“妙年能文”,“无非以骈偶取胜”。他最为人虽是但《获麟解》推崇的是韩愈的文章,不仅以为例说明,说“文至此是自能成佛作祖者也”,这是相当高的评价了,而且将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陆游作比,认为他“皆不能与昌黎作对”。们王守谦认为欧、苏、曾、王四家的关于宋朝文章,文章就能代表。他主要品评和欣赏的是三苏的文章,尤其是苏轼的文章。这点下文还将提及。书中对明代文章的评论就用了1/2的篇幅,所涵盖的学者也很多,可谓详尽。对明代以前的文章多是从著作方面进行评价,而对明代的文章则是以作家为线索,评判他们的文章优劣。对明景泰年之前的文章只是一笔带过,书中主要点评了景泰年、成化年、弘治年、嘉靖年、隆庆万历年以及天启年间的·41·《古今文评》二、的结构体例,《古今文评》在国内没有流传下来,只有日本刻本,探究其原因,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人平君舒所写《附刻<文评>后》:“盖世之罕有,的得到答案是以弗传。乡友卢元敏为本邑掌书司监,家旧藏之。往岁遗至丐梓焉。余去年及入与京,谋诸书肆,书肆喜受之,即私与一儒生览,儒生非而斥之,书肆竟止。复屡举,众皆弗肯,吾道穷矣,使王氏绝弦地[1]3128,《古今文评》”下。由此可见没有受到重视,大“世之罕有”,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是当时的读书人“非而斥之”“众皆弗肯”。在日本如此,想必在中国也是这些原因。日本人平君舒(仲缓)正是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才刻印了此书。正因为他能够“不非其所非,不,,是其所是”此书才得以“兹刻以广焉”才能“布行。千里”《古今文评》历评了自先秦直至明代的各朝文章。此书用1/2的篇幅点评了明代以前(即从夏朝一直到元代)的文章,但各个时期所用的篇幅却不尽相同。其中对先秦著作点评的较多,而对元代的文:“元人腥我天地,章只写了两句话文运至此,衰飒已极,即赵孟頫间有文字,亦难与其字画并传。独王实”甫、关汉卿一辈人所为乐府,可称一代之绝耳。对于元代的文章,王守谦认为文运到此已衰,所以,。而但他也肯定了元曲的价值,认为是“一代之绝”[1]3123
第19卷第1期2016年3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POLYTECHNICINSTITUTENO.1VOL.19MAR.2016一些自己颇为推崇的学者及其文风。景泰年间,书中只提到了陈白沙(即陈献章)和庄定山(即庄昶)。成化年间,也只提了两个人,一个是;另一个是王守薛文清(即薛瑄),说他是“理学之冠”“制举艺”,溪(即王鏊),二人在这两个领域都是说他“独执牛耳”,“皆当别论”。但涉及到古文辞,就得书中却只说到一人,即前七子中的李弘治年间,崆峒(即李梦阳),直逼秦对他的评价是“独建旗鼓,,“鹧鸪初唱,。汉”时人认为他惊动江南”主要有李于鳞、王元嘉靖年间提到的人物较多,美(即王世贞),元美聪认为他们是“于鳞睚眦千古,;还明绝世,使天下复见汉官威仪,皆天生奇男子也”;有杨升菴(即杨慎),说他的文章“至今犹贵纸价”“集以气节发之”;汪南溟的文章“闯秦杨椒山的文章,汉之堂,而不得与七子之班,冤矣”王守谦认为汪南溟的文章有秦汉之气,但不能位列七子之中,实在冤枉;王槐野(即王维桢)、何大复(即何景明)的文章与李梦阳的风格一致,都是倡导复古;还谈到了唐六如(即唐寅)、桑民怿(即桑悦)、徐文长(即徐渭)、唐荆州(即唐顺之)、茅鹿门(即毛坤),对唐荆州的文:“文字尚议论,章,评价很高耻为钩棘,一种浑厚大”雅之气,隐隐毫端,此真所谓大家也。万历年间的文章与之前的不同之处,主要隆庆、通过点评董元仲、袁了凡(即袁黄)、李本宁(即李维桢)、焦弱侯(即焦竑)、王百谷(即王穉登)、屠赤水(即屠隆)、陈眉公(即陈继儒)、汤宣城(即汤宾尹)、袁中郎(即袁宏道)、郭青螺(即郭子章)、祝无功(即祝世禄)、汤海若(即汤显祖)、李卓吾(即李贽)等几个大家的文章来说明。其中对汤宣城的文章评价极:“汤宣城自辟一天地……故其《镌宣城汤睡菴集》高中,不傍古人一句,而古气逼入,至睹一种快心之论,”不觉跃然起舞,真奇才也。主要评论了王季重(即王思任)、钟伯天启年间,:“其文敬、谭友夏的文章,其中对王季重的评价最高乍出,如玉笋之罩朱霞,奈何字字欲精锍之光照人指骨,所称尔雅者安在乎?”将他的文章与尔雅作比,其赞赏态度可见一斑。至于书中所写的“中州梁园马”“滇南聚州王公”公等不及考证,不知说的是哪几位学者。”这就者也;文章之精粹,本乎性灵,不能不同者也。是说文章的气格因时代而不同,而文章的精粹取决于作家的性灵,一个作家所写的所有文章的精要部“性灵”分都体现着他的性灵。笔者认为此处的应该是指作家的气质,比如说他尤其赞赏“盲史”左丘明《左传》、“腐令”写的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庄子、苏《左传》”,“秉史笔者,“富丽轼的文章。说自《左传》,翻出……不可谓非创始之文矣”认为左丘明记史笔“缕缕五十万法秉直,开创了一个新文风;说《史记》言,或叙事,或议论,或以叙事而兼议论,或以议论而代叙事,至若议论未了,忽出叙事,叙事未了,又出议,论,穷工极变,虽字长亦不知其所以然”极赞了《史记》的叙事、议论,甚至连司马迁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如此安排,这也许就与作家的气质相关,不知不觉就渗透到了著作之中;说庄子是“挟飞仙之才,吐丹砂之口,故能翻空摘奇。盖天地间何可无此一派议,论,胸中何可无此一段见解”庄子正是以这样的气质写出这种令世人必读的文章;说苏轼“生来有仙,“如晴空鸟迹,气”他的文章水面风痕,有天地以来,。这些都使得王守谦认为“案头只消司马一人而已”《史记》、、子长便堪一生受庄子《南华》东坡全集,?“三子者,。为什么呢”用”皆文中仙也。可见王守谦对他们的赞赏态度。书中,王守谦对本朝文章评述尤为详明,其主旨实为揭露前后七子之末流弊端,推举欧苏。例如他:“倘日吾必为周秦,曾说必为两汉,而鄙魏晋宋唐于,不齿,是何异以冠裳珮玉之时,而欲同木叶之世乎”《史记》极力反对那些“拾得几个《左传》字面,曰我能为周汉,为西京也”的人,说他们是“纵摹拟毕肖,,已为优孟之衣冠,况犹然邯郸之步、里妇之颦乎”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说玄说幻,日诡日僻,且愈驾秦。汉而上之,此文之妖也”“欲新而不欲腐,欲创而不王守谦认为文章议论,欲剿,欲确而不欲浮”这对我们的现代文章写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今文评》王守谦的开创了一个先河。正如日:“世有文评,,本人平君舒所说而无古今文评”也正是因为其在日本的刻印流传,此书才不至于失传。平君舒刻印此书,是看到了它的价值,是用它来抨击“古文辞派”,日本当时的其在《古今文评<序>》中,引用王守谦之语,指斥“古文词派”为“文妖”而且肯定和认可了王守谦对苏轼的评价,说他的议论“固《古今文评》三、的主要思想倾向:“文章之气格,王守谦主张因乎世代,不能不异·42·
《古今文评》胡艳红:王守谦述论。书中对各朝文章的评述不是很详尽,但仍可公诸”以作为一个参考,尤其是对明代学者及其文章的评价,仍可以为研究明代作家的学者提供参考。王守谦作为晚明的大家,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研究他《古今文评》,的人也很少,对于这本本文只是粗略地涉及了一些方面,它还有很多可研究之处。[参考文献][1]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7.社,[2]张勇,M].合肥:黄山书王为民,范云霞.灵璧县人口志[2005:302.社,[3]王守谦.灵璧石考[DB/OL].(2008-03-15)[2015-04-23].http://news.stonebuy.com/2008/03/2.html.(责任编辑:周腊生)ReviewofCommentsonArticlesofAncientandPrentofWangShouqianHUYan-hong(ChineDepartment,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Shanxi041000,China)Abstract:TheexistentreviewofCommentsonArticlesofAncientandPrentisinallarollofblock-printededitioninJapan,whichisacriticalworksonancientandmodernarticles.Itsauthor,WangShouqianwhodiedinChongzhenyears,wasprobablyborninJiajingperiod.ThefirstpartofthecontentiscommentsonthearticlesfromtheXiaDynastytotheYuanDynasty,whichmoreaboutthepre-Qinliteraturereview.Inthecondpartofarti-cle,itcontainsdetailedreviewofMingdynasty,remarkingaboutthearticlesofpre-Mingfromtheperspectiveofliteratureevaluation.However,itpaysmoreattentiontotheauthorviewedasthecluestojudgearticlesinMingdy-nasty.TheCommentsonArticlesofAncientandPrentarguesthatthestyleofarticlesshouldchangebythetime;ontheotherhand,theesnceofarticlesshoulddependonthewriter'spersonality,whichalsorevealsthesinkoftheformerandthelatervenpoets,andhighlyrecommendOuandSu.Keywords:CommentsonArticlesofAncientandPrent;WangShouqian;thesystemandthestructure;ide-ologicaltrend(上接第55页)TheMultipleCulturalFactorsofLaoShe'sLiteraryLanguageWANGLi(TourismCollege,HubeiPolytechnicInstitute,Xiaogan,Hubei432000,China)Abstract:LaoShe,wholanguagestyleisuniqueandcharming,isafamous"masteroftheartoflan-guage".Theformationofawriter'slanguagestyleisusuallyinfluencedbythelifeclotohim.Theinfluenceofre-gionalcultureandtheabsorptionoftheclassicalculturearetwofactorffectingtheformationofLaoShe'sliterarylanguage.Thetwofactorsarenotisolatedorgregatedbutmutuallycompatible,however,influencingwitheachother.Therefore,LaoShe'sliterarylanguagestyleisanillustrationofmulti-culturalintegration.Keywords:LaoShe;regionalculture;classicalculture;multiculture·43·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14:5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19026131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守谦《古今文评》述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守谦《古今文评》述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