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事业史笔记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8:5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中国档案事业史笔记

《中国档案事业史》

——讲堂录

整理说明:

1.任课教师:张XX

2.使用教材: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一版.

3.参考资料:①王金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②邹家伟等:《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③赵彦昌:《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使用说明:一、讲录整理以课堂草记为纲(主要记录大纲、页码、号段及书中没有的内容),结合学习教材、档案史专著、档案期刊及档案网络资料予以梳理;二、讲录配有延伸阅读资料。

5.整理时间:每个月末或课后。

——整理人:胡康林 2010-12-15

目录

第一讲 档案事业史概述

第二讲 档案的产生及夏商周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第二节 商代的档案工作

第三节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三讲 春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二讲 秦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四讲 隋唐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隋唐时期档案工作的变迁与发展

第二节 唐代甲库(考点)

第三节 唐代对档案的利用和收集

第四节 现存隋唐档案

第五讲 宋辽金元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辽代档案工作

第三节 金代档案工作

第四节 元代档案工作

第六讲 明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一节 明代文书工作的建立

第二节 明代档案工作的建立

第三节 明朝档案库的发展

第四节 明代对档案的利用

第七讲 清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档案工作

第二节 清前期对档案的利用

第三节 清代后期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四节 现存清代档案

第八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北洋政府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北洋政府对档案的收集和利用

第九讲 国民政府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国民政府机关档案工作的建立

第二节 文书档案改革运动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近代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讲 档案事业史概述

讲课时间:2010-09-31

一、档案史教材体系问题

可阅相关学者的作品:毛坤、腾固、邹家炜、傅振伦、查启森、张会超、冉有光等。

二、古代档案的分类

1)按内容分:记注、户籍、政务、契约、谱牒等。契约档案如《徽州文书》、自贡盐业契约档案。

2)按载体分: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铁券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三、档案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是研究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以历史时期为序,运用具体史料,阐明我国各个社会形态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细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诣方面的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研究的宗旨在于提高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借鉴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经验。

四、古代档案工作人员地位的变迁

1、变迁趋势:①参与国家大政,处于统治阶级利益集团;②与政治脱离,专掌记注和典守档案;③由兼职转换为专职档案人员。

2、变迁特点:管理人员地位逐渐下降;始终是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后期出现转职官员,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任用出现了相应的要求。

五、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我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40年代,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六、档案事业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由档案内容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2、专门性:由当啊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3、创新性:由档案与档案事业的不断演变所决定的。

七、学习档案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1、对专业知识:

2、对档案事业:

3、对文化传统:

八、参考书籍

1、邹家炜《中国档案事业简史》 2、吴宝康《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

3、裴同《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 4、倪道善《明清档案概论》

5、王金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 6、杨小红《中国档案简史》

7、丁海斌《中国科技档案史》 8、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

第二讲 档案的产生及夏商周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讲课时间:2010-09-07

一、档案的起源——原始记事

原始记事方法如:结绳、刻契、图画等。这些原始记事方法,它们代替了部分语言,与一定的思想联系了起来,在一定范围内有约定俗成作用,可以保存和传递。但它们毕竟都是标记和符号,只能帮助有关人们唤起某些具体事物的记忆,不能表达确切、完整、抽象的意思。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备忘、信约和凭证作用,故可称为档案的前身,即档案起源的形态。

二、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文字的产生

只有文字才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才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经验最直接最确切的工具。最初的文字是原始记事中各种符号、图形逐渐演变的。

三、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的产生

文字作为记录史事的工具而言,是档案产生的条件。而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文字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国家管理的需要,文字之最初形式是文书,"最初的文字,是书契"。

一方面,档案是国家机关的产物,在统治者发号施令、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即一种管理众人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在相应的生产活动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记录,其中的相关记录也即是档案。

四、原始记事方法与档案的差别

原始记事方法, 主要有结绳、刻契、图画绘画等在文字发明以前, 人类为适

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发明了这些记事方法, 起到了记事、备忘和信守的作用。但它们与档案还是存在差别的, 还不能称为档案,原因在于

1、原始记事方法主要是帮助人们回忆当时的情景及事件等, 本身不具有记录的功能, 而只起到提醒, 提示的作用。

2、原始记事方法如果离开了当事人或讲解人, 就很难理解其本义, 只有通过讲解, 才能明白。

3、原始记事方法只能记录简单、孤立的事件,一般不能记录抽象、复杂的事件。

4、原始记事方法虽可以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在狭小的范围内为人们所了解,

但这些记录物离开了当地、当事、传到远方, 就很难为人们理解。

五、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1、夏王朝国家的建立

夏朝是我国原始公社瓦解,进入阶级社会后建立的第一个朝代。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出现,大同社会的禅让制度被传子制度所替代。夏朝设置了国家机关和管理集团。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固定的武装力量——军队。夏朝还设置了刑法和监狱,此外,夏代礼制已有一定规模。夏代已经出现了阶级,出现了国家,国家在统治活动中必然产生系统的文书档案。

2、夏朝的文字

文字学家断定中国文字到甲骨文时代经过了至少两三千年的发展,而夏朝共四百多年的历史,商朝往前推四五百年就是夏朝,古夏朝有文字是肯定的。

3、古史记载中的夏朝档案。

《左传》《国语》等古籍中多处引证了《夏书》,《左传》中征引“夏书”、“夏令”,“夏训”共有15处。《国语.国语下》与《禹贡》记载十分相似。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尚能见到一些经辗转抄录的《夏书》残篇断简。

《尚书》中《夏书》,其原始材料可能取之于夏代档案。其中《甘誓》《禹贡》学术界认为比较可信,基本上有真实的夏代文书原始素材作为依据。

《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夏朝档案职官与人名:“夏太史令终古”说明夏代不仅产生了档案,而且还有保管档案的官员。

第二节 商代的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2010-09-14

一、商朝的国家制度与档案官员

1、商朝档案官员的主要名称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场灭夏始,至商纣王,历时六百余年商朝的都城最初建在毫(今山东曹县南),后屡次迁移,至商王盘庚把都迁往殷,历史上盘庚迁殷后的商朝称殷商。

由于对内镇压和对外掠夺的需要,商朝建立一套比较复杂的国家机构,设置了为数不少的各种职官。商朝职官大致可分三大类:

一类为宗教官员,也称神职官员,这类官员后世人统称为史官,也是商朝掌管档案工作的官员。另一类为事务官,其中的小臣有称为宰,是后世宰相制度的萌芽。第三类是武官。史官地位最为重要,这是和商代神权政治分不开的。

2、巫史官员在商朝位高权重

①神权政治:我国奴隶社会政治的最大特点是神权政治,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神权政治的鼎盛时期。史官是司掌占卜的官员,即通过占卜替神、祖代言的宗教职官。

②巫史职掌:巫和史,专掌占卜、记事和祭祀。由于商王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所谓“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史官的主要职掌是一种古老的“天人之学”,他们起着神的作用,是神权的代言者。

③巫史地位:他们掌握知识,是当时最高的知识分子。他们运用自己的垄断的文字知识,记载政事,制作策命,下达王命,掌管档案。史官是神权的代言者和文化垄断者,一身二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成,更显得他们地位的显贵。

二、商朝甲骨档案

1、甲骨档案概述

①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主要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

②商代甲骨档案:是商王朝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甲是指龟的背甲和腹甲,骨指牛的肩胛骨或其他兽骨。甲骨档案是当时的占卜资料,也是当时档案的主要载体。商代甲骨档案是殷商统治者在占卜活动和其他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字记录。又称殷墟卜辞。

③现存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近代发掘的商代甲骨档案是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即商朝后期武丁以后就个王统治时期形成的档案,总数达15万片以上。

2、商朝甲骨刻辞的性质——王家档案

卜辞——甲骨文书形成过程便是商王行事和国政决策的过程。殷代社会,王和巫史既操纵政治大权,又兼为占卜的主持者,所以这些卜辞也可以视作为政事的决定记录,属于王室档案。

3、甲骨体式的组成部分

一是叙词(前辞),记载卜问的日期以及卜官的名字。二是命辞(问辞),记述向神祖问求告之事。三是占辞,记载卜兆之结果。四是验辞,记述卜问以后应验的情况。

4、甲骨档案按其记载的内容分类

(1)占卜刻辞,这是甲骨档案的最大部分。(2)卜事刻辞即关于准备占卜材料的记事刻辞(3)记事刻辞,关于职官、制度以及王朝日常政务的记载。(4)表谱刻辞:包括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即关于王朝祭祀活动和王室世系的记载,是

最早的谱牒。

5、甲骨档案的保管

在神权政治下,商统治者对作为“神物”的甲骨文书,是十分重视保管的,从地下发掘到的比较有秩序的大量堆积的甲骨,可以说明甲骨是有意识的集中存贮以备查考利用的。

第一,从考古出土看,商代大部分甲骨档案是集中保管。主要是殷统治者的宗庙和陵墓所在地,这样既便于保卫,又便于利用。

第二,从窖藏情况看,大体有朝代可循,多数窖集中储存一个王统治时期的甲骨,也反映了集中管理的做法。

第三,有集中归档的做法,就是殷商甲骨档案突出的一点。卜辞集中出土于殷都安阳,而卜辞所记占卜地往往有在殷都以外的,可见这些在外地占卜的甲骨,仍旧归档于殷都。

第四,有初步的整理方法。首先有原始的归档登记制度。其次有的龟甲编连成册或按包保管或粘贴保管。甲和骨分别贮藏。还有原始的目录索引。

第五,有专门经管人员。从卜辞贞人来看,他们不仅是甲骨档案的形成者,同时又是专门的经管官员。每片卜辞都有他们的亲笔签名,记事刻辞里也有经管史官的名字。

甲骨就其本质来说是档案而不是书籍,是为日后的稽查考核。

简言之,商代甲骨档案保管方法是:1、实行集中保管;2、有类似现在的保管方法;3、有初步的整理方法;4、有专职档案管理员。

三、甲骨档案的发现

1、甲骨档案发现的年代及发现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最先认识古物。

2、甲骨的迄今发掘数:从1899年甲骨档案被人认识起,至尽九十多年来,前后出土154604片。

3、甲骨档案研究者:甲骨学的开山著录是刘鹗编纂的《铁云藏龟》,是甲骨档案的首次公布。清代大学者孙诒《契文举例》,这是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部著作。1979年由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集大成的宏篇巨著。同时也是第一次最大规模的甲骨档案的公布

4、甲骨研究四堂:罗雪堂(罗振玉)、王观堂(王国维),董彦堂(董作宾),郭鼎堂(郭沫若)。

5、甲骨资料例举:明义士《殷墟卜辞》,王汉章《古董录》,胡厚宣《殷墟卜辞综述》,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刘鹗《铁云藏龟》,王宇信《甲骨学通论》,郭沫若的《卜辞通纂》、《殷契粹编》,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等。

四、甲骨档案的史料价值

1、甲骨档案的出土,为商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最直接的可信的原始材料。

2、甲骨档案的出土,还对我国古文学、古代自然科学及宗教等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被史学界称为近代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五、商朝简册档案

商朝简册档案产生的史料依据:甲骨档案只是我们见到的商代档案的重要部分。商代应有简册档案,而且也应是重要的公文。《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商代的简册档案由史官书写和保管,史官中的“乍册”就是制作文书册命的。由于年代久远,商代的这些原始简册档案目前还未发现。

第三节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 2010-09-21/28

一、西周档案工作的建立

1、西周国家制度和机构概述

周朝的档案工作比商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古代典册和金文中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记载也比商朝要丰富得多。这和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加强王室权力,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等方面较商代更加完备和严密是直接有关的。

①封邦建国:为了建立周朝对全国的统治,周统治者实行丁大规模的封邦建国。

②宗法制度: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就要稳定地确定工室和各诸侯国之间的从属关系,限制诸侯国的权力。于是周统治料利用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度。

③国家机构:为了加强西周王室的统治,周统治者建立了—套比殷代完备得多的国家机构和官职。

2、西周档案机构及官员、职任和地位

①机构设置:西周中央政府分为卿士寮和太史寮两大部门,前者为西周执掌政事部门,以卿为首长;另一平行中央重要机构是起草文书,保管典籍的太史寮,周代史官已有分职,如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之分。除此之外,王室事务总管的“重灾”也掌管王室档案,周公曾任此职。

②主要职掌:主要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保管国家典籍以及天文、历法、祭祀、教育等事务。

③地位作用:周代史官仅次于师保,与卿时寮官员有着平行地位的职官,这说明西周史官的地位有所下降,对国家所起作用都较商朝史官为逊色,但仍不失为 周王朝中职权显赫的重要官职。

西周史官的地位与作用和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西周史官的职任首先是保管典籍,而且有明确的分职。除典守重要典籍外,他们还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事迹,我国历史上史官记注制度就是奠定于西周。收藏大量典籍的史官机构——太史寮,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可见史官的显赫地位与档案工作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西周档案及其保管制度

(一)简牍档案及其管理

1、文书书写材料:主要书写于竹木之上,故称为简牍档案,简和牍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容字数量和用途上。

2、主要文书种类:从层级上划分可分为王命文书、各级官府政务文书、谱牒,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如版图、盟约、人事文书、刑律、谱牒、诰、誓、政典和记注等。

①版图:版是户籍,记载周王统治的人数,图是地图,象征周王的统治范围。土地和民人是王国的基本财富。这类档案是周王朝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

②盟约:这是盟书和约剂的统称。盟书为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和卿大夫之间的约誓记载。约剂是维护统治秩序的各种制度和规定。为周王国维系内外上下各种关系的法律性文书,故盟约为周王驾驭臣属和万民的工具。

③人事文书:记录王室贵胄和群士的善恶之迹,是西周较完备的人事档案,可供选拔升迁的考核依据。

④刑律:即记录刑律条款的档案,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档案。

⑤谱牒:周王室和贵族的世系记载,是宗法制度下世袭王位和各种爵位的特殊权利的文字凭证。

3、西周王朝管理档案的制度

(1)登于天府: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天府是西周王朝宗庙保存重要档案正本的处所。西周王朝重要档案的正本均须上呈天府,以祭告神灵,祈求庇佑赐福,也是周王处理政事、稽查官员、统治臣民的凭证和依据。

(2)制作副本:我国历史上档案副本制度是从西周开始建立的。这是为了便于日常政务利用和为更好地保存正本而制作的为稽查利用的档案副本,这类副本由各类文书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保存。可知,西周王朝归档制度是多套制的。

副本的作用:①便于编史修志,查考利用;②正副本相互印证,避免伪造篡改;③补缺备失,以便保存;④提高行政效率。(张老师所讲)

(3)藏于金匮:西周统治者重视档案的保管,古代典籍中还有藏于金匮的记载,即把档案存放在用金属封缄的匣子中。我国史上有 “石室金匮”保管传统始于西周。

(二)西周金文档案

1、形成及演变

青铜器铭文演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自青铜铭刻出现到西周早期,为铭文初起阶段。

第二阶段,即进入西周,随着青铜器的发展,铭文也起了变化。这是铭文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宁数增多,记事范围广泛。这时的铭文具有了明显的书史性质,沃是由于这一阶段铭文具有的书史特点,称之为金文档案。

第三阶段,为春秋战国时期,可谓铭文哀微至终结时期。春秋时铭文特点是书史性质逐渐消失,铭文变成了一种“文饰”。

2、金文档案的特点、内容、贮存

①金文档案的含义:西周时发展到专为记事铭文而铸青铜器,这种有书史记录的青铜器铭文称金文档案

②金文档案的特点:是西周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记事档案。不是国家机关办理事务的产物。即不是王朝政务文书,是王和各级奴隶贵族的传家宝,即保存于家族或宗庙的重要历史记录。铸器的目的一是告祖先,二为流传后世子孙永世保存

③金文档案的内容:西周统治阶级凡册、赏赐、志功、诉讼等重大事件都要在青铜上勒铭记载。

毛公鼎:周宣王时器物,是西周出土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共497字,内容是周宣王册命毛公 为正卿的诰命铭文。

大盂鼎:康王时,“授民授疆土”分封赏赐的记载,记载了康王对贵族盂的赏赐。

此外还有史墙盘(重大历史价值)、曶鼎、利簋(目前西周最早一件铭文)

④金文档案的存贮:有类似段代甲骨档案窖藏情况。在西安、扶风、吱山等地历年来发现不少窖藏铜器,一窖少则四、五十件,多至百余件。

3、金文档案的出土、研究及价值

(1)金文档案的出土:出土书约5000件以上。

(2)金文档案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宋金石学派:刘敞《公是集》《先秦古器图碑记》,吕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欧阳修《集古录》,徽宗时《宣和博古图》等。

②清乾嘉学派:使得金石学进入鼎盛时期,乾隆时《西清古鉴定》。

③近现代时期:金石学成为考古学的分支,快速发展,重要代表人物:

●罗振玉、王国维——《国朝金文著录表》(罗王之学)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及考释》

●容庚——《金文编》(金文字典)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及考释》的著录特点:一反过去以器物为类聚的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年代、文字、体例、文辞、格调结合社会历史情况分析考释,为金文整理研究开拓了新途径。

(3)金文档案的价值:

①文学价值,了解文字的演化和流变。

②艺术价值,探究书法史的重要价值。

③工艺价值,探究古代铸造技术、行款技术等。

④史料价值,印证史实,补充文献不足,推动历史研究。

(三)西周甲骨档案

1、西周甲骨档案的重大发现

至1951年首次出土以来,已多次被发现,重要的有五次:1954年发现8片有字;1956年发现5片有字;1975年发现11片有字;1977年发现有93个字;1979年发现有102个字。总计302片有字1041个字。

2、西周甲骨档案的主要内容

甲骨档案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大时期:文王时期,武成康时期,昭墓时期。主要由卜辞组成,用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周人代商、牧野之战、周公东征等,即相当于大事记。此外还有官名、人名、国名和历法等记录,为研究西周管制、地理和历法等起着重要作用。

3、西周甲骨档案的价值

①史料价值:为西周历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②艺术价值:对我国微雕史、书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讲 春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 2010-09-28

一、春秋战国时期档案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的兼并和战争和社会大变革,一方面使代表旧贵族利益的档案遭到散失和破坏,另一方面顺应新制度需要的文书、档案应运而生。

1、档案的散失和破坏

①兼并战争对档案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就是主要方面来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档案自然也遭到毁坏。宗庙正是集中保存档案的地方,“重器”本身就是流传世永志纪念的档案。(典册被毁)

②政治斗争中档案的毁弃: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新旧势力对于毁坏和维护作为权利凭证档案的斗争十分激烈,而随着新兴势力统治的确立,作为旧势力权利凭证的档案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毁弃。

③奴隶制度中丹书的销毁:丹书是当时记载奴隶名册的册籍。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公元前550年晋过世卿范氏和栾氏斗争,栾氏有家臣督戎,武勇有力,为范氏所畏惧,范氏利用奴隶裴豹去杀督戎,裴豹要求范氏在杀掉督戎后烧到他的丹书,范氏用太阳神为明证,在裴豹杀掉督戎后,获得了人身自由。

2、新文书档案的产生

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壮大,代表和反映新势力的文书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发展,包括专门档案、日常政务文书和民用契券,主要有刑书、计书、盟书、玺书、符节、移书、上书、檄文和券等种类。

①刑书的性质和作用:刑书是春秋中后叶出现的限制旧贵族特权,保护封建私有制为中心的成文法,他具有成文、公开和相对同等适用的特点。其作用是破坏和限制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旧贵族的斗争。公元前536年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作刑书,最先公布了成文法。

②计书的性质和作用:计书是战国时的赋税档案,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统治的依据。可知与西周版图的作用相似但版图是奴隶社会分封制下“授民授疆土”,国王按不同等级的奴隶主收取贡赋的凭据。而计书则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这就出现了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计书。所谓上计制度就是郡县长官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树木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国君把木卷剖而为二,王执右卷,臣执左卷,当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称上计制度。上计制度实行后,每年造册形成的计书档案,郡县保留副本,正本交由中央存档。

③盟书的性质和作用:强国兼并弱国,或是弱国运用外交策略图存,或是各大国势均力敌暂时喘息,均运用了立盟这一手段,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会盟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档案多书于简策,是简策文字最盛时期。

二、档案官员的变化

1、档案官员地位和职掌变迁原因及趋势

①宗法和世卿制度的瓦解:是史官职任变化的重要社会原因,此后出现了国君任免官员的官僚制度的萌芽,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发展,从此在原有世卿制度下史官位尊爵显的地位完全消失了。

②天道观念的变化:是史官职任、地位变化的又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兼并战争的发展,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对“天”的信仰也进一步动摇。

③史官职掌的变化:当时统治者在频繁的战争中认识到,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与其求助与神鬼,不如设法增强自己的军事、财政势力。因此,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事务的政务官、军事官、事务官上升到首要地位。而管理祭祀鬼神和占卜的宗教官退居到次要地位,因而史官失势,地位下降,他们开始脱离对国家事物参谋顾问的高级管理工作,退居为次要官职,逐渐成为记注政事、点收档案的专职官员。

④档案专职的出现:战国时期新的官僚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批新的掌管记注、管理文书档案的职官。有赵国的御史,齐国的掌书,秦国的尚书,魏国的主书等称谓,他们伺从国君左右,协助处理文书事务,并负责档案典籍的保管。

2、春秋战国时著名良史的姓名和事迹

春秋初期各国史官地位仍然显贵,保管大量重要的档案典籍。同时史官也记载重大国政事件。

春秋时晋国董狐,其事迹是:晋灵公十四年(公元607年)晋卿赵盾因避晋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赵盾复回,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大史认为赵盾出走而未越境,返国而不讨其杀君责,故杀灵公之责在赵盾,因此在简策上记载道“赵盾弑其君”。孔子说:“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春秋时齐国大史,其事迹是:齐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大使依据书法记“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大史,大史两个兄弟继续写同一句话,都被杀。最后一个兄弟仍依书法直书,崔杼不敢再杀。

三、档案的广泛利用与文化学术的发展

1、百家争鸣文化局面的出现的原因。

(1)一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引起的各国养士风气的盛行。

(2)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档案的流散为士的需要提供了利用的可能

2、春秋战国时期档案从官府流向社会的原因

(1)王室衰落,不能养活众官,有专门知识的王官百工,陆续解散到组后果,他们同时也带去了王室的典册档案,扩大了文化的传播。

(2)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国亡之后,宗庙被毁,重器被迁,档案势必外传。

(3)世卿制度的破获,贵族失去原有的官职,他们世守的档案也就流散到社会上,这种情况为士的搜求、学习和利用档案提供了可能。

3、孔子收集整理古代典籍的贡献

在收集、保存、传播、利用档案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孔子。他收集鲁、周、宋、杞等故国流传下来的史官记注和官府文书,他删定六经,实际上就是对档案的整理和编纂,因六经皆“先王只政典”,说明空子保持了原来的文辞,基本上是档案原件的编纂。

4、“学在官府”与“学下私人”的理解

⑴“学在官府”:三代时,由于史官是知识的中枢,档案是知识总汇,档案就成为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本,太史寮则是最高学府,可知,早期社会知识、学术、文化都被官府垄断。

⑵“学下私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档案典籍外流,通过士的搜求和学习,原来只被上层所垄断的文化知识通过士这一媒介传到了民间。从此,“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师官合一”状况也小时,私人讲学、私人著述从此兴起。实际上是一个对档案搜集、保存、传播、利用的过程。

5、《尚书》、《春秋》的编纂与档案流散和利用的关系

《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的汇编,《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与档案流散的关系:孔子正是利用了流散于社会的档案编纂了《尚书》和《春秋》。

(2)与档案利用的关系:《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可从

两方面说明:从《尚书》成书来看,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从《尚书》的文体看,包括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书种类。

《春秋》的编纂从内容到问题明显带有脱胎档案的痕迹,从内容看,记载政治活动居多,都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是公文书的汇纂。《春秋》文体类似大事记,一条记一事,不相联属。文句极其简短,每条最长不超过四十余字。看来基本上是史官记载的汇纂,十分明显是原始档案排比年月的汇抄。

第二讲 秦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2010-10-12

一、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档案工作

1、春秋初期,地处西北边疆的秦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与中原一些国家及东方齐鲁等大国是不可比的,因此其档案工作的建立较晚。但在其它诸侯国的先进文化影响下,官制及其机构以及相关的文书档案工作很快发展完善起来。

2、秦文公以后,秦的文书档案工作发展很迅速,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西周先进文化的直接影响,而其中文公十六年后,大批“周民”被秦接收过来,他们中有不少乍册、大史等史官,对于泰国档案工作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秦国新生的奴隶主阶级在接收周人先进文化方面,还表现在对于宗周档案的重视。

3、进入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变革,泰国由秦献公始经秦孝公用商欲变法,其封建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封建政权更趋完善和强化,兼司文书档案的机构和职官也更为完备。这一时期的文书档案不仅有户籍、律法、计书、地图等多种类别,存世的还可见到训诫官吏的教令。

总之,战国时期秦国的档案工作已经十分发达。在其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吸收别田先进文化起了决定作用,作为文化发展记录和标志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必也如此。

二、秦朝封建专制官僚整体与档案机构

(一)高度集权的政权体系

秦在统一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巩固新建立的统一政权,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从而使新中国古代国家机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心阶段。其文书档案工作为服务于这一新的专制政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是至高无上皇权的确立,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统领百官,主持朝仪,总理中央和郡县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为管理军事的最高长官,掌武事,立五兵。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参与机要,下达诏书,掌管章奏。御史大夫有副丞相和皇帝私人秘书的性质。九卿是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事务的办事机构。秦地方设置郡、县两级机构。郡长官有郡守、郡尉分管行政和武职。

(二)尊君抑臣的文书名称、体式及管理制度的制定

1、专用文书的确立

①首先是皇帝专用文书的确立,秦始皇为显示自己权威,改命为制”,“令

为诏”。

②其次是臣僚专用文书的规定,秦始皇为了解下情,贯彻君权,指挥国事,对臣僚上呈文书的名称、用途也加以严格规定,主要有“奏”和“议”。

2、文书体式的制定

①建立公文抬头制度:

②规定文书避讳制度:

③产生皇帝玺印制度:

3、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秦朝中央掌管文档官员的名称和职任: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事务的九卿中少府,其属下有尚书四人,主发送皇帝制诏文书,并收受臣僚上呈文书,同时掌管皇帝档案

2、秦的文书档案制度是统一文字的基础上制定的。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字体称小篆,后又创造出比小篆更为简便的新字体,即隶书。在文字统一前提下建立一套尊君抑臣的文书档案制度。

3、秦重视政务效率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1)关于文书传递、登记的规定:如要求送命书及标明急字的文书,应立即传诵,不急的也要当天传达。(2)建立书面请示制度(3)对专门文书管理也有严格要求(4)对文书制成材料的制作也有规定。

四、秦朝律法档案的管保和利用

1、律法档案的内容和形式

①律法档案的内容:皇帝诏令,是最基本的法律;官府颁布的法令,包含农业、手工业、赋徭、官吏等;《法律答问》,是刑律条文及其解释,是秦代特有的律法档案。

②律法档案的形式:主要有律、令、式、法律答问、廷行事等形式。

●律:自秦始皇、商鞅时更“法”为律。

●令(制、诏):制是皇帝对某事的批定,这种“制”做为法律形式出现时称为“令”。

●式:最早出现于秦国,主要指法律文书。程式,如调查、勘验、审讯法律文书的具体程式,还包括一些诸如现在的执法人员行政管理制度。像竹简记载的“为吏之道”。

●法律答问:法律解释。秦代的法律解释由国家设置的官吏统一进行,因此也具有法律效力。

●廷行事:廷指官职即廷尉,廷尉是各级“法官”,事是判例廷行事,指可缓行的判决成例。

2、律法档案的保管

①秦殿中档案保管机构名称:中央禁室。

②秦律法档案副本收藏处所:秦律法档案有副本多份,其中一本收藏在殿中中央禁室;中央政府丞相和卿史大夫公府也各保留副本;地方郡县也都有副本。

3、秦王朝律法档案的利用:“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律法档案的利用秦突出的表现是“以法为教”的国策,即以律法档案为教育内容的制度。文吏既掌文法图籍,并通古今事务,为施行法教,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明令,民间求学,“以吏为师”。

4、《法律问答》的内容和保管要求:《法律问答》是秦的刑律条文及其解释,即吏民关于法律问题询问法官的问答。凡吏民向主观法令的官吏询问法律条文,法官必须按照所问法令解答,并要在一尺六村长的符上写名询问日期及法律条文,然后将符左片给予询问者,右片由官府作为重要档案保存,以检验日后法官和吏民执法、守法情况。

五、石刻档案大量出现

1、石刻档案产生

石刻档案在商、周之后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秦代兴起,主要历史原因有:

(1)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要求书写材料的变革,一定文化是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我国奴隶制时期与其经济政治相适应正是甲骨、青铜、简牍三者迭起时期,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化大兴,私人讲学,著述兴盛,文字数量增多,篇幅增大,需传后世永志纪念的文字非青铜器所能容纳于是至秦代,石被广泛应用与记事材料。

(2)是封建地主阶级轻名器,重功利的需要。统一的封建专制的帝王,需要这种跨扬威势和功德的传世材料,秦始皇奉行发法家主张,实行明法制度,法律之公布,威势功德之宣扬,功效实利之讲究,就是要是律法及某些制、诏文书予以公布,便于家喻户晓。石刻文字公布性的特点正适应了这些需要。传世之秦代刻石的兴起正说明了这一目的。

(3)铁器的使用为石刻文字的兴起也创造了客观条件。

2、石刻档案分类

石刻档案是铭刻在石材上的公务文书或书史记事(1)公牍刻石;(2)记事刻石:大凡记功颂德,颁布宪令、会盟立约,外交征伐等重大事件都要刻石述事,流传久远。

3、石刻档案的性质

以上两类档案,显然一类具有公务文书的性质,另一类则和金文档案一样有原始记事的性质,即时刻档案不仅立碑示众,具有公布性,且传世久远,时代长存。当然,这类文书是分立各地自然存放的,分散性恰是其保存的特殊形式,不能因其分散而忽视其档案性质,其中的公牍刻石当其作为长期保存的档案是自然的。当前不论它由哪个部门保管,都不能改变作为档案的基本性质。

4、石刻档案的价值

(1)历史研究价值;(2)文字学、书法价值。

六、秦始皇不重视史官记注和焚烧六国档案奠基

1、焚书令发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公元前213年,(1)非秦朝记注皆烧毁。(2)非博士官职任内,藏有《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都要交到官府烧毁。(3)敢议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吏民知而不举者同罪。(4)令下30日不烧,发配修筑长城。(5)所不烧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的书。

2、秦始皇焚烧旧六国典籍的评价

(1)焚烧令是秦始皇为专职集权而施行的极端野蛮的措施,是在思想领域实施专制主义的手段。因当时六国虽已灭亡,但各国的档案去记录了各国的传统和历史,成为被征服者的思想依托,且各国史官详记了秦兼并的历史,表现了对秦的指斥和讥刺,这是秦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

(2)焚书主要是针对“私藏”,博士官职掌之内的藏书仍然许可,说明秦仍要恢复春秋前学术统与官府的制度。然而,经春秋战国,学术下移,吏师分工,所以这是一种复古倒退。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2010-10-12

一、两汉王朝档案主管机构和官吏

(一)中央

1、丞相府

西汉初期,王朝中央丞相府是“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之下设两长史,长史下设丞相史,丞相少史等一定数量的官员。另设计相主郡国上计事、主簿四人省录众事等。

2、太尉府

随着相权的日益削弱,掌军事的太尉府至东汉时常总领朝政,形成“三公综理众务”的局面,西汉相府的曹属,大部转归太尉,并增设辞曹掌辞讼事,法曹掌邮驿科程事,决曹拿罪法事等机构。另有阁下令吏、记室令史掌上章奏报,在各曹中也设有一定数量的令史“典曹文书”。太尉府实相当于西汉远相府的地位。

3、尚书台

尚书台到东汉,完全成为凌驾于所有职官之上的朝中小朝廷。这时尚书台,实际上已代替了丞相府的职权,成为裁断国政的重要部门。

尚书台高级文档官员要以察举任官,如在皇帝左右处理文书的“郎”管要从孝廉中遴选有才能者。初入台时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后称尚书郎,满三年后称尚书侍郎。其任用条件十分严格,取孝廉,年末五十,先试牋奏,选吏能者为之。由此可知王朝中央机关高级文书官员的任用,在身份、年龄、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要求。

4、御史府

御史府在西汉时仍为中央政府主管文书档案的重要机构。御史大夫“掌注言行,纠举不法”,即总领图书秘籍、四方文书以及监察百官之职。皇帝制、诏多由御史大夫转下,国家律令和郡国计簿均保存于御吏府。其主要属官是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侍御史属下十五人,其职为专掌记注帝王言行,受公卿奏事,并分曹治事。如令曹掌律令,印曹掌印工。汉宣帝时还增设持书侍御史。武帝后,尚书诸曹逐渐发展,御史府与丞相府一样职权削弱,下达沼书,收受章奏,郡国计簿等职权为尚长取代。兰台也归少府。汉代御史中丞的职任: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

(二)地方

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初期采用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西汉时,地方行政区划分郡、县购级。东汉时,地方政府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具三级。各级政府小都设有相应的文书档案官吏。

州级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为刺史,其下属机构分为行政和军事两部分。在主管行政官吏中,设治中、主簿等职,冶中“主众曹文书多”统领州府机关诸曹的文书;主簿,主管刺史府的节杖文书,内传外宣,统领门亭长、录事、记室等文秘承送机构。在军事系统官吏中,设有长史、司马、参军诸校尉、都尉、兵曹从事史等属官,其中也设有主管文书工作的主簿、阁下记室、记室、舍人、门令史等官吏。

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丞为郡守的副职。另外设有长史、都尉等官佐助郡守处理日常政务。郡级文书主管官为主簿,其职掌包括:管理文书工作,代郡守宣读教令、奉送要函、迎来送往及其日常事务的处理。具体负责记录、文书起草处理、催办等事务的机构为主记室,主官为主记室史,简称主记,地位稍次于主簿。主记宰下设有主记掾、主记史、记室史、录事、录书史等官吏,统称掾史。在郡属各曹中,都设有具体负责记录、文书的起草、缮写、宣读等工作的书佐,统称佐史,地位稍次于掾史,书佐的数量不定,可根据需要增减。

县府的主官为县令(大县为令)或县长(小县为长),另设县丞为副职,主管文书、仓狱等韦。和郡级政府一样,也设有主管文书起草、催办等事务的主记室,下设有从步具体文书工作的各等书吏。人数设置上,一般“置吏随争,不具县员”即没有定额,根据事务的繁简,随时增减。

(三)汉代文吏作用、地位的演变

秦代的文吏对专政整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秦朝重吏导致官僚体制缺乏调节机能,文吏只有执行职能,单纯使用文吏是致命的弊端,如横征暴敛反馈到中央,文吏不能参与决策,新一轮指令仍是横征暴敛。因此汉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从思想到政策做了调整,汉代重视发挥知识分子改造政权的作用,吸取了博士、儒生的统治思想。如贾谊多次想朝廷提出关于时政的意见。贾谊的《过秦论》、陆贾的《新语》,特别是在董仲舒的努力下,确立儒学为正统官学,实行察举选官制度,开明经为入仕之途,汉代儒生成为统治集团中决策的参与者,而文吏则被视为“不习为吏”的事务性办事的定型规范技能。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文书档案官吏在国家机关中的作用比秦代明显缩小,地位也随之下降。

二、两汉时期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

(一)档案的收集

1、萧何收集秦中央机关的档案

刘邦起义军功入咸阳时,萧何首先抢救和收藏秦朝中央保存的地图、律令、户籍等档案文件。新兴的汉王朝就是这样把秦朝收藏的档案图籍几乎无有遗漏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2、西汉统治者对前朝档案采取的政策及其作用

政策:收集、保留、利用的政策。

作用:(1)作为指定国策的依据,汉统治者从中了解到全国地理区划、财政、人口等情况(2)楚汉相争中在政治上也具有一定作用,项羽进入关中后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萧何收集档案文件和刘邦集团其他措施,在政治上有极好影响。(3)制定汉代各项制度的直接依据。萧何定汉律,叔孙通定朝仪,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都是依照秦旧典有所增减,这些都为汉帝国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3、西汉统治者对档案采取收集政策的历史条件、措施及评价

历史条件:(1)由于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使汉代档案的集中较前代无论从数量、种类、规模看都是空前的。(2)更主要的是秦开创的以皇权专制为中枢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汉代所沿袭,汉统治者必须从中学习、取得统治经验,因此,和开创这一政体的秦代不同,统治者对于前代留下的档案不是毁灭,而是采取了收集、保留、利用的政策。

措施:(1)萧何收集秦档案(2)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的政策(3)东汉政权也重视档案图籍的收集,史载刘秀迁都洛阳时,经牒秘书载之两千余辆。

评价:以上这些都为两汉高度发展的文化创造了条件,档案文化典籍的收集和积累反过来有促进了两汉文化的高度发展,武帝时不仅政治经济的盛事,而且是文化极盛时期,出现了文化领域中的各方面代表任务。这是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二)档案保管

1、两汉档案保管机构特点

大量档案图书的收集和汉代本身新档案成分源源不断的产生和积累,汉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藏图书档案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等处。这些既是王朝中央档案库,又是皇家藏书阁,也是群儒校勘经籍从事著述的处所。这些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两汉时期档案工作的明显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随着封建统治的建立,为政者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祖的羁绊,他们为增强自己的统治实力而大力收集档案,同时出现了保管档案图籍的机构,商周时期在神权政治的影响下,王朝中央重要档案置于宗庙。秦汉时期,王朝中枢档案已从宗庙中分离出来,秦代殿中央禁室和两汉王朝中央档案库的出现,正是这种分离的标志。

2、两汉档案保管机构例举

(1)石渠阁

由初丞相萧何主持建造,约公元前200年左右,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藏刘邦军咸阳后萧何收集秦朝的图籍档案,是因其建筑特点得名,在阁周围以磨制石块筑成渠,渠中导入水围绕阁四周,对于防火防盗十分有利。

(2)兰台

汉代中央档案奠基库,位于宫中,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主管。置兰台令史,“掌图书秘书”。兰台典藏十分丰富,包括皇帝诏令、臣僚章奏、国家重要率律令、地图和郡县计簿等。东汉明帝时任班固为兰台令史,以后一批著名学者先后任兰台令史,他们在兰台管理档案,典教秘书、撰写史书。兰台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由于班雇曾任兰台令史,后世称史官为兰台。又因兰台是修史机构后世把史官机构亦称兰台。因兰台典藏档案最初为为监察弹劾百官之用,故后世也称御史台为兰台的。

(3)东观

东汉王朝收贮档案典籍的处所。东观所藏有历藏注记,尚书所掌档案以及功臣功状和前朝旧典等档案。

(三)档案利用

1、政务活动利用档案

(1)萧何参照秦代法律制订《汉律九章》

(2)汉王朝建立后的政务活动中经常利用档案。律法档案的利用在汉代更为突出。

(3)论功行赏要依法档案为褒奖依据。

2、文化学术研究利用

(1)、司马迁,著《史记》,掌天时、星历、卜巫,并保管汉王朝历史典籍。

(2)、班固,著《汉书》,东汉时任兰台令史,掌兰台图籍秘书。

三、近世出土的汉代历史档案

(一)汉代简牍档案

1、敦煌汉简

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关塞遗址中自二十世纪初至九十年代共发掘出九批汉简,计25000余枚。因以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故称为"敦煌汉简"。主要内容大发现如下:

①1907年,斯坦因在第二次探险在敦煌以北汉代烽燧遗址里,获得简牍708枚。详见斯坦因著《西域考古记》。

②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探险在敦煌汉代烽隧遗址中获得84枚简牍、在安西、酒泉两县境内获105枚。详见斯坦因著《亚洲腹地考古记》。

③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盘古城附近掘得17枚简牍。原简现藏敦煌研究院。

④1944年春,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古城附近掘得汉简49枚。详见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原简现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⑤1977年8月,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在今玉门市汉代烽隧遗址中获得简牍91枚。原简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⑥1979年6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敦煌县文化馆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十一公里的马圈湾发现一座斯坦因当年考察时被遗漏的汉代烽燧遗址,新编号为DZ1,出土简牍1207枚。原简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⑦1981年3月,敦煌县博物馆在敦煌西北五十七公里党河乡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中来获简牍76枚。原简藏今敦煌市博物馆

⑧1986年至1988年,敦煌市博物馆获得木简137枚。原简藏敦煌市博物馆。

⑨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敦煌市东六十一公里汉代效谷县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2万余枚汉简。上述敦煌汉简中最早纪年为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最晚为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3)。其内容多与汉代敦煌、酒泉二郡的屯戍活动有关,如官府文件、通缉令、诉讼文书、戍卒的名籍、廪食簿、守御兵器簿以及边塞吏卒的私人书信,交易、借贷的契券,还有儒家典籍《易》、《力牧》等古佚书残简,是研究河西疏勒河流域的汉代屯戍情况乃至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西交通和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1930至1972年,瑞典人贝格曼在居延地区发掘汉简10 000余枚,称为“居延汉简”。敦煌和居延汉简、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和故宫明清档案,被誉为20世纪考古学上的“四大发现”。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居延发掘汉简20 000余枚,称为“居延新简”。

甘肃出土的汉简中,大部分属居延汉简。居延汉简有新旧两部分组成,人们习惯上将1930年出土的称旧简,1972年至1976年出土的叫新简。新旧简共有三万多枚,大多发掘于金塔县境内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汉代烽燧遗址,这些烽燧遗址因此而出名,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居延旧简是前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30年由考察团团员瑞典人贝格曼在居延地区的大湾、地湾、破城子等处发掘,共有1万多枚,其中除少量竹简外,大部分为木质简牍。 这批简现存于台湾。

居延新简是1972年至1976年,由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地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当地驻军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居延考古队,在破城子、肩水金关和甲渠塞第四燧等处发掘获得汉简2万余枚。其中绝大多数是木简,竹简极少。 这批简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除此之外,尚有数百枚零散简牍流于民间。

截止到目前,已发现的三万余枚居延汉简是国内简牍出土的最大宗,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这不仅因为其数量最多,更重要

的是它的内容包括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3、张家山汉简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了竹简2787枚,其中包括《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引书》、《算术书》、《盖庐》、《历谱》、《遣策》等8种古文献资料。

这批珍贵的资料内容十分丰富,涵盖面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尤其是竹简中《二年律令》部分,它是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全部律令的总称,共有竹简527枚,占该墓出土竹简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它包含27种律和1种令,共28种,内容涉及到汉律的主要方面。《二年律令》的出土,使散佚两千余年的汉律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史料价值的确是不可估量,可以称之为研究西汉前期社会制度的一把钥匙。2001年11月,《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正式出版,由此在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热潮。

4、尹湾汉简

1993年2—4月,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万湾村发掘了六座长方形坚定石坑西汉墓葬。2号墓出土厂一枚木犊衣物疏。在6号墓主足部出土了23枚木陵和133文竹简,共4万余字,内容极其广泛,有记录了东海郡行政经济情况的官府簿籍、数术类简册、历谱、衣物疏、记事日记及迄今所见最早的俗赋《神乌博》六类材料。这批简胺为我们研究汉代郡级行政制度、数术、文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尹湾汉墓竹筒犊》,全面公布了尹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与简犊的照片、释文,并附有《尹湾汉墓发掘报告》。

来源:赵化成 高崇文等著.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二)缣帛档案

缣帛档案是随着丝织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战国时已有用嫌帛作为书写材料。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是有许多优点的,在随意剪裁,便于携带和保管,传递迅速等方面部远胜于竹木。但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使用。东晋后纸张广泛应用于书写材料,缣帛使用更为减少,少量重要的皇帝诏令文书仍用嫌帛,如唐“赦书”,宋“告身”,明清时期“诰命”“敕命”等封赠文书都用绢或绫锦。

出土的汉代缣帛档案有马王堆帛书和帛地图。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内容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术和地图等六类,其中有《周易》、《老子》等典籍,抄写于汉高祖至汉文帝初年,计十二万余字。

汉代帛地图,与缣帛档案同时出土。共三幅地图。第一幅为地形图,第二幅为驻军图;第三幅为域邑固。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档案工作

讲课时间 2010-10-19

一、社会大动荡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1、魏晋时期档案保管机构的变化

魏晋时档案保管机构仍遵汉制,如魏、蜀、吴、西晋设立东观作为集中贮存档案图籍之所。北魏迁都洛阳后,也有东观之设。三国时兰台亦未废。宗庙也是重要档案典籍收藏之处。此外,各国还设有专门管理户籍的籍库。在中央,足见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中枢系统。自曹魏起,中央尚书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西晋始设门下省,长官为侍中。

2、文书档案人员的增多

随着各国文书档案工作系统的建立和加强,文书档案人员数量增多,名色日繁,州郡县名目更是繁多,说明了各国统治阶级对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割据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

各国中央机关,先后设置有尚书郎、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主客令史、记室令史、主书、主簿、书佐、通事郎、台人、通事、通事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分别负责王朝中央文书的处理和档案的保管工作。

在地方,各州之属官,大体相同,有: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书;诸部从事,主督促郡国文书,监察非法事;主簿,典顿文书,掌管印鉴;记室书佐、诣曹佐,掌起草和缮写文书。

3、各国重视档案典籍的收藏

这一时期,大小之国林立,文化参差不齐,为汲取汉人经验和文化,因此都十分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藏。

4、社会动乱对档案机构的破坏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档案典籍损坏尤为严重。战乱兵 及各种认为的破坏,使各国的文书档案几乎荡然无存,各国所收集的档案典籍也因此遭受到更大的损坏。

二、书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变化

(一)纸代替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桓玄诏令:东晋末年,豪族桓玄把持朝政,代晋自立,国号楚,公元404年,颁令停止使用简牍,他在诏令中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至此,纸最终完全取代了简牍,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书写材料。

变化意义:造纸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刺激了笔、墨等其它书写材料的改进,使我国古老的制笔、制墨工艺不断革新,进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东晋以后,我国书法及文具制造工艺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二)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变化

由于文书制成材料的变革和发展,为文书的制作、处理、保存、利用提供了方便,引起了文书制作形式及其处理、保管制度上的一系列变革。

首先,文书的装订形式普遍采用卷轴式。卷轴制度源于帛书,为防止抽换作伪,又产生了押缝(骑缝)制度,在文书纸面首尾的接缝处,骑缝加盖印章。

其次,用印制度发生变化。公文用纸后,不再使用封泥,朱色水印代之而起,为钤印字迹清晰,印章改为反字阳文(以前为阴文),方径变大,印文字数增多,官员携带不方便,而设有专员保管。同时官员离任迁除,即需铸造新印,南朝宋时产生了官印移交制度。

其三,公文处理程序的变革。在沿用两汉旧制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革新,主要表现在文书处理机构、处理环节增多,分工更加严密,文书处理程序更趋健全等方面。在中央三省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权力时有交替,尚未完全固定,它们的主要职任都商不开辅佐皇帝处理文书和参与决策,并逐渐形成了中书省拟旨,门下省驳正,尚书省执行的文书处理系统,为后世的公文处理制度莫定了基础。

二、文书的体式

代表著作:曹丕的《典论·论文》、晋人挚虞的《文章别流论》、应召的《文论》、李充约《翰林论》、南朝刘锯约《文心雕龙》等。都对公文文种的源流和演变、文种的应用、写作、语言风格,及文书处理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些著作一方面是对我国秦汉及先秦历代文书工作的总结,另一方面,直接记载和反映了槐晋南北朝的文书工作情况。

(一)文书的行文程式

该期各国对文书的名称、使用范围、使用机关、文书运行方向,行文方式(直接或间接)、文书用语、书写格式等方面都规定得比较具体、详细。

(二)文书的结构程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六朝时期,文书的结构程式变化很大,文书的结构更趋复杂,一般包括;首称、正文、末称、后书等组成部分。内容层次的递进转折已与汉代大不相同,有人视六朝“为古今文变迁之枢纽。”

(三)文字表达方式。

公文的文字表达方式体现在文书用语和文体两个方面,深受时代和时尚的直接影响,“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代公文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定的文书程式的同时,比较讲求公文的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曾就皇帝的六种诏令的文体进行了论述。

魏晋以降,华伪淫丽的文风日趋盛行,与玄学清谈相得益彰,土大夫您意追求语言文字的华艳,借此作为猎取功名禄位的手段,各国统治者也推波助澜,专意选任那些文行秀敏、擅长辞笔者,撰拟公文。著名的“建安七子”中,阮瑀、陈琳都做过曹操的记室参军,军图书檄多出其手。

北魏初,风气纯朴,文书简要,自孝武迁都洛阳,渐染南朝流风,太和以后,愈演愈烈,不得不变。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武下沼“求直言极谏,务今辞无烦华,理从简实。北周左承苏绰制文案程式,要求斩彫(diao)为朴,变奢从俭。

三、谱牒档案的兴盛

谱牒:有族谱、家谱、宗谱等不同名称。它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其来

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

谱局:是政府设置的专门保管谱牒的机构,由令史具体管理。

(一)谱牒兴盛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盛极一时,这是与当时政治制度分不开的。曹魏制九品中正之法,开六朝门阀之风,门第成为每个人获得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的依据,国家以门第取士,选官必依谱牒,不以人材优劣为本,惟视门第高下为据,故世家大族特别重视编修扑跌,扑跌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由于谱牒大量产生和广泛应用,专门编修谱牒的谱牒学也随之兴起。

(二)谱牒档案的概况

按《隋志》记载,隋以前共有谱书五十三部,至隋尚存有四十一部,其中南北朝时期所著共有三十七部。《新唐书》卷58《艺文志》载隋以前谱书共三十三部,南北朝时期的共有二十九部。魏晋以下南北朝以前,史籍所载,只有西晋挚虞曾作《族姓昭穆记》十卷,但在西晋末年亡佚,因此,严格讲来,谱牒档案的真正繁荣实际上是在南北朝时期。另外,艺文志所载谱书虽较经籍志数量为少,但两者书名却有很大出入。这说明,南北朝时期的谱书肯定不止三十七部,实际上,梁人刘孝标所作世说新语注中引用家谱即达四十种左右。

按现存的谱书目录,谱书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总谱,即总括国内著名家族谱系的谱书,如宋王俭百家集谱、梁王僧孺百家谱、梁贾执百家谱;第二,皇室谱,即单列皇室谱系的谱书,如北朝的后魏皇帝宗族谱、魏孝文列姓族牒、后齐宗室谱,南朝的齐帝谱属、齐梁宗簿等。第三,州谱,即以州为名,只列一州著名家族的谱书,如冀州姓族谱、洪州诸姓谱、袁州诸姓谱、扬州谱抄等;第四,家谱,即只列一姓一族谱系的谱书,如京兆书氏谱、谢氏谱、杨氏血脉谱、北地傅氏谱、苏氏谱;第五,亲表谱,即将大族间的姻戚关系列于谱书中,如齐永远中表谱、梁亲表谱等。

四、档案利用的发展

(一)各国利用档案修史

由于长期封建割据,政权更迭,各国都特别重视史学的政治功能,纷纷设史官,建史馆,国兴史作,蔚然成风。利用档案编修文书,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他们之所以如此热切地关心修史,主要是想通过修史来总结统治得失,借鉴历史经验,点缀升平,装饰门面,争取民心。

由于档案史料的丰富和纸张的广泛使用,各国修史的规模、次数、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

(二)私家修史的兴盛

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政权的交替,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档案的垄断和封锁,原来禁锢在宫廷密室和官衙中的档案史料开始大量流放于社会,统治阶级所世守的档案典籍也因其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公开的史料,为档案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般知识分子有了收集利用档案的机会,促进了私家修史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史学家,撰修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

据《隋书·经籍志》载,该期所撰的史书有《后汉史》12家,《三国史》20余家,《晋史》23家,十六国史30家,南北朗史19家。

第四讲 隋唐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隋唐时期档案工作的变迁与发展

讲课时间 2010-10-26

一、档案工作人员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由两方面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首先是由于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国家机构的完备和职官分工的发展。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国家机关体系,使政务日趋殷繁,文书档案数量随之增多,分工也愈益专职化。

其次,隋唐时期令史地位下降,但其作用却逐渐增大。因为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腐败,官员往往事不躬亲,文书档案职任由吏胥举管,因此,他们对于封建政权的作用却是愈益重要。他们实际上承担了各级官府的日常行政事务,维持着围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但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职任,操纵把持文书档案,从卞营私舞弊,故胥吏害政隋唐后日益严重。

二、档案数量的增加

(一)户籍档案和赋役档案

1、基本概念:赋役档案即手时、计帐。手实:是互助登录的本户人口、年龄及受田数的户籍。计帐:是地方机关根据户籍(手实)造报的第二年的赋役册(预算)。

2、赋役档案与我国封建社会特点的关系

在我国封建社会,个体农户是国家赋役的基本单位,因为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是在国家编户制下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在这种编户制度下,国家承认个体农户拥有相对独立的所有权,但国家仍拥有最高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其突出表现为国家向控制的每个编户农民按地亩和人丁征收赋税和征发劳役,即“有田就有租,有身就有庸”。因此,封建政府直接控制的农户越多,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也越巩固。可知人丁户口,赋税钱粮既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又是其统治基础,对于这类档案统治者是很重视的。

(二)舆图档案

隋唐时期是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和军阀混战后重建的统一大帝国,为了控制和掌握地方情况,舆图是十分重要的统治工具。主要有以下种类:行政区划图、地形图、军事地图、藩属和邻国图、水利工程图、城市规划图(如宇文恺的《东都图记》)、物产图等。

(三)记注档案

记载封建统治者言行的文字材料——起居注和时政记在唐朝进一步发展。

1、起居注

古代记载帝王者言行的册籍。起源于古代史官记注。其名称始于《汉武帝禁中起居注》,东汉时,明德马皇后撰《明帝起居注》。北魏后,“置起居令更。每暂幸宴会。则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宾客酬对。”至隋,“以吏都散官及校书、正字闲于述注者修之,纳言兼领其事”,并置起居舍人二员,隶中书省。唐代,统治者更重视起居注的修撰“又加置起居郎二员,职与舍人同。每天子临轩,侍立于玉阶之下,郎居其左,舍人居其右。人主有命则逼阶延首而听之,退而编录。以为起居注。”高宗后,他们改名左右史。记注内容凡“策命、章奏、封拜、薨免,莫不随事记录,言惟详审。”由于统治者重视,唐代记注最详。虽也曾有几度中辍和演变,起居注仍超过前代。

2、时政记

皇帝和宰相的议政记录。“左右史起居注之外,有政事及奏对,由宰相撰录者,谓之时政记。”起居注是为记载皇帝“嘉言懿行”的,但作为最高统治者唯恐史官直书其短,于是唐高宗以后,规定记注史官“随仗便出,不得备闻机务”,因而起居舍人或起居郎只能在朝会时作例行礼仪的记录,机密的国政大事,就无从记注了。此后,文昌左丞姚提出“帝王谟训,不可遂无记述”,于是出现了时政记“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即宰相一人撰录”,每月封送史馆。穆宗时,曾改为圣政记,“岁终付史馆”。唐文宗以后,时政记也不是宰相亲录,“委中书门下丞一人,随时撰录,每季送馆。”

(四)甲历档案

甲历档案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在官员铨选、任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档案,可谓官员人事档案,甲历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选解与家状;2、铨注及告身;3、考课材料;4、赏赐勋爵材料。

所谓“选解”,就是被选人的履历书或履历表,上面要写明“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年龄形状,优劣课最,谴负刑犯”。“家状”是被选人经过审查之后形成的材料,包括有被选人的出身、经历、德行、籍贯、家庭职业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文字材料。“铨注”是吏部对考试合格的选人,根据其才能和各方面的情况,经过征求本人意见所决定委派的官职。拟委派的官职一经皇帝批准,便即行任命授职。任命时,发给选人的授官凭证称为“告身”。考课材料是甲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官员德行和政绩的历史记录,也是有唐一代对官员黜陟任免的依据[①]。

三、唐代档案管理制度

(讲解来源:赵彦昌.唐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档案管理.2008年第6期.)

(一)形成管理阶段的制度

1、四禁制度

这是针对负责起草皇帝记令文书的中书舍人而制定的。其内容为“一日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即在起草文书时,必须注意保守机密,及时迅速,并杜绝出现遗忘和其他差错。

2、避讳与平缺制度

在起草文书的过程中,有严格的避讳制度,违反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中国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避讳之事, 唐代 则渐次发展到极致。“公文起草时 必须遵守避讳制度。”唐政府通 过律令, 在这些方面作了大量细 致的规定,“诸上书若奏事, 误犯 宗庙讳者,杖八十;口无及余文书 误犯者, 笞五十; 既为名字误犯者,徙三年。”

3、用纸制度

唐代随着纸张的普遍应用,在文书用纸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当时,纸张的种类很多,原料、色泽各有差异,其用途也有区别,如黄纸(中书会人起草记令文书时用)、白麻纸(翰林学士起草文书时用)、白藤纸(皇帝为赏赐、征召而颁发的救书用)、黄麻纸(慰问出征将士的叙书用)、五色金花白背纸(对邻近少数民族国家国王的赏赐放书用)、金花五色统纸(用于任命将相的告身文书)等。仅从公文用纸上就可以判别出不同的发文机关和文书的种类。这一制度使文书整齐、统一,便于分类保管。

4、贴黄制度

也称贴黄、押黄。是唐代首创的公文改错制度。宋代叶梦得在其《石林燕语》中写道:“唐制,降放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放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即唐代的救书是用黄纸书写,当公文有错误需改正时,便用同样的黄纸,覆盖在有错误的地方。这一制度历代沿用。

5、一文一事制度

即规定一份公文只叙述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不同的事件要分写不同的公文。这一制度防止了公文行文的混乱,对提高公文的准确性,及时性有积极作用。

6、公文签押判署制度

即公文制作完毕后,文书制作人及主官要签字画押,然后交监印官审问盖印,称判署或判押。监印官判署后,要登记注册,并定期将登记册上交入库,以备查夸。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伪造公文,保证公文的准确与安全。

7、收文处理制度

8、文书邮递制度

唐代文书的邮递由绎负责。绎的设置在唐全盛时达1639个,有陆骄、水绎、水陆兼有释三种。

(二)归档保管阶段的制度

1、归档制度

唐规定:文书经办完毕后,主管机关在文件上订上红色标记,并在文书上端写明年、月、日,然后送交库房收存。“凡施行公文应印者,监印之官,考其事目无或差谬,然后印之,必书于历,每月终,纳诸库”

2、勾检制度

是唐代文书的监督检查制度。唐代为保证国家行政效率,从中央到地方都普遍实行了文书的监督检查制度,其官员及职掌在《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

中均有记载。

唐代官制中,从中央到地方,内外官府,皆有勾宫设置,成为一套独立的以勾检为手段的行政、财政监察系统,这也是唐代官制中具有特色的部分。

唐朝勾检制的最高部门是尚书都省,这是中央领导机构设在行政部门内部的监督部门。尚书都省以左、右丞为最高勾检官,《唐六典》说:“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举宪章,以辨六官之仪制,而正百僚之文法。”唐人也称都省为“勾曹”,“右丞官居省辖,职在纠绳”;“左丞品秩既高,又居纲辖之地”,其意都是说左右丞行使最高勾检之权[②]。

3、文书的保管与移交制度

唐代虽然缺乏对文书档案利用价值大小鉴定的深刻认识, 但也初步确立起了文书档案的保管制度。

4、保密和安全制度

在唐代,中书舍人负责诏敕的拟定,关系极为敏感。对他们就制定了稽迟、违失、忘误和泄露的“四禁”制度。在文书档案处理的各个环节, 都要求经办人员仔细检查,并在文书原件上署名,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落实责任,确保文书的安全。唐代政府还规定: 制书官文书只能由勾检官收发,其他人不得擅自拆阅。对于偷盗或伪造官文书或符宝印节等物的行为, 因其严重地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 损害了政府的权威,而且很可能泄露机密,不利于文书档案的安全和保密,这类行为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秘者,徙一年半;漏泄于藩国使者,加一等。仍以初传者为首,传至者为从。即转传大事者,杖八十,非大事者,勿论”。“把泄漏文书档案定为禁令,强制实行,确保了文书档案的安全保密。”

5、档案的利用制度

唐代对档案的利用主要是修史。唐代形成了官修史书的制度,设立史馆,专门负责国史和前代史的修撰。史官修史所需的数据来自于各个部门。唐制规定,政府各机构,地方各州县,都有向史馆报送资料的义务,送上来的数据包括天文祥瑞、州县废置、义士节妇、会计赋税、选举选官、外方异域等诸多方面,以供史官采集成史。

6、鉴定销毁制度

唐朝对于档案规定了鉴定制度,也称“检简”,就是把档案进行分析、研究、检查,哪些档案应该永久保存,哪些档案保留一段时间便可以销毁,问题处理非常慎重, 此外对档案销毁规定极为严格,“文案不须常留者, 每三年一拣除”,“凡文案、诏敕、奏案及考案、补官解官案,祥瑞、财务、婚、田、良贱、市估案, 如此之类长留, 以外年别检简,三年一除之,具录事目为记。其须为年限者,量事留纳,限满准除。”可见,唐朝对档案的销毁、审查是非常严格的, 态度是非常慎重的。

第二节 唐代甲库(考点)

甲库是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机关中分别设置的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

机构,这是国家机关中现行档案的专职管理机构。

甲库产生的历史条件:唐代甲库的产生是唐代封建官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铨选制度的产生有了直接的关系。科举制是从隋代开始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唐时为确保任官权利完全集中到中央,又创立了铨选制度,所谓铨选制度就是锄王朝中央最高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外其余官员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的需要统一选补,不论是考试、门荫或原官起复都由吏部统一铨选后报丞相,再上奏皇帝。由于铨选制度的实行,吏部要对候选人员的各种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任用。这类官员档案称作甲、甲历或官甲。由于铨选官员数量很大,大量甲历档案形成,也就设置了专门保管甲历的库房,称甲库。

一、甲库的产生和发展

唐代甲库的产生据史料推测当在太宗时代。李世民很重视官员档案,他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清醒的政治家,亲身经历了隋的复亡,他更知即使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皇帝如耗尽民力也难逃亡国杀身的后果,因此深切懂得民与君的关系,很注意研究君道,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用人,记录官员的政绩,建立必要的档案。

玄宗年间、三省甲库明确设官分职,《唐会要》卷八十二记载:“开元十九年五月十一日敕,尚书省内诸制敕库,及兵部吏部考功刑部簿书景迹并甲库,每司定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中书门下制敕甲库,各定主书,录事已下各一人专知,周年一替,中间不得改移。”这表明三省甲库制度的形成。除设官分职外,还规定甲库官员满一年才能改迁别官。并设有甲库令史,专掌甲库管理,甲库令史要求“采择一公清勤千,”“冀事得精祥,”人员充任。对于甲库令史的待遇也高于一般令史,“入库日便依资与官,”“入库之日,宜与同类官。”

德宗时鉴于甲库令史皆是胥吏掌知,且“为弊颇久”,给事中关播建议,甲库令史要选派士人充任,以减少流弊。

二、甲库的职责

甲历档案主要由吏部形成。吏部所拟注之官,就形成“甲”,经尚书省长官“署甲”后,由门下过门下省。申门下的甲,称“官甲”,谓之过官。“过官”既由门下审核。拟官不当,门下可予以驳正。门下省同意则由门下再过中书,中书省同意则在所进官甲上画“可”字,称“敕甲”,原件退回门下省归档。并抄送尚书吏部执行,盖“制可”骑缝印。对授官者,谓之告身。可知,三省甲库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形式上是中央三省机关三个官员人事档案库,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央人事档案库。

吏部甲库是甲历的主要收藏机构,除保存本机关所形成的官甲,勋封甲和考功簿书,还有其它平行机构、隶届机构和非隶届机构的官甲及朝廷命官的敕甲。中书省所藏的主要是王命制辞的制敕甲。门下省甲库档案则有多种。

三、甲库的管理

1、官员和人员 2、统一格式 3、充分收集甲历

4、注重整理甲历 5、分库保管甲历 6、修整甲历档案

四、甲库的腐败

甲库既是封建王朝政治需要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特别在中唐以后更是蔓延丛生,铨选制度也日益腐朽,甲库档案的管理也是弊端丛生,这是腐朽的封建政治自身不可克服的现象。

第三节 唐代对档案的利用和收集

2010-11-02 讲

一、史馆对档案的收集和利用

(一)史馆修史制度的确立

1、史馆修史制度确立的原因

第一、总的来说,是在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

第二、从编史客观条件看,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作为修史材料的各种典籍档案也大量增加,单凭私家个人的力量则毕一生精力都难以完成,而史馆的设立,能收集大批史料,集请家之所长,分工编撰,成书比较容易。

第三、纸的发明,对于篇幅浩大的史书编纂也是有力的推动。唐以后,大量史书的编纂不能不说是得力于纸的供应。

2、唐朝史馆的组织

唐朝史馆的组织十分完备,据《唐会要》和《日唐书·职官志》所记,由宰相直接监修国史外,设“修撰”“直馆”等若干人,有在朝官和在野官分别担任。这些多是当时的一些知名学者,如刘知几,韩愈都曾任史馆“修撰”。另外有“楷书”、“典书”、“掌故因”等人员,组织分下十分齐备。其中的“典守”就是史馆门案库的管理人员,“楷书”是抄录编次档案的人员。

(二)史馆对档案的收集

为了保证修史的基本材料,唐王朝制定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这是唐代史馆征集档案出料的法律性文件。《事例》明确规定了各机关应送文馆档案的种类,负责报送的部门、报送方法和报送时限,内容详尽而具体。《诸司应送史馆事例》的制订说明府统治考对档案收集的重视和王朝各级官府档案工作的发展。征集档案种类,据《唐会要》所记有十八项之多(详见P197)。

除上述档案外,凡“史官访知事由,堪人史者,虽不与前件色同,亦任宜牒索,承牒之处,即依状勘,并限一月内报。”可知交馆编史需要的档案,虽在《事例》规定应送项目之外,亦可直接向有关部门去牒索取,称“牒索”。该机关要在一个月之内将所索档案报送文馆。可见唐王朝对修史征集档案材料的重视。

(三)史馆修史的成就

在征集大量档案基础上,唐代史书编纂是很有成就的。“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和《北史》都成书于唐朝的史馆。在这些史籍的编纂过程中,史馆部曾广泛利用过包括大量档案在内的各种原始材料。特别是对《周书》、《隋书》的修撰更是如此,由于周与隋两

朝距唐最近,而且隋唐两代的建立,宫廷未遭严重破坏,仍有大量档案遗存,史馆都曾广为利用。

1、《唐六典》

《唐六典》全称《大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唐玄宗时官修,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2、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

3、通典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十通”之一。 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八门。它的结构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谱牒修撰的盛行

1、唐初大规模的修撰谱牒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今狐德等主持撰修谱牒。第二次是高宗时。此时武则天当政,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载武氏的族望,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于是奏请改修。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当时左散骑常待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百年。士族兴衰变化很大,于是上表请加以改修。

2、唐代谱学的性质

性质:抑制旧士族。高士廉等修《氏族志》奏上,唐太宗命令不准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要以当今的官品作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即使崔、卢也好,李、郑也好,王、谢也好,都得把门第品级降下来。原稿中列第一等的清河崔民干,一下子降到了第三等,这对于以门第高贵妄自尊大的旧士族,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3、唐初的谱学和谱家

唐初的著名谱学家路敬淳、柳冲、柳芳着、韦述等。

4、谱牒修撰的发展与衰落

唐代谱牒编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有一个自兴盛至衰落的发展过程,这是和唐代的政治生活紧密联系的,主要是同唐代地主阶级中士族地主和庶族地卞的矛盾和斗争相关联的;唐代官修谱蝶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是为最高统治集团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地主阶级各阶层关系服务的。至唐中后期,随着士、庶矛盾的缓和以及被新的矛盾所代替,谱牒也就失去其存在的必要而衰落。而魏晋时

谱碟为“官之选举,必内于簿状”,在唐代基本上已经不起作用,因之谱碟编撰之衰落是必然的。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谱牒的谱学也消失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第四节 现存隋唐档案

2010-11-02 讲

一、敦煌遗书

二、吐鲁番文书

三、《唐大诏令集》、《唐大诏令集补编》

第五讲 宋辽金元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

2010-11-09 讲

(备注:此节内容所讲,主要参考王金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一书)

一、全国各级机关档案专职机构——架阁库的普遍建立

架阁库、顾名思义,这是以架阁形式保存文书档案的机构。所谓“架”,古意解释为“材木相乘”,就是用若干木材纵横交叉,构成支撑物体,放过器物的架子。“阁”近“搁”,有“载”意。因此,架阁库名称的来历是指用架阁放置文书档案而说的。

(一)设置原因

1、文牍主义,公文数量急剧增长的需要。

2、纸质文书档案的大量增加,以及装订形式的变化,导致贮藏的需要。

3、也是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各级架阁库的设置

1、中央机关架阁库的设置

▲在宋王朝中央机关中,最早建立的架阁库是财政机构三司设置的架阁库。

▲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三司被撤销,三省六部恢复职权,中央机关档案室便普遍设置起来。 △中书省是宰相办事所,有主管文书收发的生事房,同时也有负责文书保管工作和编检工作的制敕库房。“制敕库房主行编录、供检条法及架阁之事。△门下省负责审核工作,下设十房,其中之一是制敕库房。“制敕库房主行供检,编录敕、令、格、式,及拟官爵、封勋黄甲与架阁库。”△尚书省亦设架阁库。“制敕库房掌救书编录、供检条法之事,架阁库拿架图文字之事。

▲除三省外,尚书省的六部也分别设有架阁库,它仍是行政系统管理文书档

案的中心。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关,下设兵房、吏房、户房、礼房、刑房等机构,其收发文书均为机要文书,向来由各房分散保管,遗失严重。韩琦任枢密使时曾大声疾呼要加强管理。其子韩缜甚至要求用立法的手段惩治那些“漏落”档案的人。但是到宋神宗时,混乱状况并末得到根本性改善。

2、地方架阁库的设置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路、州(府、军、监)、县制。三级政权机关均设置档案工作机构——架阁库。这是宋代档案工作全面地、深入地向前发展的又一标志。

地方官府架阁库的设立起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此年六月下诏说:“重造州县两税版籍,颁其式于天下。凡一县所管儿户;夏秋二税、苗亩桑功正税及缚科物。用大纸作长卷,排行实写,为帐一本,送州履校定,以州印印缝。子长吏厅侧置库,作版柜,藏贮封锁。”

县一级官府中设架阁库的也不乏其例。如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有《欧阳公多谈吏事》一条笔记,说欧阳修对张芸叟说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深有感触的话:“„„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现之„„”

宋代架阁库一览表(截取)

(三)架阁库官吏

宋统治者对于中央机关架阁库主管告员的任用十分重视。“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文书档案吏员也有一定的资格规定:在品行、文化、家业、年龄等方面都有具有要求。

中央机关架阁库主管官员多为进士及第者。地方“诸架阁库,州职官一员,县令丞薄掌之”。—般的中央和地方架阁库的主管人员品级为八、九品的低级官员,称管勾,多掌各级架阁库档案贮藏。也有兼理承发、宰辅文书之事。

架阁库具体掌管档案的吏员称守当官、守分等(皇帝档案库掌典籍者称勾当官),守当官、勾当官主要为典守档案的吏员。

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就曾单让过礼部、兵部架阁库主观官员。

二、总统图书馆性质的皇帝档案架阁库的建立

在中国历史上,为皇帝建造专门的档案馆是比较晚的,秦汉隋唐都无此建筑,直到宋代才一个接一个地建立起来。

北宋:先后建立“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和徽猷阁”,开创了档案史上的新记录。

南宋: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显文阁,重建天章阁。

详见:王金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P20-30。

三、国家档案馆性质的金耀门文书库

金耀门文书库最初是最高财政机构三司的文书库,是比三司架阁库更高一级的档案工作部门,后来逐渐发展具有了国家档案馆的性质。金耀门建立于景德二年(1005),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共有约120年。金耀门位于东京外城西北部,原为后周肃政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改名金耀门。三司文书库位于此门附近,故称金耀门文书库。

北宋灭亡后,南宋时期再也没有类似的档案馆,但是三省枢密院价格库和六部架阁库却成为集中保存档案的机关档案馆,颇受世人注目。

关于六部架阁库与金耀门文书库的异同之处,曾任过六部架阁官的李大异在其《六部架阁库题名记》中道:一是北宋架阁官由各部设置,南宋架阁官置于部外,由尚书省差遗,说明其职权有所扩大,地位也有所提高。二是北宋时期各部架阁库档案保存八年之后要移交给金耀门文书库,南宋时已没有金耀门文书库,各部档案全交给六部架阁库保存而无处移交了。这两点正说明六部架阁库具备了机关档案馆的性质。

四、宋代档案管理制度

1、集中归档

宋代统治者对于户籍、赋役、仓物、刑狱等档案的集中都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依次由县、州、路逐级上报到六部和中央各主管机关,最后集中到中央王朝档案库--金耀门文书库(类似于国家档案馆)。这与机关档案室要求各机关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与完整,按规定即时移交档案室,期满后再按规定移交档案馆保管方面相同。

2、鉴定销毁制度

据《庆元条法事类》可知,宋代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把档案分成长期保留和保留十年后销毁两种期限,对需要长期保留的档案,要放在专门的库房并按时

晾晒。长留与销毁者都要求在原登记簿上用朱笔注销写明“除”“移”年月,并经差官签署。

3、档案整理制度

(1)档案编录

宋王朝规定“诸路—州—县一司条制,各置册编写,仍别录连粘,元本架阁”。可知各级机关文书除原件都要求架阁保管外、还置册抄录。这种档案汇抄的制度,同样也在中央机关实行,如三省也编录制敕文书和从他重要文书,置册汇抄编录档案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档案管理制度。

(2)关丁立卷

立卷要求写明“张数、封题、年、月、事日”。卷内文件要求以所受日月“次第连粘”、“文书印缝”。

(3)关于登记编号

宋时普遍采用按年月时序排列、登记、编予、保管的方法。

(4)关于分类

整理档案有了初步分类,所谓“置册分门”,这个“门”就是类,一般文书多以文种分类。刑名案件以专案分类。宋时也出现了选官编类,“宋绍圣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疏请将各有司所存有关司马光等之章疏案牍,汇辑保存,选官编类,人为一帙,置之二府”。可知这时也有按官员分类的方法。

4、档案保管制度

有架阁库这样的专门档案保管机构,有架阁官这样的专门保管人员。

5、借阅利用制度

关于供检利用 规定“遇有检用,委官壹员,监视出入”“遇借监官立限,批注交受,纳日勾销,按察反季点官点检”

6、关于毁失、质卖档案等违法行为的惩罚

关于毁失、质卖档案都有明确的惩戒规定。

五、宋代利用档案编史修志

(一)官修

1、中央机构:①宋代中央一些重要机构都设有编修司,负责木机构伴案文件的汇编。②中书省设有详定编敕所,负责编录中书省须发的条例和敕令格式。宋朝历代皇帝都曾有编救。③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司,主要汇编本部门所存的军事档案。

2、起居院记录起居注、时政记。 3、日历所编修日历。 4、实录院编修实录。

5、会要所编撰会要。 6、国史院修纂国史。

(二)私修

代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

(三)地方志

地方志的修纂在宋代有很大发展,我国方志起源很早,但是方志具备地方志完整的体例,成为后世志书的定型,是从宋代开始的,也可以说宋代是我国方志进入成熟阶段的时期。志书是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史书,唐以前的方志,主要内容足自然地理方面,“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宋以后扩展至人文方面, “《元和郡县志》颁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环宇记》增以人物,又偶记艺文,于是为郡县志书之滥觞”。宋代方志虽多,但流传下来只有三十多部。

(四)金石档案

宋代一些学者也开始注意古器物(金、石)古文字的研究和整理,金石学自此形成并取得了成就。欧阳修著有《集古录》,赵明诚著《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等。可贵的是这些著作都把金、石作为第一于史料研究,正如赵明诚所说:“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宋代的封建文人对金石档案的研究是最早作出贡献的。

总之,宋代的档案工作出于政治上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及在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因而把封建档案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今也给我们留下较多的史科以了解研究其慨貌。但高度的集权使统治者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臃肿的官僚机构所造成的腐朽的官僚制度,使其一些制度规定往往是一纸空文。宋代官制的紊乱,行政效率的低微在历史上也是几个腐败的朝代之一。总之,宋代档案工作总是宋代政治经济的派生物,宋代中央集权造成的利弊也贯穿于整个宋代的档案工作方面,宋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就在档案工作上也得到了反映。

第二节 辽代档案工作

2010-11-16 讲

一、辽代的档案工作

辽代的文书档案工作与宋代有较大的差距,在存在的100多年中,只是粗具规模而已,更多的是吸取宋代档案工作的经验。

第一,在辽与宋交战中,俘虏和招纳不少汉族士人,统治者大都注意使用,让他们担任文书档案官职,以图依靠他们的经验、学识、才华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文书档案工作。

第二,辽统治者不惜重金,用各种方法竭力搜求宋朝的文书档案,既从中了解宋王朝的内部动向,也作为开展文书档案工作的参考。

第三,由于与宋长期对峙,时有战争,和宋王朝一样,辽统治者对本朝的文书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对于自己的档案要求保密,规定无论是文书档案、国人著述,只准在境内流行,如有传于境外者处以极刑。

二、辽代档案工作者

关于辽代的修史的史官,《辽史》记载不是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记注官,负责记录辽代皇帝的言和动,撰修起居注;一种是修史官,根据起居注编修日历、实录、国史等等;另外一种是著作郎。

三、利用档案编修史书

契丹贵族和历史上各统治阶级一样,都十分重视利用档案编修本民族、本朝史书,并且吸收中原王朝修史的传统和制度。辽代主要是纂修本朝也就是当代史,同时也对本民族前提发展史进行追溯。

1、撰修起居注

起居注是“由起居舍人等史官所记录的当时皇帝的言和动,是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修史做重要依据”。

2、撰修日历

所谓《日历》“是根据起居注的材料,由史官逐日撰成有关朝政事务的编年体史册”。

3、撰修实录

实录,“是根据日历编纂而成的,是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史事,其载体也和日历一样属于编年体。”

4、撰修国史

据《辽史·耶律孟简传》,大康(1075—1084)年间,孟简曾诣阙上表,称“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乃编耶律曷鲁、耶律质、耶律休歌三人行事以进,上命置局编修”。是辽在《实录》、《日历》、《起居注》之外,还有有国史的编修。编修国史的史官很多,主要有“萧韩家奴、耶律俨、窦景庸、刘六符、刘辉、室唠、左企弓、虞仲文等。

参考来源:赵彦昌,戴喜梅.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324-334页.

第三节 金代档案工作

2010-11-16 讲

一、金代档案工作

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是在女真部族原有基础上,不断吸取辽和宋的文书档案工作成果,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形成相当完备又具有金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文书档案工作系统。但是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总体发展水平比辽要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女真族与契丹族社会经验、文化水平不相上下,都处于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金灭辽,吸收了辽代文书档案工作的经验(如任用汉人为文书档案官等),更多的是仿照唐宋制度,起步较高,从双方都吸取经验,发展速度自然较快。

第二,金的南部边界直达淮河、秦岭,比辽更深入中原地区,更多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助于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金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就是在“循辽、宋之旧”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第三,金兵曾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将宋王朝中央收藏的大量文书档案悉数掠取,这些文书档案为他们提供了宋代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全面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蓝本,对建立文书档案工作起了促进作用;加之金代大批任用汉族士人为文书档案官,因而其文书档案工作的水平高于辽代。

二、记注院与起居注

金自从改革官制之后,设立记注院,修皇帝起居注,“掌记言、动”,主要负责编纂起居注。修起居注的工作方式是:“遇视朝,起居毕分班升殿陛,于殿栏子外副阶下东西对立,俟奏事毕退。”并规定,常朝日“自五品以上职事得赴”,记注官“虽不系五品,亦合并赴”,以便于记录。

记注官的职责是记录皇帝与宰臣议事,此外,记注官平时随侍皇帝左右,以录其“言动法度,制诰德音”。金记注官修起居注,原则上不是专职专任,由他官兼之。初期多由秘书监和翰林院官兼,世宗朝改由谏官兼,章宗明昌元年(1190),诏令不许谏官兼任,也不许左右卫将军兼职,而改由尚书省左右司属官兼。记注官品位不高,大多数是六品、七品,但都是深得皇帝信任的“近习”、“慎密”、“谨厚”者为之。章宗明昌元年“有司言记注院勿有所隶”,可知记注院的隶属初不明确,宣宗贞佑三年(1215),诏记注官“以左右司兼领”,记注院隶尚书省,遂为定制,金修史机构逐渐齐全。

当时修起居注多用宿儒文臣,《金史》记载的曾任修起居注一职的主要有杨邦基、杨伯雄、张啤、杨伯仁、敬嗣辉、许古等人。

修起居注的本职工作是记录皇帝言行,其修撰质量直接影响到以此为基础的国史质量。从《金史》质量好于《宋史》的情况来看,包括汉族士人在内的修起居注官员是尽职尽责的,因此,清代的赵翼评价说:“金记注官最得职。”肯定了金代的记注工作能够为金修本朝的历史提供主要的、较为丰富的原始资料。

三、金代利用档案修史

1、国史与实录

国史院是金朝修撰本朝史事的机构,主要成员包括:“监修国史,掌监修国史事;修国史,掌修国史,判院事;同修国史二员(女真、汉人各一员);编修官,正八品,女真、汉人各四员;检阅官,从九品;修辽史刊修官一员,编修官三员。”

国史院的主要职责是修本朝实录。金代所修实录,大体上是以记注院的起居注,左右司所录日录,承安后则是著作局据日录纂成的日历为主要资料来源,综而成之。

实录修成后,有正副两个本子,正本藏在秘阁,副本留在史院,元朝修《金史》,主要就是依据金实录。

完颜勖等从此开始追溯女真历史的工作,经过十四年的努力,编成了完颜部

祖宗实录3卷。完颜勖在修完祖宗实录之后,接着又开始撰写太祖实录。

金代撰写的金代历朝《实录》成为元代修撰《金史》的重要史料来源。金朝诸帝重视利用档案编修实录的根本原因,在于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存亡成败之道,从而为巩固和发展女真族的统治服务。正是由于女真上层人物对史学功能的明确认识,才为创建史学功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利用档案编《辽史》

金统治者对于历史的编纂工作是很重视的,并热衷于修前代的历史,许多大臣也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利用档案编辑和著述些历史著作,也有的作品直至今天尚在保存、流传。

金政权编写前代历史,主要是撰写《辽史》。金灭辽之后,命广宁尹耶律固作《辽史》,未成,其弟子萧永祺继之。“作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上之。”这是金代第一次修辽史,可称为耶律固、萧永棋《辽史》。

3、私家著述

金政权南迁之后的历史,除起居注和实录之外,主要是私家著述。如《大金吊伐录》也大量应用了官府文书档案,从太祖天辅七年到太宗天会五年,“所有国书、誓诰、册表、文状、指挥牒檄以载于政府案牍者具有年月,得以编次成书。”

利用档案修史最著名者为元好问与刘祁两人。元好问、刘祁等均亲历金末之事,亲见金政权之亡,多得金文书档案以观,是以其所记载多可靠,是关于金政权历史演变的珍贵资料。

此外,史地方面还有王寂《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著作,这些都是研究东北史问题的珍贵之作,可据以订正史地中的很多重要问题。

参考来源:赵彦昌,戴喜梅.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335-340页.

第四节 元代档案工作

2010-11-16/23 讲

一、元代的文书机构和官吏

(一)元代的文书档案工作机构

1、文书机构(P223)

元朝衙门纷杂,机构交诺,官制紊乱,是历史上所少有的。尽管元朝国家机构庞大,但文书工作机构却不太健全。

中书省:不再是唐宋时期的草诏机关,它内领六部之政,外统行省之务。成为全国文书的汇总机关。

翰林国史院:掌理制诏起草,监管修史,设翰林学士和修撰、编修等官,地位宠重。

内八府宰相:负责礼赞文墨之事,不同于唐宋宰相,这里仅为皇帝的秘书人

员。

典瑞院:典守符宝。

2、档案机构(P225)

元朝沿袭了宋、金架阁库制度。在各级官府中普遍设置了架阁库,专门保管办理完毕并经检察机关检查照过的文案。业务上已与文书部门有了明显的区别。

中书省设有架阁库、蒙古架阁库和回回架阁库;六部分置左部(吏、户、礼)、右部(兵、刑、工)架阁库。枢密院、御史台等中央机关,以及各行台、行省、路、府、州、县都设置有架阁库。

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架阁库的主管首领官称管勾。

3、文书档案工作人员[③](P224)

元代各级官府中掌理文书档案的管理为数甚多,从管理档案人员来看,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主管官员。主要是各级机构中的首领官。元代各级机构均置首领官以统领吏员、执掌衙门文书案牍、协助长官处理政务。中书省、行省、枢密院、六部等机构首领官如郎中、员外郎、都事、主事,地方机构首领官包括经历、知事、典簿、照磨、提控案犊、都吏日、吏日、典史等职,均为主管文书档案的官员。

其二,具体负责官员。主要是各架阁库的管勾。中书省统领全国政务,各种文字档案资料繁多,架阁库规模较大,分设汉人、回回、蒙古架阁库。汉人、蒙古架阁库管勾各二人,回回架阁库设一人。行省不分汉人、蒙古、回回架阁库,仅置管勾一员。枢密院架阁库置管勾、同管勾各一人。御史台及江南、陕西行御史台置管勾兼承发各一人。架阁库管勾正八品,每年体禄为“至元钞”三十五两。路总管府不设管勾一职,由照磨兼承发架阁。

其三,吏职人员。具体从事档案入架、收藏、保管等事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六部等中央机构及地方行省、宣慰司机构中,承担这些事务的主要是典吏。中书省省直接承担收藏、保管档案的吏职有14人,其中汉人架阁库10人,蒙古、回回架阁库各2人。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典吏多至17人。廉访司及地方上路、府洲、县、录事司衙门吏职人数较少,保管档案之事多由司吏或者书吏担任。

(二)吏员出职制度

1、基本含义

吏员出职制度是指吏员任职期满,无过错。可以脱离吏职外为官员,即由吏升官的制度。吏员以其在职衙门品级的高下,而分为不同等级;同衙门的吏职,地位也不同。次要的吏职可以升转重要的吏职,下级官府的低等吏职可以升入上级官府的高等吏职。吏员出职正是根据上述不同情况,规定有详细的出职方法。

2、出职考核标准

吏员出职皆以执役时间为标准,元朝规定,“理考通以三十月为则,30个月为一考,90个月为三考,三考即为考满,“吏员须以九十月方得出职。对吏员出

职的秩限,也有规定,“交员出身者,秩止四品,”吏员出职最高只能升到四品官,唯仁宗、英宗两朝约10年的时间里,秩限较严。

3、吏员出职作用

吏员出职为元朝培养了大批能簿书、通刑名的事务官,对蒙古、色目贵族不通文墨而占居要职的种种弊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同时,吏员出职制度也从政治上给予汉人和南人知识分子—条初路,使其不绝入仕之望,而甘心供蒙古、色目贵族的驱使,充任吏员成为汉人和南人入仕的必由之途。由于吏员出职的普遍推行,吏员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尤其是从事文书档案工作的案牍吏员,更为元人所倾慕。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绝无仅有的现象。

二、元代文书档案的特特点

1、语言文字特点

元朝早期使用的文字是畏兀儿文字,元世祖后开始使用蒙古文和汉文两种文字,蒙古新字施行后,畏兀儿文字被禁用。官府文移多使用汉字;皇帝的诏旨宣敕、廷庙议政记录以及省、台重要文书都使用蒙古新宇,在用蒙古新字文颁布时,再翻译成汉文。

政府一般公文基本上都用文言文,但也夹杂着一些便译的蒙古语词汇,有一些公文使用口语,较通俗易懂。

2、公文书写特点

元朝公文的书写也有其持点,一是多用简笔字和俗字,有些简笔字与现今通用的规范简体字相同。二是多用赵孟頫的字体,兼用行、草及仿宋体。三是公文很少有避讳。

三、文书管理制度(P231)

(一)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

为了防止公文处理稽迟和便于监督检查,收进文书都要逐件登记、编号,书写发谊时刻。办理完毕的公文朱销后,冉经监察官员照刷。

(二)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

元朝冗官冗员严重,政府办事效率低,因此对程限和催办做了详尽的规定。

(三)圆佥文书制度。

圆分文书制度是蒙古族原始军事民主制度的产物,元朝建立后,仍然保留了这种文书处理制度。一切公务,官员必须圆坐议处,除因差故能参加外,都要自上而下的圆书图押。由于蒙古、色目官员多不通文墨,不能执笔划押,于是就用刻名印章代替花抑,《掇拼录》记.“今蒙古、色日人之为贸者,哆不能执笔花押。

(四)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照刷磨勘文卷的定期检查审核,看有无稽迟、失错、遗漏、规避、埋没、违枉等情弊,有则限期改正。照刷磨勘文卷由御史台、行台、肃政廉访司负责施行,最初每季一次,后改为“上下半年通行照刷”。每次照刷新卷,都要对上次照刷

未被通行的文卷进行磨勘。

照刷文卷的项目相当多,包括文字上有无刮补涂注,文义上有无差错谬讹,时间上有无倒题、改抹月日,等等。文卷经过监察御史详细照刷后,根据检查情况分别著名照刷结论,没有上述差错的文卷,要著名“照过”二字,检查出差错的文卷,则在刷尾纸上标明“违错”,对那些逾期未结,超过规定办文程限的文卷,要著名“稽迟”,负责照刷的官员要在文卷上印署名,以示负责,并对办理完毕照刷无误的文卷标明“已绝”字样,对违错稽迟文卷,则标明“未绝”照刷磨勘文卷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书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对档案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一项改善吏治、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

(五)文书立卷制度。

元朝文书立卷也有创新,主要求现在文书立卷和文书承办衔接紧密,立卷工作由文书承办部门(人员)完成。文书定卷后,再经监察机关照刷通过,“己绝”文卷才能送交架阁库贮存。现行末结、逾期末绝,以及已绝而未经照刷文卷,要分别置簿登记。以后再收到文案,分别“生熟之卒”,熟事(旧案)“自行遣发放了毕,粘入本宗前卷”,生书(新案)“另立卷宗”。这种区别新案旧案的立卷入法、保持厂一宗文件的历史联系,是一种按照问题或事件特征立卷的方法。

(六)公文驿传制度。

公文驿传制度自西周就已产生,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传递的主要手段。元朝疆域辽阔,驿传制度最为发达,驿站的规模、数量及驿传管理都超过了前代,形成了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团的驿站网络。

四、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

(一)架阁库管理制度

官府文卷照刷后,已绝经刷的文卷由文书惩办人员每季分拣整理一次,在文卷上写明“事目”和首尾张数,并以年月循序编排登记,再经检勾人员亲自检查,无误后,才能送架阁库归档。架阁库接到档案后,要为档案编力字号,写明封题,按照一定的方法上架存贮,检用档案要登记,用完后,必须立即送还,架阁库予以购销。

(二)区别文字架阁库制度

中书省分别设置了架阁库、蒙古架阁库、回回架阁库、区别文字、分别架阁,并设有蒙古、回回架阁库管勾专管。这既有利于对汉人、南人的防范,适应其“四等”民族的歧视政策,也方便了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三)当面交卷制度

元朝机构重迭,官制紊乱,致使文卷多有丢失,积年案牍,检寻不见,多因新旧人吏交付不明,互相推诿。因此相关规定,遇有人吏交代,责令当面对卷。

五、元代档案的利用(P237)

元朝极其重视对典章格例等政书的编纂。元朝档案管理严密,飞弹官府公文档案不准私人查阅,奎章阁学士虞集等人奉命采辑本朝典故,修纂《经世大典》,请求参阅“脱卜赤颜”(《元朝秘史》)又以事关机密,未准。

(一) 政务利用

(二)利用档案修史

①修撰宋辽金三史;②编修实录、国史;③编纂政书;④私人档案修史。

六、现存的元代档案

(一)黑城子元朝文书档案

数量最多的是黑城子文书档案20世纪初,一批外国“探险队”先后在这里盗掘了一大批文书和大量珍贵文物。70年代,甘肃省和内蒙古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多次组队到黑城子考察,又发现了一些文书。1983年至1984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织考古队,对黑城子进行全面的勘察和科学的发掘,出土元朝文书共计三千余号。

(二)元代西藏地方政府形成的档案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现保存有一大批历史档案,在初步整理出的一百多万件档案中,发现了部分元朝西藏地方政府所形成的档案。

(三)甘肃省博物馆也藏有23件元朝档案。

(四)在国外(苏联博物馆、法国图书馆)也保存有少量的元朝档案。

第六讲 明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一节 明代文书工作的建立

2010-11-23 讲

一、各级文书机构的建立

明朝的文书档案机构,在中央有内阁、通政使司、六科、司礼监、文书房等。

(一)内阁(P243)

废除宰相后,为及时处理政务,先设置了四辅官协助皇帝做一些具体工作。但四辅官多为“高年驾厚”之人,年龄大,又缺乏政治经验,起不到有效捕理政务的作用,行之不久便被废除,改由内阁辅佐政务。

内阁权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票拟”之权上。票拟,亦称票旨、条旨,即对于臣僚百官的奏章在呈送皇帝批阅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在各奏疏的封面上进呈。内阁实际权力的大小就体现在所拟“票拟”被皇帝采纳的程度上。明中后期以后,皇帝宠信宦官,甚至将“批红”之权交给宦官,内阁之权受到宦官的钳制。

内阁中具体负责文书工作的机构有:中书科、诰敕房、制敕房。

(二)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亦称银台。主官为通政使,副职有左、有通政,誊黄右通政,左右参议等。其职掌一方面是收文机关,另一方面为参预议决大政。中央地方各级官府及士人平民的章奏上书,都须通过通政使司才能上达皇帝,是皇帝与臣民之间

的联系机构,地位相当重要。

(三)六科

中书省废除后,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为了较好地处理六部政务,设立丁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掌一科事务,并掌管印信;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协助都给事中工作;给事中设四至十人不等,具体负责各项业务。

(四)太监掌管的司礼监和文书房

司礼监是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一个,原掌管官内礼仪、刑名事务。随着宦官地位的提高,太监不得识字的禁令在宣宗时被废除,使太监有能力从事文书工作。

文书房就是一个与司礼监有密切关系的机构。职掌为“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札,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

综上所述,明代负责文书工作的机构颇多,从其地位和权力来看,以司礼监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和皇帝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内阁,六科与通政司的地位要低一些。特别是通政司,到明万历年间由皇帝宜属机构改为隶属内阁,其作用仅为全国官府的收文机关。

除此之外,中央还有行人司,兼管一些文书工作。行人司设司正、左、有司副等官,以进士出身者担任。掌奉使外出,传宣诏命。明朝中央与分封的各藩王有文书往来时,皆由行人司山使。

二、制定和完善文书工作制度(P247-251)

(一)严禁繁文,力减案牍。

(二)制定文书的行移制度

(三)公文用纸和字体

(四)实行文书行移勘合制度

(五)改进公文驿传制度

(六)保密制度

(七)贴黄制度

第二节 明代档案工作的建立

2010-11-23 讲

一、重视本朝档案的积累和元朝档案的收集

明统治者在王朝建立过程中就十分重视本朝档案的积累,并开始注意文书档案工作的建立。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国公后朱又自立为吴王时起,就开始设置百官。其中包括“置起居注官”。从事积累本身活动的文字记载,并掌理诏书章奏等事务。在执掌军政的都督府,设立照磨所,以加强文书档案管理。

朱元璋对元朝档案的收集是十分重视的。在起义过程中不断明今部下注意收集元王朝各项档案材料,同时也鼓励元朝将领携带图籍档案来投降。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下元大都时,朱元璋特诏命率军进攻的将领把元朝“秘书监、国子监、太史院典籍”收集起来,并诏令迷失散在军民之间者许赴官送纳。洪武三年,朱元璋派率领大军到沙漠追俘元顺帝后代,缴获很多档案文件送京报捷。说明朱元璋对元朝档案的重视。这些档案对于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明初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各种制度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各级档案机构的建立

明王朝建立后,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也由分散趋向于统一,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央六部及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等全国军政机关的档案机构陆续建立了起来。明成祖迁都后,南京六部、五府也仍然设置。地方各级机关如省市政使司、按察司、州、府、县等也都设置了架阁库。据《古今图书集成·考工部》统计,当时设库约有二百处。

三、制定和完善档案工作制度

(一)为保证照刷磨勘文卷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实用性,明王朝洪武26年专门颁布了“照刷文卷”的实施办法,为照刷磨勘全面务实的贯彻确立统一的制度保障和技术规范。

(二)对元朝原有档案进行考核校正工作,为的是掌握全国土地和户口的实际情况。

(三)明确各级官吏管理档案的责任。

(四)重视档案的保存与管理。

(五)规定档案人员的选拔和任用资格。

上述措施,其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考核官吏,整顿赋税,但客观上对加强各级官府,尤其是地方机关档案册籍的管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明初对档案人员的选拔,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需注意的是,明朝统治者对档案工作的整顿和加强,大多是在王朝建立初期。

第三节 明朝档案库的发展

2010-11-23/30 讲

一、中央档案库

明朝档案库,一类属皇家档案库,专门保管帝王文书及其世系,明代的皇史宬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是保存王朝中央和地方机关机关档案的库房。明朝中央文渊阁库楼、后湖黄册库等,都属后一类。

(一)后湖黄册库

1、黄册库的保管对象:黄册和鱼鳞图册。

黄册是户口清册,详细登记了各地居民的丁口和产业;鱼鳞图册是土地清册,

详细记载各乡各户土地亩数和方圆四至。这两种档案交织在一起,户口册上有田赋,田赋册上有人户。这样一经一纬地编织成极其严密的罗网,使全国民户“悉数无遗”地控制在王朝中央。

关于黄册的编造:洪武十四年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一一百一十户为里”“每里编一册”。具体编造办法为:有主管部门制定格式,各户将本户人丁、事产依式填写交甲首,甲首汇十户交里长,里长汇总交县。可知,明代黄册制度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管理户籍和赋役办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编制以及上报办法与历代有类似的地方,但比历代更为严密、完备。

2、黄册库的建筑特点与规模

(1)后湖黄册的库房是东西相向的,并前后有窗,便于通风和日晒,这是为适应湖上空气湿度大的特点的而设计的。(2)整座库房座落在湖中岛屿上,既有利于防火,又便于防卫。

3、黄册库的管理

(1)人员配置

由于黄册的重要性质,后湖黄册库由明王朝中央直接领导,在洪武年间初建时,由户部恃郎兼管,后由南京通政使司户科给事中、户部清吏司主事主管。人员杂役共二百余人,大造黄册库之年,咽其中包括要抽调国,还要向全国抽调管理人员。

(2)管理制度

①用纸规格:黄册要求长宽各—尺二寸的厚实绵纸。抄写规格要按照题本的行距书写,不许徐、抹、挖、补和浮贴。装订必须用粗棉白线。使用的浆糊要加松木或矾末,以免虫蛀。

②晾晒制度:黄册库内有严格的定期晾晒制度,当时规定:每年四至十月七个月为晾册时间,十一月至来年二月天冷风急,黄册易损坏,三月不仅有“飞絮”,而是梅雨时节,空气潮湿不宜晾晒。

③放置制度:是按编造年代和所属地域存放,库房和架阁都统一编号,每库放置人木架四座,每座三层,册架一律不用竹制,一定要用木制架阁。

④查阅限制:只准查阅与其职守有关部分,不准代查代抄。

⑤保密制度:黄册库戒备森严,湖内专有军队看守巡逻,湖外每五十米或七十米设一铺台(岗哨),不准工作人员与外界来往,开船开库均有定时,每旬一、六两天才开船运送往来人员和补充岛上给养,过河船只平时加以重锁,钥匙由南京宫内太监掌管。库内不许用火。

4、黄册库的经费

黄册库的经费是人民的沉重负担。最早由应天财上元、江陵二县负责,后来开支过大,改由国家拨少量经费,大部经费是依靠检查黄册弊病收取罚款来解决。库内工作人员有权对地方送来的内容错误不合规定的黄册,盖上“驳”字退回,故名“驳册”’地方一面再造,一面要交付驳费。库内工作人员和地方官吏则从中舞弊,中饱私囊。

总之,后湖黄册库是一个保管专门档案,有独立经费、人员、制度的档案库。其库房规模之大,存贮黄册之多,工作人员之众,管理制度之严,是16世纪早期世界罕见的。

(二)皇史宬

皇史宬是我国明清两代重要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在故宫旁边。是皇家档案库的集中代表,是我国保存下来最古老、最完整的档案库。

1、皇史宬修建原因

(1)强化皇权,巩固统治的需要;(2)避免火灾。

2、皇史宬的命名

据进士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皇史宬的名字是有嘉靖皇帝决定的,对“史”、“宬”的写法和字形的确立,都是嘉靖皇帝“自制而手书”的。

3、皇史宬的建筑特点

1)皇史宬正殿是不用木料,全部砖石结构,既可防火,又能防震,建筑坚固耐久,几百年岿然不动;

2)殿内筑有高台,既可泄水,又可防潮;

3)特殊厚度的墙壁可以避免室外温度急剧变化对室温的影响,有利于控制室内温度(冬天保持在15度上下,夏天不超过25度,库内档案最适宜的温度14~18度)

4)殿内东西两侧对开的窗户和拱形屋顶便于通风;

5)五座卷门运送档案出入方便,所有这一切都十分有利于档案文件的保护。

4、皇史宬收藏的档案与管理

皇史宬主要收藏皇帝的实录、圣训(宝训)和玉牒。这些档案均收贮于楠木制成鎏金铜皮包制金匮内。室内金匮明时20台,清雍正时增至31台,同治时为141台,光绪时增至153台。清代还把将军印信107颗存放于皇史宬,另贮《大清会典》等。两侧配殿清代还保存过内阁题本的副本。另外,皇史宬还收藏过《永乐大典》副本》。

送皇史宬档案有一定制度,实录、圣训、玉牒修成后,命礼部具仪择日进呈。保管调阅也有严格手续,明代“皇史宬每年六月初六日奏知晒晾,司礼监第一员监官提督,董其事而稽核之。看守则监工也”。启匮查阅,要“焚香九叩首”。皇史宬有专门管理人员,明代记载不祥,清代有内阁侍读学士二人,侍读四人掌管,还设守尉三人,守吏十六人。

5、皇史宬的发展与演变

明代末期,东苑渐废,其他宫殿相继拆毁沦没,而独有皇皇史宬巍然耸立。至清代,统治者仍用皇史宬收贮皇家的重要档案。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里新整修,仍保持了皇史宬的原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进行过多次修缮,

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皇史宬是我围封建社会档案库建筑方面的一个杰出代表,是我国古代档案事业的一份珍贵遗产。

(三)内阁大库

又叫文渊阁库楼。文渊阁库楼收藏明王朝中枢机要档案。其建筑特点为“砖城”,即外包砖石,不露木植的建筑。明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等官入文渊阁参予机务,称为内阁。

(四)大本堂

原是皇子读书之处。太子稍长要与群臣见面,学习批阅章奏、处理政务,所以大本堂又是保存前朝典籍图书和本朝档案的方法。

(五)古今通集库

是明代皇帝御用库房,主要保存皇帝赐封功臣、名将、藩王的诰封、铁券。还保存京官、外官的诰封底簿。此库保管的诰敕勘合籍等,以千字文或急就章编号,“千号为满,满则续。”并规定每年六月初六,对所保存的档案和图书都要进行晾晒。

二、地方档案库

明朝也很重视地方档案库的建设,明代地方档案库,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二百座,其名称不一,有称架阁库(堂),有称黄册库,也有称案椟库(所)、案册库、册籍所、造册局、贮册库、册库堂等。这些库房建筑、管理也较前进步。

总的看,明代档案库有很大的发展,其标志为建筑技术更适于档案保护,且规模大,不同库房分别保管不同的档案,有些已具有专门档案库的性质。

第四节 明代对档案的利用

2010-11-30 讲

一、利用档案编纂皇帝实录、大诰以及典章制度

(一)实录编纂: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十三朝,均修纂档案编纂皇帝实录,累计3045卷。

(二)汇编《大诰》作为教本:统治者十分注意本身形成的档案作为教育子弟和各级官僚的教本,这是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朱元璋曾四次颁发大诰作为国子监主要课程,从中央国子监地方府州县学都是必修的主要课目。

(三)汇纂典章制度:《明会典》是明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汇编,所记明一代典章制度最为详细完备。

二、利用档案修史

(一)官修

《元史》的编纂速度很快,这和明统治者对元代档案分不开的。《元史》就是明史馆利用元起居注、稿本、六曹章奏等编纂而成。由于成书的仓促,《元史》的弊病很多,历来遭到学着的指责和非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详略

悬殊,疏漏太多;2)杂乱重复,缺乏熔铸加工;3)取材来源未能广征博引。

(二)私人修史

私人修史在明朝十分发达,书目繁多。据书目统计私修数目:《世善堂书目》载27本、《徐氏家藏书目》载121本、《国史经籍志》载106本、《谵生堂书目》载813本等等。

(三)地方志

明代方志编修的发达和利用大量地方档案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宋元两朝志书共编有五百余种,而明一代就编有一千五百余种。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期间都要修辑方志,其范围从通志、府志到州志、县志、镇志皆有。

(四)政务方面

明朝档案政务利用是比较广泛的,除利用黄册和收集元朝档案,用于解决军政及其它社会问题外,还用于革除吏弊,奖惩官员的方面。

三、现存明代档案

目前,我国明代官府档案(原件)主要收贮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约五千件。

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明朝档案包括兵部、礼部、内阁等机构的档案文件,其中兵部最多,约占全部名档案的95%以上。主要有反映和记载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斗争情形的文件;反映清统治者对关内侵扰活动及明朝军队在边境与清军打仗情形的文件;有关官员升迁调补、奖惩纠参的文件等。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有少量的明档案,主要是明辽东都指挥使司及其所属各卫所的档案八百多卷,山东备倭署和明兵部档案二百多卷,多是嘉靖、万历时期的。

台湾故宫博物馆也收藏有一批明档,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某些省市自治区档案馆,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也收存有一些明代档案。

第七讲 清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档案工作

2010-11-30 讲

一、清初文书档案工作的建立

(一)全国文书档案工作机构的建立

1.内阁、军机处

内阁和军机处是辅佐皇帝的中枢机关。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清王朝,它们不过是承旨办事,呈宣帝命,协助皇帝办理事务的中央机构。

(1)内阁:具体地讲,内阁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为皇帝办理文书,草拟谕旨,宣布并记载纶音;官员奏事的本章,都要由内阁票拟(起草处理意见)进呈,皇帝批阅后,再由内阁领出,交六科抄发各衙门施行。凡皇帝登极、立后、祭祀等大典礼,都由内阁办理,同时,还要兼管修史和存贮档案图书之职。内阁事务最繁,内部所设办事机构亦多。

中国档案事业史笔记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14:4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189311315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档案事业史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档案事业史笔记.pdf

标签:档案   文书   制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