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

更新时间:2023-12-30 12:49: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教材教法

「普通教材教法」指的是教学历程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目前多以「教学原理」称之,它属于「教育方法学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学科。(在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主要分成「教育方法学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实习课程」三类(教育部,民84),「教学原理」或「普通教材教法」属于「教育方法学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学科,通常是「各科教材教法与实习」的先修课程。)

各项专业的领域,都有其所探讨的主题内容和专业的技巧,在教师教学的专业领域中,所探讨的主题内容,即是透过教材加以呈现,并以专业的技巧,即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因此「教材」和「教法」是教学的核心工作。「普通教材教法」要探讨的内容,即包含「教材」和「教法」二个主要部分。因为「教材」和「教法」是「教」与「学」探讨的主要内涵,因此「普通教材教法」的课程内容,包括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的理论;教学的流程(模式);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的检讨与发展趋势等。

传统上对于「教学」的看法,认为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的原理原则,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以有效地达成教育的目的。就是说,教学是教师以适当的方法,增进学生有认知意义或有价值目的的活动。所以教学必须有其理论依据,教学需要方法技术,而它又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样性的活动,同时是透过教材来达成教育的目标。

依据上述对于教学的看法,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依循教师所教导的方法及内容,达成学习的目标。在这种「教」与「学」的历程中,明显地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动机的观点来看,它比较偏向外铄的学习动机,因为整个教学历程都由教师所引导,学生积极与主动的学习意愿似乎比较低。如果能将「教学」看成是「教」作「学」生的能力,其中「教」的核心工作,是引导学生执行「学」习的任务,那么作「学」生的能力,便和「教」是平行的,「教学」便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其成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负起责任,而不属于任一单方面的事,这种说法则较能显示教学历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层面。(李咏吟,民86)

为什么将「教学」看成是「教」作「学」生的能力,比较能够表达其积极的涵义呢?因为教师的任务包括:指出学生的职责和应该遵循的学习程序,教导学生如何扮演并落实作学生的角色和责任,进行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只是教学生学得知识内容;选择及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以适应学生的程度;设计并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例如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有高度的意愿学习所教导的内容;监督与评量学生的进步情形。此外,教师还必须对于所教导的知识、技术非常娴熟,并且做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至于学生「作学生」的活动,则包括:与教师的相处、与同侪友爱共同学习、处理与父母亲就如何「作学生」所引发的事情、以及处理学校生活中非课业方面的事等。

根据这样的看法,教学的意义是「教」作「学」生的能力,教师的主要工作

除了传统的看法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的目标,配合学生的起点行为,设计并安排适当的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教学,另应经过适当地评量,以了解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形外,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执行其作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其角色所应负的责任。

教学的因素

「教」和「学」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教师」和「学生」。先看「教师」部分,教师教学时,教育政策会影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的设计与选择,同时也会影响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或技巧,此外,教师的人格特质、教学的风格、教学的信念与态度等,也都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至于「学生」部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先备知识及潜在能力等,当然也包括家长的社经地位、对于子女的期望及管教态度等。此外,同侪互动关系等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当然教育经费更是影响学校的学习场地、环境及教学软硬件设备等。

有些学者将教学的因素区分为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内在教学因素,从教师的观点来看,包括: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教法,编辑合宜的教材,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和学习成果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意愿、人格特质、教学信念与能力。从学生的观点来看,包括:学习动机与需求,相关的学习经验,身心状况,学习态度及方法。其间教学者和学习者间互动的情况,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同时构成影响教学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部分,包括:物理环境、校内社会环境、校外的社会环境和行政环境等。物理环境包括了天候、气温及硬设备等。而校内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内行政领导的方式所影响的教职员气氛,同侪之间互动的情况,各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师生相处的情况等。校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学生家庭社经地位、小区社经条件、小区人士之学校参与、家长参与及大众传播媒体影响等。行政环境则包括教育制度、学校制度、考试制度、升学制度、校内行政运作及参与等(陈乃臣,民76)。

教学的流程(模式)

教学模式(Teaching Model)是近来教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依其发展程序,以简要的流程图呈现的方式,它有二项主要的功能,一是协助教学的设计及实施,以利教学者依据模式的步骤,设计教学及实施教学活动;二是提供完整的教学架构,使教学者经由整体的架构,了解教学的流程,而不致于使教学进行有所偏颇。由于设计模式的着眼点不同,因而近来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被加以分析讨论(方炳林,民69)。其中最常被引用的教学模式是由格拉舍(Robert Glar)所提出的一般教学模式(The General Model of

Instruction,也称为基本教学模式The Basic Teaching Model)其模式如下:

上图中包含整个教学的流程,下面的箭头代表回馈路线(feedback loops),是在进行教学评量后所做的改进。以下是教学基本模式的介绍: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是引导教学进行方向的指针,也是课程设计的依据。通常教学目标由一般的教育目标加以分化而成,而所谓的一般目标,通常是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所订定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通常由各级各类的学校目标来达成,各级各类的学校目标,则有赖课程目标加以落实,课程目标便是由各学科之单元教学目标所组合而成。一般说来,课程目标均由课程标准加以规范,形成课程设计主要参考。

图1-11教学目标层次图(转引自林宝山,民79,p51)

因此在教学流程中,所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是指学科的单元教学目标。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其应符合所谓教学的规准(criteria)。教学的规准,可从目的性(purpo)、释明性(indicatives)和觉知性(perceptiveness)三方面来说(欧阳教,民77)。所谓符合教学的目的性,是指所选择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应该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有系统的设计规划和目的导向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的内容,应符合真理认知的意义或价值,包括事实的认知、技能的认知和规范的认知。

所谓释明性,是指教材和教法应清楚而明确,使学生能够了解,例如透过实验、观察、分析、解释、批判、证明、演示、综合等方式呈现,释明性愈高,教学效果愈好。

所谓觉知性,是指学生的学习意愿、态度或能力等,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关的先备知识,亦即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

和性向等起点行为,因此教学的内容及教法,都应顾及学生心智发展的程度。

由于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如果可行的话,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教学所欲达成的目标,并且进行课程设计最为理想。通常除了上述的教学规准外,教学目标的难度(the level of difficulty)和复杂度(the

level of complexity)应该加以考虑。如果使用工作分析的方式,在选择教学目标时,若能依下列分成1确立长程目标;2进行工作分析;3设计简单的诊断「测验」;4施测以决定那些学习是学生已知或未知的;5选出需要教授的学习内容(次目标)等五个步骤,去决定教学目标,将可以协助教师选择接近正确难度的教学目标。(颜庆祥、汤维玲,民78)

此外,在选择与拟定教学目标时,如果能使各类的教学目标有系统地、并且明确的加以分类呈现,将有助教学流程顺畅地进行,例如梅格(Robert Mager)主张教学目标可以分成认知的(cognitive)、动作技能的 (psycho-motor)和情感的(affective)三大领域,这种分类方式非常明确,有助于对教学内容明确地界定,也可以使复杂的教学目标变得清晰、明确,而且有一定的系统可以参考。Mager所主张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说明所欲达成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中受到相当程度的肯定。例如,在认知的领域中,布鲁姆(Bloom)将其细分为知识(knowledge)、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等。在情意领域中,克拉斯和尔(Kruthwohl)将其细分为接受或注意(receiving or attending)、反应(responding)、价值判断(valuing)、价值组织(value organization)、价值体系的形成(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or value complex)。在技能领域中,绥勒(Saylor)将其细分为知觉(perception)、准备状况(t)、模仿(imitation)、机械反应(mechanism)、调适(adjuction)、创作(creation)等。

二、学习动机与起点行为:在确定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后,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起点行为,以做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对于起点行为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学习的动机、认知风格、成就动机、抱负与期望和具备作学生的能力等。 有关学生家庭背景,像是父母的社经地位、管教态度、对于子女学习的涉入程度等,对于学习的影响已有相当的研究证实。学生的先备知识背景则是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教师可以进行前测或安置性评量来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成就动机、抱负与期望等,都应加以了解,并妥为引导,来促使教学的进行有效。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所应负的责任,更应明确地与学生沟通,才不致使教学的工作成效变成仅是教师的责任。

三、教学历程:是教师教学主要的部分,但若教师能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与进行的历程,学习效果会更理想。其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的技巧,是影响教与学相当重要的因素。整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历程中,除了要使教

学的专门内容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外,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有效呈现,并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同等重要的。

因此,可将教学的历程规划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分别是教学中的管理行为、教学中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中的语言互动。其中教学的管理行为包括教师营造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分组、座位的安排和上课的时间分配等。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再分成三部分,一是有关教学的策略部分,一是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是有关教材和媒体的运用。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像是口齿清晰的解释、逻辑推理与分析、发问技巧和引导探索、清楚而正确地示范、安排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给予适度练习和回馈、作业指导等都是教师必须娴熟掌握的技巧。此外,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像是协同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道德讨论、价值澄清、创造思考教学法、计算器网际网络教学法以及多元智慧教学法等,都必须由教师依教学的性质和内容弹性调整应用。当然教学的内容,即是教材的选用和编辑,更有赖教师睿智地依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做最佳的设计,并配合运用适当的媒体,以使教学的效果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至于教学中的语言互动历程,更是影响教学成败的诸多因素关键之所在,仔细分析,便能了解为何有些学习是成功而且有效,而有些却是挫败与令人却步的。

四、教学评量:教学评量宜以多样化型态进行,传统所局限的纸笔测验,不宜再当成是唯一的评量依据。像是口试、表演、实作、作业、设计制作、报告、资料搜集整理、鉴赏、晤谈、自我评量、同侪互评或校外实习等都可以列为评量的方式。教学评量的积极目的,应是促使学生达成有效的学习,因为在教学之前,透过教学评量,可以了解学生的成熟度、潜能,也可以说是起点行为或先备知识,以作为拟定教学目标和设计课程的依据;而在教学进行中,进行教学评量,可以协助教师修正教材与教法,使教学历程进行更为流畅;在完成教学后,进行教学评量,有助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如果评量结果,学生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则应考虑重订或修正教学目标及课程设计,因为可能所订的教学目标,或课程设计的内容,不够贴切或是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可能也要考虑应弥补学生的起点行为,如果学生的先备知识有所不足,应考虑予以补救或加强,或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足与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等,都应加以检视;也可能应考虑改变教学的历程,有时教师的教学技巧或教学风格,无法为学生接受或了解时,将有碍学习的进行,必要时应该加以修正;当然也有可能是评量的方式有所误差,以致于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时,所实行的评量方法则要适度调整。

所以教学流程或教学模式,是从拟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开始,先要评估学生的起点行为,再进行教学的历程,到最后的教学评量,它是一个连续性的回馈系统。如果评量结果,发现教学目标已经达成,便可以结束该教学目标,并且进行下一个教学目标的教学。

然而正当各种教学的模式被热烈地讨论之际,我们也不免发现,除了教学模式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像是教学原则、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教学架构、教学历程、教学过程、教学实施、教学发展、教学活动、教学程序等等,不一而足。到底这些说法各有不同的涵义,或是有所区隔?其实这些说法看似相近,都分别从各个不同观点所做的探讨,目的无非是想提供明确可行的概念,以供教学进行时参考,为了使致力研究教学者的美意,不被混淆与模糊,谨试着整理出相关的脉络如表1-1,以便能清晰掌握其要义。

表1-1教学流程相关分析表

而到底教学原则和教学流程是否有差异呢?有些学者主张教师应掌握教学原则,有些则以为空有原则,如果不会应用,也是枉然。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Yelon(1999)的看法值得参考。他认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可以依循的原则,作为促进、维持或改善教学之参考,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如果教师无法对于其所秉持的原则加以提出论证,则教师通常是应用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而不是依据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因为如果运用教学原则,改进教学时,当教师运用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中,若是发觉它不适合某个情境,或使用这些教学流程,不能发挥作用时,在了解教学原则所依据的理论时,教师便会应用这些教学原则,而形成新的流程,来适应某个情境,或找出某个流程的毛病,使它发挥作用。所以当教师使用教学原则时,便能以诊断式的流程看待教学。当然,也有主张教师应充分掌握教学流程者,他们认为教学原则偏向理论的表述,是象牙塔里的东西,遥不可及,单凭理论不足以改善个人教学,为了使教学有效,教师必须学习教学流程,诸如呈现上课内容、举例、譬喻、使用媒体与撰写教案等实际做法。其实两者都是形成有能力的实务者所必备的,所以,为了要实际而有效的从事教学,教师必须学习运用教学流程,但是也必须运用教学原则,才能成为一个弹性、明智而能调适的实务从业人员。(单文经等,民88)

一般所通称的教学原则,包括准备原则、类化原则、自动原则、兴趣原则、个别适应原则、社会化原则、熟练原则和同时学习原则八项(方炳林,民79),近来也有加列入科学化原则的说法。这些原则中,有些是学习原理原则的应用,像准备原则、类化原则。至于自动原则、兴趣原则更是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动力,尤其兴趣原则和个别适应的原则,更是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人的表现。此外,近来科学技术和计算器网络的发展,教学媒体科学化的原则已是必然的趋势。

由此可见,教学者在教学原则的相关理论支持下,如何加以付诸实施,便是相当实际的任务,因而把付诸教学的实际工作,有的称之为教学流程、有的称为教学模式、有的称为教学设计、有的称为教学分析、有的称为教学架构。而在教学流程或模式的架构下,所呈现的便是教学进行中的各项任务,一般最基本的项目包括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学习动机与起点行为、教学历程及教学评量四个主要部分。在这个流程中的教学历程其实是教学主要的核心工作,它涉及到教学中的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和语言互动历程等,有时会有像教学历程、教学过程、教学实施、教学发展、教学活动、教学程序、教学策略等各种不同的称谓。

除了本文所引用的基本教学流程(模式)外,不同的学者也分别提出各种相关的教学流程,列举如下,谨供参考:

图1-12教学流程图(Dick & Reir, 1989, 转引自黄政杰,民86,p91)

图1-13教学流程图(Dick, 1996, 转引自黄政杰,民86,p93)

图1-14教学流程图(Kemp等,1993,转引自黄政杰,民86,p95)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转)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它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

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质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信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信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特征的总和。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确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

(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兴趣,使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2)教给学习方法,具有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3、注重思维发展,增强创造性。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培养等。创造性思维是人

的思维质量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1)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2)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

五、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

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六、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创新学习的根本方向。

2、主体主动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学习的前提。

3、启发探索原则。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启发探索创新学习的基本方式。

4、求异求优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创新学习的灵魂。

5、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创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6、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创新学习的客观要求。

7、实践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

8、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创新学习的动力因素。

七、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像,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认识活动之中。

八、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1、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质量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一句空话。

2、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3、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九、学生心理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坎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

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质量、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质量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像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像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它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质量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它质量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它任何质量,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对方的其它好质量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它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质量强加到自己身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教材教法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12: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911782245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材教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材教法.pdf

标签:教学   学生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