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母树林)
浅释《六大六小》脉诀:0
米氏真传:----(米济生)2005816.
槪论:血液在血管中流动,靠心脏的动力。推动血液流动。受血管(壁)的影响,血液流动、流速产生机械性反应:即血管内有轴流,有多层次的层流,有湍流,有峰流等;犹如江河之水流动一样。所以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观察,参悟,实践。以天人合一,为我们留下了神秘的经验。诊脉乃四诊之末;中医以望(视诊)、问(采集病史)、闻(听病人陈述及气味)、切(切脉),必须结合病人体格,采集病史、结本人临床结验,等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000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把脉、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相传,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例,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请当时的名医扁鹊判断,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终使赵“起死回生”。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音各),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筹办驱魔祛邪的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其奄奄一息之态患的是“尸厥”(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慰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之鼻祖,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弦丝诊脉)(己失传)。据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贴药方。太后服后,果然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但牵线切脉毕竟属故弄玄虚之举,乃历代医官因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以而为之的骗技。据传,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为“老佛爷”牵线切脉成功获重赏之事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待、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嗜螺肉所致食积顽症。牵线切脉时,他先强装镇定,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险为夷。其实,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管齐下”——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这是众人熟知的常识。至于中医切脉的专著,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时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顺便一提,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的切脉术作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新项目,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如对检测脉象仪器的研制、脉图的描记、数据的分析、血循环与脉象的研究等都已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
0000第1章:中医诊脉的起始时间。第2 章: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0
米济生。
前言:我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脉搏是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脉象的情况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心脏主动脉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节律,以及动脉的弹性怎样,都可以通过脉搏诊出。不仅如此,由于循坏系统和身体各内脏都有密切关系,组织代谢的任何变化都会给血液循环以一定影响,而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所以,脉象不单单反映循环系统的变化,还反映其他内脏和系统的变化。例如,许多疾病都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有关,发烧、发炎时,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相应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成分起变化,从而导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变,并引起脉象的变化。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关系更加密切。例如,由于血管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当有些疾病引起这两种神经的变化时,血管就受影响,从而引起脉象的改变。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强调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是有依据的,只不过古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的认识罢了。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正常脉象)。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我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的。《内经》已经记有十多种脉象,《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以后的脉书甚至记述多达三十多种或更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施发的《察病揩南》(公元1241年)一书,载有三十三幅脉象图,很是生动有趣。近代用科学仪器描绘脉象,是法国生理学家马雷(1830—1904)在公元1860年发明脉搏描记器以后才实现的。我国古代医家能在他前几千年己经探索总结出了对脉搏的认识。
百年前凭手指感觉和想像,绘出那么多脉象,是世界脉学史上罕见的。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濡、芤、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现仅举其000000
中几种为例,简略介绍一下。00
第3章:指法0
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应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则我们家传则以一指分按取各部的脉搏;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注:古时诊脉,先诊:男左、女右手审察脉象。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
滑伯仁《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难经》云: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肺脉也,如六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脾脉也;如九菽之重与血脉相得,心脉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相平,肝脉也;按之至骨、如十五菽之重;肾脉也。另外《三指禅》;论指法更详。反关脉:是少数人的生理性,诊脉时反手诊之。
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取之义。
000000第4章:五十动00
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代、促脉。但必要时可以延至第二第三个五十动,总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五十动者;以观查脉搏是否变化,以测知心脏功能是否正常;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3~5分钟为宜;另外我们主张切脉时一般应以5-1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悟出脉搏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
0第5章:脉诊的基本理论00
1、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②辨别病证的性质:如迟脉、紧脉主寒,数脉、滑脉主热。
③辨别邪正的盛衰:如虚脉主正气虚,实脉主邪气实。④辨别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2、中医切脉的特点
①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臵、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②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③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3、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这说明脉象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与正气的关系)
如: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邪气不退。
②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脉。
4、三部九候的应用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九候者:每一部取浮、中、沉。三部共九侯。(用指寻脉 手法的轻重。以查五脏六腑的疾病。难经有三菽、六菽、九菽之取脉来探知脏腑虚实。
00
5、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和之象,皆属“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皆是“无神”。
③有根“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6、脉象的生理变异
①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②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脉象的影响。
0第6章:病理脉象解析
1、28脉的分析(独立脉象)
①,以脉位异常为主的脉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长
“脉位异常”的概念:指脉体位臵发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臵性质的变化。举例: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证、虚证。
2)濡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不任重按,重按不显。主病虚证、湿证。
濡脉脉象分析:脉居浅位,即轻按即得,重按不足;脉体细小如线;脉管弹性无力。
3)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证。
沉脉脉象分析:脉位居深沉,轻、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脉: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主病气病。
短脉脉象分析:仅在关部搏动明显,寸、尺部模糊或不明显。
5)长脉: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病脉长而强硬有力者为邪气有余。长而柔和者为正常脉象。
长脉脉象分析:脉管前后位臵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长且直。
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病失血、伤阴。
芤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即得;脉型为上、下、两旁皆见脉管,而独中空。
7)革脉:脉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病精血大亏,阳气外浮。
革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可得;脉管外皮坚硬但中间空虚而不应指;整个脉管有如按在鼓皮上。
8)伏脉: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脉位较沉脉更深。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伏脉脉象分析:指力要重按致筋骨才能感觉到脉搏,甚至仍然难以感到有脉搏。
9)牢脉:脉象特征——兼具沉、弦、实、大、长五脉之象,坚牢不移。主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牢脉脉象分析:分别见沉脉、弦脉、实脉、长脉的分析。“大脉”之象为:脉体、脉管宽大,但脉来气势无汹涌之势。
②,以脉率异常为主的脉象——数、疾、迟、缓
“脉率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在每分钟之内的速率超过正常或低于正常。举例:
10)数脉:脉象特征——脉率快速,脉率在90-139次/分(一息5至以上),脉律整齐。主病热证。(“一息”指正常人呼吸的“一呼一吸”的时间。)
11)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少于4至,脉律整齐。主病寒证。
12)疾脉: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主病阳抗阴竭,元气将脱。
13)缓脉:脉象特征—— 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或脉形弛纵,缺乏足够的紧张度;脉率稍慢于平脉而快于迟脉,主病湿证脾胃虚弱;病久获治后,则为正气来复。
③ 以脉律异常为主的脉象——促、结、代。
“脉律异常”的概念:指脉博节律不整齐。举例:(表现为心律不齐)。
14)促脉:脉象特征——急数而又不规则,间歇性停顿。主病阳热亢盛。
促脉脉象分析:脉率急数,脉搏大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5) 结脉: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宿食内停等。
结脉脉象分析:脉来缓慢而又不规则的停顿,脉率小于或等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6) 代脉:脉象特征——脉来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病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代脉脉象分析:脉率正常,60-90次/分。脉律有规则停顿。
④ 以脉形异常为主的脉象——洪、细、滑、涩、弦、紧
“脉形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动时给人感觉其形态异常,包括搏幅和升降速度、表面光滑度、弹性、体积和指下面积等。举例:
17) 洪脉:脉象特征——脉体阔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主病阳热亢盛,残阳外脱。
洪脉脉象分析:脉体阔大;搏幅大;升降速度极快有如“来时气势盛大汹涌,而去时气势减缓”;脉博动有力不虚。
18) 细脉:脉象特征——脉体细小,状若丝线,应指明显。主病虚证、湿证。
细脉脉象分析:脉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
19)滑脉 :脉象特征――脉体如珠,流利园滑,如盘中滚珠。主痰饮、主血证。脉搏弱以滑是有胃气。
20涩脉
:脉搏细小,不流利,不光滑,如轻刃刮竹。主气血不流畅。如冠心病,骨格退变,增生。21弦脉
:脉搏来如张弓弦,轻取不足,重按不足。中按有力。左右弹指。主肝阳上亢。高血压等。22,紧脉:脉大如弦,有力硬,左中右弹指。主寒、主产、主痛。其余:如微,散、
000000
难经日;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师日: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故五十度周于身;复会于手太阴寸口;寸口者、脉之大会也,故法取于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也。
0000第7章: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第8章:六大六细脉决0
0脉学,师承不同,各自悟性不同,其差异也就很大了。此为米氏家传歌决。米济生简释。
浮虚散芤濡微革,七脉俱在浮分得。若夫伏牢细弱实,五脉皆在沉中别。缓涩结代迟之形,滑紧促动数之列。惟有弦脉与长短,三部不在四部设:
肝脉洪大不纳血, 背痛项强痛在肋, 手软足酸眼赤涩, 行走昏暗防失跌
心脉洪大心家热 头昏脑闷血气结, 五心烦躁口唇焦, 脚板手心似火烧。
脾脉洪大膨膨胀, 饮食不思常喜困, 头疼背痛呕酸心, 汗出伤风原有因。
肺脉洪大心头紧, 咳嗽风寒常涌盛, 头痛大便紧闭多, 口干气急常不和。
肾脉洪大主腰疼, 背痛头眩小腹膨, 膀胱大热小便赤, 咽干舌燥口无涎。
命脉洪大三焦热, 干渴三焦血气竭, 四肢倦怠少精神, 脑闷头昏气不行。
命脉洪大相火盛,有声无痰气又喘,此是劳际效如神,妇人肾大有妊娠,两脉又旺皆知定
喘嗽无痰咳声凝。心脉微小心气虚, 心悸心惊汗流珠, 头脑昏沈多困倦, 夜梦常在水中游。
肾脉微小主伤精,头痛背疼双脚肿,腰痛盗汗自来浸,妇人前后经不调;下部虚败加气疼。
耳内潮潮风雨声,肺脉微小肺家寒,头脑昏闷双足肿,咳嗽时时背上寒,肺小白痰喘气雄,胃冷不和冷气干,
闷闷愁愁口舌干,脾脉微小不平和,手足寒冷脾胃弱,口淡无味不调和,脾脉微小两眉愁,闷闷忧郁热焦手,
脾虚胃寒厥逆多,手足酸软加气急,无情无意过良宵。见此脾脉乃是奇,脾小胃沉沙成泥。
肝脉微小四肢酸, 胆惊汗冷血气寒, 头昏眼花脚手软, 肩背盗汗出绵绵。
命脉微小命门寒,男子遗精并白浊,女子带下不须言,命脉微沉都无妊,气逄小者血衰薄。
小腹疼痛时难安,000000000
六部脉决:即左右两手;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共六部。左手寸脉为心,主上焦:主心血管血液循环糸统疾病,包括血液流动,粘稠度,心脏、小肠、小便等疾病等。左手关脉肝脉,主肝胆疾病,主中焦,主情绪、精神方面疾病,包括气滞,气郁,气结,气虚及神经、心理等方面等疾,左手尺脉为肾脉(藏真水),主下焦、腰以下病痛;主肾脏、泌尿糸,骨骼、骨质及体质强弱,主左侧小腹或左腰,生殖器官、男子前列腺、女子月经及胞宫,及免疫力方面疾病。右手寸脉为肺脉,主呼吸道、咽喉、肺部、食管、大肠道,大便等到上焦膈上之疾。右手关脉,为脾脉;主脾胃,四肢,肌肉、中焦及消化道溃疡,各种胃部疾病。右手尺脉为命脉(藏真火),主右侧小腹及右腿右腰部。前列腺,及生殖糸,及体魄(免疫)骨质等疾病。歌词云: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左手人迎主外症,右手气口主内疾。外候风寒暑湿浸,右候乳食痰疾致。人迎脉大表而愈,气口脉大下即轻。寸脉主上焦;如颈椎与肾脉沉涩相兼。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前列腺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右尺命门三焦相表里;
第10章:五脏与五行:
五行为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五种物质;又代表五方位;又水为生命之源;肾为生命之根;脉学必须掌握参与五行生克制化。
肺:-金;肾:-水;肝:--木;心:-火;脾:-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五种物质基础;与人们生活习习相关。大到航天事业,小到人们最小生活活动都要离不开它。
第11章:六大六细脉主病简释:
米济生,浅释。
1:心脉洪大心家热,头昏脑闷血气结,五心烦躁口唇焦,脚板手心似火烧。
000第9章:六部脉与内脏的关糸简释-----米济生。2005/8。脉象
脉动
主经
病机
病位
体表表现
诊得左寸心脉洪大,主心火甚,高血粘;多见于冠心病,心梗达30%以下,其人表现面色红,口苦、口干,手掌红赤,甲床红且有红紫色的小条纹(即微循环障碍,小血栓形成)。眼结膜充血,舌质红赤、中心苔厚腻,或黄滑。表现为全身热血沸腾状态;妇女可出现更年期症状;或有三高: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粘。或高尿酸,血管痉挛,头脑闷木,昏胀不清晰感觉。头部血流缓慢,是因血粘稠所致,或因卢脑外伤有瘀阻,或有瘤等。心窝部发热,喜欢冰冷之物,或因有充血性、出血性食道炎、胃炎。或因脱水。
00
2:心脉微小心气虚,心悸心惊汗流珠,头脑昏沈多困倦,夜梦常在水中游。
诊得心脉细小,主心血虚,心气虚、心肌缺氧。气短。细数:心阴虚而心火旺,心悸、心动过速。细濡、细涩,主心阳虚、心血虚、主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表现为胸闷气短,胸中不适,或有心绞痛发生,细迟涩,主心动过缓,少气不足以息,脉细结代,主心律失常;心律师不齐。寸斜上鲤际细涩主心肌前壁梗塞,胸前区痛如气阻滞状态,有时牵引放射到右胸。心脉细涩、斜向尺内即向下,主肌后壁梗阻,表现后背痛;左手小手指软弱酸不适感。表现口唇周围青色为心供血不足,缺氧,紫绀乌黑,主心梗。头眩晕,目眼昏花,有颈椎发生,涩重则颈椎重,大脑供血不足。若兼肾脉弱细,主颈椎退变。伴心悸,心惊,心慌,气短。夜睡不宁,做五彩宾纷的梦,尤其梦见水,田边。海洋及湖泊。或天空飞行。
诊得心脉浮紧,为伤风,定主背痛,心热,胸闷。浮虚伤暑,。
诊得心脉沈细、伏、涩,主痰饮,风心病,肺心病,短不足以息,恶心呕吐,喘息。咯痰粉红色。心影增大。心肌肥厚。下水肿。及全身性水肿。脉决云,水病脉伏。
诊得心脉细弦,主颈动脉狭窄所致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疼,血管痉挛性头疼。大凡上焦。头脑部,颈椎等慢性病,心肌缺血,缺氧,大脑缺血缺氧,心脉细弱。
3:肺脉洪大心头紧,咳嗽风寒常涌盛,头痛大便紧闭多,口干气急常不和
诊得右寸肺脉洪大,主肺部及上呼吸道感染。大肠经病;上焦有热,有火,肺炎、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咳嗽吐黄稠色痰,主咽喉痛,扁桃炎,伴有胸背痛,大便秘结,脐周及左小腹痛,口苦口干气急,腹胀,食欲无味,慢性结肠炎;头脑闷,胀痛。妊娠八月,肺脉洪。
诊得肺脉浮紧,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周身疼痛,头痛项强,口干苦渴,外寒内热。符合大青龙症。
诊得肺脉浮缓而微数,为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恶热怕风,鼻涕浊,鼻出热气,头疼晕胀,口唇干列,咳嗽黄粘痰,咯痰不爽。或痰中略带血丝。
4:肺脉微小肺家寒,闷闷愁愁口舌干,头脑昏闷双足肿,咳嗽时时背上寒,肺小白痰喘气雄,胃冷不和冷气干。
00000000诊得肺细小濡,主肺有慢性疾病,如慢支,哮喘、肺气肿,细小沉涩,主肺有久疾顽痰,胸有胸水,呼吸困难,肺心病,背心有手掌大小怕风冷,早晚咳嗽加剧,痰涎稀薄,胸闷气喘,头脑昏闷,尤其在冬季头重不举世,双腿踝关节以上膝以下胫前水肿;纳呆口木粗糙,饮食无味;面黧黑,唇枯绀。大凡慢性肺病,慢支,肺气肿;慢性咽炎,肺脉细弦,细沈,细数。肺心病表现。
诊得肺细数,主肺有虚火,潮热盗汗,咽喉干燥,主肺有结核病之类,慢性咽炎,咽喉有异物感;其人消瘦,腹胀纳呆,口苦干咳,伴气喘急,体倦疲乏,骨蒸潮热。阳萎闭经。经少、经色紫黑如瘀泥。失眠多梦,神志忧郁。面色黎黑。消瘦。
5:肝脉洪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右肋,手软足酸眼赤涩,行走昏暗防失跌。
诊得左手关脉为肝脉;肝脉洪大肝不藏血。主肝经火旺,肝气不疏,肝脾不和,其人脾气暴燥,常发火,若不顺心,则动肝火,口苦口干、面经耳赤,眼红结膜充血,头痛目胀,或有耳呜,高血压病人多见肝脉弦洪;表现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粘。目干涩如火燎,颈项强痛,或见颈椎发作时,高血压病人六脉均见弦紧洪大;诊得肝洪大芤象。伴发热腹痛,肝脓肿,化脓性胆炎;肝脉弦紧洪数,急性胆炎,胆石症。急性肝炎发作期。高血压病人血压愈高,肝脉愈弦。在凡高血压者,六脉皆弦。弦甚急血压则高。肝脉迟脉处洪大,主胆囊疾病。
6:肝脉微小四肢酸,胆惊汗冷血气寒,头昏眼花脚手软,肩背盗汗出绵绵。
诊得肝脉细小,主慢性病肝病,尤其是有乙肝病人肝脉弦细濡。汗出,体倦,腿软,阳萎,月经不调,纳呆口苦,腹胀肋疼,盗汗,心悸心惊。脂肪肝中重度者,肝脉濡弦。
肝脉浮濡,重按无,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脾气不好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近期精神受到剌激,或忧伤过度;大凡气滞、气郁、气结,抑郁证,忧虑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肝脉细小濡弦。
肝脉细弦无力,则提示精神压力及心理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浮细,时间不久,弦细重按重如30克物重,表示时约2-3年内,沈细如50克重物感,约5-10年之久,面部色素沈积,眼下青紫,如戴眼镜,伴便失调,头晕沈闷,有抑郁。沈细涩弦,主慢性囊炎、肝结石。胆结石等。肝腹水、肝硬化病人,肝脉沈伏,细紧涩。
7:脾脉洪大膨膨胀,饮食不思常喜困,头疼背痛呕酸心,汗出伤风原有因。
右手关脉为脾脉,脾主中洲,主中焦,胃肠消化糸统疾病,脾主肌肉,亦主四肢。诊得脾脉洪大;主腹痛,消化不良,湿热过重,或伤湿、伤食,胃酸、胃炎、胃火,充血性胃炎,胃窦炎,十二指肠炎。恶心吐酸。烧灼感,喜欢冷饮。若脾脉浮缓大,主肌体伤湿,风湿肌肉酸痛,四肢酸软,膝关节软胀疼,周身体乏。脾脉浮革虚大,主便血,消化道出血,溃疡较重者,或溃疡性结肠炎。脉决云,关内见芤肠胃痈。
8:脾脉微小不平和,脾虚胃寒厥逆多,手足寒冷脾胃弱,口淡无味不调和,脾脉微小两眉愁,闷闷忧郁热焦手,手足酸软加气急,无情无意过良宵。见此脾脉乃是奇,脾小胃沉沙成泥。
诊得脾脉细小,主脾胃虚弱,胃病,久病,脾脉濡弦,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细弦,胃及十二指球部溃疡。
细弦数,主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嗳气频繁,腹泻腹胀,贫血消瘦,口苦唇焦,手心、足心、心窝部烧热;充血性出血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贫血虚弱现象。胃下垂脾脉弦细缓。
脾脉细濡,主脾阳不振、脾胃虚弱,吸收不良;胃神经官能症。四肢冬天从肘关节下、膝关节下冰冷感、久久不转暖和;因为是慢性胃病,有时痛便人焦头烂额,紧纵眉头,病人时时不安宁。大凡慢性胃病、慢性胃炎之类,脾脉细弱、弦细数,细濡,
9:肾脉洪大主腰疼,背痛头眩小腹膨,膀胱大热小便赤,咽干舌燥口无涎
0000
左手尺脉为肾脉,主下焦疾病,左主左,右主右;主骨骼,腰椎,腿疾,肾及膀胱,生殖糸,女人子宫、附件,盆腔,尿道疾病。
诊得左手尺脉肾脉洪大,主腰痛,小腹腹痛,小便淋涩不通,口干、小便黄赤(即因尿血)多见于泌尿道感染急性期,泌尿道结石发作时;腰椎急性期,左腿痛,(或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症时。主肾虚火动,耳疼痒,耳呜。
洪大软,重按无:主肾阳虚,阳萎不举,遗精,早泄,体倦疲惫,心慌气喘,乏力,腰膝酸软。
肾脉虚数,女子带下、宫颈糜烂。慢性盆腔炎。
洪大弦紧微数。女子则左侧小腹胀痛,白带增多,慢性盆腔炎;左侧附件炎;或左侧腰痛
左手尺脉弦洪大,左侧肛门有脓肿,或有痔。疝。
沈紧弦涩,主结石,子宫肌瘤,虚芤,主血崩,经漏,尺脉按之不绝,细滑主胎孕。
浮大紧弦,主小腹疼胀,膀胱炎,前列腺炎。阴囊肿痛,或疝瘕。
10,肾脉微小主伤精,耳内潮潮风雨声,头痛背疼双脚肿,腰痛盗汗自来浸,
妇人前后经不调;下部虚败加气疼。
诊得肾脉细小;主肾气亏损,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耳呜气虚,或有颈椎、腰椎;或耳呜如病蚕食叶,如下蒙蒙细雨,腰背酸疼,如有物托腰部,夜间盗汗,四肢冰凉,或麻木出现,眼胞浮肿,下肢胫前水肿,尿中蛋白,阳萎早泄,遗精。皆因酒色过度。左脚冷。
诊得沈细紧,阴囊腹痛,阴囊常有湿汗,或有异味,慢性前列腺疾;小腹冷,需得热则舒。寒疝,慢性膀胱炎等。
沈涩弦,主腰陈旧性损伤,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若近尺泽,腰椎3、4、5、及骶尾椎,陈旧劳伤。
肾脉细濡,重按却无,主原有慢性肾炎,肾功不全,或肾作过手术。肾脉沈细而弦滑,胎孕二月。五六月肾脉洪。阳萎,阴萎,女人经水不调,不育不孕,男子精少精冷,死精,女人先天不足,内分泌,雌激素,垂体功能,黄体及女性激素均低。
肾脉细数;主肾虚火上炎。常发口腔溃疡,虚火牙痛,五心烧热,五心烦燥,小便黄,面颊潮红,骨蒸潮热,失眠心悸不宁,魂不守舍,目睛不了了。左足心发热,时有足心凉爽感如足底有风吹。大凡肾虚,慢性肾病,骨质疏松,脑萎缩等许多慢性病,其肾脉均细小。
11 ,命脉洪大相火盛,喘嗽无痰咳声凝。有声无痰气又喘,此是劳际效如神,妇人肾大有妊娠,两脉又旺皆知定。
0000右手尺为命脉,主下焦。主命脉门之火。基本与肾脉相同,主右腰、右腹、右腿、右侧疾病,命脉洪大紧弦,主右腹痛,女人右侧附件炎,右腰腿痛,右关节炎,腰间者压向右侧。洪大虚火上炎,熏克肺金而咳嗽,干咳痰少,劳际骨蒸,结核病人可见命门虚大。
若命脉虚濡,重按无力,主命门火衰,男子阳萎,女子经候不均,主肾阳虚损。动则汗出,气喘,小腹空胀疼,尿频,尿急,夜尿多,慢性前列腺炎。腰膝软弱。命脉洪滑实女人有妊娠。右手尺脉搏弦洪大,右侧肛门有脓肿,或有痔、疝。
12,命脉微小命门寒,小腹疼痛时难安,男子遗精并白浊,女子带下不须言,命脉微沈都无妊,气逄小者血衰薄。(前列腺疾)
诊命脉细小濡,主命门火衰退,虚损,面色苍白;或萎黄;男子白浊、遗精,早泄,阳萎不举。举而不坚,性冷淡,疲惫不谌,小腹冷痛,腹胀寒疝,时有足挛急,双腿膝以下冰冷,尤其在冬天,怕冷不胜寒,右腿骨质退变。
诊得命脉沈细涩,主男子精少不育,生精功能障碍。女子闭经,少经,经色紫黑,带下,或见宫颈糜烂,头脑晕头转向,言语低微。面色暗淡,神情淡薄。贫血虚弱。总之肾与命门主生殖,大凡不孕、不育、阳萎,性功能减,骨质退变。一切不足症,两尺均细弱小或浮在软濡。
糖尿病人:(消渴病);六部脉细数,有并发症,细濡数,细弦数。舌质嫩红,无苔或少苔干燥。如镜面。此即阴虚症。分上、中、下三消。大凡慢性病。久病痼疾。陈旧性病其脉细小。若服某些药物对脉象有一定的影响。如镇静药,降压药,利水药等。
余在北京朝阳区及丰台区,工作期间,北京人群的脉象最为显蓍。脉象在北京人群中表现得淋漓致尽。
以上是本人通过数十年的临床摸索,结合师承、熟读脉学,理解参悟。本人对脉搏学的见解。略加注释。还需要望同道参详,提出宝贵意见和见解。若能结合现代检验学,心电学,脉象仪图学,成为数字化,是多么好。习者得必须熟读脉学书方可有益。
00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01:2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70952255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精华]六大六小脉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精华]六大六小脉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