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更新时间:2023-12-30 01:05:0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桃花诗句)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第三编 近现代中国和中共党史

▲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时期 内容 作用

有利于开展农民运动,反对军阀统治。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有了保障。大大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原因

为了反对军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废时期到土地革命前期 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参看下一栏“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路线:依靠贫农、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农,联合中农,限制争、土地革命时期) 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日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起中共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区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得胜利的可靠保证。要求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土地改革的变化和依据:由消灭封建剥削变为限制封建剥削,再到消灭封建剥削。由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首要任务的变化所决定。

▲ 孙中山曾提出过“平均地权”的口号,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参阅:历史必修一P65第二段、P66底部倒数第二段、历史必修二P52第一段第一句、P54第一段关于三大改造的完成、P60农村的改革

第三编 近现代中国和中共党史

▲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及其意义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三次土改的区别

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这是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本文发布于:2023-12-30 01:0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69509130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pdf

标签:土地   农民   地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