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上班时间调整)
2014年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方案
一、展示目的:
1、分班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达到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同时锻炼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展示形式:
将学习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搜集来的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自我反思、评价表、研究学习收获用ppt演示文稿进行现场展示。
三、展示时间:高一年 2015年2月4日(周三)下午2点开始
高二年:2015年2月5日(周四)下午2点开始
四、展示对象:高一、高二年研究性学习小组
五、展示评审人员安排
组长:刘平 李少君 黄海咏 柯永持 张爱华 柯志仁
成员:各班主任 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
六、展示安排
高一年段安排
课题名称
《家乡的园区会是怎样的》
评审老师
郑育英
蔡玉莲
陈琼妹
《纸张的使用状况及郑育英 高一(1)教室
展示地点
高一(1)教室
“变废为宝”》 蔡玉莲
陈琼妹
《换位思考对高中生的作用与意义》
郑育英
蔡玉莲
陈琼妹
高一(1)教室
《美食的发现与研究》
林荣赋
许小兵
张少良
高一(2)教室
《用植物制作酸碱指示剂》
林荣赋
许小兵
张少良
高一(2)教室
《无土栽培(黄豆)》 林荣赋
许小兵
张少良
高一(2)教室
《如何防治近视》 易群
周红翔
林宇红
高一(3)教室
《英中之“最”》 易群
周红翔
林宇红
高一(3)教室
《话谈网络游戏》 易群
周红翔
高一(3)教室
林宇红
《制作寿司》 张爱华
邵蝉观
张渊博
朱敏红
《泉州小吃文化》 张爱华
邵蝉观
张渊博
朱敏红
《校园追星大调查》 张爱华
邵蝉观
张渊博
朱敏红
《折纸》 张爱华
邵蝉观
张渊博
朱敏红
《十大未解之谜的看法及文化》
柯鸿意
陈宇成
廖勇斌
《如何制作甜筒与双皮奶》
柯鸿意
陈宇成
高一(5)教室
高一(5)教室
高一(4)教室
高一(4)教室
高一(4)教室
高一(4)教室
廖勇斌
《食物的制作方法》 柯鸿意
陈宇成
廖勇斌
《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究》
柯鸿意
陈宇成
廖勇斌
《制作蛋糕》 宋桂芝
严灿
雷博
姚香花
《篮球战术与技巧,篮球的益处》
宋桂芝
严灿
雷博
姚香花
《英林中学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宋桂芝
严灿
雷博
姚香花
《追星现象调查》 宋桂芝
严灿
雷博
高一(6)教室
高一(6)教室
高一(6)教室
高一(6)教室
高一(5)教室
高一(5)教室
姚香花
《DIY手工食品创意秀》
王单萍
郭鸿升
柯志仁
颜泽源
《青少年身心健康调查》
王单萍
郭鸿升
柯志仁
颜泽源
《关于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
王单萍
郭鸿升
柯志仁
颜泽源
《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王单萍
郭鸿升
柯志仁
颜泽源
《纸飞机中的物理知识》
杨萍
张考佳
吴耀勺
洪阿万
《豆腐制作及原理》 杨萍 高一(8)教室
高一(8)教室
高一(7)教室
高一(7)教室
高一(7)教室
高一(7)教室
张考佳
吴耀勺
洪阿万
《吸烟的危害》 杨萍
张考佳
吴耀勺
《酿造香酯与配制香醋的成分探究》
杨萍
张考佳
吴耀勺
洪阿万
高二年段安排
课题名称
《泉州小吃的特色及其产业化之路》
评审老师
洪祖臻
丁晓
许燕红
《食物制作》 洪祖臻
丁晓
许燕红
《中学生网上购物情况调查报告》
洪祖臻
丁晓
许燕红
高二年(1)班
高二年(1)班
展示地点
高二年(1)班
高一(8)教室
高一(8)教室
《中华美食精髓》 张晓君
林艺琴
柯永持
高二年(2)班
《爬山是否有益》 张晓君
林艺琴
柯永持
高二年(2)班
《深沪小吃--打造晋江品牌》
张晓君
林艺琴
柯永持
高二年(2)班
《怎样高效地学习》 洪丽娜
卓志平
施飞鹿
高二年(3)班
《晋江各个地方的特色小吃》
洪丽娜
卓志平
施飞鹿
高二年(3)班
《用水调查》 洪丽娜
卓志平
施飞鹿
高二年(3)班
《中学生动手制作寿司》
《闽南民居建筑特色》
陈春妮
黄海咏
陈春妮
黄海咏
高二年(4)班
高二年(4)班
《探究金线莲的栽种》
《闽南建筑》
陈春妮
黄海咏
林晓曙
林荣赋
《关于早恋的问题》 林晓曙
林荣赋
《舌尖上的味蕾》 柯丽娜
洪清雁
《美食制作:寿司,蛋糕》
《口香糖的处理方法》
柯丽娜
洪清雁
陈珊迎
吴耀荣
洪秋婵
《水饺与寿司的制作》
陈珊迎
吴耀荣
洪秋婵
《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蔡长振
邹秋红
刘亚英
《韩剧及韩流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蔡长振
邹秋红
高二年(8)班
高二年(8)班
高二年(7)班
高二年(7)班
高二年(6)班
高二年(6)班
高二年(5)班
高二年(5)班
高二年(4)班
刘亚英
《自行车的结构探究》
蔡长振
邹秋红
刘亚英
七、展示具体要求
1.成果展示以班级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汇报,汇报内容可包括:(1)课题(或项目)名称,课题(或项目)组成员、分工、指导老师;(2)课题(或项目)背景、研究(或设计)过程、主要结论(或作品)、实验或研究报告、图片和影像、调查资料等;(3)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亮点、体验、感受等。
2.成果展示以演示文稿ppt.报告纲要的形式,有个性地汇报研究成果(或作品)。能体现实践活动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为宜。
3.成果展示以活动小组的主要成员3—6名学生组成一个参赛代表队。成果展评以公开汇报的方式进行。现场展示时间为10左右分钟一个组。
4.成果展示前报送文字报告纸质稿一份和电子稿上传校园网缴交系统。
5、展示后请将所有相关的材料整理好并上交到科研处。
高二年(8)班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22:4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609261308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4年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4年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