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家长鼓励孩子的经典语句)
地质实习论文
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地区
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学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14年8月26日
1
地质实习论文
目录
一、了解冲积物和洪积物················································3
1. 冲积物和洪积物的概念··················································3
2. 冲积物和洪积物的特点··················································3
3. 冲积物与洪积物的形成产物··············································3
二、比较冲积物和洪积物················································4
1. 磨圆度································································4
2. 分选性································································4
3. 二元结构······························································4
4. 最大扁平面朝向························································4
5. 排列状况······························································4
6. 发育地带······························································4
7. 几种地形······························································4
三、冲积物和洪积物实例分析············································4
1. 冲积扇和洪积扇辨析····················································4
2. 三角洲································································5
四、结语······························································6
五、参考文献··························································6 2
地质实习论文
冲积物与洪积物辨识概要
侯晓同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内容摘要:冲、洪积物在我国分布广泛。但由于冲、洪积物岩性岩相比较单调,在纵横向上变化快,不易进行深入研究,所以确定冲、洪积物的沉积标志相当重要。由于河流是大陆外地质作用的主要形式。对作为器产物的冲洪积物辨析研究会对河谷阶地,峡谷,平原等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冲积物 洪积物 辨识
峨眉山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山中蕴藏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其中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形状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成都地质学院峨眉研究队,在1982年就在龙门硐研究沉积相。同年,王文才、曾常明研究龙门硐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冲击相特征。这次峨眉地质实习多条教学路线分布有洪积物和冲积物。通过综合比较进一步总结了其两者的辨析方法。
一、了解冲积物和洪积物
1. 冲积物和洪积物的概念
a. 冲积物:河流沉积的物质
b. 洪积物:由洪流搬运的碎屑大量沉积的物质
2. 冲积物和洪积物的特点
a. 冲积物的特点:
(一)分选性较好。这是由于流水搬运能力的变化比较有规律,在一定强度的水动力状况下,只能有一定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
(二)磨圆度较好。较粗的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相互之间以及碎屑物质与河流底部不断摩擦,使较尖的棱角变成圆滑的轮廓,如河床中的卵石。
(三)成层性较清楚。这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规律性变化。如因河床侧向迁移,同一沉积地点在河床中位置可以发生变化,接受的沉积物的特征也就不一样。
(四)韵律性。特征类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沉积物在剖面上有规律的交替重复出现,称为韵律性或旋回性,每一次重复就形成一个韵律。河流沉积常具有韵律性。如一个完整的韵律可以包括下部的河床沉积、中部的河漫滩沉积及上部的牛轭湖沉积。
(五)具有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河流沉积物中常见有特征性的波痕、砂丘以及交错层理等原生构造。
(六)冲积砂矿。冲积物中常含有砂矿,如铂金、金、金刚石、独居石、锆石英、锡石和黑钨矿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硬度大而保存下来。它们比重大,常与比重小的而粒径大的矿物同时形成,并在一定的位置富集成冲积砂矿。
b. 洪积物的特点:由于洪积物是突然沉积下来的,未经长途搬运,因此洪积物分选性、磨圆度均较差,层理不好。
3.
冲积物与洪积物的形成产物
山地河流在出山进入平原后,坡度骤降,水流突然分散,所携物质大量堆积,就要形成一个从出山口向外展开的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这是因为一条河道堆高了,水流就要转向侧方,以致在山前逐渐“扫”出一个扇面来。山地河流愈长愈大,水流量愈丰富,则形成的冲积扇规模愈大,坡度愈缓,冲积层分为下部砾石层和上部粉土层的层序愈明显,并且砾石硕大、滚圆。北京所在的永定河冲积扇就是一个好例子。
如果山地河流短小陡急,流量不定,则所形成的冲积扇规模小,坡度大,物质组成混杂无序,砾石多不磨圆。这类冲积扇有人特别称之为洪积扇。冲积扇与冲积扇之间以及冲积扇 3
地质实习论文
前缘相对低洼的地方往往有地下水溢出。这种地方特别在干旱区最为宝贵,是聚落与耕地集中的地方,它们在荒漠区称为绿洲。
二、比较冲积物和洪积物
1.磨圆度:冲积物磨圆度较好,洪积物磨圆度较差。
2.分选性:冲积物分选性较好,洪积物分选性较差。
3.二元结构:冲积物有二元结构,洪积物没有二元结构。
4.最大扁平面朝向:冲积物中河床相中大块砾石朝向上游,洪积物没有规律。
5.排列状况:冲积物排列状况好,洪积物杂乱无章。
(如图1冲积物,图2洪积物)
图1 图2
6.发育地带:洪流包括暂时性洪流和河道洪流,后者包括常年河和间歇性河,虽在特大洪峰时,其洪水的一部分可以暂时漫出河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基本沿着河床流动,流动路线和水流动态都较稳定。而暂时性洪流水势迅猛,流态极不稳定,流入山前或山间平原,失去地形约束(图2)。洪积扇多发育在山区和平地交界处,广泛传现在我国西部,特别是陕西和河西走廊等地。它们和山口河流沉积的冲积扇可相互连接、重叠、组成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其中串珠状形态为洪积扇特别之处。而冲积物则依河而成,容易区别。
7.几种地形:心滩,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都为冲积物,不是洪积物。
三、冲积物和洪积物实例分析
1. 冲积扇和洪积扇辨析
a. 路线四第二个点(D0402):罗坝大桥下(图1)。地质剖面由下到上依次是:基座、河床相、河漫滩相。基座是晚白垩世灌口组(k2g)砖红色的基岩。河床相是磨圆度较好,最大扁平面倾向上游直径在5~35cm的砾石。河漫滩相主要是砂质。可知其为冲积物。
b. 路线四第三个点(D0403):梁坎四级阶地剖面(图3)。有磨圆度较好的砾石层和以砂质为主的砂质层,有二元结构,是典型的冲积物。
c. 路线五第二个点(D0502)柏香坪洪积扇(图4)。最下层为下白垩统夹关组砖红色的基座。其上为灰黑色的淤泥层。接着是杂乱无章,大小砾石混杂的砾石层,并且砾石层中石块棱角分明,最大扁平面倾向不能明确分辨。
4
地质实习论文
(图3) (图4)
2. 三角洲
三角洲是河口部位的沉积体。河流入海时流速迅速下降,河水海水混合,动能被传输给海水。最后,摩擦作用使能量消耗,运动停止,河水消散。河水消散后失去搬运物质的能力,遂发生沉积,形成三角洲。见图5。
(图5) (图6)
3. 心滩
长沙橘子洲的形成。浅滩是河床底部扥一些不同规模的冲积物堆积体,分布在岸边,称边滩。形成边滩的主要原因是弯曲河道中水流单向环流作用所致,边滩发育在河床的凸岸。心滩分布在河床的中间,成梭形,长轴平行于流向,长数十米至数公里,宽度数米至数百米,广泛出现于宽谷段,因为该段流水的双向环流所致,洪水期表面流水向两岸分散,平水期则向河心主流线集中。洪水期,中央主流线的流速和过水量大,造成断面的水面平凸,使表流流向两岸。含沙量较少的表流遇岸壁下折,侵蚀两岸使之崩塌,并通过底流把泥沙带到河心沉积下来,最后形成河心滩。平水期则相反,表面流速向主线集中,在河心产生含沙量较少 5
地质实习论文
的下降水流,侵蚀洪水期形成的浅滩,并把冲刷的泥沙带到岸边堆积。洪水期在浅滩上的沉积物量总是大于平水期的侵蚀量,所以心滩总是在发育,当其露出水面就成为江心洲。此外支流汇入主流由于流速降低也形成心滩。心滩上端遭受冲刷,下端接受沉积,因而慢慢往下移动。(图6、7、8)
(图7) (图8)
四、结语
洪积物与沉积物辨别都需要观察其磨圆度分选性及会否有二元结构.另外,通过对发育地形及形成地貌的观察也可以更加快捷的辨别。
参考文献
成都地质学院普通地质研究室.1978.动力地质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魏格纳A.1963.海陆的起源.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出版社
杨伦等.1998.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20:2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52859130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冲积物与沉积物辨识概要 - 副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冲积物与沉积物辨识概要 - 副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