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大可)
语言故事教案5篇
语言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2、感受民间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喜爱参加故事活动。
3、能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预备
ppt 、 各种角色头饰、 老鼠嫁女剪纸图片、 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难点:能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步:导入作品、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1、教师播放ppt
师:通过直观教具法,声画结合办喜事的画面导入活动。
注:教师指导性语言 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家在办喜事啊?
我们一
起来看看。
2、ppt播放故事。
3、播放故事后,提问描述性问题。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中有谁?
(3)老鼠最终把女儿嫁给了谁?
其次步:教师讲故事。
1、教师生动,有感情的在背景音乐下讲故事。
2、讲故事后提思索性问题。
(1)老鼠爸爸最终为什么把女儿嫁给了猫咪?
(2)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爸爸?
(3)你认为老鼠可不行以嫁给猫咪,为什么?
第三步:理解故事。
1、幼儿表演故事。
我们现在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吧。
让幼儿自选角色,然后带上相应的头饰。
教师旁白,幼儿表演。
注:教师提示幼儿留意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语言。
2、表演后提假设性问题。
(1)假设你是老鼠爸爸,你会把女儿嫁给谁,为什么?
(2)假设猫咪没有吞下小老鼠,那会怎样?
第四步:围绕故事开展制造性语言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爸爸妈妈来看女儿,听猫咪说女儿被它吞进肚子里后,他们会怎么做呢?
2、画故事。
3、续编故事。
活动延长
语言区:把活动的教具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连续续编故事。
活动反思
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敬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行奠定了熟悉根底。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行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熟悉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肯定在遥不行及的地方,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悄悄地去解读和品尝。
语言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学习用图画和语言介绍自己。
连贯、完整地 叙述自己的作品,培育大胆、自信叙述的力量。
活动预备
《猜猜我是谁》 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 - 4 页。
铅笔、水彩笔、 图画纸。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 :小组
1. 教师先说出一些幼儿的形状特征,请其他幼儿猜一猜,教师说的是哪几位小朋友。
2. 与幼儿一起复述
故事
《你能找到我吗》。
3. 向幼儿提问:
故事里,文文怎样介绍自己?(她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体形、发型、性别和兴趣。)
你想怎样介绍自己?(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名字、体形、发型、爱好等。)
4. 鼓舞幼儿将自我介绍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可和幼儿一起为自我介绍图画配上文字。
5. 请幼儿在大家面前叙述自己的自我介绍图画,并听听大家的意见。
6. 把幼儿创作的图画装订成册,可命名为《独特的我》,放在展览区让幼儿自由翻阅。
评价
能用图画和语言 表现和介绍自己。
喜爱创作活动。
语言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用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乐于观赏美丽的插画,了解制作的方法。
3、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创作图画,进展制造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用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预备
1、有关白云的故事书,如《云朵白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2、各种美工材料,碎布、棉花等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书,先介绍书名和,然后叙述故事。
2、教师叙述故事后,与幼儿争论股市的内容:
1)谁是猫哥哥?请在书中指出来。
2)猫兄弟把什么东西带回给猫妈妈?(云)
3)猫妈妈用云做了什么?(做面包)
4)猫兄弟吃了云朵面包,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猫兄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5)猫兄弟为什么要把面包给猫爸爸送去?(由于猫爸爸没吃早餐。)
6)猫爸爸吃了云朵面包后怎么样了?(爸爸飞到办公室。)
3、请幼儿观赏故事书的插图,说说制作的方法。
4、请幼儿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吃了云朵面包会怎样。
5、请幼儿仿照《云朵面包》故事书的插图,运用各种美工材料,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
活动反思
云朵面包》,一个温馨的香气四溢的故事,布满奇妙、浪漫和暖暖的爱意,配上由铅笔画、摄影、布衣拼贴等多种手法组合而成的画面,奇妙而生动。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摘下云朵,不是每个妈妈都能浪漫到用云朵做成面包,不是每个爸爸都有时机尝到孩子冒着风雨飞着送来的云朵面包,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在阴沉沉的天气享受飞起来的奇妙感受。
绘本课的基调就是轻松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欢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展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语言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知道遇到困难要英勇地面对,并想方法解决。
活动预备
ppt课件:小熊过桥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沟通:
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幼儿争论,发言)
二、绽开
1.了解小竹桥的特点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小竹桥)
(2)你们知道走在小竹桥上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吗?
(让幼儿议一议)
2.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思索和答复
(1)谁来过桥了?
(有只小熊来过桥)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竹桥摇、熊的胆子小)
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3)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哄笑。)
(4)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谁来鼓舞小熊走过桥的?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6)小鱼是怎样鼓舞小熊的?
小熊小熊别可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7)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教师朗读诗歌
让幼儿再完整地观赏一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美丽、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4幼儿学习诗歌
小朋友,你们和教师一起朗读诗歌好吗?
让幼儿有表情地跟读诗歌。
三、完毕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英勇的事例。
活动延长
组织幼儿到户外走平衡木(独木桥)。
语言故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学习词:桃仁、挺
二、知道谁帮忙了小桃仁,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骄傲的心情。
三、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重点难点:
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忙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骄傲的心情。
活动预备:
一、课件《小桃仁》
二、教学挂图三、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玉米种子(也可其他)小桃核。
活动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语言活动,《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应养成幼儿留意倾听的习惯,进展语言理解力量。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美丽,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忙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小姑娘,长的美,粉红脸,歪歪嘴,满肚子,甜美水。“请你说一
说,是啥水果(出示桃子图片观看)提问:吃完桃子里面有什么呢?(出示桃核图片观看)师:一个桃核就是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东西呢!这个小东西的名字叫小桃仁。(丰富词汇“小桃仁“)大家想不想熟悉它呢?教师砸开桃核,取出桃仁展现给幼儿看。别看小桃仁这么小,它里面可藏着一个长长地故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好不好?
二、看课件,听录音,观赏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桃仁变成了什么?
三、结合教学挂图引出提问,幼儿依据故事记忆答复
1、小桃仁在谁的帮忙下变成了小桃树?
2、它们是怎样帮忙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为什么要挺直了身子?
分段帮忙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和桃树妈妈亲切的语气、不同的语调。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和小桃仁说的话。
四、总结:
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和其生长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忙下成长起来的,体验爱与被爱的美妙。
拓展提问:小朋友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
五、观看课件,完整观赏故事可让力量强的幼儿看图复述故事,留意幼儿的观看力量与词汇。
六、幼儿操作:
种玉米
1、今日教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熟悉吗?(出示玉米种子)
2、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自己种出来的玉米什么样子?指导幼儿种植玉米。
七、活动延长
1、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2、提示孩子定期照看与观看自己种的玉米。
评价建议:
《纲要》中指出:语言教学要养成幼儿留意倾听的习惯,本课中我细心设计了课件,协作课件进展故事教学,能够抓住幼儿的”留意力,激发兴趣,而适时的提问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最终的动手操作则是把幼儿的课堂学问变成了生活实践,进展了学问的整合,使幼儿对于本课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把握。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7:0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405471306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言故事教案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言故事教案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