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

更新时间:2023-12-29 16:24:4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母子)

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

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

作者:赵福海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27期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素材支持

素材一

婚姻失去,年华易逝,一般女子也许就如此柔弱地依靠家族过完一生。可她不同,她是张幼仪。曾经她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能如他爱的女子一般才华出众,因此离婚后的她立志要弥补这个缺憾。她进入德国斐斯塔洛齐教育学院读书,毕业后,自立自强的她,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在金融业屡创佳绩,在股票市场出手不凡,创立了云裳时装公司,成了时尚的领头人。张幼仪,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失败的婚姻是她的严冬,她却如傲梅般怒放,画出了人生的华丽色彩。

人生为她匆匆关上了婚姻的大门,却为她打开了事业的窗口。她的人生开始有了鲜花与掌声,她的日子过得充实而美满,她找回了结婚以来失去的自尊与快乐。这时的她,才被徐志摩真心地称赞道:“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详见《作文与考试》2021年第14期(5月中旬刊)第58页《许你一如傲梅开》)

素材二

蒋勋先生有两方印,印石很普通,是黄褐色的寿山石。一方上刻“舍得”,一方刻“舍不得”。有一次,朋友问他:“为什么你只用‘舍得’这一方印,‘舍不得’却一次也没用过?”他这才发觉,原来自己真的没有用过“舍不得”这方印,是不是冥冥之中暗示自己:再“舍不得”其实也没有用?

世间纵有千般“舍不得”,最终都得“舍得”。他在序言里注解道:“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无论甘心,或者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详见《作文与考试》2021年第14期(5月中旬刊)第57页《材料作文“失去和得到”素材运用指导》)

素材三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前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到黑人并不卑微,通过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详见《作文与考试》2021年第14期(5月中旬刊)第35页《卑微的伟人》)

运用提点

浙江卷高考作文一直秉承人文底蕴这一命题主线,着重考查成长成才的思想品质。2021年浙江卷对“得与失”这一辩证关系进行思考,要求考生从终点、起点、过程等方面阐发,表达自己的认识。“得与失”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而态度决定的是生活的品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青年考生应该在权衡中给出答案。这一题目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背景,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飞扬的个性。

整体看,这是一道非常贴合生活实际、体现出人格健全和人性优美的材料作文题目。材料中列举了三种对待“得与失”的认识,这三句话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得与失”是相互的,无论将它们看成终点、起点,还是过程,都无法改变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活中,很多人在“得与失”中纠结矛盾、犹豫,很多人在做出选择后懊悔、无奈,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正确权衡两者的关系。积极的人生,应该从“得”中看到“失”,从“失”中捕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从容美好的人生。应该说,这一题目在审题立意方面没有难度,只要能够围绕两者关系构思即可。有文体选择方面,如果擅长写作记叙类,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挖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突出起点、过程、终点的关系;可以设计“断、舍、离”的曲折情节,表现人生境界的不断升华。如果擅长写作议论文,可以从选择时代热点写大国崛

起之用人理念,可以定位人性人情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就,还可以从多角度审问反思,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

分析时,可以从“得与失”的关系进行思考,突出引为终点、起点或过程。“得与失”是相对的,如果把其中一个看作起点,在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另外一个就可能成为终点;起点与终点,只是一个瞬间,而真正让我们体验的,应该是“得与失”发展演进的过程。

另外,从辩证的角度看,“得与失”又是对立统一的。纵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故事,我们不得不反思:“失”是起点,但终点却是“得”;整个过程中,塞翁体会到的便是人生的起落。此时,可以从“失去何尝不是一种获得”与“得到何尝不是一种失去”进行分析,表达对立统一的认识。

运用素材进行分析時,可以在开篇高度概括蒋勋的事例,引出话题,表达“得与失”的关系;可以在开篇与主体段落之间的过渡部分以伊东布拉格的事例引申思维,拓展写作空间;可以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张幼仪的事例,对话题进行深入解读,突出其能够从“失”中走出来,走出一片美丽风景,表现“得”的过程,深化主题。

例文

得与失是人生的过程

□一考生

人生无常,得失不定。蒋勋先生以“舍得”“舍不得”两方印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你注定失去,何必苦苦追寻;有些东西你终会得到,那便莫失本心。

有人将得失当作起点,极具目的性地生活,从一开始便定下“得到”的目标,落入功利的深渊;有人将得失当作终点,一旦得到便止步不前,或是失去就惋惜悲叹。伊东布拉格在父亲的引导下了解了梵高和安徒生,从而清楚地意识到人不能卑微地活着,最终获得了美好的人生。故而,得失是一种过程,于得失中,我们画着缤纷的人生。

得到,不骄傲自满,享受得到的过程。“福兮禍所伏”,得到之时,若过于自满,以其为终点,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曾何其风光,阿房宫出,胜似仙境,却终究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玄宗李隆基精于治国,开元盛世,万国来朝,安史战乱,到底是“蜀王无近信”,唯“泉上有芹芽”。以得失为终点,却难敌世事变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造福世界人民,将“得”当作过程,终得天下盛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拯救无数生命,将“得”当作过程,终被人们铭记。他们享受人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不为一时之“得”而骄傲,享受“得”的过程。

失去,不过分惋惜,寻找失去的意义。“一路不断失去,一生将不断见证,见过再多风景眼眸如初清澈,也足够让人心动”。若失去之时过于悲伤,以得失为起点,又怎能重振旗鼓,再上征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将“失”只当作过程,留下七十二贤之首的盛名;温庭筠“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将“失”只当作过程,既然不被重用、无人理解,那便做个风流才子,以诗寄情;袁枚吟诵“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将“失”只当作过程,既然空有才能、无人赏识,那便开自己的花,不悔此生。他们不惧挫折,寻找失去的意义,我们也不应沉溺于悲伤,失去初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会有各种得与失伴随我们。曾经被徐志摩抛弃的张幼仪,没有因为失而放弃生活的信心,通过努力学习,她走出了自强自立的道路,如傲梅般怒放,在竞争激烈的商界画出了人生的华丽色彩。失与得的过程中,她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不因“得”而窃喜,不因“失”而一蹶不振,不会将每一次得失看作起点,也不会将每一次得失看作终点,我们应该享受得失转化的过程。

得与失,本就相伴而行。将其视作起点,往往活在失望之中;将其视作终点,常常困于舒适之中;而将其视作过程,人生才能缤纷多彩,充满可能!

评点

作者从“得与失”是人生的过程这一角度出发,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整个写作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做到了中心明确。同时,分析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及名言为论据,充实了写作内容,增加了文化底蕴。结构方面,作者安排了简单的总分思路,对得与失的关系进行分析,突出了“得失是过程”这一主题。开头点明观点,主体部分两个段落分别对得与失进行解读,最后收束全文,突出中心。

(编辑:关晓星)

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6:2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38283255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得与失” 素材还原.pdf

标签:过程   人生   生活   失去   得失   起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