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

更新时间:2023-12-29 16:20: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赵匡胤读音)

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

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

一、精选素材:

1、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着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依然带着宽厚的笑容说:“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因为,主办方给我的评词,对我大辈子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总结。虽然财富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要让心灵真正富裕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对这个排名深感欣慰。”

2、唐朝人刘禹锡可谓是精神生活追求之典范。他的《陋室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黄光裕曾数次被评为“中国首富”。但取得商业成功后,他根本无暇也不愿回头构建自己的心灵大厦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于官商勾结和无道德环境的长袖善舞。因为出身贫寒和“原罪”心态,黄光裕虽然有百亿身价,但他的心灵是贫困的。

中国像黄光裕这样拥有巨额财富数字内心却十分赤贫的人非常多,这样的富豪是不能算真正富豪的。但我们的社会,现在就是迷恋这样的富豪,这不是不说是个时代的“杯具”。在一个经济财富得到不断累积而心灵财富得不到张扬的社会,会造成很多畸形的社会问题。

4、热播剧《老大的幸福》、毕淑敏《破译幸福密码》由范伟主演并监制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一套开播后,当天收视率高达5.03%,创下今年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段首播集的历史最高。剧中笑中含泪的感动,简单幸福的老大,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傅老大四个弟妹到底是否幸福,也如猜谜一般引人深思。电视剧中,傅老大的四个弟妹有房地产大亨、官迷、房奴、股疯,都是外表光鲜的人物,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着压力、紧张、迷茫和无意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寻求满足的都是病态的欲望,这种远离生命本源的欲望好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满足。剧中佳佳有一句名言,说追求身外之物的人都是奴隶,再光鲜都是不幸福的。傅老大的四个弟妹正是因为心底的迷茫、空虚,才会缺乏幸福感和满足感,才会不择手段地追求不属于他们的权力和钱财。这是一种神经症性的病态欲望,即便拥有再多权钱,也填不满欲望沟壑,反倒作茧自缚。

5、钱学森

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我们怀念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风貌,但我们绝不愿回到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中去。同样,当我们今天生活在相对物质丰富的年份,人们又是多么想望那份曾经拥有的精神家园!有了物质基础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因为经济充裕了,人们可以求知求学,可以知书达理,可

第 1 页 共 6 页

以乐善好施。但物质丰富也容易带来享乐、攀比、仇隙。这种时候非常需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引导。依钱学森老人的家世,他尽可以享受锦衣美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大洋彼岸做着无数人羡慕的科研工作。而他却选择了报效祖国,而且是要冲破各种阻挠、迫害的漫长之旅。当他融入祖国,看到那一代伟人以身作则,亿万人民精神饱满地为新中国建设而忘我奋斗,钱老被中国的领袖和人民的精神感染着。而今,他又感染了我们无数人。

6、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个富家子弟,一个洋学生,物质可谓丰富也;一个金陵大学毕业,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资格可谓出类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却在农村晓庄办起了学校,为平民的前途、未来、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把物质与财富贡献出来,把身心贡献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来,把思想贡献出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人们看到了陶行知的伟大之所在——“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为什么他没有躺在物质的枷锁下?为什么他没有仅仅享受物质的奢华?因为境界,因为他理解人生的意义,因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7、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通往幸福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享乐、乐利和奢华生活。”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给我们真正的幸福感。

二、名言警句: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荣辱》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就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当你拥有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比尔·盖茨。

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泰戈尔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塞涅卡

三、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在获得一些新东西的同时,也有可能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疫情下,我们失去了很多,但同时也该有不少的收获。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以“疫情下的得与失”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

第 2 页 共 6 页

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四)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边是方唐先生1993年创作的漫画作品《欲》,该作品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画面的人为了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不惜把自己的头颅垫在了自己的脚下。为了得到果子,而践踏了头颅,抛弃了思想与尊严……

这得与失给人惊警,给人诸多联想与思考;而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呢请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 3 页 共 6 页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一项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的的“双减”政策落地,迅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减什么?怎样减?引发了大众的热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迟疑观望,有人大胆改革。有专家指出:好的政策落地,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加”与“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得与失、取与舍、留与弃,都是“加”与“减”在人生和事业中的具体表现。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追求幸福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立意:

1.“失”之坦然,“得”之必然。

2.乐观看待疫情的“失去”,我们会得到更多。

3.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挑战,也是人类共同的课堂。

例文:

疫情下的得与失

当烂漫的山花可望不可即,当婉转的莺啼可闻不可觅,被迫接受居家上课、行政隔离的我们,切实感受到“新冠”大疫带来的失序与失落。无怪网友纷纷以打油诗调侃:“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纵观历史长河,阳光和煦之日少,风雨晦暝之时多。天灾人祸无常,世事哪能总遂人愿?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面对疫情挑战,面对失去,理应多一份从容笃定,少一些惊慌怨怼。既憧憬“清零”胜利,亦不惧当下动荡,方可展现青年人的伟力与担当。失去与得到,困厄与转机,灰暗与曙光,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共存共生的。疫情“偷走”诸多美好不假,人性坚韧带来的“得到”更应珍视。疫情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困难,却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品性,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正如海明威所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留下的伤痕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坚强的部分”。在疫情中,我们更收获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理念的。正是疫情这场灾难,让我们认识到,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只有提升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才能战胜一切困难,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疫情、面对一切困境,想要得到,就不能缴械投降,而是与之共存;不能坐等疫情结束才重新出发,而是在新形势下积极采取策略应对变化,适应乃至超越困难,最终有所收获。只接受和风细雨的人是怯懦孱弱的,生活的勇士,不惧狂风暴雨的磨砺。居家停滞,有人阅读经典,得到深沉思索的力量;生活简化,有人陪伴亲人左右,得到久违的烟火温情;时局纷纭,有人关注大小新闻,获得“家国天下”的参与感。他们都勇敢,勇于直面生活的挑战;他们也都平凡,凭点滴行动为黑夜点

第 4 页 共 6 页

亮微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的“冠笄之礼”遭逢“新冠之殇”,虽则许多人的人生路径随之改变,我仍然认为,这场来自社会的大考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它赋予我适应变化与灾难的能力。对我而言,疫情使我失去许多,却也让我得到更多。

青春本色当似火,岁月节律应如歌。疫情下,有失也有得,就让我们在抗疫烈火中洗礼成长,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二)立意:

1.人若无所失,便不能真有所得。

2.失,有时比得更有益。

3.乐观地去看待去认识“失去”,我们会得到更多。

4.要想“得”,就必然会有所“失”。

5.“失”之坦然,“得”之必然。

(三)【立意】①人若无所失,便不能真有所得(泰戈尔语)

②失,有时比得更有益(普劳图斯语)

③乐观地去看待去认识“失去”,我们会得到更多。

④要想“得”,就必然会有所“失”。

⑤“失”之坦然,“得”之必然。

例文:

撷一缕霞光上路

树,失去了绿色,却收获了金黄的果实;鹰,折断了翅膀,却坚定了遨游九天的信念;船,失去了风平浪静的行程,却得到了大风大浪的历练;海,没有了阳光的温服,却在月光下展现着别样的姿态……大自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有失必有得。

人生亦然。想精彩你的人生吗?那么就请不要因失去而黯然神伤。

请相信,造物主是公平的。他夺走了什么,必然会赋予你什么。也许你失去了观看五彩世界的一扇窗,但上帝却为你推开了聆听人间天籁的门;也许你不能飞遍全世界,但你却能在自己的天地绽放异彩;也许你在灾难中丧失双亲,但你却得到了很多未曾相识的人的无私呵护……失去是一种痛苦、一种苦涩、一种绝望的瞬间,但又是一种幸福、一种磨砺、一种重新获得的幸福。请不要为失去而抱怨,因为我们“失”并“得”着。生命就是在这失与得中不断成长,待到成功日,回顾足迹,你会发现,是失去使你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请记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会有皎洁的月光来陪伴你。你可能在物质上失去了你所珍惜和追求的,但你却在精神上获得了你所向往和渴望的。他,抛弃了荣华富贵,但他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澄清,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诠释着他的淡泊;他,并没有因官场失意而沮丧,因为他获得了人生的享受,用“一

第 5 页 共 6 页

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歌唱着他的轻松;他,永远失去了说话的机会,但他收获了成功的信念,用苦难的琴弦演奏着顽强的人生……他们失去了官位,健康,但他们得到了心灵的海阔天空,用心中的巨浪翻滚出一幅精神腾飞的画卷!

我们没有抓住良机,但经验和教训可以让我们走得更顺利;我们无法找回失去,但慰藉与鼓舞能够帮我们开辟另一片天地。记得弥尔顿曾说过:“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我们赢得了报复的决心和永不投降的意志。”是啊,看不到太阳,怕什么?满天繁星也是一道风景;错过了第一眼清泉,怕什么?更多眼清泉在等着你;青春不再,怕什么?你已足够稳健、足够成熟,尽情挥洒光辉人生;遭遇了挫折,怕什么?你已坚定信念、充满自信,为光明的未来而奋斗!面对失去,不要退避,因为美丽的风景就在你身边。

请珍惜每一次的失去吧,然后细细地咀嚼每一次的获得,撷一缕霞光上路,相信你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天地中走出一片熠熠夺目的光辉!

第 6 页 共 6 页

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6:2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38039255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思辨类作文专题练习——得与失.pdf

上一篇:失与得的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失去   得到   生活   疫情   人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