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挑来的媳妇)
解读《体育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运动兴趣
体育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 ”;以“一切为了每一位为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求体育教师扭转过去 “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改变自身的角色,变“自我表演”为“引导学生表现”,变“主演”为“导演”。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本质是教师必须把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行为(包括技能)的改善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中如何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位置。不是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
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主体性以外,还有许多因素是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要考虑的。
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在备课时要将学生作为第一要素来考
虑,因为备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学得更好,这样学生才能获
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这一好的习惯呢?在新课标中讲到:“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形成了运动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关注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体育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
能力、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实践活动与比赛;寓教于乐,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的体育行为,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我们通过丰富多彩体育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二要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三要突出教育的功能,以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日本在上个世纪提出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中,对于快乐的理解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是一种在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成功体验中获得的快乐;而我们之前则把 “快乐体育”理解成了“放羊式”,认为让学生自由活动就是“快乐”。 我们普遍认为快乐体育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苦中有乐。要让学生从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只感觉到“苦”,而享受不到“乐”,势必影响学生对体育课乐趣,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悲剧的重演。快乐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感觉到快乐,快乐只是快乐体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让学生通过体验运动中的乐趣,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意识,形成体育学习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才是快乐体育的终极目的。
在课标中提到:“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重要事情。”有些教师片面的理解为新课标只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不要运动技能的教学,这是一种误解。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这一点说明新课标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来带动其它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有人认为新课标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这是对新课标在运动技能上要求的误解。而且,新课标中就有‘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学习方面。这说明新课标并不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
新的课程标准不是对传统体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体育基础上的继承。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最后一句强调:“它是对原有的体育与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这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改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人说,体育新课程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否定,这是误解、误导。无论是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传统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新课程仍然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除此以外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可见,体育新课程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当然新课程标准不仅仅是简单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前人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和形成的教学经验,我们都需要学习和借鉴。我们都知道“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道理,但我们要注意,继承不是简单的模仿,不是直接拿来。前人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和形成的教学经验,要用现在新课程的理念来衡量也是有其积极意义,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增强和身体健康我们都可以运用到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反之应摒弃。例如体育新课程就在继承了传统体育课程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的优秀经验,但同时也注重拓宽运动技能传授的内涵与外延,强调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上作了很大的调整,本次教学改革就非常重视体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三级课程管理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强调体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提供给地方与学校一定的课程建设空间。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实现多种目标。校本课程本身也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情感体验,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可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只要教师勤于思考,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地方化、校本化都是可以实现的,使“松绑”了的体育课堂将走向地方化与校本化的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2:5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2570245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体育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_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体育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_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