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更新时间:2023-12-29 11:56: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树形结构图)

教学设计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找学生叙述)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积累

(幻灯片)

1.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检查预习。

(一)字音辨识

自缢(yì) 箜篌(kōnɡ)(hóu) 槌床(chuí)

伶俜(línɡ)(pīnɡ) 葳蕤(wēi)(ruí) 明月珰(dānɡ)

玳瑁(dài)(mào) 纨素(wán) 拊掌(fǔ)

窈窕(yǎo)(tiǎo) 龙子幡(fān) 蹑履(niè)

赍钱(jī) 踯躅(zhí)(zhú) 鲑珍(xié)

晻晻(yǎn) 鹄舫(hú)(fǎnɡ)

(二)通假举要

(1)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三)词类活用

(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

(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4)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6)槌床便大怒(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

(7)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

(8)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9)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

(10)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购买)

(11)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四)古今异义

(1)大人故嫌迟

古义:老人家,指婆婆。

今义:成人,区别于小孩。

(2)共事二三年

古义:一起生活。

今义:在一起工作。

(3)何乃太区区

古义:愚拙,凡庸。

今义:①数量少;②(人或事物)不重要。

(4)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5)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6)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7)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对犯错误的人按照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8)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9)生人作死别

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①不认识的人;②(人)出生。

(10)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形容气息微弱。

(11)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

(12)多谢后世人

古义:多多告诉。

今义:多多感谢。

(五)文言句式

(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判断句)

译文:其实并不是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

(2)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译文:被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

(3)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句)

译文: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

(4)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指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

(5)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句)

译文: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6)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句)

译文:也自己在庭院中的树上上吊身亡。

(7)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大官府中任官职。

(8)长叹空房中(省略句)

译文:回到空荡荡的房间里,长叹一声。

(六)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原意为“公公婆婆”,这里“公”字无义,专指婆婆)

(2)昼夜勤作息(原意为“劳作和休息”,这里“息”无义,专指劳作、劳动)

(3)我有亲父兄(原意为“父亲和哥哥”,这里“父”无义,专指哥哥)

(4)我有亲父母(原意为“父亲和母亲”,这里“父”无义,专指母亲)

(5)逼迫兼弟兄(原意为“弟弟和哥哥”,这里“弟”无义,专指哥哥)

(七)名句积累

(1)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4)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三、信息筛选

你认为本诗的结构思路是怎样的?

(见本课时“板书设计”)

提示:本诗的诗前小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诗故事的梗概,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结局)。正文部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开始写兰芝向仲卿诉说悲苦,并自请遣归,是故事的开端;接着写兰芝被逐,这是故事的发展;再接着叙述兰芝

回家后的遭遇,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最后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自杀,是全诗的高潮;从“两家求合葬”至最后,是故事的尾声。

诗篇以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话结尾,写了兰芝、仲卿死后的情况,并提醒以后的人不要忘记这封建礼教所造成的悲剧。

整首诗再现了兰芝和仲卿婚姻悲剧的全过程,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张合有度。

四、合作探究

这首诗的开头与结尾各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提摄全篇、引起下文,为全诗笼上一层悲剧色彩;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样写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生活,抗议封建礼教的强烈愿望。

五、分析鉴赏

1.研读“开端”部分。

(1)集体朗诵第一部分。

(2)提问: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词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六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3)要求学生体味“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明确:从兰芝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我们还可从“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等句中,看出她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女性形象。

2.研读“发展”部分。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仲卿对兰芝自请遣归的态度;兰芝遣归时的打扮及她和婆婆、小姑的告别;兰芝和仲卿话别、相约来日三个方面的内容。

(2)体味仲卿与他母亲及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明确:作用有三:

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

第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贰,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显得专断而又顽固。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诵“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明确:兰芝严妆:运用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

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有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一旦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

(4)提问:“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解说:以上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借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把握情节结构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课堂小结

诗歌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开端”和“发展”部分,人物的性格及悲剧剧情初现端倪,结局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揭晓。

七、作业设计

1.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部分。

2.反复朗诵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

八、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并序(乐府诗)

发展

阶段

开端

自述

发展

誓别

发展

抗婚

高潮

殉情

尾声

起讫

从“孔雀东南飞”到“及时相遣归”

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

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

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全诗是按仲卿、兰芝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后人

线索来叙述的

小标题

兰芝

夫妻

兰芝

双双

告诫

发展线索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听《梁祝》,感受悲剧色彩。

二、分析鉴赏

1.具体研习诗歌的“进一步发展”部分。

在我国封建时代,女子被丈夫休回娘家,她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她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娘家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进行概括。

(1)首先写了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进退无颜仪”五个字把兰芝被遣归家初见母亲时伤心、羞愧、委屈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出来。母亲初见兰芝“大拊掌”,把母亲的惊诧心酸之状描画得活灵活现,但听了女儿的陈述,母亲理解了女儿,悲伤不已。

提问:兰芝母亲在此处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明确:这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兰芝婆婆的专横无理,当然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2)其次写兄长逼迫兰芝嫁给太守家。兰芝被休,上门求婚的络绎不绝,足以证明兰芝的美丽和修养。

提问: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着重表现了兰芝兄长这个人物。作者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学生诵读刘兄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明确: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计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兄长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3)再者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排。

提问:诗歌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突出太守家生活的奢华以及对婚事的重视,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2.研习“高潮”部分。

(1)学生集体朗诵“府吏闻此变”至“自挂东南枝”部分,体会焦、刘二人的生死爱情。

(2)学生讨论: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明确: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得很决绝。仲卿出身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的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3.研习“尾声”部分。

要求学生集体诵读这一部分。

提问: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像这样的结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同学们可讨论一下,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三、合作探究

讨论分析后总结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明确:刘兰芝,作者是把她作为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代表来刻画的。她勤劳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她也很有教养,这不光表现在她会弹箜篌、诵诗书,而且也表现在她对焦母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上;她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表现了她的善良和友爱;她对仲卿爱情专一,惜别时留下箱笼,分手时以蒲苇为喻直至发出“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约,表现了她的倔强、坚贞、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等可贵品格;她遇事有主见,不同意仲卿“复来还”的幻想,慨然允诺太守家的求婚,这都表明了她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焦仲卿的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但是却不敢直接反抗破坏他爱情和幸福的母亲,违心地送走兰芝,但他又深爱着兰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当团圆之梦破灭之后,敢于违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挂东南枝”,跟兰芝一样,是充满了叛逆精神的。

四、课堂小结

这首叙事长诗震撼我们心灵的,正是在焦仲卿夫妻的死亡里,我们感到了灵魂的震动,《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主题首先是一个人生的主题,是人的生与死的主题,是人的命运的主题。作者在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中,记录了、再造了焦仲卿夫妻的悲剧故事。

五、作业设计

分析焦仲卿夫妻爱情悲剧的原因,并写成50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设计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1:5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22207255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学设计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学设计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发展   悲剧   母亲   爱情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