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好的多音字)
语文练习及答案(上 2一1)
《荷塘月色》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A 踱(duï)步 幽僻(pì) 煤屑(xiâ)
B 蓊(wēng)郁 弥(mí)望 点缀(zhuì)
C 渺(miǎo)茫 倩(qiàn)影 脉脉(màimài)
D 参差(cēncī) 袅娜(nuï) 媛(yuán)女
2 辨字组词(略)
(1)缀 辍 掇 啜
(2)笼 茏 宠 垄
(3)悄 俏 梢 捎
3 解释下列词语
(1)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2)弥望:满眼。
(3)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4)斑驳:原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的意思。
(5)倩影:美丽的影子。
(6)迁延顾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动作的样子。
(7)敛裾:提一提衣裳。
(8)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4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说说下列比喻句属于哪种类型。
(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明喻)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暗喻吗?存疑)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暗喻)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
5 填空
(1)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春》)。
(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二、课文理解
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C)。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B.“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C.“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答:作者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作者的感情变化的脉络:不平静——暂时的平静——得到缓释。
3.文末引用《采莲赋》及《西洲曲》里的句子,描写古代采莲的盛况,这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答:以乐景写哀,反衬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不白由,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4.任选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写景特色。(提示:抓住特征写景;写景层次清晰,动静相宜,修辞运用,词语妙用等。只要求就其某个方面来谈,不必面面俱到。)(略)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l. 在空格上补上空缺的词语。
2. 这段文字描写了(月下荷塘)。作者所描写的主要景物依次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一个比喻句。“亭亭的舞女的裙”与“出水很高”的叶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①都是亭亭玉立的;②都呈现出舒展的状貌。
4.文中哪些短语直描绘了荷花的情态?
答:有袅娜地开着的;②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话用两个喻体“明珠”和“星星”来描写本体“白花”。仿照示例,以“歌声”或“烛光”为对象(可以加上定语),用两个喻体来描绘它,力求准确、形象、新颖,并注意表达的简明、连贯。(略)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哪些相通之处?
答:两者都是隐隐约约、捉摸不定的;清香是沁人心脾的,歌声是悦耳怡神的,两者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7.“不能见一些颜色”的“颜色”在文中的意思是(C)。
A.色彩
B.给人看厉害的脸色
C. 美的姿容、情态
D . 容貌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在文中的空格处填入一组动词,最形象的一组是(B)。
A.照 升 B.泻 浮 C.照 浮 D. 泻 升
2.这段文字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写月光,次写月影,再总写月色。请用“”在文中把这三个层次标出来。
3.“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都是比喻的说法,分别是指(C)。
A. 满月和淡淡的云
B. 满月和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的月光和经淡云遮隔后疏朗的月光
D. 朗照的月光和朦胧的夜色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好处”指的是(C)。
A. 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 因为不能朗照,一切显得静美淡雅,无人干扰。
C. 因为不能朗照,迷迷朦朦,光影谐和,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D.因为不能朗照,有助于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5.“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 描写朦胧的月光下丛生的灌木和杨柳的倩影之美。
B.描写月光下的树影来衬托此时内心的平静。
C. 描写灌木和杨柳,是为了强调“这恰是到了好处”。
D.通过对“灌木的黑影”和“杨柳的倩影”的描写,从侧面描写月光的朦胧轻盈。
6.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把这两个句子摘录下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答: ①叶子和花„„又像笼着青纱的梦。(以意觉感受写视觉感受。)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以听觉感受写视觉感受。)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郑伯琛的《荷叶咏》(有删节),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啊,到了,荷花洲!
②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粉荷垂露,(); 白荷带雨,();怒放的,();含苞的,();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③我在一块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 “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枝不蔓,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④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动,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设想:如果去掉荷叶,只留下一枝光杆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吗?从美学意义上讲,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意义上看,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绝对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至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吗?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吗?
⑤是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的陪衬地位,上催芙
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团扇把阵阵清风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而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 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虾戏游。它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⑥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另外,用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蓬和藕。它本身荚,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
⑦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1.若将下面的词语填人第②段的空缺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C)。
①嫩蕊摇黄 ②皎皎无瑕 ③娇羞欲语 ④盈盈欲滴
A. ③④①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2.本文中心是表现荷叶的,而第②③段却集中笔墨写荷花。这样安排的目的是(C)。
A. 与荷叶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突现荷叶的特点。
B.与荷叶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表现各自的特点。
C. 烘托荷叶,从而更好地突现荷叶的品格与精神。
D.反衬荷叶,从而更好地表现荷叶的情操与功用。
3.第④段:“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奇异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作者产生“不平之气”的原因是什么?
答:
“奇异的念头”是指想像去掉荷叶,只留下一枝光杆荷花会是怎样的情形。
作者产生“不平之气”的原因:荷叶只是作为陪衬出现在古人诗中,荷叶也是值得歌颂的。
4.第⑤段集中写荷叶,主要表现了荷叶的(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紧密团结)、(襟怀坦荡)的可贵品格。(要求用四字词语概括)
5. 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二)仔细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借助于想像、联想,写—则100字左右的写景断。
要求:
①抓住特征写景;
②安排好写作顺序;
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参考题:
①夕照;
②街灯;
③雨后;
④月下。
《世间最美的坟墓》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①尘xiāo(嚣)
②林yīn(阴)
③yīn(荫)蔽
④墓志míng(铭)
⑤zhà(栅)栏
⑥禁gù(锢)
⑦shē(奢)华
⑧sàsà(飒飒)
⑨qiïng(穹)隆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排比)
(2)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拟人)
3.把下列5个句子调整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其顺序是(③②⑤①④)。
①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②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
的所在。
③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④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⑤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被忘掉了。
4.填空
①茨威格——国籍(奥地利),代表作(《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②列夫·托尔斯泰——国籍(俄国),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③歌德——国籍(德国),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小说《浮士德》)
④莎土比亚——国籍(英国),代表作(剧本《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
二、课文理解
1.作者用来形容托尔斯泰墓基本特征的词语是(C)。
A. 宏伟 B.最美 C. 朴素 D.宁静
2.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必不可少的四项是(B D E I)
A. 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B.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
C. 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
D.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H.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
I. 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3.作者通过记叙参观托尔斯泰墓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作者通过记叙,抒发了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铭记。
三、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像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C)。
A. (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 (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2.“夏天,风儿„„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 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 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3. 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A. 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
B. 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C. 三个人都闻名世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D. 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4.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
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
(1)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2)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5.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答: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四、延伸训练
阅读法国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做狂欢的场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在乡下,—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我们的富翁们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里去过冬。
在巴黎,人们想像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炫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 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唯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A)。
A.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B. 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C. 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
D. 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2.第一段把法国城市与乡村的冬天对比,突出乡村冬天的美。分别找出描写城市和乡村冬天的句子。
(1)城市的冬天:“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
(2)乡村的冬天:“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
3.阳光、麦田„„这些冬天常见的自然景物,在作者笔下显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
从文章找出表现这些景物特点的词语。
阳光:令人炫目。
麦田:鲜艳;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
苔藓:美丽。
常春藤:华丽;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
鸟儿:喧闹而美丽。
白雪:美丽;像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
4.关于本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首段把法国城市与乡村的冬天对比,突出乡村冬天的美。
B.次段重点描述乡村冬天的美丽。
C.首段描写法国乡村冬天人们友善、淳朴、富有诗意的精神生活,次段表现乡村的景物美、人情美。
D.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对朴实、宁静的生活以及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5.关于本文的写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B.首段不仅把城市与乡村的冬天进行对比,还把城市富翁与城市工人的生活进行对比。
C.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写景,使自然景物更具体、生动、形象,使读者真切地感受了—个充满生机的冬天。结尾的反问句很有力,反映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
D. 文笔清新亮丽,平和亲切。
《邓稼先》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鲜(xiǎn)为人知 两弹元勋(xūn)
复(xiîng)不见人 河水萦(yíng)带
黯兮惨悴(cuì) 凛(1ǐng)若霜晨
兽铤(tǐng)亡群 热血殷(yān)红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 宰割 可歌可气
B.筹划 锋芒笔露
C.振荡 常覆三军
D. 稳健 妇孺皆知
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鲜(少)为人知
(2)鞠躬尽瘁(劳累)
(3)家喻(明白)户晓
(4)马革(皮革)裹尸
(5)平沙无垠(边际)
(6)风悲日曛(昏暗)
(7)兽铤(快走的样子)亡群
(8)燕然勒(雕刻)功
4.破折号有下列四种用法:
A. 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C.表示声音延长;D. 表示事项列举分承。
下列句中的破折号各起什么作用?
(1)对这巨大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1924-1986)。(A )
(2)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B)
(3)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活: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D)
二、课文理解
1.课文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百年屈辱史?
答:先概述我国的百年屈辱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作者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中加以审视,把人物的个人经历与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了一定高度。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试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答: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第一节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第二节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节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第三节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也会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Born,1882一1970)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40多岁了,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起以前要较少一些。
......
像他的文章一样,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
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而邓稼先竞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你和我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这几段文字主要通过怎样的手法刻画邓稼先的个性和品格的?
答:从与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功臣、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的角度来表现邓稼先的品格和个性。
2.分别指出下列符合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个性品质特征的词语。
①咄咄逼人 ②才华横溢 ③鲜为人知 ④任劳任怨 ⑤患得患失 ⑥虎视眈眈 ⑦平易近人 ⑧自命不凡
⑨鼎鼎大名 ⑩赤胆忠心
(1)奥本海默:①②⑧⑨
(2)邓稼先:②③④⑦⑩
3. 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答: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并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答:“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入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选择题。(本题多选)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不知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意在(CD)。
A.追忆往事,并表明邓稼先的文学造诣高。
B.表明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是在过去的古战场。
C.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颂扬邓稼先那种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D. 表现邓稼先执着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孕育的结果:他的身上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D)。
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B.说明邓稼先不仅是个物理奇才,也是一个数学天才。
C.说明邓稼先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D.赞扬邓稼先才华出众、胆识过人。
3.“我不能走”这句话通过语言刻画人物,其作用是(CD)。
A. 说明邓稼先很固执。
B.说明邓稼先对别人很不信任。
C.说明邓稼先的敬业精神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
D. 说明邓稼先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他对事业的赤胆忠心。
4.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曾说,《邓稼先》是“一篇至情的文章”。下列语句中突出表现作者对邓稼先敬仰、怀念之情的是(BC)。
A.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B.不知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C.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D.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冯至的《朱自清先生》,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远在25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边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记不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的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路。而《雪朝》中的六个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上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②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1932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的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以谈些文学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③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④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丈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7月4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⑤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来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一切在他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⑥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⑦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在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1948年,北京。
1.第①段和第⑥段都有“中途”这个词,请结合语境说说它们的含义。
(1)„„而《雪朝》中的六个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
——文学创作道路的中途。
(2)不幸他在中途死去。
——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向发展的中途。
2.对第⑤段中“乡愿”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 没有偏见,过于宽容的人
B.党同伐异、刻薄寡恩的人
C.待人处事很有城府的人
D.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
3.第②至⑤段叙述同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情况,写朱自清先生的高贵品质。试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每一段文字所表现的朱自清的个性品质。
第②段:诚挚求真。
第③段:虚心。
第④段:没有偏见,公平。
第⑤段:有愤激,也有热烈的渴望;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
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记叙了朱自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答:一、推动新文艺的发展;二、做人;三、促进中国向光明的方向发展。
(二)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景泰蓝的制作》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 铁砧(zhēn) 铁屑(xiâ) 铜器作(zuî)
B.蘸(zhàn)水 粘(nián)丝 嵌(qiàn)铜丝
C. 焊(hàn)接 尽(jǐn)打 搀和(hã)
D.铁臼(jiù) 舀(yǎo)色料 掐(qiā)丝
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句是(C)。
A. 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B. 他们俩的棋力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C. 景泰蓝的六道工序完成了,总算(一锤定音)了。
D.掐丝工人(胸有成竹),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
3.选词填空。
A. 精细 B. 细微 C.细密 D.细致
(1)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2)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
(3)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
(4)这(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4.根据句意,在后面的括号里写上相应的词语。
(1)办事和说话正合分寸。(恰如其分)
(2)多而且复杂。(繁复)
(3)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推陈出新)
(4)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不相上下)
(5)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半斤八两)
(6)不够完美,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缺憾)
5. 把下列4个句子调整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其顺序是(③④②①)。
①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②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
③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
④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
二、课文理解
1.填空。
课文按照(制作工序或工艺流程)顺序,主要介绍了景泰蓝的六道制作工序,即(制胎)、(掐丝)、(点蓝)、烧蓝、镀金和打磨,其中对(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的介绍最为详细。在介绍过程中,作者始终抓住(繁复、精细的手工操作)的特征。
2.课文对六道工序的说明,层次清晰,过渡自然。阅读课文,把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摘录下来。
答:第一段末总提一句“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第二段开头说“拿红铜做胎”;第三段末说“这只是个开头,还有好多繁复的工作在后头呢”;第四段开头说“第二步工作叫掐丝”;第十段开头则说“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第十四段则说“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第十五段开头则说“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第十六段里说“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①。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a)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b)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②。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③,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c)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⑤。
1.在文中a、b、c三个空缺处填进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 细磨细琢 自由自在 恰如其分
B.自由自在 恰如其分 细磨细琢
C. 恰如其分 细磨细琢 自由自在
D.细磨细琢 恰如其分 自由自在
2.本段举例说明掐丝的过程时,所用的动词有(剪、曲、夹、蘸、粘)。
3.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下定义;②举例子;③打比方;④打比方;⑤作比较。
4.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A)。
A. 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的方法及特点。
B. 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的作用。
C. 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工人对掐丝的认真态度和熟练程度。
D.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a)只用(b)的。①这里头有道理可说。②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③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破裂、剥落。④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1.在文中a、b两个空缺处填进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 密密麻麻 少数几笔
B.疏疏朗朗 少数几笔
C. 疏疏朗朗 繁复笔画
D.密密麻麻 繁复笔画
2.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在(B)分开。
A. ①处 B.②处 C. ③处 D.④处
3.从全段看,最后一句中的“制作方法”是指(A)。
A. 点蓝、烧蓝和打磨
B.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C. 景泰蓝的特殊工艺过程
D.以上几项概括都不对
4. 最后一句中的“物理”一词的正确含义是(C)。
A. 物理知识
B.物体的理论
C.事物的原理
D.物理学理沦
5.放入全文考虑,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C)。
A.说明掐丝的作用
B.说明掐丝的方法
C.说明掐丝的图案形式
D.说明掐丝与其他工序的关系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
景泰蓝①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些工序完成后还要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蓝》,中国文化艺术网)
(2)
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②是元代的产品,由此可见,景泰蓝工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
到了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这就是今天依然在使用的“景泰蓝”③。
从那以后在着色上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但在制胎材料上却有新的进展。清代乾隆年间,工艺家们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材料制胎,使得景泰蓝工艺达到顶峰。
(《景泰蓝》,中同艺术网)
(3)
珐琅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以掐丝珐琅为例,首先是制胎,即用金属(主要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器型的内胎,较复杂的器型则需分别制作。然后,用金属丝编织成各种图案,用焊剂或植物胶使之附着于胎面,称为“掐丝”。接下来是将各色或混合的珐琅料填注于花纹框格中,花纹外再填注其他颜色的釉料(通常是蓝色),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步骤,最终才形成完整的珐琅器物。复杂的器型还要经过拼接安装。内填珐琅是在胎面上范铸、刻画、腐蚀、敲击出各式图案,然后在凹处烧出一层透明的珐琅色。所以内填珐琅又称为堑胎珐琅。而画珐琅则是在金属或瓷制的内胎表面先烧制一层不透明白色珐琅底。然后在上面绘画纹饰或涂上面釉,最后烧制完成。由于画珐琅是18世纪从欧洲经广东传入中国,所以又称为广珐琅或洋瓷。
珐琅工艺的发展,不仅丰实了中国工艺品宝库,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瓷器在元以前一向以单色为主,元人开始在瓷器上施彩和增饰纹样。可以看做是珐琅工艺的影响结果。明代以后瓷器的填彩、艳丽瓷器及法华器的兴起,都与珐琅制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成化的斗彩、弘治的刻填绿
釉、正德的素彩。可以说,珐琅工艺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瓷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嵌丝珐琅花卉纹出戟(节选),中国艺术品网)
1.前两篇短文中加点的三个“景泰蓝”的含义并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景泰蓝工艺;②景泰蓝制品;③景泰蓝釉料。
2.第三篇短文为了说明“珐琅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举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或堑胎珐琅)(画珐琅(或广珐琅、洋瓷))三个例子,其中对(掐丝珐琅)说明最为详细。
3. 珐琅工艺的发展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是(丰富了中国瓷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答案不要超过20个字)
4.这三篇短文都对景泰蓝工艺作了介绍,但介绍的角度有所不同。试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每篇短文的说明中心。
第(1)篇:什么是景泰蓝工艺
第(2)篇:景泰蓝工艺的发源地和悠久历史,以及工艺发展史上着色材料和制胎材料的重大突破。
第(3)篇:首段写(珐琅制作的工艺较为复杂);次段写(珐琅工艺的发展对中国瓷釉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以“XXX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
①抓住特征,按照制作工序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②不少于400字。
参考题:
①书签的制作;
②信封的制作;
③风筝的制作;
④纸飞机的制作。
《中国,水的困惑》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
(1)连锁反应
(2)雪上加霜
(3)紧锣密鼓
(4)刻不容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困惑 导致 算账 B.壮举 枢钮 耗损
C. 湛称 渗漏 蓄水 D.悬殊 频烦 变异
3.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A.标示直接引用的话;B.标示着重论述的对象;C.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下列句中引号,分别属于哪种用法?
(1)地球有“水球”之称。( )
(2)水球“缺水”。( )
(3)有一位先人曾说过:“往往在水井干枯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水的价值。”( )
(4)中国,世界上的“贫水国”。( )
二、课文理解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2)既然地球是“水球”,为什么又说它“缺水”?
(3)中国成为“贫水国”的四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2.本文主体部分是怎样的说明顺序?最后一部分说明“脱‘贫’致‘富’之路”,又是怎样的顺序?
三、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并回答问题。
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资料表明,由于我国多数产业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中期的起始阶段,工艺落后,用水耗损很大,水的重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在我国,生产1吨钢铁需30~80立方米水,而发达国家只需4~10立方米,两者相差悬殊。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为40%~50%,而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在95%以上,比我国高l倍。我国城市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以我国南方城市为例,南方12城市供水水资源取水量约为每年270亿立方米,其中80%受到污染,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看来改造工艺落后的工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1.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
A. 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B. 我国多数产业用水耗损很大。
C.发达国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
D. 改造工艺落后的丁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2.本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本题多选)
A.作诠释 B. 引资料 C.列数字
D. 作比较 E.举例子 F.分类别
3.在“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句中,“这一状况”指代什么?
4.“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为40%~50%,而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在95%以上,比我国高1倍。”这句话的中“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富饶的海洋》,然后回答问题。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辽阔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
拿矿物资源来说,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超过1 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藏量的1/3以上。现在开采大陆架石油的热潮席卷世界。据统计,到1980年,海底石油开采量已占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的40%。海水中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锰、钴、镍、铜等金属的储量比陆地丰富得多。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整个陆地上已知铀的储量大约为100多万吨,虽然每吨海水中只含铀3毫克,但全球海水中含有的总量却达40亿吨,而且从海水中提取铀要比从矿石中提取来得简便。
海洋是人类食物的仓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海洋捕鱼量约6 000万吨,几年以后可以达到l亿吨,即使如此,也只占海洋中可供食用的生物的l/2。许多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等)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有的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海洋还是个丰富的药库。鱼肝油、琼胶、鹧鸪菜等是人们熟知的海洋药物,中药里也有上百味药取自海洋。人们还从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抗菌素、胰岛素、抗癌药、止血药、麻醉剂、高效低毒新农药等。
利用潮汐、海浪、海流、上下水层的温差等,可以发电,所以海洋中又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资源。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围绕说明对象,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这几个方面的顺序能否调换?
3.紧扣“富饶”二字,文章选用了哪些语句,使说明显得更加具体?请把它们摘录下来。(数字除外)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A. 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试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整个陆地上已知铀的储量大约为100多万吨,虽然每吨海水中只含铀3毫克,但全球海水中含有的总量却达40多亿吨,而且从海水中提取铀要比从矿石中提取来得简便。( ) ( )
(2)海洋还是个丰富的药库。鱼肝油、琼胶、鹧鸪菜等是人们熟知的海洋药物,中药里也有上百味药取白海洋。人们还从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抗菌素、胰岛素、抗癌药、止血药、麻醉剂、高效低毒新农药。( )( )
(二)本文最后一段说:“有一位先人曾说过:‘往往在水井干枯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水的价值。’我们现在懂得了水的价值了么?为了不再因缺水而困惑,不再因缺水而付出昂贵的代价,不再因缺水而影响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答案是清楚的。”你认为这个答案是什么?请以“走出水的困惑”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
(1)连锁反应: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2)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3)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4)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 困惑 导致 算账 B.壮举 枢钮 耗损
C. 湛称 渗漏 蓄水 D.悬殊 频烦 变异
3.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A.标示直接引用的话;B.标示着重论述的对象;C.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下列句中引号,分别属于哪种用法?
(1)地球有“水球”之称。(C)
(2)水球“缺水”。(B)
(3)有一位先人曾说过:“往往在水井干枯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水的价值。”(A)
(4)中国,世界上的“贫水国”。(B)
二、课文理解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答:水是地球的血液;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2)既然地球是“水球”,为什么又说它“缺水”?
答:地球上大部分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极不理想,无法被人类所利用。
(3)中国成为“贫水国”的四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答:
①我国巨大的人口数字,导致我国在人均占有水量的指标上显得“贫穷”。
②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
③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资源不适当地开发,以及我国控水工程的不足。
④我国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这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2.本文主体部分是怎样的说明顺序?最后一部分说明“脱‘贫’致‘富’之路”,又是怎样的顺序?
答: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从全球到中国,从现状到措施”的逻辑顺序。最后一部分的说明顺序是先主后次。
三、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并回答问题。
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资料表明,由于我国多数产业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中期的起始阶段,工艺落后,用水耗损很大,水的重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在我国,生产1吨钢铁需30~80立方米水,而发达国家只需4~10立方米,两者相差悬殊。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为40%~50%,而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在95%以上,比我国高l倍。我国城市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以我国南方城市为例,南方12城市供水水资源取水量约为每年270亿立方米,其中80%受到污染,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看来改造工艺落后的工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1.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A)。
A. 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B. 我国多数产业用水耗损很大。
C.发达国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
D. 改造工艺落后的丁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2.本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B C D E)。(本题多选)
A.作诠释 B. 引资料 C.列数字
D. 作比较 E.举例子 F.分类别
3.在“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句中,“这一状况”指代什么?
答:南方12城市严重的水体污染。
4.“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为40%~50%,而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在95%以上,比我国高1倍。”这句话的中“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这样说更符合实际情况,使说明具有准确性。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富饶的海洋》,然后回答问题。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辽阔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
拿矿物资源来说,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超过1 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藏量的1/3以上。现在开采大陆架石油的热潮席卷世界。据统计,到1980年,海底石油开采量已占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的40%。海水中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锰、钴、镍、铜等金属的储量比陆地丰富得多。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整个陆地上已知铀的储量大约为100多万吨,虽然每吨海水中只含铀3毫克,但全球海水中含有的总量却达40亿吨,而且从海水中提取铀要比从矿石中提取来得简便。
海洋是人类食物的仓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海洋捕鱼量约6 000万吨,几年以后可以达到l亿吨,即使如此,也只占海洋中可供食用的生物的l/2。许多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等)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有的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海洋还是个丰富的药库。鱼肝油、琼胶、鹧鸪菜等是人们熟知的海洋药物,中药里也有上百味药取自海洋。人们还从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抗菌素、胰岛素、抗癌药、止血药、麻醉剂、高效低毒新农药等。
利用潮汐、海浪、海流、上下水层的温差等,可以发电,所以海洋中又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资源。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海洋资源。
2.围绕说明对象,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这几个方面的顺序能否调换?
答: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海洋资源:①矿物资源;②食物资源;③药物资源;④动力资源。文章是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说明的,各部分不能任意调换。
3.紧扣“富饶”二字,文章选用了哪些语句,使说明显得更加具体?请把它们摘录下来。(数字除外)
答:
①辽阔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
②海水中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锰、钴、镍、铜等金属的储量比陆地丰富得多。
③海洋是人类食物的仓库。
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
⑤海洋还是个丰富的药库。
⑥海洋中又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资源。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A. 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试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整个陆地上已知铀的储量大约为100多万吨,虽然每吨海水中只含铀3毫克,但全球海水中含有的总量却达40多亿吨,而且从海水中提取铀要比从矿石中提取来得简便。(B) (C)
(2)海洋还是个丰富的药库。鱼肝油、琼胶、鹧鸪菜等是人们熟知的海洋药物,中药里也有上百味药取白海洋。人们还从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抗菌素、胰岛素、抗癌药、止血药、麻醉剂、高效低毒新农药。( A)(D)
(二)本文最后一段说:“有一位先人曾说过:‘往往在水井干枯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水的价值。’我们现在懂得了水的价值了么?为了不再因缺水而困惑,不再因缺水而付出昂贵的代价,不再因缺水而影响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答案是清楚的。”你认为这个答案是什么?请以“走出水的困惑”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略)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绡() (2)绮() (3)僭()用
(4)舆()服志 (5)富商大贾() (6)邸()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僭用
(2)大逆不道
(3)检点
(4)舆服志
(5)招摇过市
(6)邸第
3. 选词填空。
(1)惟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
A.色彩、花饰、质料 B.花饰、质料、色彩
C. 花饰、色彩、质料 D. 质料、色彩、花饰
(2)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最大的官僚,()穿这样的服装,()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 虽然 但 就 B.即便 如 就
C.即便 虽然 但 D.虽然 因为 所以
4.填空。
本文作者(),我国著名的()(朝代)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朱元璋传》《海瑞罢官》,以及大量史学论文和文笔锋锐的()。
二、课文理解
1.概括课文三个部分的大意,并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2.“各个阶级的人们按规定穿用不同的服装,居住不同的房子,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绝对不许乱来。”这是为什么?
3. 课文多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找两个例子,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1)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
(2)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3)本来,贵族、官僚和平民都一样长着眼睛鼻子,—样黄脸皮、黑头发, 一眼看去,如何能分出贵贱来?惟—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
三、语段精读
在封建社会里,也和今天一样,人人都要穿衣裳。但是,有一点不同,衣裳的质料、颜色、花饰有极大讲究,不能随便穿,违反了制度,就会杀头,甚至一家子都得陪着死。原来那时候,衣裳也是表示阶级身份的。
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有些朝代还特地规定,做买卖的,即使买得起,也禁止用丝质材料。
以颜色而论,大红、鹅黄、紫、绿等是统治阶级的“专利”。 因为这些颜色的染料国内产量少,得从南洋等地进口,价格很贵。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大红、大紫。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至于平民百姓,就只好穿白了,以此, “白衣”也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至于花饰,在袍子上刺绣或者织成龙、凤、狮子、麒麟、蟒、仙鹤、各种各样的鸟等等,也是按贵族、官僚的地位和等级分别规定的。平民百姓连绣一条小虫儿小鱼儿也不行。更不用说描龙画凤了。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即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就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北宋时有一个大官僚,很能办事,也得到皇帝信任。有一次多喝了一点酒,不检点穿件黄衣服,被人看见告发,几乎闯了大祸。
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本来,贵族、官僚和平民都一样长着眼睛鼻子,一样黄脸皮、黑头发,一眼看去,如何能分出贵贱来?惟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特别是花饰,官服的前胸绣有动物图案,文官用鸟,武官用兽,又按品级分别规定哪一级用什么鸟什么兽,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这样,不用看面貌,一看衣裳的颜色和花饰就知道是什么地位的贵族、什么等级的官员了。当然,衬配着衣裳的还有帽子、靴子。例如皇帝的平天冠,皇后和贵族妇女的凤冠,官员的纱帽、朝靴,以及身上佩带的紫金鱼袋或者帽上的翎毛。
1.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1)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
(2)以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
(3)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
2.“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有极大讲究”,“如此”指代什么?
3.古代为什么称平民百姓为“布衣”“白衣”,称衙门的差役为“皂隶”?
4.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5.简析这段文字的说明结构及顺序。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几处提到了中国的丝绸,说:今世行善积德者,来世可以进入乐园,穿丝绸衣服。阿拉伯人把中国的丝绸看得格外神圣,连先知穆罕默德也只在朝拜真主时才穿丝绸服装。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轻盈华丽、柔软光亮的丝绸简直成为神话中“天堂”里的宝物。
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如纺纱由远古使用纺锤到汉代使用纺车,又由手摇到脚踏,元代又造出了水力大纺车。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制造出的水力纺车比我国晚了几个世纪。织机最早为踞织机,远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织机。春秋时期发明了脚踏的斜织机。提花技术,在商代就已经掌握,春秋时期有了巨大发展,汉代以后更加纯熟。汉代提花机已十分复杂,提综的蹑多达120个,提花工艺复杂,织一匹绵需要两个月时间。汉绵花纹生动,十分美丽。后来马钧又改进了提花机,使我国古代提花技术更加高超。
我国纺织工艺遥遥领先,享有盛誉,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这是中华民族的贡献和骄傲。
1.填空题。
(1)第一段文字,先说明阿拉伯人把中国丝绸(),后说明在古罗马,中国丝绸简直被视为()。作者引用这两例是为了()。
(2)第二段文字分别说明我国古代()和()具有很高的水平,都是按()顺序进行说明的。
2.选择题。
(1)这篇短文的说明中心是()。
A. 外国人喜欢中国丝绸。
B. 我国古代纺织技术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
C. 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
D.我国纺织工艺遥遥领先,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
(2)这段短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没有运用()的方法。
A. 引用 B.举例子 C. 作比较 D.下定义
(二)以“我的XX(服装)”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可以从服装的质料、颜色、花饰、式样等方面来写。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绡(xiāo) (2)绮(qǐ) (3)僭(jiàn)用
(4)舆(yú)服志 (5)富商大贾(gǔ) (6)邸(dì)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僭用:封建时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地位在上的名义、礼仪或器物。
(2)大逆不道:封建统治者对对反抗统治、背叛礼教的人所加的最大罪名。
(3)检点:文中意思是注意约束(个人言行)。
(4)舆服志:市属中记载车服制度的部分。
(5)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6)邸第:高官的住所。
3. 选词填空。
(1)惟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D)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
A.色彩、花饰、质料 B.花饰、质料、色彩
C. 花饰、色彩、质料 D. 质料、色彩、花饰
(2)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最大的官僚,()穿这样的服装,()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B】
A. 虽然 但 就 B.即便 如 就
C.即便 虽然 但 D.虽然 因为 所以
4.填空。
本文作者(吴晗),我国著名的(明)(朝代)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朱元璋传》《海瑞罢官》,以及大量史学论文和文笔锋锐的(杂文)。
二、课文理解
1.概括课文三个部分的大意,并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
第一部分:说明古代服装的质料、色彩、花饰是有讲究的。
第二部分: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些讲究,进而说明服装之类与封建统治秩序的关系。
第三部分:在说明清楚服装有贵贱之分的道理后,再简略说明交通工具和住房也有分别。
全文按照由果溯因、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安排说明顺序。
2.“各个阶级的人们按规定穿用不同的服装,居住不同的房子,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绝对不许乱来。”这是为什么?
答:这样既可以把贵族、官僚与平民区别开来,也可以区别贵族、官员之间的地位、等级,以维护封建秩序。
3. 课文多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找两个例子,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课文从衣裳的质料、颜色、花饰方面,拿统治阶级的服装和平民百姓的服装作比较。如统治者着绸、缎、锦、绣、绡、绮,老百姓只能穿布衣;统治阶级穿大红、鹅黄、紫、绿等颜色的衣服,老百姓只能穿白衣;统治者刺绣龙、凤、狮、麒麟、蟒、仙鹤等,老百姓连绣一条小虫儿小鱼儿都不行。
4.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1)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
答:“只有„„才”是用来强调条件的惟一性的,除了皇帝、皇后,其他人谁也不能穿。
(2)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答:“之一”是表示原因很多,不是惟一的原因,如不用“之一”,则变成只有一个原因了。
(3)本来,贵族、官僚和平民都一样长着眼睛鼻子,—样黄脸皮、黑头发,一眼看去,如何能分出贵贱来?惟—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
答:“唯一”强调独一无二,别无他法,如不用则没有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语段精读
在封建社会里,也和今天一样,人人都要穿衣裳。但是,有一点不同,衣裳的质料、颜色、花饰有极大讲究,不能随便穿,违反了制度,就会杀头,甚至一家子都得陪着死。原来那时候,衣裳也是表示阶级身份的。
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有些朝代还特地规定,做买卖的,即使买得起,也禁止用丝质材料。
以颜色而论,大红、鹅黄、紫、绿等是统治阶级的“专利”。 因为这些颜色的染料国内产量少,得从南洋等地进口,价格很贵。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大红、大紫。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至于平民百姓,就只好穿白了,以此,“白衣”也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至于花饰,在袍子上刺绣或者织成龙、凤、狮子、麒麟、蟒、仙鹤、各种各样的鸟等等,也是按贵族、官僚的地位和等级分别规定的。平民百姓连绣一条小虫儿小鱼儿也不行。更不用说描龙画凤了。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即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就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北宋时有一个大官僚,很能办事,也得到皇帝信任。有一次多喝了一点酒,不检点穿件黄衣服,被人看见告发,几乎闯了大祸。
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本来,贵族、官僚和平民都一样长着眼睛鼻子,一样黄脸皮、黑头发,一眼看去,如何能分出贵贱来?惟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来作为地位等级的标志;特别是花饰,官服的前胸绣有动物图案,文官用鸟,武官用兽,又按品级分别规定哪一级用什么鸟什么兽,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这样,不用看面貌,一看衣裳的颜色和花饰就知道是什么地位的贵族、什么等级的官员了。当然,衬配着衣裳的还有帽子、靴子。例如皇帝的平天冠,皇后和贵族妇女的凤冠,官员的纱帽、朝靴,以及身上佩带的紫金鱼袋或者帽上的翎毛。
1.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1)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
从;按照
(2)以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
因
(3)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
与“下”合用,表示界限。
2.“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有极大讲究”,“如此”指代什么?
答:贵族用花饰区别其地位和等级,平民百姓不得有花饰。
3.古代为什么称平民百姓为“布衣”“白衣”,称衙门的差役为“皂隶”?
答:丝绸等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 “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大红、鹅黄、紫、绿等颜色是统治阶级的“专利”,平民百姓只能穿白色,因此,“白衣”也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衙门里的差役穿黑色衣服,所以称皂隶。
4.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答:服装是表示阶级身份的,服装的质料、颜色、花饰标示着各自的地位和等级。
5.简析这段文字的说明结构及顺序。
答:
说明结构: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再总说。
说明顺序:由果溯因,有主到次。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几处提到了中国的丝绸,说:今世行善积德者,来世可以进入乐园,穿丝绸衣服。阿拉伯人把中国的丝绸看得格外神圣,连先知穆罕默德也只在朝拜真主时才穿丝绸服装。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轻盈华丽、柔软光亮的丝绸简直成为神话中“天堂”里的宝物。
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如纺纱由远古使用纺锤到汉代使用纺车,又由手摇到脚踏,元代又造出了水力大纺车。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制造出的水力纺车比我国晚了几个世纪。织机最早为踞织机,远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织机。春秋时期发明了脚踏的斜织机。提花技术,在商代就已经掌握,春秋时期有了巨大发展,汉代以后更加纯熟。汉代提花机已十分复杂,提综的蹑多达120个,提花工艺复杂,织一匹绵需要两个月时间。汉绵花纹生动,十分美丽。后来马钧又改进了提花机,使我国古代提花技术更加高超。
我国纺织工艺遥遥领先,享有盛誉,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这是中华民族的贡献和骄傲。
1.填空题。
(1)第一段文字,先说明阿拉伯人把中国丝绸(看得格外神圣),后说明在古罗马,中国丝绸简直被视为(神话中“天堂”里的宝物)。作者引用这两例是为了(中国纺织工艺的先进,引起下文)。
(2)第二段文字分别说明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2.选择题。
(1)这篇短文的说明中心是(C)。
A. 外国人喜欢中国丝绸。
B. 我国古代纺织技术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
C. 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
D.我国纺织工艺遥遥领先,对世界纺织业有重要影响。
(2)这段短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没有运用(D)的方法。
A. 引用 B.举例子 C. 作比较 D.下定义
(二)以“我的XX(服装)”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可以从服装的质料、颜色、花饰、式样等方面来写。(略)
蝉
法布尔
【原文】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 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
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qiáng一种昆虫,俗称屎壳郎),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是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方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候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用砖或石块铺地面。这里是指涂抹)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天气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感到天气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缝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身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30分钟。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接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条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进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进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坚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毫无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
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节选白《昆虫的故事》,编入课本时,有删改)
【学习提示】
这是法国近代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一篇科学小品。它科学而具体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原文共四个部分,这里节选了两个部分。作者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本文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说明中运用文艺描写的手法,把蝉的生活和形象写得亲切生动、活泼有趣。如对蝉产卵受到敌人侵害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对蝉脱壳一段的描写连用了八个动词。仿佛八幅精彩画面,把一个活生生的蝉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阅读本文。还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反复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我们观察、思考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森林写意
徐刚
【原文】
“森林”这两个字是由五个“木”字组成的,它已经从文字的形象上揭示了森林的一个外部特征:它有众多的树木。
生态学家告诉我们,从本质而言,森林的概念应该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下木(森林中的灌木层,包括灌木和不能长入乔木层的乔木树种)”、草被、动物、菌类等生物群体与非生物类的地质、地貌、土壤、气象、水文等因素构成一体的绿色自然体。
森林就是一个世界。
如果没有人的掠夺行为的破坏及干扰,这个世界是宁静的、清新的、富饶的、伊甸园一般的绿色世界。
这是一个没有标语、口号和广告的世界。
这是一个互为依存、彼此作用、谁也离不开谁的世界。
在森林世界中,树木和其他所有绿色植物,是惟一能够把光转化为化学能的兢兢业业的生产者。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食物制造厂。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土壤中的水分、无机元素,制造糖类与淀粉,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森林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动物。则是绿色世界的消费者。它们之中或者以植物为食料,或者捕食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总而言之,这两类不同食性的动物,都不可能离开绿色植物而单独生存。
千万别小看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细菌与真菌,它们是勤勤恳恳的分解者。它们能使枯枝烂叶、动物的残体和排泄物腐烂分解,变为无机物质,再还原给绿色植物吸收利用。
由此可知,森林世界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不知疲倦的工作,而使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紧密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并且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循环不息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的独立系统。
森林生命的织锦是如此复杂微妙,如果其中的一根生命线断了。那么整个织锦上的图案就会松散开去,森林本身也会遭到破坏。
这就是森林生态系统。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之初森林是惟一的摇篮,是惟一的衣食之源的道理所在了。
当一代又一代的人,呼唤着理解与爱并且诉说着孤独与痛苦的时候,其实在这个充满误解的世界上,人类对森林的误解更是至深至久的。
直到20世纪中叶,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森林只是让人砍伐取得木材,用之于建筑或造纸等行业的。林业和伐木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在历朝历代的政权更替之后,无不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盛极一时的富丽奢华都是由森林中砍伐下的木材支撑的。秦始皇修阿房宫,征召天下70万人,把蜀、楚、湘等地的
参天大树砍伐一尽。杜牧有赋叹道:“蜀山兀,阿房出。”
人类的文明史,相当一部分就是砍伐史。
当森林日益稀少,世界面临着饥渴与荒漠化的危险时,对森林的重新审视才成了20世纪人类的焦点话题。
森林是地球陆地上有着最复杂组成的、最完整结构的、最巨大的生态系统。
我国北起大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起台湾省、西到喜马拉雅山的广阔国土上,森林占有着广大的空间。它的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终年积雪的下限。
人类,以及土地、庄园、农作物,因为有了森林的庇护而祥瑞、安宁。
这绿色的守望者,守望我们已经太久了。
树木的长寿,森林的生生不息,原来是为了更久远地伴随人类以及地球上别的物种,它们站着,它们活着,它们以最少的需要而奉献山最多的清新与爱。
苹果树能活到100~200年。
梨树能活300年。
核桃树能活300~400年。
榆树能活500年。
桦树能活600年。
樟树、栎树能活800年。
长青松柏的寿命可超过1-000年。
我国湖南城步县境内,还有58棵生长了几千年的银杉,是世界珍稀之宝,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有的树能伴我们一生。
有的树能伴我们几代子孙。
有的树目睹世纪沧桑,那树皮的皱褶永远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父亲和母亲,不要数典忘祖。
树的长寿正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时间的优势,它可以朝朝夕夕、年复一年、几百年上千年地覆盖、护卫我们的耕地。保持持水土,涵养水源。那是绵长的爱,那是宽阔的爱。
真的。我们很难说清楚森林是什么。
从时间的意义上说,森林是历史、现实和未来。
我们绝对不能够光是以森林的面积去衡量它的博大。森林是物种宝库,地球上陆生植物的90%以上存在于森林中。穿行或蛰伙于青枝绿叶的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远远大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从来不喜欢单一,森林植物种类愈多愈杂,森林结构愈是多样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就愈多。
森林的兴旺发达是与庞杂多样不可分割的。
最美的森林是多层林、混交林。
即便在森林地区的土壤中,其丰富的内涵也会使人瞠目结舌,我们说,这是散发着芳香的土壤,这是湿润厚软的土壤,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森林生态体系的基础,在1平方米的表土中。就有数百万个细菌和
真菌,几千只线形虫。而在稍稍深一点的土层,l立方米的土体中小你会发现数百条以至上千条不露声色的大地耕耘者——蚯蚓。
森林是可以更新的资源,繁殖能力极强。只要不受人为的破坏。林地下和林地的边缘,不断会有新生林出现,形成下一代的林木。如是延续,世代常青。
森林繁殖方式的多样化,也许最典型地体现了森林的不拘—格、天道无为。
小粒的种子,如马尾松、云杉主要靠风播,借助风力落到100-300米远的土壤中。而带翅膀的、披着绒毛的种子,如柳树、桦树种可飞散到l~2公里之远。
椰子的种子却喜欢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漂流者,任季风与与潮汐推动,可以远在母树千里之外的海滩上悄悄地安身立命。
松鼠是森林中搬运红松种子的得力者,它为着贮备食料,却又常常粗心地把松子遗留在土堆中,当新的红松的幼苗出土,松鼠们会惊讶吗?
森林中的猫头鹰、啄木鸟、苍鹰等等,都是一种神奇。
森林中的大象、狮子、老虎、豹,都是一种壮观。
森林的层次高下,藤的攀援、草的缠结、灌木的丛生、花朵的艳丽,都在告诉人们:生命像一张网。
假如我们从田野走进森林,只需用脚便能感觉到,我们已经走过了两个世界的分界线——这并不荒芜的田野的土质,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森林地面的潮湿及富有弹性,灵魂会变得清爽,心里有唱歌的欲望。
假如我们碰巧是在秋天走进了一片落叶林中,看着森林的风晃动着高高矮矮的树冠,一片一片树叶飘落在地上,这时候森林里的阳光显得充足而明亮,稀疏的斜插在空中的枝条已经放弃了阻挡秋风秋雨的努
力,就连林中小鸟也已经脱掉吸引异性的漂亮羽衣,披上了颜色单调却能保暖的冬装了。
林地上、树木上,是鲜艳夺目的锦绣般的色彩,金色、红色与朱红是主色调,季节已经变冷,可是在冰封雪冻之前,森林却显示了一年四季中惟一的一次落叶的壮丽,让将要冬眠的无数的小虫们、真菌们得到温暖和慰藉。
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大画家没有画过森林,没有画过林中的秋天和落叶。
所有的巨匠只能画出森林小小的一角,几棵树木,几片落叶
诗人找不到语言。画家找不到颜色。
两百年前就有人感叹道:“除非要把彩虹上所有的颜色都糅合在画布上,否则就无从描绘出秋叶的各种色彩。”
也许最终我们只能说:森林是无法描绘的,如同森林是无法替代的一样。
1995年3月 北京
选自《倾听大地》(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学习提示】
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写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整细腻,而是注重事物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用此作为标题。 其意不单单为了简练地介绍森林,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森林某些方面的生动描述来展开自己的思绪。因此本文读来令人舒展自如、 回味无穷。
在作者的笔下,森林“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是“宁静的、清新的、富饶的、伊甸园一般的绿色世界”。这个“世界”有它自有的“生态系统”。它“不喜欢单一”,它的纷繁精致壮丽使“诗人找不到语言”、“画家找不到颜色”,它是“无法描绘的”,也是“无法替代的”。然而人类却对它充满“误解”,使得“人类的文明史,相当一部分就是砍伐史”。作者满怀感慨,一边歌咏般地介绍森
林,一边理性地联想森林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将科学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和深沉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用明快流畅的语言,尤其是使用一句一段和排比句、排比段等形式,使文章“写意”的特色更为明显。对此应细细体味,反复咀嚼。
【练习】
《简笔与繁笔》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繁冗(rǒng) 拖沓(tà) 言简意赅(hāi)
B. 磬(xīng)儿 铙(náo)儿 鲜血迸(bâng)流
C. 累赘(zhui) 汩汩(gǔgǔ) 毛骨悚(sǒng)然
D.刘勰(xiã) 名角(jiǎo) 句有可削(xuē)
2.解释下列词语。
(1)言简意赅
(2)穷形尽相
(3)洋洋洒洒
(4)毛骨悚然
(5)索然无味
3.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穷形尽像 人迹罕到
B. 痛快淋漓 刻划心理
C. 眼棱缝裂 索然寡味
D. 字斟句酌 伸张正义
4.选词填空。
A. 凝练 B. 提炼 C.锤炼 D.简练 E. 洗练
(1)感此,提倡()为文。
(2)言简意赅,是()厚重。
(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
(4)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5)年轻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己。
5. 在下列句中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在通常情况下,()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真是啰嗦到了极点。()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A.然而 那 就 也
B.如果 那 然而 却
C. 虽然 但是 而 就
D. 即使 就 可 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
B.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水浒传》。
C. 刘器之,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巨著。
D.顾炎武,号亭林,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
二、课文理解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2.试以课文中引用《水浒传》的描写为例,分析本文选择论据的典型性。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括号里的问题,体会简笔的妙处。
(1)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丈。„„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揪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
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圣叹读了这段文字为什么“要大哭”?)
(2)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冲)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对上面的描写,鲁迅为什么说“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却好得远了”。)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②这诚然是不错的。③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④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⑤“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⑥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⑦这可称为以繁胜简。⑧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⑨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⑩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1.这段文字共10个句子,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文意,解释“简笔”“繁笔”的含义。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论述了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作者把简笔作为论证的重点。
B.有人认为,“这诚然是不错的”这句话可以删除,因为这并不影响作者对文章基本意思的表达。
C.“看文学大师的创作”,是摆事实,属事实论证;前面是讲道理,从简说到繁属理论论证。
D.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言简意赅”和“言简意少”进行对比,把文学大师“有时用简”和“有时使繁”进行对比。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②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③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作者认为文章繁简得宜的标准是什么?
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作者所说的“提炼”包括哪几层意思?
4.作者在第②③段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第③段开头的“感此”的“此”是指什么?
5.简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及其表达作用。
四、延伸训练
(一)从你所学过的名家作品中各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中使用简笔及繁笔所起的作用。
(二)用“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观点,评介下面两篇短文。
寒花葬志
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陪嫁的侍女)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陪嫁)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蒸(烧)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装满了一盆子)。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1
最宝贵的礼物
一对“革命战友”结婚了,“革命的们”纷纷来致以“革命的祝贺”。
甲:我代表我们革命造反队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乙:我代表我们革命同学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丙:我代表我们革命亲友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丁:我代表我们革命家长赠送你们最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A:„„
B:„„
C:„„
D:„„
夜里,一对新人“无限忠诚”地站着,看着满墙、满桌、满床的“宝像”“宝书”。他们不知道自己的
立身之地在何处。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 繁冗(rǒng) 拖沓(tà) 言简意赅(hāi)
B. 磬(xīng)儿 铙(náo)儿 鲜血迸(bâng)流
C. 累赘(zhui) 汩汩(gǔgǔ) 毛骨悚(sǒng)然
D.刘勰(xiã) 名角(jiǎo) 句有可削(xuē)
2.解释下列词语。
(1)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义概括。
(2)穷形尽相: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
(3)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4)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
(5)索然无味:没有兴味,没有兴趣。
3.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 穷形尽像 人迹罕到
B. 痛快淋漓 刻划心理
C. 眼棱缝裂 索然寡味
D. 字斟句酌 伸张正义
4.选词填空。
A. 凝练 B. 提炼 C.锤炼 D.简练 E. 洗练
(1)感此,提倡(D)为文。
(2)言简意赅,是(A)厚重。
(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B)。
(4)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E)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5)年轻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C)自己。
5. 在下列句中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项是(B)。
在通常情况下,()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真是啰嗦到了极点。()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A.然而 那 就 也
B.如果 那 然而 却
C. 虽然 但是 而 就
D. 即使 就 可 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C)。
A.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
B.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水浒传》。
C. 刘器之,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巨著。
D.顾炎武,号亭林,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
二、课文理解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中心论点: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先举《水浒传》及鲁迅《社戏》中的有关描写,论证“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再引用刘勰和刘器之的有关言论,指明繁简得宜的标准及做到繁简适当的途径。
2.试以课文中引用《水浒传》的描写为例,分析本文选择论据的典型性。
答:前两例是为了证明简笔用得好,都是百万言长篇中的简笔,都是可以用繁笔却用了简笔的。后一例是为了证明繁笔用得好,作者本来可以“从字面求简”却用了繁笔,用得恰到好处。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括号里的问题,体会简笔的妙处。
(1)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丈。„„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揪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圣叹读了这段文字为什么“要大哭”?)
答:“败落’’二字,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日色“渐渐地坠下去了”,增加了恐怖气氛,令人毛骨悚然。
(2)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冲)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对上面的描写,鲁迅为什么说“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却好得远了”。)
答:一个“紧”字,不仅把一场越下越大、越下越快、越下越长的雪描写出来了,而且以狂雪翻飞衬托林冲孤寂、悲凉的处境。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②这诚然是不错的。③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④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⑤“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⑥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⑦这可称为以繁胜简。⑧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⑨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⑩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1.这段文字共10个句子,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略)。
2.根据文意,解释“简笔”“繁笔”的含义。
答: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尽,写得充分。简笔和繁笔都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这段文字论述了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作者把简笔作为论证的重点。
B.有人认为,“这诚然是不错的”这句话可以删除,因为这并不影响作者对文章基本意思的表达。
C.“看文学大师的创作”,是摆事实,属事实论证;前面是讲道理,从简说到繁属理论论证。
D.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言简意赅”和“言简意少”进行对比,把文学大师“有时用简”和“有时使繁”进行对比。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②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③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论述中心论点。引证法。
2.作者认为文章繁简得宜的标准是什么?
答:文章繁简得宜的标准:“无可削”“不得减”。
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作者所说的“提炼”包括哪几层意思?
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写作素材要加以提炼,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并完成必要的艺术概括;二是在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上要力求洗练。
4.作者在第②③段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第③段开头的“感此”的“此”是指什么?
答:提倡简练为文。“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
5.简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及其表达作用。
答:运用比喻及对比的手法,真切地表达出读现今一些作品时感到生涩、吃力,而读文学大师作品时感到“轻松畅快”,对比鲜明,形象生动。
四、延伸训练
(一)从你所学过的名家作品中各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中使用简笔及繁笔所起的作用。
(略)
(二)用“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观点,评介下面两篇短文。
寒花葬志
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陪嫁的侍女)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陪嫁)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蒸(烧)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装满了一盆子)。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答:这是简笔用得好的例子。文章是作者给其婢女寒花写的墓志。全文共112字,文虽简短,但描写生动,真切感人,富有情味。
作者先简略叙述寒花的身世,然后回忆家庭生活中的两件琐事,选取小婢女的两个动作进行描绘:“婢持去,不与”,“即饭, 目眶冉冉动”。寥寥数笔,便点染出一个稚态可掬的小女孩形象。作者还分别写了妻子的两次“笑”:“魏孺人笑之”。“孺人又指予以为笔”,从侧面表现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其不幸早逝的痛惜之情。
最宝贵的礼物
一对“革命战友”结婚了,“革命的们”纷纷来致以“革命的祝贺”。
甲:我代表我们革命造反队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乙:我代表我们革命同学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丙:我代表我们革命亲友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丁:我代表我们革命家长赠送你们最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
A:„„
B:„„
C:„„
D:„„
夜里,一对新人“无限忠诚”地站着,看着满墙、满桌、满床的“宝像”“宝书”。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地在何处。
答:这是繁笔用得好的例子。作品反映了“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一举—动。那个年代,言必称“革命”,“宝书”“宝像”成为最珍贵、最有价值的礼物。作品不厌其烦地使用这样的句子表达:“我代表我们革命XX赠送你们最宝贵的礼物——‘宝像’和‘宝书”’,将送礼者的虔诚、庄重又带慎微、机械乃至麻木的心态、表情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习以为常”》练习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隐匿() (2)沸()水 (3)耽()误
(4)颜觸(左“斤”右“蜀”:) (5)招徕() (6)卓()见
2.解释下列词语。
(1)习以为常
(2)失察
(3)迅即
(4)安之若素
(5)固辞
(6)安步当车
(7)招徕
(8)宏志卓见
3.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企业已经处于下风,被竟争中的对手搞了个措手不及。
B.由此使人觉得这“习以为常”的陋习,常会招至重大失误。
C.它之所以不迅即跳出逃生,就耽误在未经细察的“习以为常”上。
D.看来对齐王安排的“温水锅”颇知紧惕的颜(左“斤”右“蜀”)被后人视为高士,大约也就“高”在此等处。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此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对青蛙来说,水温有可耐与不可耐的区别,更有舒适与致命的区别。”
B.颜固辞,理由是他乐于“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C.齐王允诺予以优遇:食必猪牛羊,出则乘华车。
D.他不愿被安置在齐王提供的“温水锅”里。
二、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议论文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没有固定要求。它可以在标题中体现;可以在开篇直接提出;可以在文章中间出现,从某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一事例引出论点;还可以在收篇作结时出现。说说本文
及《简笔与繁笔》分别属于哪一种情况?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本文可分三段,开头两段探讨了企业盛衰和人的健康的规律。( )
(2)第三、四段引用一则寓言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并作分析论证。( )
(3)末段引颜的事例,从正面论证应警惕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 )
三、语段精读
由此使人觉得这“习以为常”的陋习,常会招致重大失误。人类如是,动物亦然。有一则煮青蛙的寓言,颇道出了对“习”失察何以会招祸的原因。寓言说,当人把一只青蛙放入沸水锅中时,它会立即跳出。但如果把青蛙放入微温的水锅中,它就会安然呆着,这时在锅下逐渐加温,青蛙也仍会安之若素。等到水温上升到沸滚的高温时,青蛙已难以跳出,只好被活活煮死了。
此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对青蛙来说,水温有可耐与不可耐的区别,更有舒适与致命的区别。青蛙呆在温水锅里时,以为跟呆在阳光下微温的水稻田中差不多。它之所以不迅即跳出逃生,就耽误在未经细察的“习以为常”上。
对人们来说,习有良习恶习之分。倘不细察,染上了恶习,就仿佛呆在加温的水锅中,如果不知警惕,也会弄到来不及逃生的地步。
1.“人类如是,动物亦然。”“是”“然”指代什么?
2.作者讲述这一寓言意在()。
A. 揭示青蛙悲剧的原因。
B. 论述习以为常的致命危害。
C。揭示舒适环境的致命危害。
D.揭示习以为常的原因。
3.这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 举例论证 B.类比论证 C.引用论证 D.比喻论证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开放,是个热门话题,这里单说一个“开”字。
②首先要使眼睛睁开。盲人摸象,曰如柱、如扇。夜郎自大的封建帝王,以中央之国自居,惟我独尊,亦在于闭塞眼睛不去看世界的变化,以至痛斥西洋数学、几何为“邪术”,大骂火车、铁路乃“至拙至愚之器”。如此,我们在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的心安理得中落伍,发明了火药,末了却敌不过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今,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中国正处在关键时刻。不睁眼看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不睁眼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仅仅盯着锅里有煮的,身上有穿的,怎么会有开放的紧迫感?
③其次,思想要开放。纳百川以成江河,积小丘以成五岳,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能因为青霉素是西方发明的,患了炎症而忌用,相反倒是马克思主义者最讲拿来,也最善于拿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东西”。列宁在70多年前就指出:“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加普鲁士的铁路秩序加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加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等于社会主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资本主义的某些经营管理方式确有可取之处;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就要在发挥自身优越性的同时,借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这亦如青霉素一样,没有政治性。
④明乎此,就敢于把步子迈大,敢想敢做。眼下,有些地方步子迈不开,是因为旧观念时隐时现,时起时伏,在战战兢兢地问姓“资”还是姓“社”的疑惑中,时间过去了,人家前进了。而深圳一往无前,迈开步子不停地走,就创造了一天创汇顶过去一年的奇迹。
⑤由此看,眼睛睁开是基础,思想放开是关键,步子迈开、经济发展是目的。⑥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少不掉一个“开”字。
1.下面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说“开”放。
B.改革开放少不掉一个“开”字。
C. 开就是“眼睛睁开,思想开放,步子迈开”。
D.只有眼睛睁开,思想放开,步子迈开,才能使经济发展。
3.下面对本文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第②段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论证“要使眼睛睁开”。
B.第③段为论述“思想要开放”,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东西’”作举例论证。
C.第③段中的“纳百川以成江河,积小丘以成五岳”属于引用论证。
D。第④段举深圳发展的例子论证要“敢于把步子迈大,敢想敢做”。
4. 下列文字作为本文的标题,较好的一项是()。
A.说“开放” B.说“拿来” C.说“开” D. 说“发展”
(二)如果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议论文,应从下面所列的材料中选用哪些作论据?
1.爱迪生花了整整10个年头,经过5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发明了蓄电池。
2.爱迪生研究人造橡胶的那几年,谈的、想的、晚上梦见的都是橡胶,甚至禁止别人跟他谈橡胶以外的事。
3.李时珍35岁时,读了古代医药书800多本,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4.《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
5.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乔尔丹诺·布鲁诺,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宗教裁判所决定用火刑烧死他。面对死亡,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6.拜伦第一本诗集发表后遭人恶意的嘲讽,他的回答是:努力写出好作品。
7.物理学家安培有一次专心致志地思考一个问题,他从家里走出来,用粉笔在家门口留言告诉来访者: “安培不在家,请今天晚上来吧!”过了一小时,安培思考着问题走回家了。当他看到自己的留言后,自言自语地说:“哦,原来安培不在家呀!”就又走了,直到晚上才回家。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失败是成功之母。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书示子聿》)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三)以“也谈‘习以为常”’为题,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读后感。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隐匿(nì) (2)沸(fâi)水 (3)耽(dān)误
(4)颜觸(左“斤”右“蜀”:chù) (5)招徕(lài) (6)卓(zhuï)见
2.解释下列词语。
(1)习以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也指习惯于周围环境。
(2)失察:有失督察。
(3)迅即:立即。
(4)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和平常一样。
(5)固辞:坚决推辞。
(6)安步当车:慢慢步行就当是坐车。
(7)招徕:招揽。
(8)宏志卓见:远大的志向,高明的见解。
3.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 企业已经处于下风,被竟争中的对手搞了个措手不及。
B.由此使人觉得这“习以为常”的陋习,常会招至重大失误。
C.它之所以不迅即跳出逃生,就耽误在未经细察的“习以为常”上。
D.看来对齐王安排的“温水锅”颇知紧惕的颜(左“斤”右“蜀”)被后人视为高士,大约也就“高”在此等处。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 此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对青蛙来说,水温有可耐与不可耐的区别,更有舒适与致命的区别。”
B.颜固辞,理由是他乐于“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C.齐王允诺予以优遇:食必猪牛羊,出则乘华车。
D.他不愿被安置在齐王提供的“温水锅”里。
二、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习以为常”是一种陋习,“常会招致重大失误”。
2.议论文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没有固定要求。它可以在标题中体现;可以在开篇直接提出;可以在文章中间出现,从某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一事例引出论点;还可以在收篇作结时出现。说说本文及《简笔与繁笔》分别属于哪一种情况?
答:本文通过社会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引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则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本文可分三段,开头两段探讨了企业盛衰和人的健康的规律。(X )
(2)第三、四段引用一则寓言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并作分析论证。(√ )
(3)末段引颜的事例,从正面论证应警惕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
三、语段精读
由此使人觉得这“习以为常”的陋习,常会招致重大失误。人类如是,动物亦然。有一则煮青蛙的寓言,颇道出了对“习”失察何以会招祸的原因。寓言说,当人把一只青蛙放入沸水锅中时,它会立即跳出。但如果把青蛙放入微温的水锅中,它就会安然呆着,这时在锅下逐渐加温,青蛙也仍会安之若素。
等到水温上升到沸滚的高温时,青蛙已难以跳出,只好被活活煮死了。
此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对青蛙来说,水温有可耐与不可耐的区别,更有舒适与致命的区别。青蛙呆在温水锅里时,以为跟呆在阳光下微温的水稻田中差不多。它之所以不迅即跳出逃生,就耽误在未经细察的“习以为常”上。
对人们来说,习有良习恶习之分。倘不细察,染上了恶习,就仿佛呆在加温的水锅中,如果不知警惕,也会弄到来不及逃生的地步。
1.“人类如是,动物亦然。”“是”“然”指代什么?
答:习以为常常会招致重大失误。
2.作者讲述这一寓言意在(B)。
A. 揭示青蛙悲剧的原因。
B. 论述习以为常的致命危害。
C。揭示舒适环境的致命危害。
D.揭示习以为常的原因。
3.这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
A. 举例论证 B.类比论证 C.引用论证 D.比喻论证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开放,是个热门话题,这里单说一个“开”字。
②首先要使眼睛睁开。盲人摸象,曰如柱、如扇。夜郎自大的封建帝王,以中央之国自居,惟我独尊,亦在于闭塞眼睛不去看世界的变化,以至痛斥西洋数学、几何为“邪术”,大骂火车、铁路乃“至拙至愚之器”。如此,我们在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的心安理得中落伍,发明了火药,末了却敌不过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今,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中国正处在关键时刻。不睁眼看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不睁眼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仅仅盯着锅里有煮的,身上有穿的,怎么会有开放的紧迫感?
③其次,思想要开放。纳百川以成江河,积小丘以成五岳,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能因为青霉素是西方发明的,患了炎症而忌用,相反倒是马克思主义者最讲拿来,也最善于拿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东西”。列宁在70多年前就指出:“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加普鲁士的铁路秩序加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加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等于社会主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资本主义的某些经营管理方式确有可取之处;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就要在发挥自身优越性的同时,借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这亦如青霉素一样,没有政治性。
④明乎此,就敢于把步子迈大,敢想敢做。眼下,有些地方步子迈不开,是因为旧观念时隐时现,时起时伏,在战战兢兢地问姓“资”还是姓“社”的疑惑中,时间过去了,人家前进了。而深圳一往无前,迈开步子不停地走,就创造了一天创汇顶过去一年的奇迹。
⑤由此看,眼睛睁开是基础,思想放开是关键,步子迈开、经济发展是目的。⑥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少不掉一个“开”字。
1.下面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D)。
A.说“开”放。
B.改革开放少不掉一个“开”字。
C. 开就是“眼睛睁开,思想开放,步子迈开”。
D.只有眼睛睁开,思想放开,步子迈开,才能使经济发展。
3.下面对本文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C)。
A. 第②段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论证“要使眼睛睁开”。
B.第③段为论述“思想要开放”,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东西’”作举例论证。
C.第③段中的“纳百川以成江河,积小丘以成五岳”属于引用论证。
D。第④段举深圳发展的例子论证要“敢于把步子迈大,敢想敢做”。
4. 下列文字作为本文的标题,较好的一项是(C)。
A.说“开放” B.说“拿来” C.说“开” D. 说“发展”
(二)如果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议论文,应从下面所列的材料中选用哪些作论据?
1.爱迪生花了整整10个年头,经过5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发明了蓄电池。
2.爱迪生研究人造橡胶的那几年,谈的、想的、晚上梦见的都是橡胶,甚至禁止别人跟他谈橡胶以外的事。
3.李时珍35岁时,读了古代医药书800多本,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4.《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
5.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乔尔丹诺·布鲁诺,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宗教裁判所决定用火刑烧死他。面对死亡,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6.拜伦第一本诗集发表后遭人恶意的嘲讽,他的回答是:努力写出好作品。
7.物理学家安培有一次专心致志地思考一个问题,他从家里走出来,用粉笔在家门口留言告诉来访者: “安培不在家,请今天晚上来吧!”过了一小时,安培思考着问题走回家了。当他看到自己的留言后,自言自语地说:“哦,原来安培不在家呀!”就又走了,直到晚上才回家。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失败是成功之母。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书示子聿》)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勤奋与成才》:1、3、8、12
《入迷与入门》:2、4、7
《坚持就是胜利》:6、9、11
(三)以“也谈‘习以为常”’为题,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读后感。
(略)
《拿来主义》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1)礼尚往来
(2)残羹( )冷炙( )
(3)冠冕( )
(4)蹩( )进
(5)孱( )头
(6)自诩( )
(7)玄虚
(8)国粹( )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3.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A.直接引用;B.表强调突出 C.表特定称渭;D. 表讽刺或否定。
下列句中的引号,分别属于哪种用法?
(1)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 )
(3)看见鸦片,„„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
(4)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
二、课文理解
l. 填空。
“拿来主义”是关于对待()的科学态度的通俗而形象的概括。这一主张与后来毛泽东提出的“()”“()”的主张是一致的。
2.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前一部分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什么原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①()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地②()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请在第一段文字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①
②
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两组词语的意思。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
抛来:
抛给:
3.第一段文字论述“送去主义”时,列举了“学艺上”的三件事,请写出来。
4.第三段文字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用尼采“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进行类比论证。试简述作者的推理过程。
5.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2)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吧,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吧)。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解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
2.作者用“大宅子”比喻()。“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分别是()、()、()。
3.“‘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
4.作者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
(1)鱼翅:
(2)鸦片:
(3)烟枪和烟灯:
(4)姨太太:
5.这几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 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申论证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近几年来常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反正是那么一回事”。
②你说这件事真好,应该提倡。他说:“反正是那么一回事。”话只有一句,意思可深沉得很。反正是那么一回事嘛,分什么好和坏!你偏要说好,偏要提倡,岂不是多此一举。
③你说那件事太坏,必须反对。他还是来这么一句:“反正是那么一回事。”你说坏就坏了?不一定。就说你说得对,你反对得了吗?何必这样咬牙切齿的,反正是那么一回事嘛。
④“反正是那么一回事”,这句话好像不偏不倚,心平气和,实质上不但提倡马虎,反对认真,而且模糊了是非美丑的界限,扼杀了好的,容忍了坏的,至少是精神污染的一种病毒。
⑤使人感到可怕的是有些青年嘴上挂着这句话,他们好像饱经沧桑,把什么都看穿了似的。我希望他们醒悟过来,认清这句话的害处,否则他们就无法清除和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
1.第①段的内容是()。
A. 摆出错误论点。
B.指出错误论点及其表现。
C. 摆出错误论点产生的时间和内容。
2.“反正是那么一回事”中的“反正”强调的意思是()。
A. 无论条件怎样变化而结果不会改变。
B.事情产生的原因是合理的。
C.对事情的结果没有必要去关心。
3.错误观点的论据是()。
A. 第②③④段 B.第②③段 C第②段
4.本文的批驳方式是()。
A. 驳论据,进而驳倒论点。
B.直接批驳论点。
C. 驳论证,进而驳倒论点。
(二)有人说,上职校没有用,一是文凭太低,二是不分配工作。请写一篇驳论文对此予以驳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1)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2)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3)冠冕(miǎn):“冠冕堂皇”的省略语。很体面,有气派。
(4)蹩(biã)进:原指腿瘸,文中有躲躲闪闪地走进去的意思。
(5)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6)自诩(xǔ):自我夸耀。
(7)玄虚:文中的意思是,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8)国粹(cuì ):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A.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3.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A.直接引用;B.表强调突出 C.表特定称渭;D. 表讽刺或否定。
下列句中的引号,分别属于哪种用法?
(1)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C)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B)
(3)看见鸦片,„„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A)
(4)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D)
二、课文理解
l. 填空。
“拿来主义”是关于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的通俗而形象的概括。这一主张与后来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主张是一致的。
2.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前一部分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什么原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这样写是为了使读者首先认识一下两者的实质。“闭关主义”的实质是盲目排外,“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卖国,两者都是祸国殃民。而“拿来主义”不一样,是从我们自己的利益出发,有选择地“拿来”我们需要的东西。作者在论证“拿来主义义”之前,先论述“送去”,以此与“拿来”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阐述清楚“拿来主义”的正确立场,这比直接阐述更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这样写的好处是为主论作了铺垫.使主论的论证更为稳健有力。
三、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①()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地②()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请在第一段文字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①捧;“捧”字生动揭示了郑重、珍视的心理,活画出崇洋媚外之人的丑相。
②挂;仅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活画出“送去主义“者寒伧的可怜相。
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两组词语的意思。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的“闭关自守“思想。
送去主义:媚外卖国的投降政策和路线。
拿来:“拿来”是从我们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我们需要的东西。
抛来:“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抛给”指的是有目的地、带恶意地输出,即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侵略。
3.第一段文字论述“送去主义”时,列举了“学艺上”的三件事,请写出来。
答:①送古董 ②送几张古画和新画 ③送梅兰芳博土
4.第三段文字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用尼采“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进行类比论证。试简述作者的推理过程。
答: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但他终究不是,结果他发了疯;中国并不是“丰富”,却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结果将亡国灭种。二者的本质都是盲目自大,其后果都是自取灭亡。
5.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显出一点进步:反语,讽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在卖国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愈演愈烈,是更反动的倒退。
(2)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大度:这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卖国借口,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家子行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吧,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吧)。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解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
答:“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作者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分别是(不敢接触)、(全盘否定)、(全盘接受)。
3.“‘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
4.作者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
(1)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有益成分。
(2)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部分。
(3)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陈腐形式。
(4)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有害部分。
5.这几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是(B)、(C)。
A. 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申论证
四、延伸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近几年来常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反正是那么一回事”。
②你说这件事真好,应该提倡。他说:“反正是那么一回事。”话只有一句,意思可深沉得很。反正是那么一回事嘛,分什么好和坏!你偏要说好,偏要提倡,岂不是多此一举。
③你说那件事太坏,必须反对。他还是来这么一句:“反正是那么一回事。”你说坏就坏了?不一定。就说你说得对,你反对得了吗?何必这样咬牙切齿的,反正是那么一回事嘛。
④“反正是那么一回事”,这句话好像不偏不倚,心平气和,实质上不但提倡马虎,反对认真,而且模糊了是非美丑的界限,扼杀了好的,容忍了坏的,至少是精神污染的一种病毒。
⑤使人感到可怕的是有些青年嘴上挂着这句话,他们好像饱经沧桑,把什么都看穿了似的。我希望他们醒悟过来,认清这句话的害处,否则他们就无法清除和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
1.第①段的内容是(A)。
A. 摆出错误论点。
B.指出错误论点及其表现。
C. 摆出错误论点产生的时间和内容。
2.“反正是那么一回事”中的“反正”强调的意思是(A)。
A. 无论条件怎样变化而结果不会改变。
B.事情产生的原因是合理的。
C.对事情的结果没有必要去关心。
3.错误观点的论据是(B)。
A. 第②③④段 B.第②③段 C. 第②段
4.本文的批驳方式是(B)。
A. 驳论据,进而驳倒论点。
B.直接批驳论点。
C. 驳论证,进而驳倒论点。
(二)有人说,上职校没有用,一是文凭太低,二是不分配工作。请写一篇驳论文对此予以驳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现代诗二首》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lǔ()莽
(2)青xìng()
(3)榆yīn()
(4)rïu()碎
(5)长gāo()
(6)漫sù()
(7)斑lán()
(8)shēng()箫
2.课文两首诗从形式上看都是格律诗。诵读下列两节诗,用着重号标出其中押韵的字,用“”大致划出它们的节奏。
(1)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2)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填空。
(1)现代诗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始创和发展起来的—种新体诗,也称()。
(2)郭沫若,原名(),现当代著名()、剧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的诗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反映了狂飙突进的()时代。
(3)《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他是()派代表人物。
二、课文理解
(一)诵读《炉中煤》,完成下列练习。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日本写的一首“五四”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爱国抒情诗,这首诗的主题、题材、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B.“炉中煤”比喻诗人有熊熊燃烧的炉火般的爱国赤心,表现出他对新生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诗的副标题“眷恋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
C.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炉中煤”向“年轻女郎”倾诉爱情,诗人赋予“炉中煤”能思念、会追求、有感情的人格。
D.“年轻的女郎”既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青春焕发的祖国,也实指诗人国内的妻子。诗人身在异国他乡,既思念祖国,又思念家人,《炉中煤》便是诗人对于祖国和爱人的恋歌。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说说如何理解这节诗的双重象征寓意。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3.这首诗每节都以“啊,我年轻的女郎”开头,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又都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结束。这种重唱与照应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诵读《再别康桥》,完成有关练习。
1.全诗共7个诗节,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每节的意思。
2.诗人选择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诗中所表现的康桥之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反复用叠词“轻轻的”和“悄悄的”,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提示:可从蕴含的情感、诗的韵律及句式等方面来谈)
5.比较《炉中煤》和《再别康桥》两首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是抒情诗,前者托物言志,后者借景抒情。
B.两者都是格律诗,诗节相对整齐,每句音节大致固定,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C.两者都运用了表现色彩与动态的词语,具有绘画美。
D.两者都运用了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三、延伸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无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阅读下面这首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lǔ(鲁或卤)莽
(2)青xìng(荇)
(3)榆yīn(荫)
(4)rïu(揉)碎
(5)长gāo(篙)
(6)漫sù(溯)
(7)斑lán(斓)
(8)shēng(笙)箫
2.课文两首诗从形式上看都是格律诗。诵读下列两节诗,用着重号标出其中押韵的字,用“”大致划出它们的节奏。
(1)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2)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填空。
(1)现代诗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始创和发展起来的—种新体诗,也称(新诗或白话诗)。
(2)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
(3)《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他是(新月)派代表人物。
二、课文理解
(一)诵读《炉中煤》,完成下列练习。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日本写的一首“五四”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爱国抒情诗,这首诗的主题、题材、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B.“炉中煤”比喻诗人有熊熊燃烧的炉火般的爱国赤心,表现出他对新生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诗的副标题“眷恋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
C.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炉中煤”向“年轻女郎”倾诉爱情,诗人赋予“炉中煤”能思念、会追求、有感情的人格。
D.“年轻的女郎”既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青春焕发的祖国,也实指诗人国内的妻子。诗人身在异国他乡,既思念祖国,又思念家人,《炉中煤》便是诗人对于祖国和爱人的恋歌。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说说如何理解这节诗的双重象征寓意。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答: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3.这首诗每节都以“啊,我年轻的女郎”开头,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又都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结束。这种重唱与照应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具有层层递进,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并于反复咏叹中深化主题,酣畅淋漓地表达浓烈的爱国情和强烈的爱国志。
(二)诵读《再别康桥》,完成有关练习。
1.全诗共7个诗节,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每节的意思。
答:第一节,我轻轻告别康桥;第二节,康桥在我心中;第三节,我在康河的怀抱里;第四节,这里有我往日的追求和希望;第五节,可以在放歌中寻找往日的追求和希望;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最好的离别;第七节,因此我悄悄地走了。
2.诗人选择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诗中所表现的康桥之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诗人选择了最能代表康河之美的黄昏到星夜的景物,如波光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潭,满河星辉等,展开抒情。在描写中又重墨重彩地突出一个“静”字,以自己无声的悄悄的告别来展现康河宁静与和谐的美。
3。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反复用叠词“轻轻的”和“悄悄的”,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结尾又连用两个“悄悄的”叠词,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打破它的宁静。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提示:可从蕴含的情感、诗的韵律及句式等方面来谈)
答:“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承接上一句诗“但我不能放歌”而来的,因为诗人此时此刻连“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亦不忍,只好以无声的悄悄作为别离的笙歌。在由“波光艳影”荡漾,水底青荇招摇,星辉斑斓组成的大和谐中,只有无言的沉默是对康桥最好的告别。在一句内,“悄悄”与“笙箫”亦成押韵,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则是“康桥今晚是沉默的”倒装,这一倒装不仅造成句与句的押韵效果,而且以“沉默”定义康桥此时的特性,再一次突出了诗的宁静美,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5.比较《炉中煤》和《再别康桥》两首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
A. 两者都是抒情诗,前者托物言志,后者借景抒情。
B.两者都是格律诗,诗节相对整齐,每句音节大致固定,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C.两者都运用了表现色彩与动态的词语,具有绘画美。
D.两者都运用了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三、延伸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无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阅读下面这首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1:0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1896745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练习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练习及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